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重慶市黔江區集革命老區、少數民族聚居區、邊遠山區、國家扶貧開發重點區于一體,近年來,生態美景和紅色文化成為發展休閒旅遊的獨特資源。“遊古鎮老街,品土家美食,看後河古戲,聽蓬江水音”,歷史悠久的濯水古鎮是當地民俗旅遊帶上的一個重要節點。(央視網記者 李文亮)
濯水鎮上阿蓬江泥沱渡口的“紅軍渡”,風景秀麗。1934年,賀龍、關向應曾率領中國工農紅軍第三軍由此西渡進軍彭水。(央視網記者 李文亮)
橫跨阿蓬江的濯水古鎮風雨廊橋,被譽為“亞洲第一廊橋”。(央視網記者 李文亮)
相距濯水古鎮不遠的水市鄉致力打造民俗生態觀賞、森林草場攝影、戶外拓展探險、紅色革命教育為一體的複合型鄉村旅遊品牌,今年旅遊綜合收入突破1200萬元。水車坪紅軍革命紀念地上這棵被譽為“紅軍樹”的皂角樹下,賀龍當年曾拴過戰馬,並在發出進軍號令。(央視網記者 李文亮)
位於高山地帶的水車坪百年老街國家傳統村落。(央視網記者 李文亮 圖片由黔江區委宣傳部提供)
重慶市革命傳統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萬濤故居”,萬濤同志曾任紅三軍政委。(央視網記者 李文亮)
為進一步提檔升級鄉村旅遊品質,今年7月,水市鄉成功舉辦了“重慶·黔江首屆鄉村旅遊文化節”,吸引遊客6.2萬人次。(央視網記者 李文亮 圖片由黔江區委宣傳部提供)
網上村莊及電商站點為大山裏的寶貴財富走向全國各地提供了平臺。(央視網記者 李文亮)
過去的泥土路變成了美麗、通暢、便捷的高山公路。(央視網記者 李文亮 圖片由黔江區委宣傳部提供)
秀美的田園風光“千丘龍脊梯田”。(央視網記者 李文亮 圖片由黔江區委宣傳部提供)
高山蔬菜、農事體驗園等休閒觀光農業,推動了農旅經濟的發展。(央視網記者 李文亮 圖片由黔江區委宣傳部提供)
文化節上頗具民族風情的篝火晚會。(央視網記者 李文亮 圖片由黔江區委宣傳部提供)
原來住在大山裏的群眾通過易地搬遷,住進了整潔明亮的新樓房。(央視網記者 李文亮)”
馮家街道的生態扶貧搬遷點,位於美麗的阿蓬江畔,群眾依託附近的資源發展農家樂和民宿旅遊。(央視網 記者 李文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