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江西省于都縣,長征的出發地,擁有“紅軍大橋、于都長征大橋、于都革命烈士紀念館、中央紅軍長征出發紀念館、長征第一渡紀念碑園 ”等革命紀念聖地。中央紅軍長征第一渡紀念碑園位於于都縣城東門外東門渡口。(央視網 記者袁育堃)
1934年10月16日,各部隊在於都河以北地區集結完畢。從17日開始,中央紅軍主力五個軍團及中央、軍委機關和直屬部隊共8.6萬餘人,踏上戰略轉移的征途,開始了著名的長征。(央視網 記者袁育堃)
在於都縣,整個渡河過程歷時9天,分佈在於都城東門等8個渡口。8個渡口,送走了8.6萬紅軍將士。當時,河上沒有一座橋,于都人民搭浮橋、擺渡船,把紅軍送上了漫漫征程。(央視網 記者袁育堃)
蘇區群眾背著打好的草鞋趕到于都河邊,把草鞋送給途經的戰士。十月的于都河畔,紅軍戰士就是穿著一雙雙蘇區群眾親手編織的草鞋,踏上戰略轉移的偉大征程。(央視網 記者袁育堃)
主力紅軍離開中央蘇區後,在蘇區中央分局的領導下,于都軍民同敵人展開遊擊戰爭,堅守著中央蘇區的最後一塊根椐地。(央視網 記者袁育堃)
在瑞金的中國蘇維埃共和國國家銀行舊址。(央視網 記者袁育堃)
蘇區革命時期,瑞金華屋村許多家庭節衣縮食捐資捐物,青壯年勞動力踴躍參加紅軍,物質資源嚴重透支和人才資源的嚴重缺失,許多紅軍烈士後代擠在不足30平方米的土坯房中。(央視網 記者袁育堃)
2012年下半年,華屋成為了土坯房改造示範點,政府補貼、貼息貸款、社會捐助,這個遠近知名的貧困村發生了重大變化。(央視網 記者袁育堃)
現如今,黨中央國務院重視贛南臍橙産業的發展,給革命老區人民的生活帶來了喜人的變化,贛州已形成農民持續增收和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新模式,讓農民從臍橙産業提質增效中獲得收益。(央視網 記者袁育堃)
贛南老區人民脫貧致富紛紛出新招,2015年4月,在電商平臺農村e郵的扶持下,85歲的廖秀英開了個郵政淘寶網,傳統手藝插上電商翅膀,“廖奶奶”鹹鴨蛋聲名鵲起。這些都是老區人民延續長征精神,脫貧致富的縮影。(央視網 記者袁育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