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2012年09月12日 23:22 關鍵詞: 琉球 琉球王國 日本 薩摩 二戰

琉球王國興衰:中國海洋朝貢體系擴張與收縮

中國經濟網 記者:謝韞

核心提示:明朝成立之前,琉球本島存在著三個分立的政權:位於琉球本島的南部、中部和北部的南山政權、中山政權和北山政權。公元1368年明朝成立後,這三個政權分別向明朝提出了朝貢的要求。
已被0家媒體轉載
查看
收藏
  • 開心網
  • 人人網
  • i貼吧
分享
分享
1 1 1
深度調查

深度調查|房價普漲背後的激烈博弈

今年四月“國五條地方細則”實施以來,政府試圖穩定樓市價格,但開發商應對招數頻出,調控政策面臨考驗。央視網記者通過調查,隱約發現了樓市各方正進行著的激烈博弈。[詳細]

手動刷新 更新時間:10:21:50

---------------------------------------------

---------------------------------------------

 明朝還對琉球實施了包含許多特殊內容的“最惠國待遇”。如:恩準琉球的朝貢次數遠遠高於其他國家,實際上,從14世紀至15世紀,當時對明朝進行朝貢的國家,已經遍佈于東亞(琉球、朝鮮、日本、烏藏斯、哈密、吐魯番等)與東南亞(安南、暹羅、爪哇、滿剌加、真臘、蘇門答臘等)。而對明的朝貢次數,琉球則據17國之首,先後共達171次,是居於13位的“日本”的9倍。同時,明朝還向琉球提供朝貢貿易用的先進船隻,並派江南人(閩人三十六姓)至琉球教授與外交及貿易相關的知識和技術,並在福州開設用於專門接待琉球使節的商館“柔遠驛”,更接納琉球子弟入學于明朝的國立大學--國子監接受漢學教育。閩人三十六姓中包括”知書者,授大夫長史,以為朝貢之司;習航海者,授通事,總為指南之備”。他們在琉球定居以後,便成為代表中國長期協助琉球發展,增進中琉關係的一群精英,為琉球的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當今沖繩島那霸市內,閩三十六姓的舊居雖已不復存在。但是時至今日,在當時閩人聚居的村落“久米村”附近,還可以看到天妃(媽祖)宮和孔廟。

朝貢貿易不僅給琉球帶來了龐大的利潤,增加了財富,而且也理所當然地加強了琉球內部三個政權間的競爭和權力利益爭奪。最終,出身於山南的英雄尚巴志,在平了中山的察度王統後,先是尊自己的父親為中山王(即第一代中山王)。緊接著他分別又于1416年滅了山北政權、1429年左右滅了山南政權,結束了三山分立局面,實現了琉球統一。隨後尚巴志即位第二代中山王,建立了第一個尚氏王朝。第一代琉球國王尚巴志將“首裏城”設為王都,為第一尚氏王朝的統治打下了基礎。於是在與明朝建立朝貢關係後不到30年,一個以海洋貿易立國的獨立王國--琉球王國興起了。

尚巴志去世後,三山統一前遺留下來的地方諸侯制度“按司制度”未得到很好處理,各地領主擁兵自重,造成了按司和首裏城王權之間的摩擦接連不斷。以至首裏城被燒燬,明朝賜予的“琉球國王之印”也去向不明。直至1469年,第一尚氏王朝的最後一任國王尚德王死後,來自於社會底層,已經55歲的金丸乘著混亂于次年奪取王位,開創了第二尚氏王朝,這次王權交替則得到了明朝的承認,1472年,明朝冊封使節來到琉球,金丸被冊封為中山王。從此琉球王國進入了內政穩定的黎明期。

1479年,尚真登上了琉球王國的王位,憑藉著超群的執政才能,在位50年的尚真將琉球王國引向了一個政治經濟的鼎盛時期,使琉球成為一個風雅而有禮節的君子國度。

尚真王執政後,立即推行了一系列有利於國內政局穩定的政策。基於按司制度對中央政權的威脅,他首先推行了“削藩”政策。此前,被稱為”按司”的地方諸侯在各地建城割據,僅在謁見國王以及處理糾紛時才趕來首裏。對此,尚真王要求南山和北山的按司們必須居住在首裏,迫使他們遠離各自的領地。同時,為了避免因按司們的離開而造成領地的混亂,中央分別派赴”代官”到各領地赴任進行管理。當時聚集首裏城的按司以及家眷達到了50多戶,一時間首裏城人頭攢動,一派繁榮景象。尚真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官僚管理體制。

尚真王一方面通過一系列的強化中央集權政策,令首裏城的王權達到空前鞏固。另一方面,在國內政局穩定的基礎上,尚真王積極加強對軍事力量的投入,進行領土擴張。其功績是在執政期間將琉球的版圖擴至八重山諸島(今屬沖繩縣,位於台灣與沖繩島之間),從而構成琉球列島。從後,從首裏下達號令的範圍就已經擴大到了琉球列島。

尚真時代,琉球還迎來了宗教文化發展的第二次高潮。第一尚氏王朝歷來崇佛。在尚真即位後第五年,即營造了圓覺寺和荒神堂,其中圓覺寺相當於尚氏王室的宗廟。另外,尚真王將神權也納入尚氏王朝的統治範圍,尊其妹音智殿茂金女巫為“聞得太君”。

懸挂在於1485年建成的首裏城的正殿,至今尚存的的大鐘上的銘文,對當時琉球的繁榮表述如下:“琉球國者,南海勝地,而鐘三韓之秀,以大明為輔車,以日域為唇齒,在此二中間涌出蓬萊島。以舟楫為萬國之津梁,異産至寶充滿十方剎”。也就是説琉球與與明保持的是朝貢關係(輔輳),而與日本之間的關係則是平等的(唇齒)。當年的琉球通過中轉貿易,還將安南、暹羅、北大年、馬六甲、蘇門答臘、巴鄰旁、爪哇、巽他等東南亞各國也聯結起來,毫無疑問,當時的琉球的的確擔負起了“萬國之津梁”的作用。

但是,“輔輳”朝貢關係的確立不是一帆風順的。在尚真王之父尚円王執政時期的1474年,在福州發生了一起琉球國使臣參與殺人、放火案件。次年,作為對肇事國的懲罰,明朝將琉球朝貢次數減少至2年1貢。支撐著琉球的繁榮的一個要因正是因為它和其他國家相比,能獲得格外多的朝貢次數,為此,尚真王即位伊始所著力解決的頭等大事,就是請求明朝將朝貢次數恢復至1年1次。而經過堅持不懈的交涉,該要求在時隔30年後終於得到明朝的應允。

版權聲明:本網所有內容,凡註明"來源:央視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央視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結、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佈/發表。已經本網(臺)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註明"稿件來源:央視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網友評論
用戶名 密碼 自動登錄登錄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