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2012年09月06日 19:22 關鍵詞: 中國殘疾人藝術團 非凡故事

“我的夢”——中國殘疾人藝術團的非凡故事

央視網 記者:蘭軍

核心提示:這是一群身體不健全的人,卻絕不是生活的弱者,藝術家們每次登臺演出,都會贏得觀眾最高的褒獎。這群踏足過幾乎世界上所有重要表演舞臺的藝術家們,也會樂此不疲地進入鄉村、病房、災區甚至戰區,給處於困難中的人們帶去勇氣。他們不僅自己自強不息,也在努力幫助別人,目前,他們已經在國際上捐出了81萬美元,在國內捐了880萬元人民幣的善款。
已被0家媒體轉載
查看
收藏
  • 開心網
  • 人人網
  • i貼吧
分享
分享
1 1 1
深度調查

深度調查|房價普漲背後的激烈博弈

今年四月“國五條地方細則”實施以來,政府試圖穩定樓市價格,但開發商應對招數頻出,調控政策面臨考驗。央視網記者通過調查,隱約發現了樓市各方正進行著的激烈博弈。[詳細]

手動刷新 更新時間:10:21:50

---------------------------------------------

---------------------------------------------

  2005年的央視春晚劇照,《千手觀音》獲得了春晚特別大獎與歌舞類一等獎,開創了春晚23年來獲獎先河。

    2005年的春晚劇照,《千手觀音》獲得了特別大獎與歌舞類一等獎。(圖片來源:網絡)

  大部分國人知道中國殘疾人藝術團,知道邰麗華,是通過收看2005年的央視春晚。那支如夢如幻的《千手觀音》群舞,以逼人心境的唯美,和觸及靈魂的舞姿,感動了億萬觀眾。

  那一年,《千手觀音》獲得了春晚特別大獎與歌舞類一等獎,開創了春晚23年來獲獎先河。史無前例,也實至名歸。

  但若要追溯歷史,《千手觀音》其實在上一年的雅典,已經帶給世界足夠的震撼。在2004年雅典殘奧會閉幕式上,他們表演的“中國八分鐘”,讓雅典奧林匹克中心如癡如醉。舞畢,雅典殘奧會開閉幕式總導演眼含淚光地説:“聖潔吉祥的《千手觀音》為人類送上祝福,無與倫比的美,難以置信的好。”國際殘奧會主席的評價是:“中國殘疾人的演出拯救了雅典殘奧會閉幕式”。

  這群特殊的舞者,每次登臺演出,都會贏得觀眾最高的褒獎。他們每年在全世界演出150多場,從北京到紐約,從上海到台北,從香港、東京、首爾到巴黎、羅馬、耶路撒冷,都留下了他們的舞姿。

  雖然這是一群身體不健全的人,卻絕不是生活的弱者,他們正在努力幫助別人。2007年,中國殘疾人藝術團從演出收入中拿出100萬美元作為啟動資金,建立了“我的夢”和諧基金,其慈善舉動包括捐款給聯合國防止氣候變暖的研究、資助非洲防盲治盲工作、救治戰亂和危機地區傷殘兒童、資助四川地震災區、玉樹地震災區、天津SOS兒童村等等。截至目前,他們已經在國際上捐出了81萬美元,在國內捐了880萬元人民幣的善款。要知道,中國殘疾人藝術團僅僅是2002年才開始商演的。

  毫無疑問,他們是一群懷抱夢想,心靈純凈的藝術家。

  夢開始的地方

  創建於1987年9月27日的中國殘疾人藝術團,有一個非常清晰的發展脈絡:從1988年至2000年,藝術團以群眾性藝術組織的形式,參加了政府間的很多演出;從2000年開始,藝術團向專業化轉型,創作大型音樂舞蹈《我的夢》;2002年,藝術團做了一個冒險的嘗試——放棄傳統的政府撥款,進入商演市場,用口碑和品牌去贏得觀眾,他們希望人們買票進場,不是出於同情或好奇,而是為了欣賞他們創造的藝術。

  自此以後,更多的普通觀眾有機會欣賞到他們的表演,而這群藝術家,也打開了另一扇夢想之窗。

  邰麗華,1991年進入中國殘疾人藝術團,目前擔任藝術團團長;呂曉燕,2002年7月加入藝術團,2006年1月退役,目前在上海特教學校做教師;何瑾,2002年加入藝術團,2012年1月退役,目前在北京王府井半島酒店工作;李國岩,1999年加入藝術團,2011年底退役,目前在黑龍江殘聯藝術團做管理及業務培訓方面的工作;劉艷,2003年加入藝術團,2008年1月退役,目前移居加拿大,在一家電視臺工作;陳岑,2003年加入藝術團,目前仍在團裏工作……

  這幾位或親身參與或親眼見證了中國殘疾人藝術團的角色的變化,也收穫了冒險所帶來的回報——2002年第一次商演,他們的票一售而空,這給藝術團堅定了將這條路走下去的決心。

  如今,中國殘疾人藝術團發展成為中國贏利能力最強的表演團體。

  更重要的是,轉型不僅培養了演員的藝術才能,而且培養了他們自我認識的意識。北京2008年奧運會副總導演曾問盲人鋼琴家金元輝:“假如給你三天光明,你想幹什麼?”他説:“我寧願不要,我已經習慣了我的世界,鋼琴帶給我光明。”

  邰麗華在2007年拍攝的一部紀錄片《我的夢》的開篇鏡頭中,用含混的聲音説:“所有人的人生,都有圓有缺有滿有空,這是你不能選擇的,但你可以選擇看人生的角度,多看人生的圓滿,然後帶著一顆快樂感恩的心去面對人生的不圓滿。”

  關於生命力

  中國殘疾人藝術團走到今天,很好地詮釋了“生命力”的涵義。作為一個藝術團隊,他們引進了開放式的管理和專業化的運作,為團隊發展注入了生命力。作為特殊藝術家,他們融合了個人天賦和頑強精神,讓人生價值彰顯了生命力。

  藝術團隊的良好運轉離不開一“進”一“出”。中國殘疾人藝術團的特殊性在於,“選角”時不可能走常規路子,他們一般有四個渠道:一是每四年舉辦一屆的全國殘疾人藝術匯演;二是地方殘聯或特殊學校推薦;三是本人報名;四是外出表演時到地方發現的苗子。

  被選中的人,藝術團會給他們上社會保險,發給工資,分配演出收入。“一般來講,一個人的收入足夠養活一家了。”邰麗華説。

  更有趣的是,這個團隊一直在強調學習,邰麗華本人目前的主要工作之一就是管理孩子們的文化學習。這樣做的結果就是,一個80多名演員的團隊,竟然有40多人在讀大學。

  置身這樣一個群體,你隨時都能感覺到不同尋常的氛圍。外出表演時,旅途往往是這個團隊最大的障礙,但他們之間有一句話叫:“我是你的眼睛,你是我的耳朵;我是你的嘴巴,你是我的雙腿。”

  從事表演,退役是難以回避的話題。藝術團的態度是,尊重每一個人的選擇,如果想回家鄉,藝術團會幫忙聯絡地方的一些單位,儘量協助退役的團員找到工作。

  2008年退役的王志剛,至今還收藏著一件T恤,上面密密麻麻寫滿了各種祝福的話。其中,何瑾寫的是:老鄉老鄉,常來我家玩喲!另一個成員寫的是:還記得大連海洋公園午後那個溫馨的擁抱嗎?

  溫馨與友愛,在這件T恤上展露無遺。

  相對來講,個人的故事更容易在這個團隊發現。

  1984年出生的姜馨田,1歲時由於打抗生素導致失去了全部聽力,姜媽媽一直沒有放棄對女兒進行發聲訓練,姜馨田自己也非常努力。雖然她最終沒能恢復聽力,但姜馨田的學習成績卻一直很好,自信、自強、自愛的她,憑藉優雅的氣質,在2003年被環球小姐總部授予“第52屆世界環球小姐特別形象大使”稱號,在2004年雅典殘奧會閉幕式上,代表中國用手語向世界發出邀請:“感謝雅典,相聚北京”。

  維吾爾族姑娘祖木來提出生於新疆,2歲時患上小兒麻痹症使她失去獨立行走的能力。從小學到中學,四季更迭,寒暑交替,母親騎著自行車載著女兒上學的身影從未間斷。酷愛唱歌的祖木來提,18歲時被新疆藝術學校音樂系破格錄取,成為該院首位殘疾人本科生。2005年加入中國殘疾人藝術團,擔任獨唱、重唱演員和聲樂隊隊長。在一次出訪挪威的演出結束後,挪威松婭王后對音樂劇《生命天使》中扮演王后的祖木來提説:“我以你們為榮。如果我有你的嗓音就好啦!”

  ……

  80多位演員,有著80多個非同尋常的故事。而這個團隊,也一直在締造著傳奇。誰説他們不是當代中國的偶像呢?

  以愛的名義

  中國殘疾人藝術團的總部在北京東北四環一個並不起眼的衚同裏,空間狹小、設施簡易,但功能齊全,有排練廳、宿舍、教室,小團員不僅要訓練演出,還和同齡人一樣上課。

  第一次看他們訓練的人可能會感到很驚奇——失聰的孩子們趴在鼓上感知振動,失明的孩子則用手閱讀樂譜,他們第一次的音樂課都是這樣“感覺”出來的。慢慢地,音樂的節拍會烙印在他們心裏,然後在手語老師的指揮下,翩翩起舞。

  這種特別的詮釋音樂和舞蹈的方式,令觀者無不動容。

  2002年,北京劇院,藝術團初次嘗試“下海”,100分鐘的演出,掌聲響起90多次。四場演出,場場爆滿,觀眾的留言寫滿了12米長的白布和11本留言簿。演出還吸引了時任國家總理的朱鎔基,其中有一張照片是他眼含熱淚觀看演出的,事後,朱鎔基還發去書面致辭:“中國殘疾人藝術團展示的藝術魅力令人陶醉,體現的意志力催人奮進。當我回想起與他們在一起的時光,藝術的享受浮現腦海,崇高的情感縈繞心頭。我為中華民族擁有如此優秀的兒女而自豪。願觀眾與你們分享中華文化、特殊藝術和偉大的人類精神。”

  中國殘疾人藝術團曾九次出訪美國,在華盛頓、紐約、舊金山、洛杉磯、西雅圖、波依斯、鹽湖城、費城、波士頓、波特蘭、邁阿密、夏威夷等地演出。舊金山將2000年9月23日定為“中國殘疾人日”,華盛頓州政府決定2006年5月18日為“中國殘疾人藝術團日”,州政府升起五星紅旗;2008年,參加美國180多個電視臺直播的勞工節文化活動,《千手觀音》是唯一贏得全場觀眾起立致意的節目。

  中國殘疾人藝術團先後25次赴日本演出,足及日本全部47個都道縣府,三任日本首相先後題辭。2009年在國寶聖地清水寺立起紀念《千手觀音》演出的碑文。在每次巡演現場,藝術團的演職人員都被熱情的觀眾感動著。2007年,東京新宿的厚生年金會館,一位躺在擔架上的老太太被抬進了演出現場,她的大女兒含淚告訴藝術團的工作人員:老人身患重症,唯一的願望是到現場觀看《千手觀音》的表演。一次20天的巡演下來,觀眾的留言寫滿了1.5米寬,150米長的白布。一位觀眾帶著妹妹的遺像來觀看演出,完成了妹妹臨終前的願望。

  在墨西哥,因為他們的到來,憲法廣場沸騰了,幾萬人高喊:“中國再來”;

  在法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禮堂場場爆滿,不得不加開分劇場,讓觀眾通過大屏幕觀看現場直播;

  在以色列,86歲的佩雷斯總統原定只觀看上半場的演出,精彩的演出吸引他看完全場;

  在摩洛哥,不僅座無虛席,走道中都站滿了觀眾;

  在德國,參加電視臺舉辦的文藝晚會,德語區國家1.1億人收看;

  在多哈,《我的夢》被譽為“多哈國際文化節”中最好的節目。

  ……

  如果不是親眼看到資料,你可能難以相信,這群踏足過幾乎世界上所有重要表演舞臺的藝術家們,也會樂此不疲地進入鄉村、病房、災區甚至戰區,給處於困難中的人們帶去勇氣。

  在雲南麗江監獄、上海南京路、台北慈濟醫院、華盛頓國際學校、挪威松納斯康復中心……都找到了與他們心靈産生共鳴的人。

  2007年藝術團來到這個世界上最為動蕩的地區之一——巴以地區。在演出前,巴勒斯坦的孩子們説:“我們很久沒跳舞了,能不能讓我們先在這兒跳15分鐘……”巴勒斯坦的孩子們含淚舞蹈著。隨後,藝術團和孩子們共同演唱了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的歌曲,在場的人感動得潸然淚下。

  那一刻,愛的語言,沒有國界,跨越種族,衝破藩籬!

  編後:

  在各級黨委、政府的重視和社會各界的支持下,我國殘疾人事業正一步一個臺階,獲得了蓬勃發展的機遇。基層殘疾人組織得到加強,殘疾人綜合服務設施網絡初步建立,為殘疾人服務的條件得到改善。廣大殘疾人積極投身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偉大實踐,自強不息,頑強拼搏,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2011年5月,國務院出臺了《中國殘疾人事業“十二五”發展綱要》。提出要按照“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國家扶持、市場推動,統籌兼顧、分類指導,立足基層、面向群眾”的要求,健全殘疾人社會保障體系和服務體系,使殘疾人基本生活、醫療、康復、教育、就業、文化體育等基本需求得到制度性保障,促進殘疾人狀況改善和全面發展,為殘疾人平等參與社會生活創造更好的環境和條件,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作出貢獻。

  在這一指導性文件下,我國殘疾人事業將邁上新的高度,優秀的殘疾人人才也將扮演更多的社會角色,邰麗華們的舞臺也將愈發絢爛。

版權聲明:本網所有內容,凡註明"來源:央視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央視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結、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佈/發表。已經本網(臺)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註明"稿件來源:央視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網友評論
用戶名 密碼 自動登錄登錄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發表評論
860010-110201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