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科學界定保障房概念的三個前提

發佈時間:2012年05月11日 04:0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紅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在武漢,已建成十多年的學生公寓,被釘上了“公租房”的牌子,並稱去年開建。記者調查發現,目前一些地方保障房建設進程緩慢,並存在以舊充新,以企事業單位宿舍樓充當保障房等情況。不只武漢,珠海、東莞等都有將宿舍樓“貼牌”為保障房的情況。渣打銀行的一份調研報告認為,國內真正新建保障房不足三成。(5月9日《新京報》)

  “貼牌”保障房的屢現,除地方政府配套資金匱乏和問責機制乏力外,很大程度源於保障房概念的嚴重缺位。正是國家層面沒有規範統一的保障房定義,才讓有些地方政府揣著明白裝糊塗,隨意肢解保障房涵蓋範疇,拼命往裏注水,大玩文字遊戲,讓完成的數字變得好看完美起來。正如專家所言:“目前地方自定義的狀態,讓保障房任務完成存在各種‘騰挪’空間”。

  實際上,要想科學界定保障房概念,最起碼有三個前提必須做好。首先,保障房概念要體現出公共性。保障房是政府提供的一種基本公共品,其本質屬性與義務教育、基本醫療服務一樣,屬於公共服務的範疇。保障房的主旨要義,更多地是以滿足居民的基本居住需求為底線,充分體現公共性,任何超出這個範疇的“保障房”,必須給予掃地出門,以割斷其中的牟利與尋租空間。

  其次,要明確保障房的涵蓋範圍。目前保障房的涵蓋範圍,不僅混亂無序,而且內涵呈無限制擴大的態勢。1999年出臺的《城鎮廉租住房管理辦法》規定:“城鎮廉租住房是指政府和單位在住房領域實施社會保障職能,向具有城鎮常住居民戶口的最低收入家庭提供的租金相對低廉的普通住房。”這是首個進入保障房家庭的成員,隨後,經濟適用房、公共租賃房也被納入保障房範疇。如今,保障房新家族中,仍在不間斷地添加著“新生兒”,像“限價房”、“棚戶區改造房”,甚至更有“小産權房”、“定向安置房”、“安居商品房”、“兩限商品房”等,居然也擠進了保障房的序列。可以預見的是,隨著保障房的不斷擴容,不僅容易讓保障房變質變味,而且也會給今後保障房分配帶來諸多困難,引發各種潛在矛盾。

  最後,須厘清保障對象。原本保障房保障誰,並不是一個問題。但如今,隨著保障房類型的越來越多,涵蓋範圍日漸增大,這個問題變得複雜起來,越來越受到輿論和社會各界關注。譬如,現在的保障房,本地區常住中低收入的人口有資格申請;還有一些階段性住房困難的群體,像剛畢業的大學生等夾心層等,也可以申請。保障對象在擴大的同時,一些不需要住保障房的人也混跡其中,不僅讓保障房淪為權力尋租的灰色地帶,佔據了有限的保障房資源,也製造了社會的不公平。所以,筆者建議,國家職能部門對保障房的保障對象進行清晰細化和量化,形成便於操作的制度安排,從而有效規避暗箱操作和權力尋租。

  (來源:紅網)

熱詞:

  • 房建設
  • 保障對象
  • 科學界定
  • 貼牌
  • 小産權
  • 新生兒
  • 新京報
  • 城鎮廉租住房管理辦法
  • 商品房
  • 義務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