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德清校車:傾情投入與制度保證

央視網 記者:李笛

核心提示:2000年前後,為提高教學質量,德清縣開始進行中小學佈局調整,偏遠地區學生的接送成為問題。2005年,上學接送被委託給公交公司,但安全隱患嚴重。2009年,新任縣領導的決心,使這一開支龐大的系統工程很快落實。德清縣對校車標準的多項要求,與2011年國務院出臺的《校車安全管理條例》相吻合。
已被0家媒體轉載
查看
收藏
  • 開心網
  • 人人網
  • i貼吧
分享
分享
1 1 1
深度調查

深度調查|房價普漲背後的激烈博弈

今年四月“國五條地方細則”實施以來,政府試圖穩定樓市價格,但開發商應對招數頻出,調控政策面臨考驗。央視網記者通過調查,隱約發現了樓市各方正進行著的激烈博弈。[詳細]

手動刷新 更新時間:10:21:50

---------------------------------------------

---------------------------------------------

 

每天檢查車輛安全,是姚晶和錢來富的日常工作之一,查車之餘,行車安全、天氣狀況、路況信息是他們經常聊起的話題。

  每天檢查車輛安全,是姚晶和錢來富的日常工作之一,查車之餘,行車安全、天氣狀況、路況信息是他們經常聊起的話題。

  這是一份充滿氣魄的合同。合同約定:從2009年底開始,浙江省德清縣分三年向鄭州宇通客運股份有限公司買入79輛校車,所需資金達2000多萬元。

  2009年12月,首批9輛校車正式駛入德清縣。

  2010年5月,第二批35輛校車再次駛入德清縣。

  2011年4月,又有35輛校車駛入德清縣,這其中,還包括14輛美式的“長鼻子”校車。

  而就在2011年,國內校車安全事故頻發:11月16日,甘肅正寧縣校車慘劇造成21人名死亡;12月12日,江蘇豐縣校車故事導致15人遇難……

  原本一直默默無聞的“德清校車制度”一時成為先進典型,開始被媒體挖掘和頻繁報道。“沒想到我們2009年的一項改革,會在2011年引起這麼大關注。” 德清縣教育局長任桂榮對央視網記者説。

  4路校車見聞

  上柏村小學原屬德清縣上柏鎮。後來行政區域調整,上柏併入德清縣城附近的武康鎮。

  在今年後季的新學期,上柏小學的1064名學生中,有319名需要校車接送。於是,每天有5輛專職校車浩浩蕩蕩從學校出發,把周圍村落的這319名學生送到學校。

  2012年9月19日,早晨6點50分,央視網記者登上了上柏小學的第4路校車。這一路校車將前往武康鎮長春村接送該村學生。

  從學校到長春村約15公里5個站點,路況複雜。校車要經過104國道,穿過一個鐵路岔口,再經過一段盤山公路,才能到達長春村。

  校車停靠的5個站點,都在長春村的村部範圍之內,站與站之間約2分鐘左右車程。第一個站點位於村口,校車到站時,孩子們早已經在停車棚內排隊等候。

  “大家排隊上車,拉住扶手。”車門一打開,當天的隨車老師韓麗華對孩子們説。

  校車不能超載,每個孩子都有個屬於自己的位置,“有的孩子會暈車,我們把他們安排在車廂前部靠窗的位置。”韓麗華介紹説。

  車子啟動後,韓麗華叮囑學生們係好安全帶,並走過去挨個檢查一遍。大約10分鐘後,校車停在最後一個站點。“車長”余丹開始點名,余丹是學校高年級學生,也是這趟車的車長,負責點名並維持同學們在車上的秩序。確認學生都到齊後,校車開始返回,一路暢通無阻。

  7點30分左右,校車到達學校旁邊的正興路上。車門打開,車頂的四個黃色警示燈同時開啟閃爍,蔚為壯觀。

  “大家小心,拉住扶手,排隊下車。”韓麗華再次提醒學生,然後帶隊下車,孩子們個個魚貫而下。等到孩子們下車以後,韓麗華再次上車環視每一個車座,確認沒有遺落的孩子後,下車點名。

  最後一刻對車內的檢查尤為重要。2011年8月29日,在海南三亞一所幼兒園,因老師沒有對車內進行最後檢查就關上車門,導致一名3歲男孩慘死車中。

  點名結束後,韓麗華帶領學生從校車停靠終點走向學校。校車停靠終點距學校大門約70米,要穿過正興路與郵電路的交叉口,各種社會車輛絡繹不絕。韓麗華排在隊伍前面,校車司機跟在隊伍後面,同時向來回的社會車輛招手,示意停車。車輛見到學生的隊伍也緩緩停下,學生隊伍順利到達學校。 

  縣長督促校車制度落實

  早在十多年前,接送孩子上學的需求就在德清縣開始顯現。2000年前後,為了提高教學質量,德清縣開始進行中小學佈局調整,當時調整最大的,是當地的一些農村小學。

  任桂榮對央視網記者説:“那時候,接送孩子的矛盾還不是非常突出。因為學校還是離家很近,都是家長自發接送。”但到了2005年,隨著德清縣撤並學校的步伐加快,孩子上學的路途越來越遠,矛盾也開始更為突出。

  “開始有家長提意見,認為學校太遠,家長送孩子上學影響了上班。”任桂榮説。從2005年開始,學生上學接送的問題進入了當地政府的視野。2005年,德清縣完成了村村通公路,開始實行城鄉公交一體化,這是校車接送制度得以實施的一個有利條件。

  為了解決家長的困擾,德清縣政府于2005年成立了“學生接送車工作領導小組”,把學生接送問題委託給當地的公交公司,由城鄉公交車負責接送。雖然學生的接送問題解決了,但新的問題接踵而來。

  “那時候,我們每個月都會對學生接送情況進行暗訪,幾乎每次都會發現問題。”德清縣教育局原紀委書記羅永昌對記者説,“這些問題,大都是因城鄉公交由私人承包所導致的。”

  每天早晨6點半,是當地村民進城的高峰期,也是公交客運黃金時間,而這一時段恰恰也是學生上學的高峰期。

  “為了不影響6點半的乘客高峰,很多公交車在淩晨5點多鐘,就把學生拉到了學校。這樣不僅影響學生睡眠,而且這麼早到校,老師還沒有上班,容易引發安全事故。”羅永昌説。

  更為嚴重的超載、混載等問題同樣也浮出水面。為了節約成本,原本要分兩趟的運送任務,公交車主會把學生擠在一起,一趟來解決;路上只要有人攔車,公交車就會停下來載客。

  “雖然公交車解決了學生上學的問題,但其中的安全隱患,如同一把利劍時刻懸在頭上。”任桂榮説。

  校車問題表面上看很簡單,但其背後卻是一個係的工程,涉及到財力投入以及眾多部門的配合。

  2009年3月,德清縣新任縣長胡國榮的一次教育工作調研,打開了德清校車的困境。任桂榮告訴記者,胡國榮來調研時,教育局提交了數份報告,而他對“學生交通保障工程”的報告尤為重視。教育局在報告裏提出,德清縣需要79輛校車,才能完成6000多走讀學生的接送任務,而購置這些校車所需資金達2000多萬元。

  “縣長看到這份報告,一點也沒有猶豫,非常支持。”羅永昌説,結束調研後,縣長胡國榮要求教育局領導層成立一個小組,到各地去看看別人是怎麼做的。

  “我也是農村長大的,經常看到幾個家庭合租一輛三輪車,由爺爺護送孩子去上學。有的家長用摩托車送孩子去讀書。哪怕用公交車送孩子上學,也不安全,車主講的是經濟效益,客人塞滿為止。”德清縣縣長胡國榮對央視網記者説。

  從“德清標準”到國家標準 

  縣長胡國榮做出指示後不久,德清縣教育局領導就開始去各地調研。那時候羅永昌剛剛調任德清縣教育局紀委書記,解決校車問題的工作就落在了他的身上。

  羅永昌負責的考察組,足跡近至浙江長興、湖州,遠達江陰、張家港、鄭州等地。“我們把人家的校車運作機制、財政補助的辦法進行了仔細的分析,同時還考察了三家校車生産企業。”羅永昌説。

  後來,德清縣把校車生産企業鎖定為鄭州宇通公司。但當時宇通汽車生産的校車,並不完全符合德清的要求。廠家生産的校車車窗分為上下兩部分,下面車窗可以打開,上面是封閉的。德清縣認為這樣的校車對學生來説不安全,要求上半部分可以打開,下半部分則是封閉的;原來的車內座位後面都有一個扶手,德清縣教育局要求拿掉這個扶手,以避免緊急剎車時這個扶手正好撞在孩子的臉上。

  “我們當時對宇通公司提出了4個大類共29個改造要求。”羅永昌説。德清縣對宇通公司提出的這些校車改造標準,很大一部分與2011年國務院出臺的《校車安全管理條例》相吻合。“這令我們感到非常欣慰,我們的要求至少在國家層面得到了認可。”羅永昌説。

  與此同時,德清縣還專門對校車的站點做了嚴格規範,要求在坡道上、大樹底下、彎道上不能設置站點,下車站點離家步行時間不能超過10分鐘。

  羅永昌還告訴記者,14輛美式長鼻子校車被引入德清,完全是一種巧合,並不在最初的規劃中。2009年9月,他們的考察隊伍在宇通公司考察時,第一次看見了停在廠區內的長鼻子校車。根據需求,如果購買14輛長鼻子校車,費用要增加近200萬元。考察隊伍返回德清之後,立即向縣領導報告,沒有想到縣長馬上就同意了。

  2004年胡國榮任浙江省長興縣縣委副書記時,曾去美國芝加哥學習。在了解學習美國的教育制度期間,胡國榮專門去當地的中學考察過。“那時候,一輛美式的長鼻子校車停在學校裏,引起了我的注意。”胡國榮向央視網記者説。

  胡國榮特意上了這輛長鼻子美式校車,上上下下看了數次,對校車內的安全裝置感嘆不已。“我當時內心就在想,如果讓我們的孩子也坐上這樣的校車,那有多好!”胡國榮説。 

  探索依然在進行

  2009年12月,首批9輛校車駛入德清縣。縣政府把校車的管理委託給了由政府持股的德清永安學生交通管理服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永安公司),對學生的收費標準為每人每天來回2元。

  “從學生那裏收上來的車費一年近200多萬元,但實際所有校車一年支出的費用將近700萬元,中間的400多萬元缺口,由政府財政補助。”羅永昌説。

  永安公司對所有的車輛都安裝了GPS定位系統,校車行使的路線、時速都在永安公司和縣教育局安全科的電腦上,一旦改變路線和超速,電腦上的監控就會出現報警。雖然公司對駕駛員進行了嚴格的管理,但多年來仍然有駕駛員遭到公司處罰。

  “被開除的那位駕駛員有豐富的資歷,但不服從管理,規定不能超過60碼的路段,他每次就開到62碼左右。”永安公司總經理丁勇説。

  有一次在丁字路口闖紅燈被發現後,永安公司開始約談該司機。“後來司機告訴我們,他經常在那個路口闖紅燈,認為是丁字路口沒有關係,後來我們把這個駕駛員開除了。”

  近期的一次下鄉之旅,也讓縣長胡國榮感到司機素質仍有待提高。胡國榮下鄉返回時遇到校車,“校車司機轉向燈一打,馬上就轉彎,兩個動作幾乎是同時進行的,讓後面的汽車措手不及。同時,轉向燈的方向還打錯了。” 胡國榮説。

  僅僅提高校車司機的素質仍然不夠。德清縣目前正在通過一些措施,讓全社會的人都來識別校車,禮讓校車。2011年9月1日,德清縣又在全國校車制度建設上開先河,德清縣人大常委會形成決議,要求縣人民政府根據法律,制定《德清縣學生接送車優先便利通行實施辦法》,號召全縣的交通參與者都來關心學生,禮讓校車,保障乘車學生的安全。

  “由人大常委會專門為校車制度形成決議,在全國也算首列,”任桂榮説,“經過一年多的大力宣傳,社會車輛對校車配合多了。”

  德清的校車制度已實行多年,但相關的探索仍然沒有停止。據記者了解,今年以來,德清縣已經建設了專門的校車候車亭,為了避免學生在候車時發生雷電災害,這些候車亭專門安裝了防雷裝置。同時,還在校車通行的臨崖臨水路段,建設了專門的防護欄,目前已經建好3800多米。

 

版權聲明:本網所有內容,凡註明"來源:央視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央視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結、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佈/發表。已經本網(臺)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註明"稿件來源:央視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網友評論
用戶名 密碼 自動登錄登錄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發表評論
860010-110201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