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歡迎收看科技苑。在昨天的科普惠農系列節目中,咱們聊了聊宿州人的養雞經,今天呢,再聊聊滄州人的種棗經。提起這河北滄州,大夥應該都知道,那可是赫赫有名的金絲小棗之鄉。説起這金絲小棗啊,不僅營養豐富,味道甜,它還有一個獨特之處,掰開棗肉可以拉出長長的金黃色的糖絲,金絲小棗的名字就由此得來。而這滄州的金絲小棗呢,已經有上千年的歷史了,所以,這滄州也算是歷史悠久的老棗區了,不過,如今,滄州人更上一層樓,把金絲小棗做成了大産業,還建起了全國最大的紅棗交易市場。
每年一進10月,滄州市的紅棗交易市場就開始了一年中最忙碌的日子。每天,來自全國各地的車輛把佔地200畝的交易市場停的是滿滿噹噹,來市場買棗、賣棗的人絡繹不絕。
(採訪)張振忠:通過市場,我們的一級棗、二級棗到好棗、次棗,原樹棗到爛棗、棗皮、棗核都能賣出去。
您瞧瞧!這滄州的棗可是一點都沒有浪費,就連爛棗、棗皮、棗核這些看上去沒有利用價值的東西都能賣出去,用來加工成不錯的動物飼料和其它的産品。要説這滄州的棗為啥就能賣得這麼俏,歸根結底,是因為這棗的品質好!
>>進入 科技苑 空間
滄州的棗能有這麼好的品質,光靠一個歷史悠久,坐享其成,那是得不來的!靠的是什麼呢?——靠科學的種植!靠當地一批經驗豐富的科技&&人和棗樹專家,常年奔走于各個棗園,指導種植戶們不斷改進技術,才讓這滄州的棗即高質又高産。這位是滄州市科普惠農服務總站的主任張振忠,他既是滄州棗産業的&&人,又是科學種棗的推廣人。在鄉親們的棗園裏經常能見到他的身影。
(採訪)張振忠:哎呀,炳柱我可以告訴你,幾乎你這個樹就快死
張振忠一到種植戶王炳柱的棗園,就發現了問題。
(採訪)棗農:我也不知道怎麼回事。人家旁人的,挂棗挂的多,我這個挂的稀。
確實是,您看,同樣種的是金絲小棗,別人家的棗樹上挂滿了棗子,長得特別旺盛,可是,種植戶王柄柱的棗樹,棗吊比健康的短了很多,上面挂的棗也少,而且葉子發黃,樹枝乾枯,渾身沒勁兒,不但和高産沾不上邊,眼看連命都快保不住了。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採訪)張振忠:沒有肥料,沒有養分,就是説讓你這個玉米地奪的。
原來是因為玉米爭了棗樹的營養,不但棗樹結不出多少棗子,還差點要了棗樹的命。這是王柄柱當初沒有想到的。王柄柱種棗樹也有好幾年了,在他的棗園裏,一直用的是棗糧間作的模式,在兩行棗樹中間種了行玉米。
>>進入 科技苑 空間
(現場)
棗農:我不是覺得種點苞米,兩方面收入還大點嘛。
張振忠:你這樣玉米收成也不好,這個棗樹又不結棗,你這兩方面都耽誤了。
本來是想增加點收入,沒想到卻適得其反。那這是個什麼道理呢?其實啊,棗糧間作的模式不是不行,關鍵是要加大肥料的投入量,讓棗樹和玉米都能吃飽,才能有高産。可是,這玉米在市場上的價格比較低,棗農們種了玉米卻又捨不得投肥料。
(採訪)張振忠:你施肥沒有那麼大的實力,1215你想肥又用到玉米上,又用到樹上,實際兩方面都用不太好。
玉米跟棗樹爭口糧,一碗飯給兩個人吃,誰也吃不好,都不能達到最好的生長狀態。棗樹營養不良,體質弱就容易染病,品質上不去,産量也沒有。玉米也是一樣長不好。
(現場)
張振忠:我建議你不管怎麼樣還得説把這個玉米去掉,中間種一行樹
棗農:我總覺得再栽行樹,小樹一年也長不大,現在種苞米一年就有收穫。
張振忠:不要這樣想了,你把玉米去掉,栽樹,三年就能有收入了,但是一斤棗多少錢,一斤玉米多少錢,你得合這個帳。
張振忠説的栽樹,指的是棗樹。為什麼要種棗樹呢,因為和玉米比起來種棗樹的效益更好。再説,滄州本來就是“中國金絲小棗之鄉”,在這塊地方種棗,土壤、氣候都適宜,種出的棗品質也不一般。不過,王炳柱對補種棗樹的事還有個擔心。
>>進入 科技苑 空間
(現場)
棗農:我這棗樹的距離,再栽上一行樹,對兩邊的棗樹有沒有妨礙?
張振忠:不礙事,咱們這已經都實行密植了,因為你栽的這個樹,不是一年兩年就長這麼大。
是啊,棗樹套種糧食會爭奪營養,那麼套種小樹苗就不會影響棗的産量嗎?這個事兒咱還得對比著看。如果在棗樹中間種玉米、大豆這些一年生的糧食作物,當年就要結果,它的果實需要消耗大量的營養。這些糧食作物在自己腳底下找不到足夠的養分,就會去跟棗樹搶營養。剛開始一兩年可能還看不出問題,如果年年如此,棗樹就會一直處於營養不良的狀態,産量自然年年下降,甚至染病而死。而在大棗樹中間種小棗樹苗子,三年才能結果。苗子小的時候,需要的營養不是很多,而且根係還不太發達,不會伸到大樹的地盤去搶養分。等到三年以後,小樹也到了該結果的時候。這時候種植戶只要多投入些肥料,大樹小樹一起結果子,那可都是咱的收成。這個帳怎麼算都划得來。
>>進入 科技苑 空間
(主持人)滄州是咱們國家有名的老棗區了,可要説這老棗區,它既有老的優勢,也同樣有老的問題。在滄州,到處都是百年老樹,雖然能屹立不倒,但是這些老樹飽受大自然的風吹雨淋,再加上病蟲害的侵襲,結栆的能力是一年不如一年,産量只有正常結棗的棗樹的三分之一。砍了可惜,種著又不出效益。怎麼辦呢?滄州市棗樹研究會的專家王超有辦法!
説話的這個人就是王超,他是滄州市棗樹研究會的會長,您瞧,他正在通過視頻,解答種植戶的問題呢。
(現場)
王超:嫁接了多少棵?
種植戶:1000棵。。
王超:炭頭病多嗎?葉子上的炭頭病。不是棗上的。
王超搞棗樹研究20多年了,有一肚子的種棗經。就拿滄州老棗樹産量低這個事兒來説,他就有一套好辦法。
(採訪)通過換頭以後,還可以換發青春,還可以達到一個增産的高峰期。
這讓老棗樹煥發青春的技術啊,關鍵就在這“換頭”二字上!棗樹的高接換頭技術,也就是給棗樹的樹冠做個大手術,手術的關鍵就是鋸掉那些沒有結果能力的老枝條,然後嫁接上結果能力強的新枝條。通過嫁接的方法,改良老樹的品種。那嫁接什麼品種好呢?
(採訪)王老師:一般咱們選擇這個價位比較高的,市場比較暢銷的品種,你像現在這個冬棗吧,現在咱們市場價格非常高,老百姓的收益也非常高。
>>進入 科技苑 空間
不光是經濟價值比較高,冬棗的産量也很高,屬於高産品種,選這樣的品種對種植戶來説是最實惠的。
要説這果樹高接換頭的技術不新鮮也不複雜,對一般的果樹來説成活率也很高,可是滄州的很多棗樹已經是老壽星了,二三百歲的到處都是,還有很多超過了500歲。它們自身的新陳代謝比較緩慢了,而嫁接上的這些枝條需要充足的養分才能成活、結果。那麼,怎麼才能把新品種嫁接到百年老樹上並讓它們成活呢?這裡面的道道就多了。這第一步就是要在老樹上選出適合嫁接的枝子。
(採訪)王老師:你看這棵樹,可以用現在這個部位,這個枝條比較新,年頭,年限比較短,成活率要高,你看包括這個枝條,是吧,就可以嫁接了。
這種表皮比較光滑,沒有裂痕的枝子相對年輕一些,生命力旺盛,葉片吸收和合成營養的能力也比較強,在這樣的枝條上嫁接成活率高,能結出好果子。嫁接的枝條好選,可如果還用傳統的方法來嫁接,就會出問題。傳統的嫁接方式,是給樹截肢以後,在枝條橫截面的邊緣上嫁接新枝。而問題就出在這個橫截面上。
(採訪) 王老師:你看這個嫁接棗樹,你這個傷口就過於粗,你看這個傷口它得有4厘米,4厘米粗。傷口大,不容易癒合,這是最大的弊病,一颳風一下雨,容易病蟲害侵染。
這傳統的嫁接方式,用在小樹上還算合適,本來小樹的枝條就細,橫截面積小,傷口好癒合。可是,百年老樹的枝條可粗多了,這一刀下去,傷口很大,再加上老樹的身體不像從前那麼健壯了,傷口癒合的就會比較慢。
(採訪)如果它癒合的話,也得十年、八年的才能癒合上了。
>>進入 科技苑 空間
自己的傷口都還顧不過來,哪還能把營養和精力分到長新枝上呢?!
(採訪)像這個枝,去年應該是活了,但是由於傷口沒有癒合好,長出新枝以後,又死回去了。
傷口過大不好癒合可是個大麻煩,於是有的種植戶就想了個辦法,往樹的高處去嫁接。因為樹枝越往上越細,橫截面的傷口相對小一些,癒合就會比較快,這樣就能有利於新枝的生長了。
新枝是長好了,但是新的麻煩也跟著來了。新嫁接的枝條是越長越高,棗結的也就高了,這樣一來,種植戶給棗樹打藥、摘棗都很費勁。那怎麼辦呢?要想收棗方便,還得往下嫁接。可是如何解決嫁接在下面,創傷面大的問題呢?
(採訪)王老師:咱們不在那個位置嫁接了,在鋸口的下邊選一個合適的點,平滑的,容易剝皮的。
您看,王超説的這種方法和傳統的方法最大的不同,就是在創傷口的下面嫁接。這個方法好就好在,嫁接的位置離開了老樹截肢留下的創傷面,兩個傷口互不干擾,各自顧好各自的,就能提高各自癒合的速度。
(採訪)在下面拉一個丁字口。在這插進去,它所需要癒合的傷口就非常非常小了。就等於説在這別出來一個枝一樣,咱是改進的嫁接方式了。
劃個丁字口插接穗,這傷口可比樹枝的創傷面小多了,傷口癒合的快,自然有利於新枝子順利生長。
(採訪)王老師:通過高枝換頭以後,有兩三年以後就可以達到這個結果期。再過個五六年,就能夠達到,盛産期…比這一般的小樹,比一般現在正常結果樹照樣産量不低。
>>進入 科技苑 空間
(主持人)在金絲小棗的老樹上嫁接了冬棗以後,相應的管理也要調整。因為小棗和冬棗的特性不一樣,對待個頭大,皮薄水分大的冬棗,管理起來更得細緻入微才行。要想實現高産,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給冬棗樹留輔養枝。
(採訪)王老師:留輔養枝其實就是給果樹開甲的時候,留一個枝子不開甲。
要搞清什麼是輔養枝,咱還得從給果樹開甲説起。開甲也叫做環剝,就是在果樹的花期,從樹榦上剝下一圈樹皮,為的是保證坐果。您看,果樹一開甲,就切斷了營養運輸的道路,葉片合成的養分就不能向下面的根係運輸了,而是都用在了開花和坐果上,這是促進果樹豐産很科學的方法。可是,嫁接了冬棗的老棗樹卻要留下一個枝子子不開甲,這個被留下的枝子就叫做輔養枝,不用來坐果,而是有別的用途。
(採訪)王老師:輔養枝它這個葉片利用光合作用製造養分,製造養分幹嗎呢?製造養分給根吃。
在冬棗其它枝條開花坐果的時候,輔養枝不結果子,而是源源不斷地給樹根提供營養。根係發達了,樹才能長得壯。説白了,輔養枝就是用來營養整棵樹的枝子。不過看到這,大夥可能要問了,為什麼金絲小棗樹所有的坐果枝都要開甲,而嫁接了冬棗以後卻要留下個輔養枝呢?
(採訪)這個棗呢,它是大果型的鮮食棗,它需要水分、需要養分比較多。相對其他品種來説。需要大量的養分積累才能完成它的生長,完成它的成熟。
>>進入 科技苑 空間
您看,因為冬棗接果的時候實把整個樹體的養分幾乎都搶走了,根部等一些別的部位的生長就要受到影響。
咱就拿金絲小棗和冬棗對比著來説。金絲小棗果形比較小,挂棗也比較分散,所有的坐果枝開甲以後,葉片合成的營養和坐果的需要基本達到平衡,即使這個時期葉片合成的養分不能輸送到根,根係只需要正常生長就可以了,不會對樹勢有太多影響。
但是,冬棗坐果期需要的營養非常多,如果每個枝子都開甲,讓每個枝子都結果,那麼就會把整棵樹的營養消耗殆盡。這個時候,根係不但得不到葉片合成的營養,反過來還要大量給果實供營養,很快根係就會體力不支,越來越弱,從土壤中吸收營養的能力也大大下降,這樣一來就很難維持整棵樹的生長。樹的身體都拖垮了,果實生長就更沒指望了。所以,冬棗要留出個輔養枝不讓它結果子,而是充分長葉子,合成營養,專門負責給根提供養分。保住了根才能保住樹,樹壯了才能結出好果子。
(採訪)讓根吃到葉子給它提供的養分,才能大量地吸收根部土壤裏面的養分。然後再大量地供應給這個果實的生長,它是那麼個道理。
雖然留輔養枝就會少了個枝子結棗,但是它的犧牲保證了全樹的正常生長,從而保證了其它枝子上的棗,結得多,長得大,品質也更好。
>>進入 科技苑 空間
幫老棗樹換頭改良品種,這前面工作都到位了,棗樹也順順利利給咱結了棗,不過,您可別認為眼前豐收了,就能回家準備貓冬過年了。其實,産後的棗樹同樣需要科學的管理,才能給明年開個好頭。一起去看看張振忠又給咱種植戶提出了什麼好建議。
(現場)
張振忠:浴國,我看你這個棗收回來了,這個優質果多嗎?
棗農:優質果不太多
張振忠:你産後施過肥嗎?
棗農:沒有施肥,因為我們往年這個時候也不施肥。以往不是過年、春天才施肥呢嗎? 春天一發芽,肥正好吃上勁啊。
張振忠:不對,棗下了地以後應該施肥了,對樹勢有一定的好處。
張振忠建議王浴國摘了棗子就施肥,這和以前的種植習慣大不一樣,這樣做怎麼就能提高樹勢呢?
(現場)
張振忠:你比如孕婦,她生了孩子以後要大量地喝雞湯、魚湯啊、肉啊這一類的補充,樹也是一樣。它本來這一年來説都特別累了,這樣你把它收下來以後,再進行施肥,那麼對來年的棗樹的發芽、開花、坐果是非常有好處的。
棗農:如果現在施肥的話,到明年的開春我們還要不要施肥啊?
張振忠:來年的春天就不用施肥了,坐果以後再施一遍肥,那麼將來對你樹上的優質果是大大地提高。那麼你的價格就上去了。
>>進入 科技苑 空間
搞清楚了産後施肥的道理,張振忠還告訴王浴國,這個工作得趁著樹上還有綠葉子的時候抓緊完成。為啥呢?因為啊,這植物的營養是在葉綠體中合成的,有葉子,才能進行光合作用合成營養供給樹吸收。如果動手晚了,沒有了葉子,營養就沒辦法合成,而且隨著氣溫的降低樹也自然進入了休眠期,停止了生長,這時再把肥料下進地裏棗樹也沒法吸收利用了。
那麼,産後的進補應該怎麼補呢?
(現場)
棗農:你説我們這一棵樹,施多少斤肥為最好?
張振忠:當然了,是多點好,按以往的樹,樹要達到60%到70%的優質果,那麼這個肥在四五斤,四五市斤就行。合成的有機肥。
王浴國聽了張振忠的指導,馬上開始行動。在樹冠四週的正下方挖7、8個30厘米左右深坑,然後把兩三公斤的肥料,均勻的撒到每個坑裏,再填好土。這棗樹産後需要的營養就算補充到位了。
>>進入 科技苑 空間
棗樹在落葉前,有充足的時間吸收營養,體力恢復了,這才能好好準備過冬,為明年的高産養精蓄銳。
在滄州科協的幫助下,滄州科普惠農總站和1200多個分站的工作開展的越來越順利,像張振忠這樣的&&人,依然每天奔走于各個棗園,給種植戶帶去適合當地的科學種棗技術,最新的市場信息,繼續著他們紅紅火火的紅棗事業。
(字幕)
張振忠
獲2007年全國科普惠農興村&&人稱號
(主持人)今天,科普惠農的系列節目就全部播放完了,從節目中,我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科技是第一生産力,而在科技向生産力轉化的過程中,正是廣大紮根農村、在田間地頭奔波的科技工作者們,起了至關重要的推動,真真切切惠及了中國的億萬農民,為他們鋪就了一條通向致富的康莊之路。
>>進入 科技苑 空間
責編:劉岩
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