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2012年10月11日 22:38 關鍵詞: 諾貝爾文學獎 莫言 諾貝爾獎

林少華:莫言的作品更接近於諾獎的原始審美

央視網 記者:霍默靜

核心提示:著名文學翻譯家林少華先生在接受央視網記者採訪時表示:“諾貝爾文學獎這樣具有世界最高級別的獎項為中國人摘得,中國文化走出國門,實際上是釋放國人文化焦慮的一個出口。”
已被0家媒體轉載
查看
收藏
  • 開心網
  • 人人網
  • i貼吧
分享
分享
1 1 1
深度調查

深度調查|房價普漲背後的激烈博弈

今年四月“國五條地方細則”實施以來,政府試圖穩定樓市價格,但開發商應對招數頻出,調控政策面臨考驗。央視網記者通過調查,隱約發現了樓市各方正進行著的激烈博弈。[詳細]

手動刷新 更新時間:10:21:50

---------------------------------------------

---------------------------------------------

央視網消息(記者 霍默靜)北京時間2012年10月11日晚7時,瑞典文學院揭曉今年的諾貝爾文學獎由中國作家莫言獲得。著名文學翻譯家林少華先生在接受央視網記者採訪時表示:“諾貝爾文學獎這樣具有世界最高級別的獎項為中國人摘得,中國文化走出國門,實際上是釋放國人文化焦慮的一個出口。”

莫言獲獎是釋放國人文化焦慮的一個出口

林少華首先對莫言的獲獎表示祝賀,他説:“中國經濟總量已經躍居世界第二,而中國文化、文學的輻射尚未達到這樣的影響力,此次莫言獲獎,無疑是個大好事。”林少華表示,諾貝爾獎的評選,中國人一直都很關注。諾貝爾的科學獎項,其實離中國人還有一定的距離,而文學獎可以説是離中國人最近的。加上在國內現在有一種普遍的文化焦慮感,諾貝爾文學獎這樣具有世界最高級別的獎項為中國人摘得,中國文化走出國門,“實際上是釋放國人文化焦慮的一個出口。”

莫言的作品更接近於諾獎的原始審美

而作為一個接觸日本文學最多的中國文化人,林少華表示,中國人多年來未能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在意料之中也是在意料之外,中國文學大多貼近現實、關注社會,對靈魂層面上的東西關注不夠,這與1949年以來中國文學社群主義的傳統有關。而諾貝爾文學獎的獲獎作品大多具有理想主義的傾向,往往是追求超越民族、國家,探討普遍的人性和普世價值的比較多,這也是村上春樹等世界一流作家作品的共同之處。莫言的作品將西方誕生的魔幻現實主義與本土的內容很好地結合起來,這是非常不容易的,這也是諾貝爾評獎委員會的評語中所褒揚的。

林少華説:“諾貝文學獎的原始審美就是具有理想主義傾向的文學作品,對超越現實、靈魂層面的追求和探討是諾貝爾文學獎的一貫傾向。”他説,中國人講究入世,對現世生活的興趣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文學創作,而莫言則邁出了這一步。

莫言獲獎能促進文學在中國地位的提升

林少華表示,文學是與人的靈魂最貼近的表現形式之一,“如果文學弱化,那麼我們靠什麼去呼喚愛,呼喚真善美?中國人魂歸何處?”中國社會現在的信仰危機與文學的地位有很大的關係,莫言的獲獎,實際上也能讓文學在中國的地位得到很大提升。

版權聲明:本網所有內容,凡註明"來源:央視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央視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結、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佈/發表。已經本網(臺)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註明"稿件來源:央視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網友評論
用戶名 密碼 自動登錄登錄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