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銀行亮麗業績“嚇退”機構

發佈時間:2012年03月29日 17:0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新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截至日前,16家上市銀行中已有興業、深發展、浦發、民生、華夏等7家銀行陸續公佈了2011年年報。據統計,7家上市銀行凈利潤平均增速高達41.96%,在去年實體經濟疲弱背景下,上市銀行的表現可謂亮麗。然而,自去年以來,業績高速增長的銀行,卻招致了外資銀行、社保基金、公募基金等各路機構的頻頻減持。

  凈息差和中間業務

  推動凈利高增長

  在7家已公佈的上市銀行年報中,民生銀行利潤增速接近60%,目前高居榜首,華夏銀行逼近54%,居次席,深發展為47%,居第三。在已公佈年報的上市銀行中,建設銀行最低,增速也超過25%。

  分析上述幾家銀行的年報可以看出,凈息差和中間業務依然是銀行的主要收入來源。以凈利增速高居榜首的民生銀行為例,2011年公司實現凈利息收入648.21億元,同比增幅41.31%,主要由於凈息差的提升和生息資産規模的擴大。其中,凈息差提升促進凈利息收入增長104.27億元;生息資産擴大促進凈利息收入增長85.21億元。2011年公司凈息差為3.14%,比上年提高了0.20個百分點。2011年實現手續費及佣金凈收入151.01億元,同比增加68.12億元,增幅82.18%,主要是理財業務、銀行卡業務、顧問諮詢服務和貿易金融等業務手續費及佣金收入的增幅較大。

  亮麗業績

  招致機構拋售

  然而,自去年以來,上市銀行在業績高速增長的同時,卻不斷遭到外資行的拋售。據不完全統計,工行被減持3次,中行被減持1次,建行2次,農行2次,招行1次,浦發1次。另外,社保基金也在去年四度操作,在工行和中行H股上套現6.33億港元。今年3月19日,花旗集團通過大宗交易一次性清空了所持浦發銀行2.714%股份,套現了42億元。

  業績亮麗的銀行股難道是帶毒的罌粟花?對此,國內著名財務與內控管理專家,復旦大學財務金融系主任李若山在採訪中表示,“外資拋售中資銀行‘後院起火’,通過套現補充自身資本金”。他認為,歐債危機導致外資銀行的風險加大,為了保持流動性,外資行必須通過變現其他資産套現。此外,今年約1.8萬億元的地方政府性債務到期。對房地産和地方債可能引發的中資銀行風險的擔憂也讓外資行加快了撤退步伐,“在銀行業業績創新高的時點離場,或許是上佳選擇”。

  不但是外資銀行快速撤離上市銀行股,就連國內明星基金也按捺不住了。據民生銀行3月23日發佈的財報及基金四季報數據顯示,相比三季度,民生銀行在四季度共計被多達9隻基金減倉(合計:-6500.97萬股),分別為富國天源平衡(-340.31萬股)、富國天益價值(-400萬股)、富國天成紅利(-200萬股)、國投瑞銀創新動力(-183.16萬股)、鵬華價值(-2900萬股)、富國天惠成長(-670.23萬股)、華夏收入(-411.51萬股)、東方策略成長(-5萬股)、國富潛力組合(-1390.76萬股)。上述基金都是評級機構晨星授予四星以上。

  對於明星基金對民生銀行的“群體減持”行為,德聖基金研究中心首席分析師江賽春認為,在中國經濟轉型期,隨著貨幣政策的趨於寬鬆,存貸款“息差”過高的局面有望改變。因此,基金在經歷去年四季度的估值修復行情之後,順勢減持了部分銀行股。 本報記者 周海升

熱詞:

  • 業績
  • 息差
  • 上市銀行
  • 民生銀行
  • 減持
  • 銀行股
  • 套現
  • 公募基金
  • 外資行
  • 明星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