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央視網 記者:李文學
今年四月“國五條地方細則”實施以來,政府試圖穩定樓市價格,但開發商應對招數頻出,調控政策面臨考驗。央視網記者通過調查,隱約發現了樓市各方正進行著的激烈博弈。[詳細]
央視網特稿(網絡新聞聯播記者 李文學報道)真正的冬天來了。凜冽的寒風裹著漫天的雪花,像一個魔鬼,吞噬掉北方外面僅存的熱度。
13歲的壯壯,很慶倖自己被及時送到了哈爾濱救助站,“要不得凍死”。這個來自黑龍江漠河的男孩,父母離婚,父親上山打工,自己一個人跑到瀋陽,認識一個同齡小偷,案發後被送到瀋陽救助站,又在11月27日那個大雪紛飛的夜晚來到了哈爾濱。
救助站臨時監護的性質決定,他只是這裡的一個過客,很快就會被送回漠河父親身邊。“天暖了我再出來”,壯壯堅定而又稚嫩的話語多少映射出當前救助工作的尷尬和無奈。
救助站的存在是為了消滅救助,但目前救助體系單一、缺乏執法依據、相關部門職能交叉混亂等現狀,決定了這將是一個漫長而又複雜的過程。
只有一台車 不到40人滿街跑
2003年掛牌的哈爾濱救助站,曾有過無人可救助的苦惱期。隨著人們逐漸了解和有關部門的重視,很快出現“爆棚”現象。2006年末哈爾濱救助站搬入七層高的新大樓,一下能住150人,管理人員和服務人員也達到了110人左右。
站裏的宿舍乾淨整潔,有四人間、十人間和十二人間,還有休息娛樂大廳,隨時可看電視,還設有衛生所,可簡單處理皮外傷和感冒發燒等。受助人員每餐兩菜一湯,管夠吃,有時會有小灶,每月伙食標準是三四百元。“吃得挺好,也很暖和。”壯壯很滿意。
“站裏最多時住過70多人,但還有兩層樓閒著。”哈爾濱救助站副站長張岩峰説,“現在平均一天能接送二三十人,有時五六十人。”記者採訪當天,站裏只有包括壯壯在內的3個男孩,和10個成年人。“生病的不住在這,我們給送到醫院,雇護工看護”。
全站110多人中,有一部分被下派到各區分站,每個區3至4人,5個區不到20人,加上站裏的10多位管理人員,這就是整天在街頭巡視的隊伍,“不到40人,這麼大個哈爾濱怎麼跑得過來。”張岩峰説。
更讓張岩峰為難的是,全站只有一台車,還是去年民政部撥下來的11座救助專用車。“我們是車改單位,原來的12台車全被收上去了。”張岩峰説,沒辦法只好長期雇了一台車,忙不過來時再臨時雇車,一次60至100多元不等。
在接受採訪期間,張岩峰接到北京救助站電話,當天晚上有個黑龍江籍的流浪乞討人員被護送回來。“下半夜到,這麼大的雪,雇車去趟火車站,最少得也一百多塊。”
令他欣慰地是,曾經讓救助站難以為繼的經費問題,在國家的重視下,由中央財政撥款,已經解決了,“只能用於受助人員的醫療救助、伙食補貼、服裝採購、護送返鄉,和兒童教育等方面。買車肯定不行,即使有人捐助車輛,養車的錢也沒地方出。”張岩峰無奈地説。
面對“四難” 救助站也需救助
雖然經費夠用了,但救助難、甄別難、管理難、安置難,還是天天困擾著張岩峰。
“街頭救助是最難的,不是我們不管,是他們不接受我們救助。”張岩峰説,“那些流浪乞討人員多是職業的,想不勞而獲掙點錢,以此為生,但沒違法。我們本著自願求助、無償救助的原則,他們不願來,我們也沒招,只能勸他們走,不走我們就在旁邊看著,他不好意思就走了,但可能換個地方又乞討了。”
受助人員進站後要先到接待室登記,錄指紋,然後送到站裏相應區域,洗澡、領洗漱用品、換衣服、找床位。管理人員會仔細詢問找出他們戶口所在地,做到從進到出都有去向,有檔案。但這些人很大部分是智障人員、殘疾人、老年人、兒童,找出他們戶口所在地特別困難。“再困難也得做,沒有什麼先進的手段。”張岩峰很執著。
除了正常受助人員,還有一些人裝成錢包丟了、遭搶劫,甚至裝成殘疾人,到救助站來騙吃喝、騙住宿、騙取火車票,最多一年有200多人,侵害了正常受助人員的利益。
記者還在站裏發現了一名叫耿煥江的農民工,來自呼和浩特,在哈爾濱建築工地當力工,幹了半年一分錢沒得到,討要工錢時被老闆打出門外流浪街頭,25日被解救,説不了幾句話就落淚。“討不著工錢的農民工到這已經很普遍了,我們去年就救助了1200多名。”張岩峰説,還有一些被打擊的傳銷人員,沒錢了也來求助。
在安置方面,有的受助人員出來幾十年,家裏戶口早被登出,又沒什麼親人了。救助站把他送回去,當地又不接。“很多地方不按救助管理辦法哪流出哪安置的原則執行,不給人恢復戶口。”張岩峰説,沒辦法他們只好讓其繼續留在站裏,最後報送到福利院。
救助的最終目標是要減少救助
面對受助人員增多的現象,僅僅依靠救助管理站單打獨鬥,恐怕很難獨立承擔起救助職責。實現社會聯動,不失為保證救助工作良性運轉的一條途徑。
張岩峰認為,對流浪乞討人員不應只是民政一家管,應該政府主導、民政&&、部門配合、社會參與。每年春季、冬季,他們就會與公安、城管溝通協調,針對重點區域和重點人員聯合行動,效果很好。目前他們再次聯合,每天對車站碼頭、繁華地區、地下通道、橋梁涵洞等區域實施巡查救助,“沒發現流浪乞討兒童”。
“現行的救助管理條例很多地方沒理順,相關部門的職責區別不是很清楚,具體執行人員有很大困惑,現在要重新修訂,希望儘快出臺,讓各部門的溝通和協作常態化。”張岩峰很是期待。
張岩峰認為,現行法規無法全面覆蓋實際救助對象,像近年來在救助站出現的農民工等群體,按規定不在救助範圍內,但他們又確實需要救助,相關部門應對救助範圍進一步細化補充。
目前,哈爾濱現行的救助體系還是民政一家,未來是否會鼓勵社會組織和個人加入進來,目前還不得而知。
“對職業乞丐,現在我們缺乏執法依據和手段,應該強制性遣送回原籍,交給地方政府。但這樣也不妥,我們這麼大個國家,就容不下一個乞丐嗎。”張岩峰很矛盾。
張岩峰的矛盾,只是救助管理中的矛盾。怎樣減少甚至杜絕受助人員的出現,顯然還得從源頭抓起,原始地社會保障體系健全,就少有人員流出,即使流到各地也有著全面立體的救助體系助其返鄉。這樣一個循環,看似簡單,卻需要全國一起努力。
而作為個體的我們,在避免成為受助人的同時,也不要去製造受助人,勇於承擔自己的責任,照顧好自己的父母和孩子,同時要有愛心,及時救助那些需要救助的人。尤其是那些離婚的父母,不要讓壯壯的悲劇重演。
離開救助站時,壯壯正歡快地與夥伴玩耍著,他還是個孩子……
版權聲明:本網所有內容,凡註明"來源:央視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央視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結、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佈/發表。已經本網(臺)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註明"稿件來源:央視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6月3日清晨,吉林省德惠市一禽業公司發生火災,截至中午12時46分,火災已造成61人死亡,數十位人受傷。據公安部消防局最新消息,該事故是因液氨泄漏引發爆炸。目前被困人員搶救工作仍在緊張進行中。
在樓市專家看來,目前北京出臺的調控新政依然是對過去舊政策的延續,沒有實質性變化,對於市場走勢也很難有突破性影響。未來,政府可能還會依據市場供求關係的變化對房價進行重新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