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本增效種養新招(2):創新手段種蘑菇

2010年03月17日 01:33  《科技苑》 我要評論

[科技苑視頻]節本增效種養新招(2):創新手段種蘑菇(2010.3.11)

    浙江省嘉善縣姚莊鎮的農戶從60年代就開始種植蘑菇,悠久的栽培歷史讓菇農積累了不少的種植經驗,模式尤其是近幾年姚莊鎮種蘑菇更是發生了大變化,可讓人不解的是,當地的種植規模是越來越大,可蘑菇棚里長蘑菇的栽培床卻是越種越小。

    (採訪)曹引根:本來這個床架就是還要寬一米五零的,現在和這個比起來就是差距在什麼地方,這個就是常見的就是一米二零左右。

    曹引根和當地菇農種的都是雙孢菇,這些長蘑菇的栽培床,寬度由一米五減到了一米二,面積小了,這長蘑菇的地兒自然比過去少了,那蘑菇産量還能有保證嗎?

    (採訪)曹引根:傳統那個模式的菇長得比這個還要稀一點。

    (採訪)顧小弟:原來的,我們的模式是面積大,就是不能高産。

    過去不少菇農之所以建一張大面積的栽培床,就是為了要産量,可偏偏事與願違。

    (採訪)顧小弟:我們原來的就一米五左右的就是菇出在兩邊,兩邊相當多,中間比較稀、比較少。

    曹引根也發現,這蘑菇都愛集中在床邊上長,床中間的蘑菇出的很少,有很多菇還沒來得及出就已經死掉了。

    (採訪)曹引根:菌絲它死掉以後,這個菌絲黃的,剛剛死掉這個它是和一樣的萎縮了,就是它慢慢的慢慢的變萎縮了,沒有了。

    出菇的好壞關鍵是看有沒有適宜的溫度和濕度條件。溫濕度條件適合,菌絲體成熟後就會發育成子實體,也就是這些長出來的蘑菇。條件一旦不具備,菌絲長不好或提前死掉,就會造成出菇困難或不出菇的情況,即便出了菇,菇體也會變色發黃,品質下降。

    可栽培“床”的大小怎麼也和出菇好壞扯上了關係。

    (採訪)顧小弟:我們這個菇床,太寬了以後通風不足,氧氣就是不足的話,中間容易要就是這個料,就是這個菌絲要死掉,死掉就出不出菇來,所以那個産量不高。

    蘑菇和人一樣,生長的時候需要吸進氧氣呼出二氧化碳,尤其是菌絲生長的階段,更離不開充足的氧氣。可過大的栽培床,導致中間密集的菌絲很難吸入充足的氧氣,所以栽培床中部的菌絲和蘑菇不是長不好就是會死掉。

    三年前,曹引根和當地菇農在專家的指導下,對大棚裏的栽培床進行了改進。

    (採訪)顧小弟:那麼現在我們這個窄了,就是通風比較足,在中間等邊上的菇都是一樣的,死菇也少所以産量都拿出來。

    曹引根和當地菇農在把床變窄的同時,曾經固定床架的鐵絲也有了替代品。

    (採訪)曹引根:現在我們用了尼龍繩以後牢固的固定性一樣的,那麼減低了我們農戶的成本,就比方我自己搞的,成本要降低3/1主要就是。

    因為床的面積小了,八層的床架和以往比負重小了不少,所以只要用尼龍繩就能固定的很結實。通過改造床架不光省了菇農的成本,大家採起蘑菇來也比以前要省事多了。

    (採訪)菇農:中間一塊,我們爬上去那麼在這裡,這樣子頭這樣子伸進去的,要伸到裏邊去了,不伸到裏邊夠不著的,是這樣的。

    現在床窄了,菇農不管在下層還是在上層,很輕鬆就能採到中間的蘑菇。既省事又省錢,蘑菇産量比也以前翻了一番。

    (採訪)曹引根:現在我們這個面積改少了,這個産量已經上去了,那麼一般的話,我們那個棚子,一茬菇估計6000斤左右,這個棚改進以後,産量比本來這個要起碼增加一倍,一倍左右。

聲明:中國網絡電視經濟臺所載視頻、文章、數據等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並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邊看邊聊

登錄 | 註冊

內容 

驗證碼:
視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