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2012年09月04日 15:44 關鍵詞: 十年圖記 惠農政策 回訪 何西軍

一張照片記錄“惠農政策”

央視網 記者:王甲鑄

核心提示:2008年,《甘肅經濟日報》新聞部主任曹志政在甘肅禮縣拍下了這樣一張照片:一位農民手拿糧補和低保存摺、新農合、以及農村居民低保證開心微笑。這個微笑的人就是甘肅禮縣永興鄉何家村最窮的農民何西軍,他一直是國家各項惠農政策的直接受益者,各種惠農補貼幾乎成了何西軍最穩定的生活來源。靠這些穩定的補助和夫妻打零工,何西軍終於度過了人生最困難的日子——孩子讀完了大學,開始工作謀生,何西軍自己也開始了新的生活謀算。
已被0家媒體轉載
查看
收藏
  • 開心網
  • 人人網
  • i貼吧
分享
分享
1 1 1
深度調查

深度調查|房價普漲背後的激烈博弈

今年四月“國五條地方細則”實施以來,政府試圖穩定樓市價格,但開發商應對招數頻出,調控政策面臨考驗。央視網記者通過調查,隱約發現了樓市各方正進行著的激烈博弈。[詳細]

手動刷新 更新時間:10:21:50

---------------------------------------------

---------------------------------------------

2008年,《甘肅經濟日報》新聞部主任曹志政在甘肅禮縣拍下了這樣一張照片:一位農民手拿糧補和低保存摺、新農合、以及農村居民低保證開心微笑。這個微笑的人就是甘肅禮縣永興鄉何家村最窮的農民何西軍。

     2008年,《甘肅經濟日報》新聞部主任曹志政在甘肅禮縣拍下了這樣一張照片:一位農民手拿糧補和低保存摺、新農合、以及農村居民低保證開心微笑。這個微笑的人就是甘肅禮縣永興鄉何家村最窮的農民何西軍。

2012年4月以來,甘肅禮縣何家村農民何西軍從“一折統”存摺上取了兩次錢,一次是6月份,取了1800元,用於償還借款;一次是在8月中旬,取了500元,用於購買農藥和麵粉。“我如果不是因為孩子上學欠了錢,現在光國家給我的這點我都成富漢了。”何西軍説。

因為生活困難,何西軍連續多年都是該村的低保戶。近十年來,糧食補貼以及農民低保等各項惠農政策的貫徹實施,使何西軍成為直接受益者。

一張照片裏的惠農政策

2008年,中國改革開放三十年。為完成《30年看民生變化》圖片專題報道,《甘肅經濟日報》新聞部主任曹志政來到隴南市禮縣,把鏡頭對準了何西軍。當時禮縣永興鄉農民何西軍主要靠打零工和種植兩畝小麥過日子。何西軍是三口之家,孩子當時又面臨高考,生活貧困。

2006年10月,甘肅省在全面建立的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從2007年起,何西軍開始享受低保。因為打零工的收入並不穩定,低保金以及糧食、農資等各種惠農補貼幾乎成了何西軍最穩定的生活來源。

了解到這些情況後,曹志政在何西軍家裏拍下了一張何西軍手拿糧補存摺、低保存摺、新農合、以及農村居民低保證等惠農“證據”開心微笑的特寫照片,此後,這張照片在“紀念改革開放三十年”期間被廣泛引用,成為國家惠農政策在基層實施的生動寫照。

“拍這張照片時,何西軍的家裏的確非常困難,所以很有代表性,他從心裏感激黨和國家的政策,所以他的笑容很真摯,也很淳樸。”曹志政説。

四年之後,何西軍依然是村裏的低保對象,當時他手裏那個糧食補貼和低保金的存摺已經被合併為“一折統”,現在所有的惠農資金都打在一個摺子上。何西軍小心地把自己的低保證、合療本以及存摺等裝在一個包裏挂在墻上。

記者看到,在何西軍今年4月份新換的“一折統”存摺上,財政部門分別向他發放了種糧農民直接補貼、農資綜合補貼以及低保金等約500多元錢,加上之前的存款近兩千塊錢。何西軍説自己平時沒有其他支出,錢基本上都存著,存多了就拿出來償還貸款。

一個農業縣的惠農事業

2006年底,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決定,在全國範圍建立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這一決定無疑是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最大的亮點之一,這是順應建設和諧社會戰略部署的自然而重大之舉”,中央財經大學財經研究院院長王雍君2007年在接受媒體採訪時高度評價了這一決策。“作為一個農業和農民大國,沒有農村和廣大農民的和諧,就不會有整個社會的和諧。而當前最緊要的,就是讓那些最低收入群體也能獲得最低生活保障。”

在甘肅省對這一政策的推廣落實,要領先全國。甘肅省委、省政府早在2006年9月就做出決定,建立甘肅省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從2006年10月1日起施行,要求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補助標準原則上按不低於600元確定,所需資金由省、市、縣分級負擔。

禮縣地處甘肅省東南部,全縣約4300平方公里,山地面積佔全縣總面積的91%,雖然縣域有礦藏豐富的金礦資源,但依然是一個農業大縣,經濟總量小,人均水平低。該縣統計局2011年末的統計數據表明,2011年全縣生産總值完成197811萬元,僅為隴南全市的1/10,其中年農民人均純收入2525元,比隴南市低103元、比甘肅低1345元,“貧困面大,貧困程度深,農業基礎脆弱”。

這樣的一個窮縣,在落實惠農政策上,卻沒有半點馬虎。據該縣2011年政府工作報告,截止去年年底,全縣納入城鄉低保3.25萬戶11.27萬人,保障面高達21.97%,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4.97%。

以何西軍所在的禮縣永興鄉為例,據央視網記者採訪統計,該鄉惠農政策補貼項目多達15項,分別為種糧農民直接補貼、農資綜合直接補貼、退耕還林糧食生活補助、完善退耕還林政策補貼、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農村五保供養金、90歲以上高齡老人補貼、特困家庭醫療救助、農村二女戶節育獎勵金、奶牛飼養補貼、家電下鄉補貼、農機補貼等。截止2011年9月份,該鄉享有低保政策370戶,共發放各項惠農政策資金379.488萬元。

一個窮困農民的致富夢

儘管享有多項惠農政策,但在孩子上大學所外欠的五萬元面前,何西軍的生活壓力依然“巨大”。過去的兩年時間裏,他靠自己打零工和各項惠農補貼,以及省吃儉用省下來的錢,已經還掉了其中的兩萬元。

現在孩子大學已經畢業,雖然工作還沒有著落,但已經開始不用從家裏拿錢,加上妻子在北京打工的收入,欠款還起來就快一些。

現在,一個人在家的何西軍,大多數時間都呆在自己的2畝蘋果地裏,記者到訪的前一天,他剛剛給蘋果樹打完農藥,“以前種著麥子,就一家人夠吃。”何西軍説。三年前,看到蘋果産業在當地的發展勢頭越來越好,何西軍也決定栽種蘋果樹,“再有一二年就能挂果了。”他對自己的果園充滿期待。

蘋果種植一直是何家村所在禮縣永興鄉的傳統産業,近年來果園面積已發展至近4萬畝,隨著果蔬合作社和果業開發公司在當地的帶動作用,蘋果種植已經成為何家村人走上致富之路的最重要的産業,並形成相對成熟的産業鏈條,農民增收效果明顯。

永興鄉黨委書記獨立告訴央視網記者,2011年全鄉的蘋果産值已經超過了一個億,而像何西軍家這樣的果農,在果樹挂果後每畝地每年能收入約1萬元。

何西軍打算著以後的日子,上房左邊的後墻漏雨需要補一補,門口的圍墻有些地方脫皮裂縫,都該修一修了。在等幾年孩子的工作穩定,蘋果挂果能賣上錢,還完貸款日子就有了新奔頭。

版權聲明:本網所有內容,凡註明"來源:央視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央視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結、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佈/發表。已經本網(臺)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註明"稿件來源:央視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網友評論
用戶名 密碼 自動登錄登錄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發表評論
860010-110201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