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莫在盲目擴張中撐死

發佈時間:2012年06月08日 11:3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東莞時間網-東莞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5月下旬,從福州傳來消息,福州兩家房地産公司總共從民間借貸1億元,但因資金鏈斷裂而無法償還,被債權人相繼告上法庭。

  近半年來,關於發展商資金面的消息不斷。多數發展商的資金都很緊張,發展商借貸不易甚至産生破産。萬科在去年年底今年年初便多次向信託借款。杭州金星房地産開發有限公司日前因其母公司資金鏈斷裂而被債權人申請破産,給中小房企敲響了警鐘。而鄂爾多斯的民間借貸問題,更是引起了社會的普遍關注。同時,銀行對房地産行業的信貸依然收緊,4月中旬建設銀行就曾向全國38家分行下發2012年房地産行業信貸調整的文件,規定“分支機構不得對小企業發放房地産開發貸款,同時對開發貸佔對公貸款比例超過15%的一級分行、各限購地級市所在地分行,應嚴格控制新增貸款投放,降低集中度”。

  資金緊張是發展商面臨的一個大問題。然而,記者發現,不少發展商並沒有因此在拿地方面趨於謹慎,而是依然大手大腳,肆意誇張。據報道,近日,相對冷清的土地市場又熱鬧起來了。萬科、萬達、綠地、中弘股份等標桿房企接連集中出手,共耗資約72億元分別在合肥、佛山、大連以及海口大手筆拿地。對於品牌房企頻頻出手拿地,有業內分析師表示,標桿房企土地儲備消化速度相對較快,而部分龍頭房企一季度已經回籠了一部分現金,再加上頻繁融資,有錢自然要在土地上“儲糧”。

  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擴張拿地本無可厚非,企業要發展,就必然需要儲糧。然而,在目前的經濟背景下,部分房企盲目求大、過大的擴張步伐仍引起筆者的隱憂。近幾年來,中國不少品牌房企在求大、求規模、求名次,也正是在這樣的擴張思路中,不少品牌房企在2007年至2010年拿下高價土地,或大量儲備土地維持龍頭企業的地位。然而,在國內排名,甚至追求世界排名的光環背後,也要看到不少房企在隨後的開發中,面臨高開發成本無法到位,或因陣線拉得太廣資金吃緊的狀況。一味求大的擴張背後,在樓市出現下行通道後,出現較大規模融資和借貸行為的,也正是這些企業。

  潘石屹説過,“我們做房地産業幾十年,看到死掉的開發商一批接一批,太多了。但死掉的開發商大多數不是餓死的,而是撐死的。”任志強也曾在微博中表示,在2009年、2010年,“4萬億計劃”出臺後,一些開發商開始猛開工猛擴張,現在來看,在那一時期沒有盲目擴張的企業,現在都很平安。

  雖然,從目前的消息面來看,出現資金鏈問題的大多是中小房企,大房企融資渠道多,資産相對豐厚,不那麼容易陷入資金危機,但應警惕的是,船大了更難調頭,因而在擴張時也更應謹慎行事。畢竟,出來混總是要還的。有點餓,可以找機會再吃飽,而一旦撐死,就永遠沒有機會了。筆者以為,任何房企,都應謹慎行事,在對未來的市場形勢把握不準或難以預測的情況下,更不能一味盲目擴張,才能避免被撐死。

熱詞:

  • 房企
  • 中弘
  • 撐死
  • 發展商
  • 儲糧
  • 消息面
  • 資金面
  • 開發商
  • 資金鏈
  • 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