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央視網 記者:徐輝
今年四月“國五條地方細則”實施以來,政府試圖穩定樓市價格,但開發商應對招數頻出,調控政策面臨考驗。央視網記者通過調查,隱約發現了樓市各方正進行著的激烈博弈。[詳細]
有水後,村裏種出了香甜的葡萄。
央視網(記者徐輝 報道)河北省張家口市蔚縣,太行山腳下,一個人堅持23年打井尋水。他就是南楊莊鄉柳河口村書記楊聖滿,被稱為“和風車戰鬥的人”。
23年裏,他三度鋪管引水,打了10個“幹窟窿”,由家産數百萬到“百萬負翁”。2011年4月16日17時,隨著潛孔錘重重落下,甘甜的水噴出20多米高的水柱。楊聖滿流下了眼淚。
有了一小時出水50噸的水井,柳河口村世代“喝一口乾凈水”的夢想成為了現實。
喝一口乾凈水是個夢想
河北蔚縣大南山腳下,有一個210戶、800余人的小村莊,這就是柳河口村。在很多人看來,回到家在水管上接一杯水,仰脖喝下。衣服臟了脫下來,放進洗衣機都是很普通的事情。但在缺水的柳河口村,這都成為了奢望。
由於地勢較高,地質構造複雜,柳河口村飲用水極為匱乏。從上世紀70年代起,柳河口村村民開始四處找水,先後挖了20多眼井,卻沒有打出一滴水。
村民王桂清説,從他記事起,夏天村民喝的是水虱成群、漂浮著牲畜糞便的麻潢水;冬天,只能吃積雪融水或到4公里以外的地方馱水吃。
一家五六口人只用半瓢水輪流洗臉,大家只有出門串親戚或過年才洗一次衣服,而洗衣服的水還是洗臉後留下的。
於是在柳河口村便出現了閨女嫁出村,沒有人願意嫁到這裡的現象。
楊聖滿便出生在這樣的村莊裏。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他涉足木材生意。很快他建成了全縣最大的木材銷售站。
全家搬到了縣城,喝上了乾淨的水,買了汽車,擁有數百萬的存款。就在村民把他當作榜樣羨慕的時候,1988年,楊聖滿接任村主任。
“我自己富了,但家裏的兄弟姐妹和鄉親們還喝不上乾淨的水。不能為柳河口尋找到一處水源,我還算什麼漢子?”
第一次打井失敗
楊聖滿上任第一年,電線架進這個小村莊。1992年6月,楊聖滿加入中國共産黨,他知道,解決吃水問題是這個村子的“死結”,但他必須解開。他決定先從其他村的井裏引水,然後打一眼屬於自己村子的機井,便開始四處收集打機井的資料和信息。
1993年,村裏決定從4公里外的南梁莊村租井引水。打槽、挖渠、鋪管、建揚水站,在2個多月裏,他和鄉親們把水引到了村裏。
楊聖滿介紹,4公里長的沙河,他們每挖開一塊石頭、前進一尺都很困難。看著清澈的井水從水管流出,老人、孩子滿臉笑容。楊聖滿第一次體會到為鄉親們辦事的快樂。
2002年租用的水井水位下降,引水無源,吃水難又成了全村人頭疼的問題。已是柳河口村支部書記的楊聖滿下定決心打井。
楊聖滿很清楚傳統的打井方式不可能出水,因為村集體沒有錢請不起專業的打井隊。最終,他決定拿出自己的積蓄,為村民打井找水。
2003年3月,楊聖滿根據收集的打井信息和資料,拿出自家12萬元錢,請大同地質打井隊在村口50米處開鑽打第一眼井。
在打井的6個月裏,楊聖滿把鋪蓋搬到了工棚裏,吃住在工地。可鑽頭鑽到200米時,打出來的依然是堅硬的岩石。第一次打井就這樣宣告失敗了。
十眼“幹窟窿”耗盡百萬家財
同年8月、9月,楊聖滿出資又連續打了2眼井,但都無功而返。
倔強的楊聖滿並沒有回頭。2004年到2006年,他有聘請專業的探測隊和機井隊又打了3眼井。
6眼井,花了50多萬元。為了打井,即使是閨女結婚的前一天,他仍住在井架旁,可打出來的都是堅硬的岩芯。
村裏的人都感覺尋水無望了,就連一直支持他的家人也開始動搖,還有人背後笑他“一根筋”。可楊聖滿還蹲在井架邊,他在想為什麼明明探測有水,卻怎麼也打不出來呢?
2006年8月,經專家論證確定,楊聖滿籌資20萬元帶領村民再次引水進村。柳河口峪螺絲溝山泉距村口8公里,他要在險山的岩石縫中鑿出一條路。
四個月後工程竣工,解決了鄉親們吃水的燃眉之急。但冬天一到,零下十幾度的低溫便將水管凍裂,他不得不再次出資購買水管。
2007年,“一根筋”的楊聖滿又開始著手打第七口井。2008年到2010年,他又“固執”地打了3眼井。回報給他的,還是一眼眼的“幹窟窿”。
300多萬元花光了,楊聖滿還借了百餘萬的外債,由百萬富翁變成了“百萬負翁”。
滾滾清水地下來
2011年春節,為楊聖滿多次打井的易縣打井隊向他推薦了曾被國土資源部評為抗旱找水先進個人的河北省地礦局第十一地質大隊總工程師馮更辰,楊聖滿連夜坐車奔赴邢臺,尋求馮更辰的幫助。
遇到馮更辰,楊聖滿的尋水路出現了轉機。聽完楊聖滿的介紹,馮更辰立即答應親自去柳河口村勘探,併為該村派去了擁有國內頂級鑽井設備和先進技術的邢臺銀河水利鑽井工程隊。
鑽井隊于2011年4月6日開始進村作業。4月16日17時,初春的山村依然寒冷,可楊聖滿和柳河口的“春天”已經到了。
隨著潛孔錘落下, 20多米高的水柱噴射而出。整個柳河口村沸騰了,楊聖滿流著淚對妻子説:“咱們村出水了!”
隨後,楊聖滿又把機井拓寬,還籌借資金30萬元購置了水泵、變壓器,鋪設了管道。
7月19日,46歲的王桂清擰開家裏的水龍頭,甘甜的井水流了出來,全村幾代人“喝一口乾凈水”的夢變成了現實。
喝上乾淨水還要兜裏有錢
在尋水的同時,楊聖滿也在考慮如何帶領村民發展經濟,把腰包鼓起來。2005年,他帶領群眾發展山地松樹種植5000畝,當年松樹成活率達85%以上,種松樹不僅綠化了荒山,更為群眾提供了穩定的收入來源。
他聘請縣林業局技術人員為全村300畝杏樹實施“杏接李”嫁接,改良了果樹品質,僅此一項畝增收達400元。
他爭取縣扶貧部門支持,建設舍飼養殖圈舍2000平方米,引進扶貧“週轉牛”150頭,引導村民發展舍飼養殖業。
楊聖滿帶領全村群眾籌資籌勞,修建了13.21公里的通村水泥路,加寬硬化主街道400米。實施村內綠化、亮化、美化工程,栽植松樹、風景樹80棵,安裝路燈30盞,修建文化墻120平方米,興建了1800平米的村文化廣場,配套完善7套健身器材,新建籃球、乒乓球場地。
柳河口村在楊聖滿的帶領下,正慢慢發生著可喜的變化。而剛回村時33歲的小楊,已變成了老楊。他由百萬富翁變成了“百萬負翁”。
“能實實在在地為鄉親們辦點兒實事兒,值!”楊聖滿説。
版權聲明:本網所有內容,凡註明"來源:央視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央視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結、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佈/發表。已經本網(臺)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註明"稿件來源:央視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6月3日清晨,吉林省德惠市一禽業公司發生火災,截至中午12時46分,火災已造成61人死亡,數十位人受傷。據公安部消防局最新消息,該事故是因液氨泄漏引發爆炸。目前被困人員搶救工作仍在緊張進行中。
在樓市專家看來,目前北京出臺的調控新政依然是對過去舊政策的延續,沒有實質性變化,對於市場走勢也很難有突破性影響。未來,政府可能還會依據市場供求關係的變化對房價進行重新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