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聽説過金陵黑雞嗎?那可黑得不一般,黑眼睛、黑耳朵、黑羽毛、黑肉、黑骨頭,就連內臟也是黑的。
這黑雞雖然象烏鴉一樣黑,但的名聲卻像花兒一樣紅,它是南京農科院培育的一個優質雞種,它以肉質嫩滑、味道鮮美而聞名,更以能下綠殼蛋而馳名。
不過今天我要説的主角不是黑雞,而是養黑雞的戎建國,他先後為小黑雞的雞群換了三任領導,第一任是老母雞,第二任是大公雞,第三任是閹割後的大公雞,那麼他為什麼要這樣做呢?
在這群小黑雞中混著一些奇怪的大黑雞,既不像公雞,又不像母雞。説它們像公雞吧,卻沒有鮮紅而碩大的雞冠,説它們像母雞吧,又長著長而漂亮的尾羽。它們就是戎建國為小雞群任命的第三任領導閹割後的大公雞。
(採訪)戎建國:這是我們閹過的公雞你看它長得多漂亮,也非常有特點,它長了母雞的腦袋,公雞的身子。
>>進入 科技苑 空間
這些閹割過的大公雞,承擔著一個重要的使命,就是既當領導,又當老師,又當母親。
(採訪)戎建國:我們把閹雞當做老母雞一樣帶小雞。
現在,閹割過的大公雞,把當領導、當老師、當母親的工作都做得非常出色,那麼當初戎建國怎麼就有了如何奇妙的舉措呢?這還得從他放養黑雞的摸索説起。説起這放牧養殖,好處就多了,把雞群放在野生狀態下,自然得病少,成活率高,雞的肉質也好,符合綠色食品生産的要求,但是放牧養殖也有難點,就是雞群很難控制,尤其是從小放牧就更難了。戎建國的黑雞,都是從出殼四五十天之後開始放牧的,在雨天和早晚的趕進趕出中可讓他費了不少週折。
(採訪)戎建國:這黑雞特點是膽子特別小,它不太適應外部環境,老待在雞圈就不願意出來。
黑雞天性膽小,四五十齡,還只是半大雞,從室內到戶外,突然換了環境,十分驚恐,攆也攆不出去,即使攆出去了,沒多久又會回來,一趟又一趟,折騰上個五六天,才會逐步適應到外面的環境。
(採訪)戎建國:人要去攆它,轟它,很費事,這是一問題。
>>進入 科技苑 空間
另一個難題是黑雞膽子很小,在放牧環境下,有很多天敵,很容易受到驚嚇,雖然戎建國採用清場、攔網等措施,把一部分地面上的天敵擋在外面,但地面上的天敵也不可能完全杜絕,而更難防的是天上的猛禽,當它們突然闖入或發出異樣的聲音,黑雞很容易受驚,産生應激反應。
(採訪)戎建國:因為它不懂,它看到以後非常害怕,造成雞應各種形式的應激,對雞的健康有問題。
産生應激反應的雞輕的得病,重的被嚇死,而一旦炸群,很難控制,戎建國想能不能根據雞的習性,找一些特殊的幫手呢?
(採訪)戎建國:雞啊本身就是老母雞帶小雞,一旦發現有什麼現象呢,老母雞把翅膀張開,讓小雞都躲到它翅膀底下,小雞受到一種保護。
>>進入 科技苑 空間
戎建國首先選了老母雞,請老母雞為小雞群做領導,本來是個好主意,可是戎建國在實際的操作中,卻遇到了困難。
(採訪)戎建國:因為母雞沒有孵化的過程,它是不會帶小雞的。
母雞有個特點,不是自已孵化的小雞,它就不會帶。另外即使母雞會帶,也不划算,一隻母雞最多只能帶10來只,戎建國的雞場有八千多只小黑雞,就需要800來只母雞來帶小雞,而母雞本是用來産蛋,讓它們帶小雞,産蛋的性能會大大下降,那還有誰能充當這個角色呢?
(採訪)戎建國:我也是聽民間老鄉們説,有一些地方他把公雞灌醉了以後,用公雞帶小雞。
戎建國沒有象民間説的把公雞灌醉,但他使用了公雞帶小雞的方法,戎建國選擇散養了1年多的敏捷聰明的公雞作為小雞群的新領導,一隻公雞配上100來只的小隊員,在小黑雞牧牧前,先讓公雞和小黑雞在室內生活一段時間。
(採訪)戎建國:我們就通過把公雞和小雞圈到這裡,進行相互熟悉的過程。
待上三四天,等公雞和小雞熟悉後,公雞就帶著各自的雞群去牧場了,有了公雞的保護,小雞們好象有了主心骨,膽子壯了,對野外的生活不再鞏懼了,而是充滿著好奇,毫不猶豫的往外跑了,戎建國他們也再不用費時費力為趕雞而煩惱了。
>>進入 科技苑 空間
(主持人)公雞引領小雞走出了野外生活的第一步,按理説有了公雞的照顧,小雞在野外的生活應該安穩了,可恰恰是因為公雞的介入,又引發了兩個新的問題。
(採訪)戎建國:公雞與公雞打鬥非常厲害,爭雄嘛,它們都想稱大稱王嘛。
牧場上有八千多只小黑雞,帶班的公雞就有八十來只,有些公雞為了爭奪更多的領地,會去侵佔別人的領土,那麼公雞之間的大戰就不可避免了,再加上公雞天性好鬥,公雞經常“鬥”得不可開交,往往鬥爭一開始,它們就忘記了小雞的安全;這是公雞帶小雞的第一個大弊端,而另外一個弊端,是有的公雞會欺負漸漸長大的小母雞。
(採訪)戎建國:因為公雞呢它總是有性的要求,它一旦發作以後呢,它老是會對一些母雞性騷擾。有一些小雞體質弱,都給它踐踏死了。
在野外,公雞又是打鬥,又是騷擾小母雞,看來,直接用公雞做雞群的領導,還是存在一些問題。當戎建國準備放棄大雞帶小雞的方法時,江蘇畜禽研究所的專家説還有一個方法可以消弱公雞的好鬥和騷擾小母雞的毛病,這就是把公雞閹割掉。
(採訪)專家:睪丸位置在雞的右大腿的前面,在兩個肋骨之間。
>>進入 科技苑 空間
閹割公雞在45日左右,如果太早,睪丸太小,不容易找到,但是太晚了也不行,睪丸太大,公雞出血比較多,會對它們造成傷害,死亡率也較高,45天左右的公雞,這個時候睪丸有黃豆粒那麼大,閹割後出血較少,成活率比較高,也能很快恢復健康。
(採訪)戎建國:這就是一隻閹割的公雞,它的頭像一個母雞一樣,身子像公雞。
閹割的公雞身材還是一隻公雞一樣,高大威猛,羽毛也很漂亮,但是腦袋長得有點象母雞,公雞的大冠、耳墜消失了,性格也發生了變化,越來越溫順平和,打鬥的慾望越來越弱。
(採訪)專家:第二個公雞閹割以後,沒有交配能力了。
閹割的公雞不再騷擾了小母雞了,雞群也就相對穩定了,公雞與小雞彼此之間和平共處,閹割的公雞能把全部的時間和精力都用來照看小雞了。在覓食的時候,閹割的公雞發現適口性好的食物,它總是在叫喚,讓小雞到它那去,並且教導小雞如何找到食物。另外在野外,公雞會時刻注意觀察,如果出現危險,公雞就會發出信號。
(採訪)戎建國:它會發出信號的,它發出一個語言通知小雞趕快跑,小雞只要聽到聲音,飛速往雞圈裏面跑,它都會的。
>>進入 科技苑 空間
小雞跑到安全的地方,不再是亂跑、亂竄、受驚扎堆等等,到了晚上公雞還會把小雞帶回圈,來保護它們。
(採訪)戎建國:焉割的公雞管理,減少在養殖過程中間的勞動力,就是把雞與雞之間,動物與動物之間的情感,讓它們發揮起來。它們自身管理它,
由於戎建國為小雞找到了第三任好領導,小雞有了學習的好榜樣,可以學著覓食、學著對付天敵,快速地掌握到野外生活的經驗,在野外安全穩定地生長了。
(字幕)放牧養黑雞措施一:閹割的公雞管小雞
>>進入 科技苑 空間
(主持人)在放牧養黑雞中,閹割的公雞做管理者,小雞在野外的生活進入有序的狀態,但是過了兩個月,牧養的黑雞在生活上還有一些其它的問題要解決,這就不是閹割的公雞能管得了的。
正常來講黑雞長二個月應該長一斤左右,而現在在牧場上呆了個來月了,才長了半斤,一找專家問原因,專家指出是黑雞缺少營養。因為牧放的雞,一般在野外主要是採食草種、昆蟲、蚯蚓等等,在野外,食物資源有限,營養水平不一定全面,黑雞單靠戶外採食,從營養角度來説,不一定能滿足黑雞生長的全部營養需要,所以在傍晚的時候,得給它們適當做一些補飼。
(採訪)
飼養人:會的,我們一般用口令去控制雞。
記者:怎麼控制?
戎建國:我們喂雞的時候,我們就用口哨。
>>進入 科技苑 空間
黑雞聽著口哨就來吃食,得從小就開始訓練的,當小雞剛到牧場時,每次吹口哨,如果它們過來了,就給一點飼料,時間長了,它會形成了條件反射。
(採訪)戎建國:很遠的雞只要聽到口哨的話,就知道開始開飯了,開始就餐了,很快就會趕到你飼養員這邊來。
戎建國他們主要為黑雞補充玉米、豆粕、麩皮等等,通過補飼後,大部份的黑雞都長得強壯,體重明顯增加,可是他們發現還是有一小部份黑雞長得比較瘦弱。
(採訪)專家:強弱不均,因為它這個是採食能力的問題,它這個放牧以後就是有些雞,喜歡搶食。
雞自身有大小強弱之分,雞與雞之間採食能力不一樣,會出現強的就越強,弱的越弱,那如何來平衡雞群大小強弱的問題呢?
(採訪)專家:我們採取弱的雞我們就採取隔離,隔離飼養。
戎建國每天都去仔細觀察雞群,發現這些歪脖子,歪尾巴,體形瘦小,羽毛沒有光澤的雞就把它們單獨挑選出來,放在在雞圈裏圍出的小欄裏,進行人為的管理,給它們開開小灶,讓它們少運動,多吃點營養豐富的飼料。
(採訪)戎建國:這樣有十幾天,小雞就會緩回來,它可以回到大雞群裏面去了。
在放牧養殖中,戎建國採用人為補飼和給弱雞開小灶的方法,大體上保證了雞群的均衡生長。
(字幕)放牧養黑雞措施2:雞群要補飼,弱雞開小灶
>>進入 科技苑 空間
(主持人)通過補飼和開小灶,牧養的黑雞生長髮育都很正常,120天左右母雞相繼開始産蛋,産蛋是好事,不過假如到處亂産就不是一件好事了。
母雞産蛋産在草地上,這産幾枚,那産幾枚,收集起來比較辛苦。
(採訪)戎建國:第二個它到處産蛋,人們可能沒有發現,雞蛋在戶外擺兩三天,在太陽暴曬情況下,雞蛋就變質了。
於是戎建國他們在老母雞休息的地方,墊上柔軟的墊料,這樣它們第一次在這裡産過蛋以後呢,就都在這個地方産蛋了,做個窩給雞産蛋挺好,可是另外的麻煩又來了。
(採訪)專家:因為它在自然環境以後,它不受到約束,它是很自然它就想抱窩這麼一個情況。
金陵黑雞本來就抱性強,在放牧養殖中,雞的生長環境最接近於自然狀態,它們的自由度大,這樣抱窩性就更為突出,雞一抱窩,不産蛋了,算一算帳,照這樣下去,每只雞最多才能産90個蛋,為了不讓雞抱窩,戎建國想了很多方法。
(採訪)戎建國:抱窩的時候,我們也採取了當地一些土辦法。把雞吊起來啊,給那水嗆它啊。
>>進入 科技苑 空間
把雞吊起來,就是把一個腿用繩子綁起來,懸空吊倒吊起來,強行限制它們不去抱窩;還有是用水嗆,就是把雞浸在水裏頭,通過外界刺激雞,抑制雞腦垂體發育,分泌雌激素,促使雞醒抱。
但是這些原始的方法也不太奏效,只能有效一次,而且不能持續很長,一會兒就過去了,等它重復抱窩的時候,還得這麼做它,非常難。
這些土辦法,只能管一次,下一次就不管用了;另外這樣對雞的摧殘也大,弄不好還會把雞給弄死,如何能安全地有效的減少雞的抱窩性?經過和專家的商量討論,戎建國他們決定從源頭上下功夫,把産蛋率高的母雞留下來我們做種雞。
(採訪)專家:這個種雞當中就是不斷淘汰,減少抱窩的雞,不斷淘汰,那就抱窩的現象越來越少。
>>進入 科技苑 空間
那如何來挑選出産蛋性能高的雞呢?當母雞長到120齡時,先從野外捉回雞籠養,每個籠裏裝一隻母雞。
(採訪)戎建國:到150天的時候,我們開始做觀察記錄,每一個單體母雞個體觀察記錄,觀察大概要3到5個月的時間。記錄它每一天産蛋的特點。
因為150天后的三個月正好是母雞的産蛋高峰,這段時間連續三個月每個月都能産22枚蛋以上,對於黑雞來説就算得上是高産蛋量,達到這個標準的母雞全部保留,低於這個量的母雞就直接淘汰。一批批地選擇,種母雞每批都是優中選優,通過幾年的優勝劣汰,最後得到就是金陵黑雞中的高産蛋雞了。
(採訪)戎建國:以前抱窩性能達到60%到70%左右,現在黑雞抱性大約控制在5%到10%之間。大概一年産150到165多枚蛋。
戎建國這裡的黑雞不但産蛋量高有所提高,質量也不錯,您瞧這蛋黃飽滿,蛋清的粘稠度也很高,蛋黃都能用手提起來,夠奇特的吧。
(字幕)牧養黑雞措施3:淘汰産蛋少的母雞
放牧養殖,通過公雞管理小雞,來穩定雞群,通過補飼和給弱雞開小灶,來保證雞群均衡,通過從母雞的種源上下功夫,減少母雞的抱窩性,黑雞養得健健康康的,自由自在的在這片戶外的小天地裏生活著。
(主持人)戎建國在放牧養黑雞的過程中,解決了一個個難題,總結了不少獨特的養殖方法,今天咱們提到的這幾點,對於同樣放牧養雞的,也可以借鑒借鑒,再根據自已的實際情況,琢磨出適合自已的方法。
>>進入 科技苑 空間
責編:劉岩
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