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2012年10月10日 16:05 關鍵詞: “神舟”五號 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

歡呼!“上九天攬月”終實現

央視網 記者:李文學 江易易

核心提示:“沒時間換衣服,大家都穿著工作服在廣場上歡呼、唱歌、跳舞、放氣球、扯標語。”欒花説,大家都是隨性的,沒有什麼準備,“就是發自內心的高興”。
已被0家媒體轉載
查看
收藏
  • 開心網
  • 人人網
  • i貼吧
分享
分享
1 1 1
深度調查

深度調查|房價普漲背後的激烈博弈

今年四月“國五條地方細則”實施以來,政府試圖穩定樓市價格,但開發商應對招數頻出,調控政策面臨考驗。央視網記者通過調查,隱約發現了樓市各方正進行著的激烈博弈。[詳細]

手動刷新 更新時間:10:21:50

---------------------------------------------

---------------------------------------------

  

2003年10月16日,我國自主研製的載人飛船“神舟”五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千里之外的北京航天城的科技工作者歡慶中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行任務成功。

  2003年10月16日,我國自主研製的載人飛船“神舟”五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千里之外的北京航天城的科技工作者來到飛控中心南門外廣場,歡慶中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行任務成功。

  這是一個世界矚目的時刻。

  2003年10月15日9時,我國自主研製的載人飛船“神舟”五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炎黃子孫千百年來的飛天夢想實現了!

  神州大地一片歡騰,中華兒女奔走相告。在歡慶的人群中,有這麼一群人格外激動,他們是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的工作人員,他們是這一時刻的見證者,更是這一成就的締造者之一。

  時過9年,記者通過一張記錄歡慶場面的圖片回訪他們時,那種興奮和自豪仍然那麼強烈、真切。

  見證歷史時刻

  “如果不是你們來採訪,我都不知道有這樣一張照片。”2006年調至北京電視臺的欒花,對工作過的航天城有著很深的感情,“幾代航天人的夢想實現了,當時真是特別激動。”

  36歲的欒花是陜西人,留著短髮,顯得特別幹練。“1999年我從北京理工大學畢業後來到這裡,從神二開始接觸任務,神五是2003年10月15日9點發射的,我在指揮控制室負責監控。”

  在火箭發射開始倒計時時,欒花特意監測了一下航天員楊利偉的心跳,“特別平穩”。發射後約10分鐘,船箭成功分離,大廳響起熱烈掌聲,“這表明任務完成一多半,剩下就是返回了。”

  按照預定計劃,飛船繞地球飛行14圈後,于第二天6時23分安全著陸,楊利偉自主出艙。6時54分,載人航天工程總指揮李繼耐宣佈我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行獲得圓滿成功。

  “大廳內掌聲雷動,一片歡騰。”當時在資料室工作的穆冬和在飛管室工作的崔雁,也來到了大廳。“大家都站了起來,握手,擁抱,互相祝賀。”還在這裡工作的崔雁回憶説。

  手拿著國旗的人們紛紛跑到前臺,與大屏幕上打出的字幕和禮花合影留念。“那個禮花還是我用程序設計的呢。”欒花説。

  “大家把總調度、總設計師、總工程師都圍了起來,覺得他們太了不起了,不斷地説著祝賀的話。”至今已在這工作了18年的穆冬説,幾代人的付出終於成功了,喜悅難以言表。

  大廳裏歡鬧的氣氛一直持續了兩個多小時。

  涌向廣場慶祝

  “遙看瓊樓舞清影,今朝神舟上九天”。

  當天下午,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南側廣場上響起了音樂聲,人們的喜慶之情再次被點燃,瞬間,小小的廣場上就聚集了一二百人。

  “沒時間換衣服,大家都穿著工作服在廣場上歡呼、唱歌、跳舞、放氣球、扯標語。”欒花説,大家都是隨性的,沒有什麼準備,“就是發自內心的高興”。

  當時還在飛管室值班的崔雁看到外面這麼熱鬧,就跟領導説利用空間弧段去參與一下,慶慶功。“那時我剛工作一年,就想去體會一下任務成功的喜悅。”

  “大家拉著手,圍成一圈,跳圓圈舞。”穆冬説,有的人還不熟悉,甚至不認識,但那時已不分彼此,沒有任何距離,高興地唱,盡情地跳。

  興奮、自豪充盈著整個廣場,所有人都被這種情緒包圍著。“老專家們不能像年輕人一樣來慶祝,但應該更興奮,因為他們為之奮鬥的夢想終於實現了。”欒花説。

  “照片中有個男的握著我的手,那是我丈夫,他是中心的總工程師。”穆冬説,丈夫當時在神五發射一線工作,首次載人航天成功讓他的興奮溢於言表,“握著我的手不停祝賀”。

  歌罷舞畢,大家帶著這種航天人的自豪返回了工作崗位。“隨著祖國航天技術的不斷地步,我們的任務也越來越多了,而這正是祖國強大的表現,我們必須完成好。”崔雁説。

  航天掀開新篇

  讓我們永遠記住這一天:2003年10月15日,中華兒女在浩淼宇宙的雄偉戰場上大顯身手!

  當今世界,科技進步日新月異,進軍宇宙已經成了世界各強國發展的主流,也越來越成為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標誌。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是黨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從我國政治、軍事、外交、科技發展的全局出發做出的偉大決策,也是繼“兩彈一星”後,中國航天事業又一次史無前例的宏偉工程!

  掌握載人航天飛行技術,需要事先反復進行無人航天飛行試驗。這樣的試驗,美國進行了8次,俄羅斯進行了5次。然而,我國只進行了4次實驗,就成功地掌握了這種技術。

  “我只是一顆螺絲釘。”這是航天人説得最多的一句話。載人航天工程共有7大系統,每個系統有10個左右的分系統和更多的子系統;工程直接參加單位110多個,涉及單位3000余家。 

  沒有人計算過如此龐大的工程究竟牽動了多少人,沒有人説得出為“神舟”作螺絲釘的那些默默無聞的名字。他們捨棄了安逸,奉獻了青春,才迎來了飛天夢圓的這一天。 

  我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行成功,標誌著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取得歷史性重大突破,中國已成為世界上第三個能夠獨立開展載人航天活動的國家。

  “神舟”5號飛船的發射成功,充分體現了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精神,極大地激發了全國各族人民的自豪感和凝聚力,充分證明了中國人民有志氣、有能力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背景資料:中國載人航天工程

  1986年3月,中國著名科學家王大珩等人聯名向黨中央提交了標誌中國高科技發展的“863計劃”,其中一個領域就是“中國載人航天工程”。

  1992年9月21日,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被批准正式上馬,發射場定在了酒泉衛星發射中心。

  1994年7月3日,中國載人航天發射場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奠基,1997年竣工,于1998年正式投入使用。

  1995年10月,經中央軍委批准,由14名預備航天員組成的世界上第三支航天員大隊成立,1998年1月5日,14人到齊。這一天從此成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員大隊的生日。

  1999年11月20日6時30分,神舟一號飛船在酒泉衛星發射基地順利升空,經過21小時的飛行後順利返回地面。 

  2001年1月10日淩晨,神舟二號飛船發射成功。飛船在軌飛行近7天后返回地面。

  2002年12月,神舟四號在經受了零下29℃低溫的考驗後,于30日0時30分成功發射,突破了我國低溫發射的歷史紀錄。2003年1月5日,飛船安全返回並完成所有預定試驗內容。 

  2003年10月15日9時,我國自主研製的載人飛船“神舟”五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將我國首位航天員楊利偉送上了太空,次日清晨成功近返回。

  2005年10月12日,我國第二艘載人飛船神舟六號成功發射,航天員費俊龍、聶海勝被順利送上太空。17日淩晨,在經過115小時32分鐘的太空飛行後,飛船返回艙順利著陸。 

  2008年9月25日,我國第三艘載人飛船神舟七號成功發射,航天員翟志剛、劉伯明、景海鵬順利升空。27日,翟志剛進行了19分35秒的出艙活動。9月28日傍晚,神舟七號成功返回。

  2011年11月1日5時,神舟八號順利發射升空。11月3日淩晨,神舟八號與天宮一號成功實施首次交會對接任務。

  2012年6月16日18時37分,神舟九號飛船從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騰空而起。航天員景海鵬、劉旺、劉洋第一次入住“天宮”。33歲的劉洋也成為中國第一個飛向太空的女性。

 

版權聲明:本網所有內容,凡註明"來源:央視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央視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結、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佈/發表。已經本網(臺)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註明"稿件來源:央視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網友評論
用戶名 密碼 自動登錄登錄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發表評論
860010-110201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