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央視網消息 (記者 王小英)一個民族,不能沒有人守望歷史的星空。
80多年前,中央主力紅軍為擺脫國民黨軍隊的包圍追擊,開始戰略大轉移,進行了二萬五千里的長征。紅軍長征,鑄就了偉大的長征精神。80年後如何踐行長征精神?
9月19日,中央網信辦組織開展的“長征路上奔小康”網絡媒體“走轉改”大型主題採訪活動甘肅站正式啟動,採訪團踏上了甘肅這片紅色故土,穿越4市7縣(區),7天時間行走2000多公里,探訪長征遺跡,聚焦精準扶貧,感受這片紅色土地上長征精神的傳承。
從蘭州出發,眼前很快呈現出溝壑縱橫的景象,這裡便是會寧。80年前,正是在這裡,中國工農紅軍第一、二、四方面軍勝利會師,標誌著兩萬五千里長征的勝利。
從會師橋步行前往會師紀念塔,一路沉默無聲。高聳的會師塔、莊嚴宏大的會師門,那些曾在書本中出現的景象越來越清晰。
為何在會寧會師,會師後紅軍將前往何處?採訪團接下來的行程或許能給出答案。9月22日,採訪團來到華池縣南梁鄉荔園堡村。
1934至1935年,劉志丹、謝子長、習仲勳等老一輩無産階級革命家在華池縣建立了西北第一個紅色蘇維埃政權,使陜甘邊與陜北兩塊根據地連成一片,地域達到三十多個縣,成為全國唯一碩果僅存的紅色革命根據地,為中央紅軍提供了穩固的落腳點。
華池縣南梁革命紀念館裏,紀念碑上刻著600多名位英烈的名字,還有一面無字碑格外引人注目,講解員説,當年犧牲的英烈很多已無從查證姓名。
甘肅作為紅軍長征活動時間最長、到達部隊人數最多、活動範圍最廣的省份,在全省留有大量的遺跡,這些革命遺址構成了甘肅豐富的紅色文化。
遍佈各地的紅色革命遺址,講述著長征艱苦歲月中那些激情燃燒的故事,見證了紅軍戰士用青春和熱血譜寫的傳奇。
這些革命遺址是打開當代中國革命歷史的鑰匙,讓採訪團成員一次又一次地接受精神洗禮:銘記歷史,不忘初心。
一次次的絕地逢生,一次次的轉危為安,當紅色大軍在1936年10月勝利會師的時候,中國共産黨所領導的紅色戰士,不僅譜就了長征這一舉世罕見的偉大史詩,而且鑄就了無與倫比的精神豐碑。
長征精神已溶于這片土地,如今,在攻堅扶貧的新長征路上,甘肅步伐鏗鏘。
在會寧縣周灣村,為抵抗當地乾旱少雨的惡劣條件,修建了滴灌工程,村民們除種植玉米、土豆、糜子、蕎麥等雜糧外,村民還建起了溫室大棚,收入倍增;
在崆峒區頡嶺村,為了讓百姓挪出窮窩、拔掉窮根,政府整合多項扶貧資金削平山頂,集資修建整齊劃一的房屋,讓居住在山窩裏或半山腰的村民搬出來,讓他們告別“出門基本靠走,通信基本靠吼、喝水基本靠挑、打開電視雪花飄飄”的生活,同時還修建牛棚,鼓勵村民發展養殖業;
在崆峒區賈洼村,修建的新農村讓採訪團成員感嘆,住在這裡要比城市舒服太多;
在靜寧縣,村民們大面積種植蘋果,如今靜寧蘋果成為響噹噹的品牌;
在華池縣南梁鄉,紅色文化旅遊辦得紅紅火火,村民住了十多年的舊窯洞搖身一變成了遊客喜歡體驗的農家樂……
長征精神,薪火相傳。
正是這種長征精神與力量的支撐,激勵著這片紅色土地上的人們,用實際行動,改天換地,改變命運,抒寫扶貧路上的新壯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