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央視網 記者:何川
今年四月“國五條地方細則”實施以來,政府試圖穩定樓市價格,但開發商應對招數頻出,調控政策面臨考驗。央視網記者通過調查,隱約發現了樓市各方正進行著的激烈博弈。[詳細]
人物檔案:
仁增嘎瑪:男,24歲,1988年生
祖籍:西藏昌都地區昌都縣
職業:飾品店老闆
“我騎在馬上無憂無慮,寶座上的頭人可曾享受?我飄泊無定浪跡天涯,藍天下大地便是我家。”--康巴民謠。康巴原指居住在康區的人,但近代以來,大家賦予了這個名詞太多不確定的含義,但商人這一身份是最確定的。在八廓街的歷史上,康巴商人至今仍佔極重要的地位。
八廓街上的康巴商人中,有記載的邦達-尼江是第一個靠做生意獲得貴族身份的康巴商人。走進現代八廓街,在一家小店裏,我們聆聽24歲的仁增嘎瑪講述三代人在八廓街經商的那些事。
舅爺的時代
傳説中的邦達昌
從上世紀20年代,十多歲的舅爺隨同鄉闖蕩拉薩,90多歲逝世。從上世紀20年代初到60年代,康巴商人中,他只是最普通的一個,康巴商號邦達昌的歷史,仁增嘎瑪的舅爺基本都經歷了,加上藏學家美朗宗貞等人的補充,我們才得已還原那個年代在拉薩叱吒風雲的康巴商人風采。
第一個人物是邦達-尼江,來自昌都地區大家族的邦達-尼江原是貴族侍從,後來經商。19世紀初清軍入藏,邦達-尼江隨十三世達賴喇嘛出走,回拉薩後獲封村巴,獲得羊毛、黃金、軍火專賣權力,成為第一位經商而獲得貴族身份的康巴商人、當時西藏第一巨商,並在八廓南街設立店號邦達昌。邦達-尼江去世後,他的死因曾是拉薩的一大疑團,當局調查很久也沒有得出結論。
第二個是邦達-尼江的大兒子,邦達-養碧,邦達-尼江去世後,邦達-養碧在拉薩接替父親的産業,與噶倫堡的二弟邦達-熱嘎、昌都的三弟邦達-多吉,形成國際商貿網絡,家族産業進一步壯大。最興盛的時候,邦達-養碧在拉薩擁有6輛汽車,專門用於在拉薩市內轉運貨物。其後,曾任西藏籌委工商處處長、西藏政協副主席職位。1970年在北京去世。
最具傳奇色彩的是坐鎮昌都的三弟邦達-多吉,1932年,邦達-多吉面對噶廈政府的猜疑投向川軍司令劉文輝,哥哥在拉薩差點受到牽連。1936年,邦達-多吉與噶廈政府達成和解協議,大哥在拉薩榮升四品官,邦達昌也從而獲得了二戰期間從英、印進口物質轉運康定的權力。
1942年7月22日,邦達-多吉與其兄邦達-養碧全力以赴抗日,整個抗戰中自備騾馬2000多頭,共運送物資價值1.5億美元。忠義之情感動茶馬古道各路劫匪,戰時物資一路暢通。1942年後,以康定為中心的西藏與內地的貿易全面復蘇,邦達-多吉在康定重設邦達昌號。1943年,邦達-多吉與大哥聯合,從重慶進口外匯、金銀再到印度等地直接購買商品。
據邦達-旺青(邦達·多吉之子)講述,在拉薩的邦達-養碧從印度進口布料、百貨等,而邦達-多吉在康定進口茶葉、布料等物品,從而在三地建立貿易網絡,連接加爾各答、噶倫堡、西寧、上海、成都、南京等地,以拉薩和康定為中心,“邦達昌”家族運輸貿易網伸向全世界。和平解放前期,拉薩還有1195戶商戶,包括仁增嘎瑪在內的康巴商戶佔絕大多數,當時邦達昌在拉薩有1000多名工人,資産達兩千多萬。其後,邦達-多吉歷任西藏軍政委員會委員、昌都地區人民解放委員會主任、西藏自治區籌委會常委兼副秘書長、西藏自治區第一、二屆政協副主席、第一至三屆全國人大代表、第二屆全國政協委員,于1974年去世。現在的邦達昌,已成為驢友聚集的客棧。
父親的時代
拎著鐵箱奔走八廓街
1980年左右,仁增嘎瑪時年十五、六歲的父親被舅舅接到拉薩小店內幫忙。當時,商品經濟開始復蘇,很多康巴商人看準商機,又重回八廓街做起了生意。
“最開始,父親在舅爺的店裏幫忙,做小工。從大店子裏批發飾品、佛珠之類的,顧客也主要是西藏本地人,偶爾會有尼泊爾人等外國人。在店裏幹了幾年,20歲的父親開始拎著鐵箱在八廓街做飾品生意。”父親很快和八廓街繞賽居委會的拉薩姑娘益西卓瑪認識了,兩人早上一起出攤、一起回去,很快就談婚論嫁。同一時期,在八廓街擺攤的康巴商人還很多。仁增嘎瑪説,不敢多説,現在在宇拓路賣飾品、古玩的人至少70%是康巴人,整個拉薩的商人,據他估計有一半也是康巴人。
1996年左右,仁增嘎瑪的父親和母親益西卓瑪有了一定的積蓄,在八廓街租下了現在的小店,以益西卓瑪的名字來命名。兩位老人經營這家小店10多年,同時養育了兩個兒子一個女兒:仁增嘎瑪、央啦和頓珠。同一時期擺攤的康巴商人,有的開了酒店,有的買車跑起了運輸,但更多的還是在八廓街上,從事各種行業的生意,大多在拉薩都安了家。
仁增嘎瑪的時代
十八歲獨自闖蕩尼泊爾
仁增嘎瑪現在是正宗的拉薩人,在拉薩出生、八廓街長大,戶口是拉薩老城區,説一口流利的拉薩話。但是,仁增嘎瑪最自豪的身份還是康巴,“純粹的拉薩人能有多少呢?你看看現在的拉薩人,很多祖輩都是康巴人。”
正式幫父親的生意時,仁增嘎瑪只有16歲。從小幫父母幹活,對生意他倒是一點不陌生。十八歲時,仁增嘎瑪獨自一人出門,和幾個同鄉結伴到尼泊爾博達進貨。
“那是第一次出國,不懂尼泊爾話,我跟著年紀較大的同伴找到了批發市場博達,博達就像我們的八廓街一樣,商品齊全。我在那裏待了半年,每天往家裏發貨。”仁增卓嘎説,他現在和尼泊爾人對話完全沒問題了。
父親去世後,仁增嘎瑪成了家裏的頂梁柱。父親的事業全靠他來打理,每個月幾乎都要去一趟尼泊爾進貨。現在,18歲的妹妹央啦在成都上高一,15歲的弟弟頓珠在拉薩上初二。母親益西卓瑪對他很放心,主要在家料理家務。24歲的仁增嘎瑪還沒有結婚,“我談過幾次戀愛,都覺得對方不適合結婚。遊客裏有一些驢友跟我是好朋友,可是藏漂只能做朋友,不適合結婚,因為他們都沒有家庭責任感。”
仁增嘎瑪的夢想是,可以跟著叔叔學做古董生意,以後去成都發展。在衝賽康門口的老鄉還在用最傳統的方式交易:珠寶挂身上,談價在袖子裏比手勢。“十就是雙方的手指捏在一起,如果要談到八,就捏對方五個手指,再捏三個,這行其實也很簡單的。”仁增嘎瑪笑著説。
【記者手記】三代康巴人的傳承
同樣是三代人,邦達昌已成為西藏曆史上揮之不去的一筆;仁增嘎瑪家的小店,還在八廓街上。或許,有一天這個小店也會消失,但我們相信,八廓街上只要還有人在轉經,就還會有康巴商人的小店矗立其間。不管時風雲一時,還是默默無聞,他就在那裏。
仁增嘎瑪説,他對現在的生活很滿足,當內地很多孩子還在學校裏向父母要生活費的時候,他已經但其供弟弟、妹妹上學,供養母親的職責。日子過得很充實,也很幸福。
仁增卓瑪最想去的城市是成都,他想找個女孩,就在成都安家生活,可是母親不同意:因為成都沒有八廓街,成都不能轉經。
版權聲明:本網所有內容,凡註明"來源:央視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央視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結、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佈/發表。已經本網(臺)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註明"稿件來源:央視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6月3日清晨,吉林省德惠市一禽業公司發生火災,截至中午12時46分,火災已造成61人死亡,數十位人受傷。據公安部消防局最新消息,該事故是因液氨泄漏引發爆炸。目前被困人員搶救工作仍在緊張進行中。
在樓市專家看來,目前北京出臺的調控新政依然是對過去舊政策的延續,沒有實質性變化,對於市場走勢也很難有突破性影響。未來,政府可能還會依據市場供求關係的變化對房價進行重新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