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薯”光行動:脫毒馬鈴薯

2010年03月04日 01:52  《科技苑》 我要評論

    (採訪)梁希森:這土豆長得可好了,個頭大。當年就長這麼大這是少有的。這地還是新開發的地,以前這麼大。

    (主持人)“以前種的馬鈴薯這麼大,現在種的馬鈴薯當年就長這麼大”剛才講這句話的人叫梁希森,是希森馬鈴薯産業集團的負責人。2007年他帶著他的生産團隊,來到了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市的商都縣,開始承包農民的土地種馬鈴薯。這兩年多下來,他們種出來的馬鈴薯不但品質好,産量也很高。

    (採訪)希森馬鈴薯産業集團有限公司負責人梁希森:我們今年是種了10萬畝馬鈴薯,産量能達到25萬噸,平均一畝産兩噸半沒問題,以前不到一噸。

    一噸等於2000斤。當地老百姓介紹,擱以前他們種的馬鈴薯給足了水和肥,一畝地也就産2000斤左右,産量始終上不去,而且馬鈴薯的個頭還小,形狀也不好。可梁希森他們種的馬鈴薯在保水保肥的情況下,一畝地能産5000多斤呢,個個膀大腰圓的,這一比較差距就出來了。

    雖然這個頭和品質不一樣,可實際上它們的品種都是一樣的,而且都是在同一片土地上種出來的,栽培方式上也沒什麼不同。為什麼來自同一産地的同一個品種,在重量和品質上會有這麼大的差別?

    (採訪)梁希森:這都是脫毒的結果。

    梁希森説他們種的馬鈴薯之所以會獲得高産而且品質好,都是脫毒的功勞。

    (採訪)梁希森:脫毒就是把馬鈴薯裏的病毒拿走。

    馬鈴薯裏為什麼會有病毒?怎麼才能把病毒拿走?!這得先從馬鈴薯的繁殖特性説起。

    (採訪)國家馬鈴薯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研究員孫慧生:馬鈴薯它是無性繁殖。什麼叫無性繁殖呢,像小麥、玉米、水稻都叫有性繁殖,就是通過雌性和雄性的結合以後産生種子,這樣叫有性繁殖;馬鈴薯是切塊種下去以後發芽,就是它不是種種子,所以就叫無性繁殖。

    無性繁殖方式是指不是用種子繁衍後代,而是利用植株的某一部分器官或組織,比如用葉、莖、根等進行繁殖。無性繁殖的作物有很多,像紅薯,也叫地瓜,是利用塊根上發的蔓進行繁殖,草莓也是蔓莖繁殖,而馬鈴薯是切成塊莖進行繁殖。這種無性繁殖方式和農作物的有性繁殖相比有一個先天的致命弱點。

    (採訪)梁希森:馬鈴薯自己不能排毒。

    (採訪)孫慧生:所有有性繁殖的作物都可以自身排除已感染的病毒,種子是通過雌性和雄性的結合以後産生的,種子都可以排除感染的所有病毒和病菌,種下去以後都很健康,就馬鈴薯的無性繁殖,一旦感染了病毒,它就排除不了。

聲明:中國網絡電視經濟臺所載視頻、文章、數據等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並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邊看邊聊

登錄 | 註冊

內容 

驗證碼:
視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