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2012年10月08日 13:45 關鍵詞: 代疃希望小學 希望之“暖”

鄉村小學的希望之“暖”

央視網 記者:薛廣乾

核心提示:在山東日照東港區南湖鎮,代疃希望小學的教室依然在用簡陋的生鐵爐取暖。但從三年前開始,政府開始為孩子們的取暖費用買單。雖然校內許多設施依然簡陋,但現代教育精神、教育制度和教育模式在這裡並沒有缺失。孩子們的精神世界很豐富,個性和特長都得到了應有的發展。
已被0家媒體轉載
查看
收藏
  • 開心網
  • 人人網
  • i貼吧
分享
分享
1 1 1
深度調查

深度調查|房價普漲背後的激烈博弈

今年四月“國五條地方細則”實施以來,政府試圖穩定樓市價格,但開發商應對招數頻出,調控政策面臨考驗。央視網記者通過調查,隱約發現了樓市各方正進行著的激烈博弈。[詳細]

手動刷新 更新時間:10:21:50

---------------------------------------------

---------------------------------------------

  

2009年1月6日,山東省日照市東港區南湖鎮盛家代疃希望小學三年級一班教室,小學生在火爐旁取暖。

  2009年1月6日,山東省日照市東港區南湖鎮盛家代疃希望小學三年級一班教室,小學生在火爐旁取暖。

  9月下旬,日照市東港區南湖鎮公路邊的稻田裏穗子低垂,稻草人飄動著紅色的布條兒。記者拿著新華社記者三年前拍攝的一張照片來到這裡,尋訪照片中充滿稚氣的孩子。

  三年前,照片上的孩子都在南湖鎮的代疃希望小學讀書,他們是閆文欣、王明、朱文昊、閆晗、閆超凡、高華傑、安久源、盛潔、閆亞茹、王曉燕。今年9月份,這茬孩子都已經升入了初中,也都“非常意外”地享受到了空調。

  教室有空調,孩子讚“涼快”

  9月4日,王明、朱文昊、盛潔、閆亞茹、王曉燕等5位同學,到南湖鎮中心初級中學報到,由此告別了代疃希望小學裏的瓦房教室。南湖鎮中學的4層教學樓讓他們感到有些新奇。

  入學兩周以來,天氣依然很熱,教室裏兩台大空調呼呼地往外送涼氣。這兩台大空調讓孩子們感到驚奇,以前他們很少有機會體驗到這種“涼快”。王明説,自己第一次吹空調是在一個遠房姥姥家;王曉燕第一次吹空調是在舅舅家;盛潔在姨家第一次見到了空調;閆亞茹説自己是在姑姑家第一次見到空調的。他們都是農家子弟,家裏沒有空調,第一次真正享受空調後,他們覺得在學校讀書比在家舒服多了。

  南湖鎮中心初中校長陳金對記者説,教室裏的空調是政府211工程的投資項目之一。這種地源熱泵式冷暖兩用空調,夏天吹送18度涼氣,冬天吹送20度暖氣,使教室溫度保持在適合的恒溫水平,能夠保證師生教學期間冬暖夏涼。目前,南湖鎮中心初級中學的30個教室都裝了空調,總投資88萬元。

  “現在學校裏的條件比我小時候強太多了,記得我小時候教室裏都是石頭桌凳,到了三年級才換成了木頭桌凳,冬天經常生凍瘡,往外流血出膿。”王曉燕的媽媽感慨地對記者説。

  閆晗跟以上5名同學不同,他升入了日照市區的第三實驗中學,學校條件更加優越。“四層教學樓,氣勢很宏偉。”他興奮地對記者説。

  跟閆晗一起進入日照市區讀初中的學生,還有閆文欣、閆超凡、高華傑、安久源。總之,這十名小學同學均順利升入初中,無一輟學。

  教室裏的火爐,成溫暖記憶

  記者手中的照片拍攝于2009年1月,當時這些孩子都是南湖鎮代疃希望小學三年級1班學生。時值冬季,課間休息,他們樂呵呵地圍攏在火爐周圍取暖。如果放大照片,我們可以發現,爐中還燃燒著兩支玉米芯子。

  熟悉的照片勾起了大家溫暖的記憶。稚氣未脫的王明説,這些玉米芯子是同學們輪流從家裏帶來的“引火兒”。學校燒煤取暖不用家長交錢,只需同學們從家裏帶些玉米芯、布頭兒、皮革下腳料當“引火兒”。閆亞茹的姐姐在傢具廠打工,給她帶回人造皮革下腳料,讓她帶到學校。這種帶油的皮革比玉米芯子更易點燃,可謂是上等的“引火兒”了。

  冬季的每個早晨,在學生們到校30分鐘前,班主任路暢都須掏掉爐灰,點燃爐子,確保教室溫暖;每個傍晚,學生們放學走後,路暢還須把爐子裏的爐條抽掉,灑水把火熄滅,再把爐蓋蓋好,確保安全再行離開。9月20日下午,記者見到了孩子們當年的班主任路暢,她為這茬學生點了三個冬天的爐子。

  2009年,路暢還不到30歲,每天一早從市區開車到這所農村小學上班,腳步一離開舒適的私家車,就踏進了簡陋的瓦房教室,走到爐子的灰燼旁。有幾次,手上沾著的灰不經意間又抹到了臉上,自己都沒有察覺,只看到學生們偷笑……

  在這所希望小學,至今冬季取暖還是火爐子。這種生鐵取暖爐操作容易,升溫較快,很多農戶也靠它取暖。每年冬季,學校都參與政府採購,用每名學生50元的取暖費買來10多噸塊煤過冬。取暖資金全部由政府支付,沒有增加學生家長一分錢負擔。

  希望之暖

  與集中統一供暖的城市教學樓相比,南湖鎮代疃希望小學的取暖方式顯得原始簡陋。然而,在現有條件下,他們已經做到了最好。比如,為了避免燙傷學生,學校專門給圍爐焊了一個鋼筋籠。

  代疃希望小學絕不購買劣等煤炭,所以取暖時不會産生刺鼻的異味。生鐵皮的煙囪有七八米長,先是向上延伸到了房樑,然後拐彎穿過墻上的窗玻璃,把出煙口留在了課堂外面,實現煤煙外排。總之,學校盡可能地採取措施,把燃煤取暖的不足之處加以改造修補。

  雖然包括取暖在內的許多設施依然簡陋,但現代教育精神、教育制度和教育模式在這所小學校裏並沒有缺失。閆晗的嗓音條件比較好,醇厚,普通話特別標準,每年“六一”文藝演出,他都擔任主持。盛潔性格要強,贏得了班裏同學的大多數選票,成功競選為女班長。極有舞蹈天賦的閆亞茹,是班裏的文藝委員,班裏的文娛活動都是她編舞、領舞。閆超凡的作文寫得不錯,文筆很好……

  在這所鄉村小學,學生們的精神世界很豐富,他們的個性和特長都得到了應有的發展。

 

版權聲明:本網所有內容,凡註明"來源:央視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央視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結、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佈/發表。已經本網(臺)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註明"稿件來源:央視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網友評論
用戶名 密碼 自動登錄登錄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發表評論
860010-110201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