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綜述 /新長征路上的一路風景,講述著新時代中,傳承紅色基因的奮鬥事跡,也反映了舊貌換新顏的變化……
· 瑞金:“17棵信念松” 見證華屋齊奔小康新生活
· 南昌高新區:打造“綠富美” 引來“高精尖”
· 于都:光伏“屋頂經濟”造血扶貧
· 福建長汀:“紅土地”變“黑土地”助力百姓脫貧致富
· 走進福建長汀“紅軍長征第一村”
· 革命老區廣東仁化:小小貢柑帶動村民致富
· 走進革命老區廣東仁化
· 長征精神再出發,精準扶貧放光芒
· 湖南通道:典藏長征歷史 扶貧自有“通道”
· “長征路上奔小康”湖南站活動在懷化啟動
· 長征故地,湖北最小村莊40年修通一條致富路
· 湖北省鄖西縣:看得見的長征精神
· 廣西灌陽縣:用扶貧行動詮釋長征精神
· 紅色廣西興安:打造全域旅遊體系致富
· 廣西灌陽:推動文化旅遊融合 打造紅色旅遊新業態
· 貴州湄潭縣:用長征精神“保衛”幸福生活
· 遵義:弘揚長征精神 將率先在貴州踏入全面小康
· 職教扶貧獲總書記“點讚”
· 雲南柯渡:高原盛開“致富花”
· 雲南灣子苗寨:紅色旅遊成致富支點
· 走近雲南丹桂紅軍村
· 重慶萬隆村:美景點亮脫貧路
· 重慶黔江:鄉村旅遊讓老區“坐地生財”
· 大渡河畔石棉城 小康路上再“強渡”
· 蘆山縣龍門鄉:重建獲新生 再躍致富門
· 雪山阿佳 三軍過後忙致富
· 甘肅會寧:調結構 育産業 勝利“會師”小康路
· 挪窮窩 養肉牛 村民馬文義唱響致富曲
· 甘肅慶陽小香包 托起扶貧致富大篇章
· 精準幫扶 延川縣駐村工作隊成貧困戶主心骨
· 用20年走向新生 資源性城市轉型升級的“銅川實踐”
· 陜西照金:紅色資源統領城鎮化建設
· 寧夏張樹村“蛻變”:從貧困村到美麗鄉村
· 寧夏隆德新和村:發揚民俗 擺脫貧困
· 寧夏隆德縣的美麗鄉村
陜甘寧省委、省政府舊址位於甘肅省環縣洪德鄉河連灣村,距縣城25公里,是1936年7月至1937年9月中共陜甘寧省委、省蘇維埃政府所在地。
在陜西銅川照金鎮東北5公里,有一處高山石崖,中心地帶壁立千仞,地勢十分險峻。密林深處的半山腰上,有5個寨洞,80多年前,這裡曾是劉志丹、謝子長、習仲勳等老一輩革命家所領導的陜甘邊蘇區大本營所在。
“睡到半夜深,門口在過兵。婆婆坐起來,側著耳朵聽。不要茶水喝,又不擾百姓。只聽腳板響,不聽人作聲。婆婆門縫看,原是賀龍軍。媳婦快起來,門口挂盞燈。照在大路上,同志好行軍。”
1934年12月11日,中央紅軍長征佔領縣溪城,次日中央領導人在這裡召開了一次緊急會議,決定改變原定向湘西與紅二、六軍團會合計劃,改向貴州西進。這就是攸關中央紅軍命運的生死抉擇——黨史上稱之為“通道會議”和“通道轉兵”。
1935年1月,紅軍長征到達遵義,有一位名叫龍思泉的年輕衛生員,醫術高明,時常為村民治病,一次外出救治病人時,隊伍提前轉移,衛生員在追趕部隊途中,被敵人殘忍殺害,時年僅18歲。
直羅鎮戰役的勝利,宣告了蔣介石第三次“圍剿“的失敗,也是中共中央把全國革命大本營放在西北的一個奠基禮。
“伯父説,他當時在長征路上一直扛著的手搖發電機是毛主席、黨中央的耳朵、眼睛,也激勵著他在二萬五千里長征路上一直用性命來保護它。”
回顧紅軍長征歷程,參與長征的多是年輕人,但在這支年輕的紅色隊伍中,有一位赫赫有名的“紅軍老戰士”,留下了一段打著教師烙印的紅軍長征故事,他就是徐特立。
一次次的絕地逢生,一次次的轉危為安,當紅色大軍在1936年10月勝利會師的時候,中國共産黨所領導的紅色戰士,不僅譜就了長征這一舉世罕見的偉大史詩,而且鑄就了無與倫比的精神豐碑。
從“猺”到“傜”只有半邊偏旁部首之差,卻在特殊的歷史時期演繹了一段軍民魚水情的佳話。日前,中宣部組織的全國重點媒體“重走長征路”採訪團一行,來到廣西龍勝縣泗水鄉白麵瑤寨,重溫紅軍當年在這裡“一字獲民心”故事。
1929年,劉志丹、謝子長、習仲勳等同志在黨的領導下,到陜甘邊一帶宣傳革命真理,開展武裝鬥爭。1934年初,在甘肅華池縣南梁附近的四合臺選舉成立了陜甘邊區革命委員會,同年11月,成立了陜甘邊區蘇維埃政府和革命軍事委員會。
1935年9月,毛澤東在甘肅哈達鋪看到國統區的報紙,了解到陜北有劉志丹領導的陜北紅軍和徐海東領導的紅二十五軍後,決定穿越六盤山,經寧夏到達陜北。
山城堡戰役是紅軍長征途中的最後一戰,也是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最後一戰。這次戰役勝利,對鞏固陜甘蘇區、促進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
80多年前,以甘肅省華池縣南梁為中心建立的陜甘邊革命根據地,為長征中的黨中央和中央紅軍提供了落腳點,也是八路軍三大主力開赴抗日前線的出發點。80多年過去了,長征精神滲透了這裡的每一寸土壤。
湖北省鄖西縣位於湖北省西北部,1932年至1936年,紅四方面軍、紅三方面軍和紅二十五軍在長征途中曾先後在這裡停留、休整。80多年前紅軍留下的的宣傳標語赫然在目。
安順場,是太平天國著名軍事將領翼王石達開率領部隊全軍覆沒的地方,也就在這裡,紅軍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越過天險,踏進了神秘的川西高原。
1936年,中國工農紅軍第一、二、四方面軍在甘肅會寧會師,這是長征勝利的標誌,也是中國革命走向勝利的轉捩點。
5年多來,杜天祥義務講解,從不厭煩,他説,他要一直在這裡給大家講好黨的故事,將那段驚心動魄的歷史傳播出去,將那種精神傳遞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