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2012年12月12日 17:20 關鍵詞: 幸福中國行 寧夏 生態農業轉型

幸福中國行之走進寧夏:突破乾旱地區發展瓶頸 促進寧夏向生態農業轉型

央視網 記者:王夢

核心提示:寧夏回族自治區政府副主席郝林海:這十年,寧夏從過去的所謂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過渡發展,取得了很大成果。主要是結構的調整、思路的轉變。
已被0家媒體轉載
查看
收藏
  • 開心網
  • 人人網
  • i貼吧
分享
分享
1 1 1
深度調查

深度調查|房價普漲背後的激烈博弈

今年四月“國五條地方細則”實施以來,政府試圖穩定樓市價格,但開發商應對招數頻出,調控政策面臨考驗。央視網記者通過調查,隱約發現了樓市各方正進行著的激烈博弈。[詳細]

手動刷新 更新時間:10:21:50

---------------------------------------------

---------------------------------------------

  寧夏回族自治區政府副主席郝林海、中國石化寧夏石油分公司總經理王志坤

寧夏回族自治區政府副主席郝林海、中國石化寧夏石油分公司總經理王志坤

  主持人:各位網友大家好,這裡是央視網幸福中國行系列訪談節目的現場,我是主持人張瑩。本期節目我們將走進寧夏回族自治區。非常榮幸邀請到的嘉賓是寧夏回族自治區政府副主席郝林海,郝副主席,您好。

  郝林海:您好,大家好。

  主持人:還有一位是中國石化寧夏石油分公司總經理王志坤,王總,您好。

  王志坤:您好,大家好。

  主持人:今天我們請到兩位會和網友一道暢敘寧夏在過去十年當中經濟社會建設多領域取得的成就,一道去展望寧夏未來美好的一個前景。

  我們都知道寧夏地處中國西部黃土高原地區,是全國唯一的回族自治區,得黃河灌溉之利,農業是傳統社會經濟發展的支柱産業,長期以來,歷屆政府始終把發展生態農業、提高農民收入、振興寧夏經濟作為首要任務。

  近年來寧夏回族自治區政府餞行落實科學發展觀,大力推進生態移民工程,取得了非常顯著的效果。

  首先,問問郝副主席,我們看到十六大以來,我國農業産業化和農業現代化的步伐明顯加快了,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成為指導農業經濟發展的主要方針,請您介紹一下,寧夏在發展現代農業,促進農業産業化方面的重要舉措,以及這十年來所取得的成就有哪些?

  郝林海:確實是這樣,這十年,寧夏從過去的所謂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過渡發展,取得了很大成果。主要是結構的調整、思路的轉變。寧夏是一個小地方,但是歷史上寧夏的農業不差,主要得益於黃河,大家都有所謂天下黃河赴寧夏塞上江南,這麼一個説法。傳統的農業是非常好,但是傳統農業是非常好的,但是傳統農業只解決了一個景觀上賽江南,實際上農民的收入很低,和江南、和全國的平均水平差距很大,原因是什麼呢?就是沒有緊密結合寧夏這樣一個特色發展特色的現代農業。什麼是現代農業呢?寧夏的自然環境很獨特,陽光好,土地好,黃河的水好,但是我們如果和其它省一樣,種大陸莊稼、大陸貨,一般的農産品,這些特色發揮不出來,因為規模小,市場的動員能力也差,形不成規模。所以十六大以來,緊緊抓住富裕農民,農民種莊稼,同樣一畝地,能夠收入高,這樣一個核心來做工作調整結構,就是保證糧食。寧夏在人均糧食給國家貢獻率,每個人貢獻排在全國第五位,有些大省糧食多少,是絕對數,人也多,一個省就有一個億,吃的也多,消化的也多,寧夏是供片,人均糧食是全國第五位,這個基礎上大力調整農業的種植結構,同樣是這些土地,同樣是這些條件,什麼能夠富裕老百姓、富裕農民,促使農民增收,我們就種什麼,所以我們大力地發展特色優勢産業,現在歸歸類,大體上有十三四類,這樣具有特色,根據不同的寧夏的北部、南部、中部條件不一樣,採取不一樣的措施支持它發展它的優勢産業,取得了很大的成績,現在體現的一個效果非常鮮明,寧夏現在很多很知名的産品,比如枸杞、西沙瓜、優質的糧食、馬鈴薯、供港蔬菜,賣到香港那些地區的蔬菜等等,清真牛羊肉,形成寧夏一批小但是高質量、高品質的特色農業産業。

  主持人:小而精。

  郝林海:小而精,用王主席的話來講,一優三高,要追求高端市場、高價,因為寧夏是一個小省,不可能我們的規模影響全國的市場,但是總是有這種高需求,根據寧夏的條件來調整,從十六大以來,特別是近幾年來,這樣一個態勢越來越明顯,我們各個縣都知道了自己的有時在哪,説到中衛、中寧、同心,他們可能就講到西沙瓜、枸杞、牛羊肉,説到固原,可能説馬鈴薯、西芹,他們都很清楚了,這個是我們取得的主要成績。

  主持人:看來寧夏找到了自己結合自身優勢發展現代特色農業,進行這種農業産業化的發展。一直以來三農問題都是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十分重視的民生話題,構建一個可持續發展的農業發展機制是黨和政府一直在努力的方向,作為一個西部省區,寧夏如何將現代生態農業的理念貫徹到實際工作當中?

  郝林海:現在在寧夏講三個話,一個是所謂現代農業,全國統一講的話。第二個是高效節水農業,主要指我們一些缺水地區,高效節水農業。第三,生態農業,生態農業大概和高效節水和現代農業還是有一些差別,主要還是根據環境來發展適合的産業化,形成産業化規模的農業,根據你那個區域的條件,來發展適合區域條件的現代農業,應該講生態農業。充分地尊重自然,尊重了生態環境,不要和自然環境去作對,順勢而為,根據周邊的環境來發展當地農業。

  比如我們就比較響亮地提出,在六盤山地區,固原地區、西海固地區,圍繞六盤山發展的現代生態農業,我要糾正一個觀念,過去傳統一講寧夏,川區,寧夏銀川塞上江南,講到固原地區就是乾旱、缺水,這個觀念是不對的,很多人人云亦云,跟著輿論在講,實際上固原從來也不少水,固原的降雨量要比所謂現在塞上江南銀川大好幾倍。

  主持人:怎麼會有這樣的一個謠傳呢?

  郝林海:不是謠傳,就是一般傳統的説法,容易形成一個被大家認可,被大家按照慣性理解,固原是缺水的。降雨量固原在五百毫米以上,最高的地方到了八百毫米、九百毫米,它缺水嗎?不缺水,銀川這個地方,所謂塞上江南的地方,降雨量只有二百毫米,誰的水多誰的水少。地表水也一樣,銀川這個地方沒有地表水,除了黃河沒有第二個叫河的名字,除了溝就是渠,沒有河了,除了黃河,地表水很缺乏。固原河流很多,清水河,沽水河,等等吧,河流很多。為什麼還有剛才説的問題呢?就是過去大家對有水還是沒水的判斷,從傳統農業出發。5月份要種莊稼了,天上下雨叫有水,種子灑在地裏,不下雨,缺水了。因為固原這個地方下雨時空分佈不均,到了6月份以後才開始下,實際上降雨量是很大的。所以我們該順勢而為,生態農業,不缺水。要適合它,怎麼樣調整,怎麼樣順勢而為呢?要種6月份以後的莊稼,這不就有水了,調整過來,符合大自然規律的生態農業,所以在固原現在貼上一個設施農業,就是拱棚、溫棚,老天爺不按照我們意圖下雨沒有關係,什麼時候想下什麼時候下,蓄起來做設施農業,6月份不下也沒有關係,搞地膜、覆膜,覆膜也是剛才説的生態農業。6月份以後才下雨,八九月份雨還多得很,怎麼辦?把秋天的雨覆膜留在地裏頭,第二年秋天來用,覆膜的作用就是這個作用。

  主持人:把水分保存起來了。

  郝林海:保存下來,明年春天來種,調整過來了,生態農業。同時調整結構,既然降雨量那麼大,我們就搞草畜業。到六盤山去,不知道主持人去過沒有?山清水秀,什麼原因?降雨量大的原因,不是缺水的原因,那麼適合發展草畜,發展畜牧業,發展養殖業,有了草就可以養牛,肉牛,同時可以搞苗木,六盤山像靖遠,一個縣人均兩畝樹苗,不要再和大自然作對,不要再種糧食了,沒有必要。我們現在是一個市場化的社會,這個地方適合種樹苗就種樹苗,不用種糧食。糧食可以通過樹苗賺了錢買糧食,所以我覺得這個是寧夏這幾年十六大以來調整結構、轉變思路非常突出的取得的顯著效果。

  主持人:今天通過郝主席的介紹,也讓我們對固原有新了的認識,剛才一直在談寧夏農業的發展脈絡,我們可以把它叫做一條經度,那麼從緯度上講,2003年優勢農産品區域佈局規劃發佈以來,我國農産品日益向優勢區域集聚,優勢農産品産業帶穩步發展,比如像東北的大米、新疆的番茄這樣的産品,寧夏的農業與其它的地方相比,我們有什麼樣的特色?我們的優勢在哪兒?

  郝林海:你説的目錄大概是農業部的目錄,這個也是非常有針對性的目錄,不是泛泛的要求,就是分不同的類別、不同的區域發展各自的特色,東北適合種糧食,大面積的黑土地,有比較充沛的降雨,像東北大體上都在650毫米的降水,它適合種大豆,種玉米,種水稻。新疆是缺雨的地方,乾旱,你剛才講的新疆種的是番茄等等,葡萄。寧夏這個地方雖然面積不大,但是地域大體上分三類,按照我們和國家農業部的區劃來比較的話我們第一類就是像有自流灌溉的銀川石嘴山,吳中、中衛這一片,自由灌溉,有黃河水,搞的自流灌溉的農業。

版權聲明:本網所有內容,凡註明"來源:央視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央視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結、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佈/發表。已經本網(臺)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註明"稿件來源:央視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網友評論
用戶名 密碼 自動登錄登錄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發表評論
860010-110201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