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2012年10月31日 14:24 關鍵詞: 十八大代表 北方崑曲劇院院長 楊鳳一

【專訪十八大基層代表】北方崑曲劇院院長楊鳳一:崑曲不能再端著金飯碗要飯

央視網 記者:祝娟

核心提示:2006年3月,楊鳳一獲得意大利2006年度佛羅倫薩國際婦女獎,這是該獎項創立15年來頭一次頒發給亞洲人。外界認為,這是對楊鳳一直以來堅持不斷把崑曲藝術推向國際舞臺的肯定。
已被0家媒體轉載
查看
收藏
  • 開心網
  • 人人網
  • i貼吧
分享
分享
1 1 1
深度調查

深度調查|房價普漲背後的激烈博弈

今年四月“國五條地方細則”實施以來,政府試圖穩定樓市價格,但開發商應對招數頻出,調控政策面臨考驗。央視網記者通過調查,隱約發現了樓市各方正進行著的激烈博弈。[詳細]

手動刷新 更新時間:10:21:50

---------------------------------------------

---------------------------------------------

  2006年3月,楊鳳一獲得意大利2006年度佛羅倫薩國際婦女獎,這是該獎項創立15年來頭一次頒發給亞洲人。

  2006年3月,楊鳳一獲得意大利2006年度佛羅倫薩國際婦女獎,這是該獎項創立15年來頭一次頒發給亞洲人。

  嘉賓簡介:

  楊鳳一,女。北方崑曲劇院院長、國家一級演員、中國戲劇家協會理事。曾獲第十二屆梅花獎、第四屆中國戲劇節優秀表演獎、新劇目調演表演獎。2006年3月,楊鳳一獲得意大利2006年度佛羅倫薩國際婦女獎,這是該獎項創立15年來頭一次頒發給亞洲人。外界認為,這是對楊鳳一直以來堅持不斷把崑曲藝術推向國際舞臺的肯定。

  楊鳳一已連續兩次被推選為全國黨代會的代表。如何保護髮展民族文化,是她曾在十七大討論時的發言內容。

  央視網消息(網絡新聞聯播記者 祝娟報道)10月31日,北方崑曲劇院院長、國家一級演員、中國戲劇家協會理事楊鳳一,接受央視網記者祝娟的專訪。訪問實錄如下:

  主持人 單妍 

  央視網:各位好,歡迎收看央視網十八大代表系列訪談,我是主持人單妍。今天作客我們演播室的嘉賓是十八大代表北方崑曲劇院院長楊鳳一女士。30年來,楊鳳一從一名戲曲學員逐步成長為北方崑曲劇院院長、國家一級演員,並先後被推選為黨的十七大、十八大兩屆全國黨代表。今天,楊鳳一將在這裡跟我們一起分享她的戲曲之路,暢談她作為十八大代表的感想期待。

  首次當選黨代表內心很不安

  央視網:楊老師您好,作為一名長期工作在文化戰線前沿的代表,您已經兩次榮選全國黨代表,這次再度當選和當初當選十八大代表心情有什麼不同?

  楊鳳一:這次心情肯定不同,第一次獲得十七大的時候,有那麼一種感覺,我是一個普通的戲曲演員,怎麼可以作為黨的代表參加這麼重要的會議,其實那個時候是懷著一種很不安的心情,就是覺得我該怎麼樣做,還沒有一個頭緒,還沒有一種意識。

  這一次感覺就是很大的不同點,心態很坦然,因為我覺得這幾年在我的工作當中可能由於參加十七大帶來了一些影響力,所以也做出了一些成績。那麼這次也很感謝劇院的上上下下黨員對我的一種信任,我覺得為什麼剛才説到坦然,因為這次當選,我覺得更加大了一份責任感。

  黨代表的身份讓自己傳播傳統文化有了話語權

  央視網:當選代表不僅是一種榮譽,更是一種責任。這五年來您的生活和工作有沒有因為代表的身份有一些變化呢?

  楊鳳一:當然應該有變化的。自從當了十七大代表以來,首先我覺得在我這個行業裏,在我這個環境當中有了一種最重要的話語權,其實這個行業的話語權是非常重要的。比如説崑曲雖然有六百多年的歷史,但是了解它的人並不多。那麼有一點是通過我當了黨代表以後,最起碼我們有一些原來不太了解崑曲的一些官員們,它通過我的宣傳、通過我的講解表演,認識到了這個劇種,並且也意識到了這個傳統劇目在中國的重要性。我覺得這一點是最大的一個變化。

  重視青年演員培養崑曲“接班人”

  央視網:在崑曲的傳承方面,您又做了哪些工作呢?

  楊鳳一:其實談起在崑曲的傳承方面,我要説的話長一點,比如説我是在2007年當選的十七大代表,那麼我在2009年的時候,我在這之前都是副院長,2009年的時候,經過北方崑曲劇院的民意選舉,大家推選我為院長,也就是法人。我就常説不當家不知柴米油鹽貴,原來副院長擔負的責任,不用每天吃喝拉撒睡這樣去想,只是完成我的專業這一方面僅此而已。但是當了院長以後,這種責任感一下子就壓下來了,所以我2009年8月上任以來,做了三個承諾跟大家,我也不希望太高談闊論,我希望自己能踏踏實實做幾件事情。

  那麼這三個承諾,第一個就是出人齣戲,這是我一心想做的一件事情,什麼叫出人齣戲?就是我把劇院的年輕人,給他們安排到重要的場合,劇院20多歲年輕人,擔當很多大劇目,這樣在齣戲的同時,他們也得到很多社會認可。比如説邵天帥、張媛媛等等,我們有這麼五六個演員脫穎而出,可以説在我任期這幾年,這三年當中,他們進步非常的快。我平常總是在説,年輕人怕不受重視,加擔子會很努力,近三年來,我們劇院排了一批大劇目,出現一批優秀的接班人。

  上任三年演員工資翻一倍 

  院址改建列入十二五規劃

  楊鳳一:第二件事,我想努力給大家改善一下他們的生活待遇,外界朋友可能不知道,戲曲演員待遇非常低,如何能留住人才,這是很關鍵的問題,所以我盡我的最大努力,主要是打開市場,讓他們多演出,演出多了,他們得到鍛鍊的同時,他們又有了經濟上的收入。這是一種非常好的良性的循環。

  第三點,我希望在我任期之內想辦法改變一下北昆的一個辦公環境,可能你們都不知道,北昆的辦公環境還是比較破舊的,而且它是在50年代的一個老的房子,所以在這樣的環境當中呢,練功廳也比較少,那麼我覺得這會制約著這些年輕人,他們平常排戲,包括他一些自己在練習的場所。那麼我覺得這也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在我的任期之內,我希望我能做到這三點。

  那麼從目前來看,基本上達到了我自己所提出的這三點的承諾。因為出人齣戲,我剛才説了,很多年輕人在社會上得到了認可。另外,演員們在我上任以後,他們工資翻了一番,第三點北方崑曲劇院院址改建已經列入了十二五規劃。

  一首牡丹亭一幹三十年

  央視網:您曾是京劇刀馬旦出身,之後改行崑曲,如今又管理著傳承發展中國崑曲肩負重任的北方崑曲劇院。當初是什麼讓您對崑曲這一劇種産生了如此濃厚的興趣,併為了這一文化藝術的傳承而堅守?

  楊鳳一:82年畢業的時候,一個很偶然的機會,那個時候還是人民劇場很小的劇場,看了從上海來演出的華文怡老師,上海崑曲劇院,他演出的一齣“牡丹亭”,在這之前沒有好好正經八百地看整出的崑曲戲,看完了“牡丹亭”以後,真的讓我心靈很震撼。我覺得中國的戲曲,還有這麼美的表現形式。還有這樣的一個劇種,而且正是我心目當中所渴望的、所要去追求的一番事業。真的從那兒以後,我下決心,我的事業就在崑曲舞臺上了,所以説,一幹將近30年。

  取長補短力推南北崑曲融合

  央視網:30年很長。所以可以説您是因為牡丹亭才對崑曲産生興趣,崑曲是現今活躍在舞臺上最古老的戲種之一,並且被稱為百戲之祖,能否簡單介紹一下北昆和南昆有什麼區別?

  楊鳳一:很多朋友都在問我這個問題,我現在有一種概念,就是要打破南北昆之分。因為不要説南昆什麼樣,北昆是什麼樣,我一直強調大崑曲的概念,因為南昆和北昆説起來最大的不同,那是以往説南昆文戲比較擅長,北昆像北方人比較豪放,武戲方面比較擅長,而且北昆演出來劇目比較大氣,南昆演出來的劇目像小橋流水一樣,很委婉。近些年來,我任院長以來,強調一點,打破南北之分,我們要取長補短,所以我也派學生到南方去學戲,也請南方的老師到北京來教戲,同時北京的老師到南方去教戲,這樣打破一種純北方、純南方這種概念。只有把它互相取長補短,融合在一起,是一個大崑曲的理念。我覺得現在發展到這個時代了,我們不要分得很清楚,所以説目前北方崑曲劇院應該集于南北派特長為一身,但是有一點,南昆有南昆的特色劇目,這一點不可否認,北昆有北昆的特色劇目,如果分南方北方,只能以特色劇目來講,不能南派北派劃分得那麼大,尤其近些年區分越來越小。

  用優秀精典作品擦亮崑曲“金飯碗”

  央視網:楊老師的介紹中,我已經對崑曲稍微有所了解,但是我相信還是有很多人對崑曲並不是很了解。您認為造成這一現狀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楊鳳一:我覺得一個是自身的問題,我們自己宣傳不夠,比如説我常説的,我們拿著一個金飯碗,其實我形容崑曲是金飯碗,因為長久不用它,蓋上很多塵土,顯得很久,拿著這個碗要飯,向政府要錢,給我一點資助、支持吧,是這樣。後來我覺得這樣不可以、不行,我們怎麼能把這個金飯碗擦亮了,來吸引更多的眼光,只有你自強了,你自己有東西、有作品了,才能得到別人的支持。

  所以説這幾年,我也是有點閉門造車,我們先出作品,先培養人才。同時我們打市場,這樣呢我們做起來以後,得到了方方面面的關注。

  我覺得尤其是近三四年,年輕的觀眾相對多了一些,這跟我們的宣傳,還有媒體的宣傳有著直接的關係。雖然這種力度還不是很大,但是已經看到了一些苗頭,比如説在國家大劇院的講課,在大學、中學裏的講課,確實是給學生們注入了一些傳統文化的意識。那麼中國人、中華民族的根是什麼,在哪,另外還是需要返璞歸真。現在隨著社會因為外來藝術衝擊,尤其是年輕人,節奏比較快,如果真的來劇場坐兩三個小時,聽崑曲,可能接受起來會有難度的,但是這一點我很有自信。我覺得經過我們崑曲人自身的努力,經過媒體還有企業的支持、宣傳,我相信崑曲將來的發展出路應該是很有前途的。

  希望將中國傳統劇目與高科技結合併推向國際舞臺

  央視網:劇院發展上,劇院未來有什麼樣的具體規劃?

  楊鳳一:一談到具體的規劃,我的想法、野心很大,因為崑曲現在可以説是處在一個盛世時期,那麼這個時間段對崑曲的發展,我覺得也起到了一個非常好的推動作用,那麼我應該借著這個契機,尤其是在國際舞臺上,在國內應該抓住這個契機,有一系列的人才培養計劃,還有把中國傳統劇目如何通過現在新的高科技的手段結合在一起,給它更豐富一些,在國際舞臺上去展示、去表演。

  讓崑曲進校園加深學生對傳統文化認識

  楊鳳一:另外也是在國內,我們如何做好宣傳,比如説我們做的一項非常成功的事例,就是崑曲進校園。因為崑曲畢竟詞曲有一定的文化底蘊的人,才能夠接受得了,所以我們進校園,一個是讓學生們看了戲以後得到了知識、增長了知識,同時他們也對傳統文化的一種支持。我覺得我們每次在學校演出的時候,在臺上,演員跟底下的學生們特別能産生共鳴,這就是一點很好的説明,我們的學生其實還是很喜歡傳統文化的,還是那句話,只要你宣傳到位了,其實中國的傳統文化魅力還是很大的。

  而且它有很多吸引人的地方,就看你怎麼去做,所以我也是希望在今後,因為我們也做了今後的五年計劃,五年以後是北方崑曲劇院建院60週年,希望作為一個點,以倒計時的形式,每年要安排好一些劇目生産、人才培養、隊伍管理等等一系列的措施,我相信如果我們要是樹立一個目標,有了一份信心,我相信崑曲這個事業,尤其是北方崑曲劇院的路子會越走越寬。

  傳統文化的發展要保留好自己的根

  央視網:楊院長,您如何看待中國傳統文化未來的發展呢?

  楊鳳一:其實通過這幾年當院長我也有很多的體會,尤其是在保護傳承傳統文化、傳統劇種、劇目的這個事情上,我感受非常深。比如説北昆這些年排的一些現代戲比較多,全國崑曲院團北昆應該説最多的崑曲院團。排現代戲我有飯館,我在臺底下看的時候,總覺得崑曲這個劇種還是要好好地把傳統的劇種挖掘保護好,不太適應排太多的現代劇,所以呢我覺得尤其是像崑曲京劇這些比較古老的傳統劇種還是要保留好自己的根,挖掘好自己的這些很多優秀傳統劇目。

  如果有一些時代的需要、政治的需要,排那麼一到兩齣的現代戲也未嘗不可,我覺得崑曲主要應該是保留傳統的同時,也要發展,我老強調兩條腿走路,但是要有側重面,我的側重面就是首先要是傳統。因為我們的根不能斷,所以我現在強調我們劇院的年輕人一定要挖掘傳統,一定要多學一些傳統劇目。有了豐厚的傳統底蘊才能進行創新,所以説這樣將來傳統文化的出路才能健康。這一點很重要。

  中國傳統文化發展要把握好傳統與創新的度

  主持人:作為一名傳統的文化傳承者,又作為黨代表,您認為中國傳統文化的發展還需要作哪些努力?

  楊鳳一:我覺得中國傳統文化的發展首先一點要清楚,我剛才説了,我們劇種的根在哪?不要脫離開根本,如果脫離開了,其實我們走過很多的彎路,我也走過很多的彎路。比如説在我的藝術生涯當中,創排了很多現代劇,像有的劇目貴妃東渡等等,有些觀眾很不認可,覺得離崑曲太遠了,所以説傳統與創新這個度,這個把握是非常的難的。如果你把握好了,那麼在我的演繹生涯當中也有成功的例子,比如説我排了一個“西鶴”第七屆中國戲曲學院七項大獎,得到了觀眾、專家認可,這種創新劇目在今後可以實踐一些。

  楊鳳一:當然有些失敗,我也知道,因為人生就是這樣,要想往前走,要想邁出去新的一步,必須要有成功、有失敗,如果你要是失敗了,從此以後崑曲光守著這些老的傳統劇目故步自封地不往前發展也不行,吸引不了年輕的觀眾,所以説度的把握非常重要。好在經過這麼多年的實踐,我已經知道了、總結了經驗教訓,崑曲該怎麼樣發展下去,傳統文化該怎麼樣走,這個定位非常重要。

  作為代表要更好利用劇院的平臺傳播傳統文化

  央視網:11月8日十八大馬上要召開了,您會如何履行自己作為代表的義務呢?

  楊鳳一:借著十七大話語權做了一些事情,我相信十八大給了我另外一個機會,只能説讓我更多地帶著更大的責任心去參會,然後,要更踏踏實實地來做這份工作,那麼也希望自己能夠好好利用好這個平臺,多為這個事業、多為這個劇院。另外我也在想不能光看到眼前,因為我們局長老説縱觀全國乃至世界,為崑曲界做一些事情,全國崑曲院團聯合起來,成立一個全國崑曲聯盟,我也希望我能牽這個頭,把這件事情做起來,尤其是把崑曲給它做大做強,這樣呢也是為傳統文化做一份貢獻吧。

  期待從事傳統藝術的人能有更多的發展平臺

  央視網:再次作為全國黨代表,您對即將召開的十八大有何期待?

  楊鳳一:當然不是我個人什麼樣的期待,全國人民都在期待著,當然我是非常相信,在新的領導層的這種帶領下,我們中國的發展整個的國力一定會得到新的提升,那麼我也期待著老百姓的生活能越來越好,尤其是期待著我們這些從事傳統藝術的人能夠有一個更好的氛圍,有一個更好的平臺來發展。所以我滿懷著信心。

  央視網:通過這期訪談,我相信更多的網友也會認識到崑曲的藝術,也會對崑曲産生更加濃厚的興趣,也希望在楊老師的帶領下,北方崑曲劇院也會越辦越好,非常感謝楊老師今天作客央視網,也非常感謝各位網友的收看,下期十八大訪談再見。

版權聲明:本網所有內容,凡註明"來源:央視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央視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結、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佈/發表。已經本網(臺)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註明"稿件來源:央視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網友評論
用戶名 密碼 自動登錄登錄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發表評論
860010-110201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