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央視網 記者:高宇婷
今年四月“國五條地方細則”實施以來,政府試圖穩定樓市價格,但開發商應對招數頻出,調控政策面臨考驗。央視網記者通過調查,隱約發現了樓市各方正進行著的激烈博弈。[詳細]
央視網(記者高宇婷 報道)2009年4月,國務院發佈關於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意見,其中包括五項重點任務:加快推進基本醫療保障制度建設;初步建立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健全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促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逐步均等化;推進公立醫院改革等。
從當初藥品代理制度的“以藥補醫”,到如今的“以藥養醫”乃至“以藥腐醫”,醫藥捆綁在一起成了老百姓“看病貴”的主要原因之一。
從藥品“三統一”到零差率銷售
從2006年起,寧夏組織實施了以省為單位、以政府為主導的醫療機構藥品統一招標、統一價格、統一配送的“三統一”政策。這項率先在全國推行的政策也是寧夏實施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的先行軍,據自治區衛生廳醫改處處長王維成介紹,目前,寧夏實施的“三統一”政策已遍及全區64家縣級以上的公立醫院。
2012年,自治區又出臺了《寧夏回族自治區關於加快推進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將破除“以藥補醫”機製作為縣級公立醫院改革的關鍵環節。《意見》提出從2012年10月1日起,寧夏全面取消全區縣級公立醫院藥品加成費用,作為試點階段,實行零差率銷售。據自治區醫改辦相關負責人張順倩介紹,29家縣級公立醫院于2012年12月16日前全部取消藥品加成。
張順倩告訴記者,先從縣級公立醫院取消藥品加成,緩解基層“看病貴”的問題,主要是逐步引導老百姓在基層就醫,做到“小病不出鄉”,大醫院應當凸顯其解決疑難雜症的特點。
百姓省錢,政府買單
針對全區29家實行基礎藥品“零差率”銷售的縣級醫院,自治區決定在新的補償辦法未出臺前,先按照補償範圍內的藥品加成費用“取消多少,補償多少”的原則,分別由醫療保險基金和財政資金對醫院給予補償。也就是説,老百姓在縣級以下公立醫院看病買藥省下的這筆錢,最終由政府買單。
自治區衛生廳醫改處2012年度的工作報告顯示,截至2012年底,寧夏全區222個機構實施基本藥物,中標藥品配送到位率86.56%,基藥30天、非基藥60天按時回款率100%,零差率銷售的基本藥物369種。
村衛生室使用國家基本藥物目錄藥品品種80-120種,鄉鎮衛生院使用國家基本藥物目錄藥品品種200-240種,各級財政對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基本藥物零利潤銷售5%補償金額全部落實。
補償機制缺失制約醫療改革
記者採訪了解到,縣級公立醫院取消藥品加成,限制了醫生開大處方,同時基本藥物藥價降低也影響了醫院周邊的一些藥店的藥品價格。不過老百姓買藥雖然便宜了,到醫院看病,卻有了新的怪現象:醫生藥開的少了,檢查開的多了。藥品零差率銷售導致醫院的利潤減少,開檢查單,成了醫院盈利的新模式。
今年3月1日起,寧夏將對涉及護理、床位、治療、化驗、檢查、手術等六個類別478項醫療服務項目價格進行結構性調整。據介紹,此次調整逐步提高價格偏低、體現醫務人員技術勞務價值的臨床診療、護理、手術類等醫療服務價格,降低價格偏高、群眾反映較多的檢查、檢驗類等利用儀器設備開展的醫療服務價格。
然而檢查費用降低,病人如何避免做一些原本不需要做的檢查,又成了一個問題。
王維成告訴記者,舊的機制被打破,新的機制要及時建立。而目前的補償機制不到位,也是破除縣級以上公立醫院“以藥補醫”的一大難點。
通過藥品醫院掙不到錢,屆時醫生的工資降低,可能會流失更多的醫療骨幹人才,寧夏的老百姓看病又成了一大問題。王維成認為,醫改最缺的是機制,針對“以藥補醫”的現象而言,補償機制如何完善,是一大問題。
版權聲明:本網所有內容,凡註明"來源:央視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央視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結、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佈/發表。已經本網(臺)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註明"稿件來源:央視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6月3日清晨,吉林省德惠市一禽業公司發生火災,截至中午12時46分,火災已造成61人死亡,數十位人受傷。據公安部消防局最新消息,該事故是因液氨泄漏引發爆炸。目前被困人員搶救工作仍在緊張進行中。
在樓市專家看來,目前北京出臺的調控新政依然是對過去舊政策的延續,沒有實質性變化,對於市場走勢也很難有突破性影響。未來,政府可能還會依據市場供求關係的變化對房價進行重新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