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2012年09月11日 17:07 關鍵詞: 處級村官 科技扶貧 劉海林

“處級村官”的“科技扶貧”路

央視網 記者:王在華

核心提示:處級幹部、博士,這些身份能給下鄉扶貧工作帶來什麼新的變化?劉海林是河南省委2010年派出的3000名扶貧幹部中的一個。他的引人注目之處,在於他是19名來自省直機關的處級扶貧幹部之一,同時他又擁有多個學歷,是農業工程博士。兩年時間過去了,劉海林的扶貧成果,正在河南省登封市石道鄉張溝村一一顯現。
已被0家媒體轉載
查看
收藏
  • 開心網
  • 人人網
  • i貼吧
分享
分享
1 1 1
深度調查

深度調查|房價普漲背後的激烈博弈

今年四月“國五條地方細則”實施以來,政府試圖穩定樓市價格,但開發商應對招數頻出,調控政策面臨考驗。央視網記者通過調查,隱約發現了樓市各方正進行著的激烈博弈。[詳細]

手動刷新 更新時間:10:21:50

---------------------------------------------

---------------------------------------------

劉海林是河南省委2010年派出的3000名扶貧幹部中的一個。他的引人注目之處,還在於他是19名來自省直機關的處級扶貧幹部之一,同時又是農業工程博士。兩年時間過去了,劉海林的扶貧成果,正在河南省登封市石道鄉張溝村一一顯現。

     劉海林是河南省委2010年派出的3000名扶貧幹部中的一個。他的引人注目之處,還在於他是19名來自省直機關的處級扶貧幹部之一,同時又是農業工程博士。兩年時間過去了,劉海林的扶貧成果,正在河南省登封市石道鄉張溝村一一顯現。(《東方今報》資深攝影記者劉棟傑 拍攝 / 2012年2月1日)

     2000多人口的石道鄉張溝村,文盲半文盲佔多數,病殘及失能人口占一成多。類似的村莊在河南並不少見。這些落後貧困的村莊怎麼脫貧和發展,跟上時代的步伐,成為擺在河南省委面前的一道難題。這道難題將如何破解?

  19名處級幹部空降貧困村

  少林寺聞名天下,但與少林寺同屬登封市的石道鄉張溝村,卻只有一個相對“高級”的“頭銜”--省級貧困村。

  張溝村位於箕山腹地,南臨汝州,西接伊川,距登封市區30公里。2010年的一組數據,讓《東方今報》記者申子仲“大吃一驚”。

  “8個村民組,512戶2074口人,沒有戶籍的兒童有155人,35歲以上的單身漢37人。文盲半文盲人口占多數,同村婚配現象普遍,病殘及喪失勞動能力的人口超過十分之一。男性中青年多在周邊煤礦當礦工,或外出務工。年輕女性多在家帶孩子,處於半失業狀態。多數農戶家徒四壁,至今仍有部分農戶住窯洞、住危房或沒房住。改革開放30多年了,還有如此貧窮的村莊,實在令人難以置信。” 申子仲説。

  在河南,像這樣貧困的村莊,並非只有張溝村一個。如何破解這樣的“三農”難題?成為擺在河南省委面前的一個難題。

  2010年7月,河南省委以選派“第一書記”的創新模式為載體,著手探索強化農村基層組織建設、推動經濟發展、保持農村穩定的新路徑,創建“新農村”建設模式。3000名機關幹部被“空降”到全省3000多個貧困村,開始了為期三年的扶貧村官生涯。其中,河南省委組織部從省直單位選派了19名處級幹部,“空降”到全省18個市地的19個貧困村莊。

  “處級村官” 像老農民

  在這些被組織選派的“處級村官”中,劉海林是主動報名的。來張溝村之前,他是河南省委辦公廳第一秘書處副調研員,同時兼任省委值班室主任。張溝村的貧困資料,就是他挨家挨戶走訪了20多天調研整理出來的。

  “要不是説著普通話,戴著近視鏡,他就是一個老農民。” 《東方今報》攝影記者劉棟傑這樣描述劉海林。申子仲這樣描述他第一次見到劉海林時的印象:“披著一件灰色的舊棉襖,迎了出來,笑著説,‘是不是比照片上看著更老?’眼前這位城裏來的'第一書記',臉龐黝黑,額頭皺紋很深。”

  翻看劉海林的簡歷,申子仲“震驚”了。劉海林1984年大學畢業後進入河南省委辦公廳第一秘書處,在省委工作期間,他堅持不斷地學習,又取得了7個學歷,其中兩個專科、三個本科、兩個碩士和一個博士。作為畢業于中國農業大學的農業工程博士,他發表過《村落環境問題是新農村建設繞不過的一道坎》、《農村環境問題百村調查》等多篇論文。作為醫學碩士,他參與了“食管癌易感基因”研究,在《自然--遺傳學》發表過研究成果。除了公職,他還是新鄉醫學院和鄭州大學的兼職教授。

  劉海林在張溝村挨家挨戶走訪所看到的景象,更讓人感覺震驚:張溝村一般人家基本上都沒一件像樣的傢具。建有門頭(即門樓)的農戶,有一部分是為了給兒子娶媳婦,同時置辦了沙發、席夢思床、組闔家具、電視、洗衣機。而相當一部分農戶只有一個漂亮的門頭,室內家徒四壁。村裏20多個光棍漢的居住條件十分惡劣,其中一個叫張正晨的光棍漢,住在過去的場窯內,兩場大雨期間睡在露天的麥場上,一張鐵床上搭著塊塑料布,處境十分淒苦。

  先修廁所再打井

  2010年8月4日,劉海林上任張溝村第一書記。第二天,他就遇到了尷尬事兒:起床後發現沒地方上廁所,最後跑到旁邊的玉米地裏才解決了內急。

  一個村委會,連個廁所都沒有?要是村民來辦事,都跑到莊稼地裏去方便,太不雅了!在這種想法下,第一書記劉海林“上任”第一件事,就是在村委會裏修廁所。其實,修廁所還有一個想法,就是以此為由頭改善村裏的衛生條件。

  修廁所的同時,劉海林開始了挨家挨戶的走訪,村民們反映最迫切問題的是吃水難。

  張溝村地處淺山區,兩邊的其他村地勢低,只有張溝村處於一個凸起的位置,由於周邊煤礦很多,造成地下水位不斷下降。為了解決村民吃水難的問題,1988年政府曾撥付12萬元扶貧款,打了一眼180多米深的機井,解決了4個村民組的吃水問題。但隨著地下水位的不斷下降,這口井于2008年徹底報廢。

  2000年,政府以每個水窖補助600至800元的方式,修了105個水窖,2005年又修了110個水窖,仍有210個農戶至今沒有水窖,他們靠天吃水,或者以每噸20元的高價買水吃。

  當務之急是解決吃水難題,劉海林為此東奔西走。在省委辦公廳的協調下,不到一個月,張溝村人畜飲水工程就立了項。飲水工程需要資金300萬,當時全部由登封市水務局墊資,隨後由鄭州水務局下撥資金解決。

  “高科技”推動山鄉巨變

  吃水難解決了,還有出行難、入學難、就業難……這條扶貧路,需要劉海林一步一步地走。但劉海林的步子邁得鏗鏘有力。

  此後不久,劉海林為村裏新修了一條2.3公里的出村道路,硬化街道8公里,讓村民告別了“出行難”。

  出村路和街道硬化之後,兩邊很快都架起了太陽能路燈,還修建了3個小遊園,健身器材一應俱全,還拉起200米文明墻,砌起40個景觀花壇,村子“美”了。

  張溝村的“廁所革命”帶來了更新潮的生活方式,村民們採用國內最先進的第六代沼氣技術,建成了70座容積10立方米的沼氣池。配套新建的100個雙甕式戶用廁所,讓村民有了名副其實的“衛生間”,很多村民生火做飯用上了自動點火的沼氣爐,生活“潮”了。

  目前在張溝村,年存欄500頭、出欄1000頭的肉牛肥育基地已經建成;存欄10000隻肉兔和存欄10000隻胡羊的養殖基地正在建設,60多戶村民加盟養殖合作社。

  與此同時,張溝村小學新建了多媒體教室,更新了桌椅,學生們穿上了新校服;村公辦幼兒園新建工程、張溝小學改擴建工程正緊張施工,教育“新”了。

  最讓劉海林得意的,是他在張溝村所實施的系列民生工程中最有科技含量的項目--“生物技術生活污水凈化工程”。

  雖然張溝村的境況已經有了很大的改觀,但由於受生存條件和生活習慣等因素的影響,目前村裏的“臟亂差”現象仍十分突出。亂佔耕地、人畜混居、隨意排污,特別是靠山而建的房屋每到夏季就返潮,導致黴菌惡性繁殖,對村民的健康狀況構成極大的威脅。

  為了解決這個難題,劉海林申請中央“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專項資金”和地方配套資金120萬元,擬採用厭氧生物、土壤過濾和人工濕地相結合的綜合生物技術,對張溝村的生活污水、垃圾進行無害化處理和資源化利用。

版權聲明:本網所有內容,凡註明"來源:央視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央視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結、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佈/發表。已經本網(臺)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註明"稿件來源:央視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網友評論
用戶名 密碼 自動登錄登錄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