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渾身都爬滿了蜜蜂的這位,是河北省趙縣沙河店的養蜂人劉利現。俗話説的好啊,藝高人膽大,老劉能做到蜜蜂爬滿全身卻毫發不傷,那是因為他了解蜜蜂,熟悉蜜蜂。
因為老劉事先在身上涂上了蜂王漿,還把蜂王放在了身上,所以蜜蜂不會傷害他。老劉不僅熟悉蜜蜂,而且養蜂的道道也特別多,就説這蜜蜂的繁育吧,就有他獨特的方法。
這不,剛一入秋,老劉和他的弟弟就忙起蜜蜂的秋季繁育來。
(採訪)
記者:“老劉您這是幹嗎呢?”
劉利現:“我們現在,在準備秋繁,控制蜂王。”
看著老劉哥倆把蜂群裏的蜂王一個個捉出來,然後關到這樣一個個封閉的小房間裏,不懂養蜂的人還真有點納悶,這蜂王在蜂群裏肩負著傳宗接代的重任,既然搞秋季繁育,為什麼要把蜂王捉出來關禁閉呢?這就得説説秋繁的概念了。
>>進入 科技苑 空間
俗話説,一年之計在於春,可對養蜂人來説卻是一年之計在於秋。
因為只有這秋天的蜂群壯壯實實的,能夠平安地越冬,才能為來年春天蜂蜜的産量打下個好基礎。要想蜂群強壯,首先必須有強壯的、繁殖能力強的蜂王。一般來説,一個蜂王的使用壽命是一年左右,經過春夏兩個大的流蜜期,大部分老蜂王的産卵能力就都下降了。
(採訪)河北省趙縣養蜂協會會長 劉利現:你像這個蜂王,它從顏色、年齡上可以判斷,你像這個蜂箱有記錄,它這個蜂箱它是去年秋天育的蜂王,到現在正好一年了,你看它這個身體素質你也可以看得到,你看它這個體形已經縮小、變小,體形已經變小了。變小你要是再利用它,它還可以産卵,就産卵一是顆粒比較輕,哺育後代成功率比較低。
在秋繁的時候,這些超過一年、繁殖能力下降的老蜂王,必須淘汰掉,不能再使用,然後再給蜂群培育出強壯的新蜂王。不過,還有一部分沒有超過一年的蜂王,繁殖能力還不錯,淘汰了未免可惜,所以老劉就把它們捉出來關到了儲王框裏,作為備用蜂王,如果新培育的蜂王出了問題,這些備用蜂王就可以立即“上崗”,繼續擔負起繁育的重任。
把備用蜂王捉出來,分別關進這種儲王框,每個蜂王一個小單間,飛不出來,還能避免相互打架。不過,蜂王都是被工蜂們飼喂的,這些蜂王在“備用”期間,靠誰來喂呢?
(採訪)劉奉獻:剛才我們這個就是儲備蜂王,把這個蜂王搞在這個儲王框裏面,儲王框裏面,儲王框又放在這個無王群裏面。
原來,老劉他們特別選定了一個沒有蜂王的蜂群,來飼喂這些備用蜂王。蜂群是離不開蜂王的,所以只要有蜂王進來,群裏的工蜂就會主動飼喂它們。但是一般來説,一個蜂群裏只允許一個蜂王存在,一下來了這麼多陌生的蜂王,蜂群會不會攻擊它們呢?這時候就看出這儲王框的另一個好處了。它的背面是活動的鐵板,正面呢是網格很小的紗網,蜂王出不來,其它蜜蜂進不去,所以蜜蜂是傷不到蜂王的。但是通過這層紗網,工蜂可以飼喂它們。
>>進入 科技苑 空間
(主持人)質量差的老蜂王被淘汰了,備用蜂王也安置好了,下面再説説新蜂王。這新蜂王啊要在秋繁之前就要培育,等到它快要從王臺出來的時候,才開始咱們前面説的安置老蜂王的工作,然後呢再把成熟的新王臺分配到各個蜂群裏去。不過在分配新王的時候也是有學問的。
(同期)
劉奉獻:哥,你快來
劉利現:擠團了,你看打死了看看裏面還有沒有活的
經過一番激烈的打鬥,這只蜂王被這幾隻工蜂咬死了,並且被拖出了蜂群。蜂王那是一個蜂群的首領啊,怎麼會被蜜蜂咬死拖走呢?這裡咱們要先説一説新蜂王是怎麼繁育出來的。老劉手裏拿的這個木框,上面這幾排像蠶繭一樣的東西,就是用蜂蠟製成的人工王臺。為什麼要使用人工王臺呢?
在蜜蜂的家族裏,蜂王和工蜂都是雌蜂,它們的幼蟲是沒有分別的,但是只有出生在王臺裏,從小吃優質蜂王漿長大的才能成為蜂王,
而出生在蜂房裏的大部分雌性幼蟲,只能吃蜂蜜和劣質的蜂王漿,生殖系統不能發育成熟,沒有生殖能力,就成了工作蜂。
>>進入 科技苑 空間
這也就是説,蜜蜂幼蟲能不能發育成蜂王,是否出生在王臺裏是個關鍵因素,根據蜜蜂的這個特點,養蜂人為了提高蜂王的質量,也為了一次能培育出更多數量的蜂王,就採用人工製造的王臺來培育新蜂王。
當老蜂王在蜂房裏産下卵3天后,也就是蜂卵孵化成幼蟲以後,馬上把它們取出來,集中放到這種人工王臺裏,然後把這些人工王臺放入一個強蜂群內。蜂群裏的工蜂就會主動用蜂王漿飼喂這些幼蟲。
人工王臺放置的位置也是有講究的。現在的蜂箱都是上下兩層,上面是工蜂釀蜜的繼箱,下面是蜂王産卵的巢箱,人造王臺放在上面的繼箱裏,由於中間的這層隔板縫隙很小,只能讓工蜂通過,所以不用擔心下面的蜂王會上來傷到王臺裏的幼蟲。
那麼為什麼還會出現新蜂王被咬死的現象呢?這得從蜂王羽化的時間説起。
一個蜂王從卵到羽化成成蟲,一般要經過15天的時間,這些人造王臺裏雖然都是同一批蜂王,但是因為個體差異,它們從王臺裏出來的時間不會完全一致,有早有晚,這一早一晚,哪怕就前後相差幾分鐘,也會造成損失。
(採訪)劉利現:它出來早的把出來晚的一個一個地逐漸都殺死,殺死以後蜜蜂慢慢把它清理掉。
這第一個出來的新蜂王,自然佔有主動權。它不會允許其它蜂王的存在。它一旦從王臺出來,第一件事就是到處巡邏。
(採訪)劉利現:出來早的,它到處巡邏,把出來晚的蜂王用蜇針蜇死,這是蜜蜂的一種生活習性。
>>進入 科技苑 空間
然後被蟄死或蜇傷的蜂王就會被蜂群裏的蜜蜂掃地出門。所以要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就必須提前對新王臺進行分配。
(採訪)劉利現:這個情況,應該把日期一定要記準,及時分配,在蜜蜂蜂王臨出房的頭一天一定要把它完全分配完。
也就是説,蜂王15天羽化出臺,最好在12天的時候就要開始分配,最晚14天的時候一定要分配完。方法就是,用刀子把成熟的王臺小心地割下來,然後再粘到巢脾上,每個蜂群放一個王臺。在放新王臺的時候,不能太著急,最好在拿走老蜂王一天后放入,為什麼呢?老劉説了,這是先讓蜂群有種失去蜂王的感覺,蜂群沒了蜂王可不行,這樣它們看見有了新的王臺,就會迫不及待等著新蜂王儘快出世。
>>進入 科技苑 空間
(主持人)這分配新蜂王有個原則,就是一定要在它羽化出臺之前分配到蜂群裏,要是等羽化出臺了再分,就得不償失了。前面説了,在分配新蜂王之前,要把老蜂王先捉到儲王框裏存放起來,然後再放入新王臺,但這新王臺放進去了是不是就萬事大吉了呢?
這即將成熟的新王臺放進蜂群裏了,但是還不能保證個個都能成為好蜂王。
(採訪)劉奉獻:它不是100%的,反正大部分都是好的,一般時候正常的情況下90%多的都是好王臺,也有個別不成功不是好的
那麼這些個別不好的怎麼才能發現呢?老劉哥倆的經驗是:通過三次檢查就能確定。這第一次檢查呢,是看體形長相,時間是王臺放入蜂群的第二到三天,也就是蜂王成熟出臺的那天。
(採訪)劉奉獻:頭一次檢查比較關鍵,頭一次你檢查以後,看看它剛一齣臺的情況,出來沒出來,出來蜂王的體形、體形和長相好不好,憑你養蜂的觀察好就是好,或者殘疾不殘疾,一齣房它就是個殘疾王,那個馬上就要淘汰。
體形健壯,長相勻稱,沒有殘疾,基本就是好蜂王了。
新蜂王出臺第五天就能出去飛翔了,在第五天到第十天這段時間,它要飛出去和雄蜂交尾,這時養蜂人要進行第二次檢查,看新蜂王的婚飛情況,檢查新蜂王是否安全回來。
(採訪)劉利現:你像有時候秋天有外面的蟲害,或者説大胡蜂,雄蜂跟蜂王交配的時候,碰到胡蜂把它掐死,這一種情況。另外還有一種情況它飛出去受到別的鳥,別的藥物侵蝕都容易造成丟失。
>>進入 科技苑 空間
能夠安全回來,就可以初步判斷這是一隻好蜂王。接下來是最後一次檢查,也就是10天后看蜂王的産卵情況。蜂王交尾後回到蜂巢,最快兩天就能産卵,如果蜂王産卵均勻,卵圈面積大,這就是一隻好蜂王。
通過三次檢查,發現蜂王不正常或者意外受傷死亡,都要進行更換新的蜂王,這個時候呢,前面儲存起來備用的老蜂王就派上用場了。
(採訪)劉奉獻:那個儲備群裏,儲備的那個王拿過來補充到那個群裏。
因為老蜂王和這個缺王的蜂群不是一家人,所以在補充進來以前要採取一些措施,大多數養蜂人都採用這種小王籠把王關起來放進蜂箱裏,等過一個晚上,蜂王和其他蜜蜂的氣味混合了,再把蜂王放出來,這叫間接介紹法。
(採訪)劉奉獻:那種方法太麻煩也消耗時間,耗時、耗力。
而老劉哥倆現在用的是直接介紹,就是直接把蜂王在蜂蜜裏蘸一下,蜂蜜的氣味蓋住了蜂王本身的氣味,效果更好。
(採訪)劉奉獻:今天介紹今天晚上它可以馬上就産卵,介紹了以後兩三個小時它就正常産仔了。你要是間接介紹的,最少你要二十四個小時,這個王這段時間不産仔,一定要浪費時間。
老蜂王從儲備到補充到蜂群正好是半個多月的時間,這也就相當於讓忙碌了大半年的老蜂王休息了半個月,産卵的能力就恢復了很多。
>>進入 科技苑 空間
(主持人)這新蜂王培育成功了,接下來它就要産卵繁育後代了,新蜂王身體好,産卵能力強,在春季繁育的時候,可以由著它的性子産卵,可在秋季就不行了,到了後期必須限制它。
為什麼到了秋繁後期要限制蜂王産卵呢?這跟秋繁的目的有關。
蜜蜂秋繁的目的是為了培養高質量的越冬蜂,為來年的春季繁育打好基礎,所以養蜂人這時候追求的不是蜜蜂的數量,質量才是最重要的。
(採訪)劉利現:天氣降到零度了蜜蜂還在産卵,這種蜂群出來那個卵的時候,到時候,一是蜂群出來的幼蜂發育不成熟,二是群勢裏面的飼料造成最大的浪費。
因為外面氣溫低,幼蜂的成活率就低,即便成活了,它也是只會矮矮地飛翔,不能工作,自己浪費了飼料不説,還需要別的蜜蜂喂養它,這樣無形中又拖累了其他蜜蜂,縮短了其他部分蜜蜂的壽命。
(採訪)劉利現:經過參加哺育蜂,參加工作的這樣的蜂,消耗身上的脂肪消耗身上的營養成分,這樣的蜂它壽命要縮短。
這樣後期産的仔不僅自己難成熟,還要拖累其他蜜蜂,實在是得不償失。所以最好在秋繁後期,像北方地區,最好10月下旬開始關王,等最後一批幼蜂發育成熟,天氣也開始轉冷,這時正好讓蜂群越冬。
>>進入 科技苑 空間
這個時候關王就不能和秋繁前儲備老蜂王那樣做了,而是把它在自己的蜂群裏囚禁起來,目的只有一個,讓它不能産卵。
蜜蜂産卵有個特點,它在産卵時,必須把尾部插到蜂房裏才能順利産卵,所以只要做到不讓蜂王有這個産卵的動作,蜂王也就産不了卵。所以大多數養蜂人為了不讓蜂王産卵,就想辦法關蜂王的禁閉,而關禁閉的房間也是這種用竹子做成的小籠子。
(採訪)劉奉獻:把這個王一捉往裏一放,放了以後一推推進去,放在蜂路中間。
把蜂王關在小竹籠裏,放到蜂路中間,能做到不讓蜂王産卵,可是後來老劉哥倆發現,把蜂王關進籠子,也有它的缺點,關進這麼個小籠子,你説能舒服嗎?活動量小了不説,還容易凍死蜂王。
(採訪)劉奉獻:也可以凍死,就是説你冬天猛一冷的時候氣溫猛一降低,秋天往冬季走這一段時間氣溫不太穩定的時候忽高忽低猛一低凍蜂團一收縮,你挂那個地方可能偏離了中心,可以説離那個蜂團遠了,那王籠出來了,容易把王凍死,就傷王情況特別多。
>>進入 科技苑 空間
那麼怎樣才能改掉這些缺點呢,細心的劉利現有次去南方,從養蜂同行那裏學到了一種新辦法。就是用上這種塑料節育套,也能達到關王的目的。劉利現拿回來以後,他的弟弟就第一個表示懷疑,這麼個小東西能管用嗎?
(同期)
劉奉獻:不習慣接受這個新鮮事物,老怕不成功。
劉利現:南方養蜜蜂人家用這個節余套這個方法控制效果挺好的,效果挺好,他説我做一下實驗。
這個塑料節育套是能夠張開的,把它套到蜂王的腰上,其實也是起到了一個阻擋的作用,有了它的阻擋,蜂王也無法把尾部伸進蜂房裏産卵,可一實驗,卻傷到了蜂王。
(採訪)劉奉獻:就拿這個鑷子直接套,一套套了幾個王傷了幾個王,嚇得就不敢用了。
當時不少南方的養蜂戶都已經使用這種方法,而且效果很好,這都是親眼所見的啊,怎麼到他們這兒還會傷到蜂王呢?
(採訪)劉奉獻:就找原因了,就請教外界人家師傅問人家,是什麼原因?人家介紹説大概你這個手法不對。以後回來了以後慢慢又摸索,回來又改了手法,再掌握套套的技巧,手法掌握好了以後,挺安全也挺省事。
>>進入 科技苑 空間
傷到蜂王那是因為操作時的手法不正確,所以手法一定要掌握好了。
(採訪)劉奉獻:一張,往上,從腹部往下,這樣到了節紋那兒,手往前一推,扶住這個,這個手指扶住這個位置了,連扶帶推,這個手往後一收這個鑷子它就上去了。套好了以後你再觀察一下。
關鍵一點要注意,操作的時候一定不要夾住蜂王的翅膀和後腿。就這樣一個小小的改進,蜂王自由了,達到了更好的斷子效果,而且等天冷的時候,它也可以和其它蜜蜂擠成一團取暖,安安全全地度過寒冷的冬天。
(主持人)正是因為老劉哥倆善於學習,肯動腦筋,所以他們養蜜蜂,年年收益不錯。其實搞其它養殖也是一樣,有努力就會有收穫。好了,今天的節目就到這兒。
>>進入 科技苑 空間
責編:劉岩
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