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我們剛才在畫面裏看到的豬,是西藏一種古老的地方豬種,叫作藏豬,因為肉香皮薄,營養價值高,而得到了藏香豬的美名。它們主要生活在我們國家的西藏、青海、雲南等一些高原地區。如今,有人把藏香豬從青藏高原上帶下來,放到三面環海的山東省威海市安家落戶了。
把藏香豬從西藏帶到威海來養殖的這個人,是威海市福裏社區的書記宋吉琛,當初想帶領村民們搞點養殖的老宋,偶然聽朋友説起,藏香豬肉好吃,在藏區特別受當地人和遊客的歡迎。而且最吸引老宋的是,他聽説這是一種吃草的豬。
(採訪)威海市福裏社區書記宋吉琛:當時引進這個品種的時候,第一個目的就是為了吃上放心肉,綠色食品,第二個就是為了降低養豬成本,如果成本降下來了,老百姓的收入不就增加了。
藏香豬是一種高原放牧型的豬種,體型比較小,生長速度比較慢。天生就能吃草的藏香豬,在西藏老家,它們散養在廣袤的草原上,牧草、植物的莖、葉、果實是它們的主要食物。吃著這些綠色食品,再依照它們的本性,經過一年多時間的慢慢生長,藏香豬就能長出高品質的肉了。
而且,以草作為主食,還能節省不少糧食。一般在寒冷的季節和藏香豬的繁殖期間,有條件的牧民才會給它們補充些青稞、小麥等精飼料,這樣一年算下來,養殖成本大大降低了。
(採訪)宋吉琛:物以稀為貴,在威海這個地方沒有藏香豬,到西藏旅遊,就是藏雞藏獒藏香豬,想吃藏香豬只能到西藏才能吃到。
>>進入 科技苑 空間
於是,老宋決定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採訪)宋吉琛:我想,要是這個豬到威海來,這邊的山、水,草都要比西藏要好,在威海,這個豬能不能生長。
説幹就幹,2006年,老宋和幾個村民到西藏買了幾頭藏香豬。為了保證藏香豬能平安落戶,他們連夜開車往回趕,路上是一點兒也沒敢耽擱。
(採訪)宋吉琛:豬那麼小,路上怕餓死,在車上又怕憋死,很麻煩。當時還準備的暈車藥,特別注意,走路的時候,包括急剎車,特注意,不要急剎車,不要急轉彎。
車子開得再怎麼注意,這小豬們一路上也受了不少顛簸之苦,産生了應激反應,擠成一團,有的乾脆趴到了地上。
(採訪)宋吉琛:它四蹄都趴在地上,口裏還像流著口水一樣,當時就想這豬到底能不能運回威海,心理特別害怕,走半路了,就怕死在半路上。跑4、5個小時就休息半個小時,一個小時。
經過三天三夜的長途跋涉,藏香豬總算是安全抵達了威海。休息了大半天,小豬們稍稍緩過來一些,老宋這才松了一口氣,心裏想,這藏香豬適應能力還挺強,應該在威海能養。不過,這麻煩事兒也跟著開始了。
>>進入 科技苑 空間
(主持人)藏香豬來到威海,一下車,當時的體力恢復還挺快,可是接下來的幾天,産生了應激反應的小豬,毛病不斷,為了讓它們能儘快適應環境,老宋和飼養員們沒少想辦法,可是畢竟頭一回養藏香豬,他們也是摸著石頭過河。
2006年,藏香豬剛到威海的時候,威海人都沒聽説過這種豬,更別説搞養殖了。藏香豬一到村裏來,大傢伙可都拿它們當個寶。按照養家豬的樣子給它們建起了新圈舍。
(採訪)宋吉琛:這個圈是這樣的,先臨時把它們圈養一段時間,看一下,如果適應了就外放。畢竟咱不懂這個豬,氣候、吃的東西,生活習慣,咱都不知道,先圈養看看,摸透了,再放到野外。
圈舍條件雖好,但是小豬們很不自在。因為在西藏,藏香豬都是在開闊的大草原上自由活動,無拘無束。剛離開老家,就被水泥、磚塊圍起來,一下子它們還接受不了。再加上周圍的氣味和聲音都那麼陌生,小豬們一直戰戰兢兢,經常躲在墻角裏。
(採訪)宋吉琛:西藏那個地方特別靜,到威海來,這個地方有時放鞭炮的,有的放高音喇叭,它們就很警覺,很害怕的樣子。
為了能和遠道而來的客人聯絡一下感情,安撫它們的情緒,飼養員把事先準備好的玉米麵和豆餅拿給小豬吃,想用精飼料給一路辛苦的藏香豬好好增加營養,補充體力。
(採訪)宋吉琛:我當時想,這個豬是吃草的,那麼咱給它精飼料吃,能長得更好點。為了到威海來繁殖,長得更快點,發育更好點,把它伺候好。
>>進入 科技苑 空間
誰知,小豬們卻似乎不領情。
(採訪)宋吉琛:當時準備好多飼料,它們不愛吃這玩意,喂到豬圈裏,它哼哼直轉圈,但是你給它青草,它就喜歡吃。
在高原地區,很多地方受資源條件的限制,藏香豬只能以草為食。但是光靠青粗飼料,飼料轉化率比較低,豬長得也實在太慢。老宋想,原來藏香豬的生活環境是沒那麼多糧食吃,現在既然來到了威海,為何不能利用當地的資源,讓藏香豬多吃些營養豐富的食物,讓它們長得更快更好呢。
於是,飼養員每天都給小豬們放一些香噴噴的飼料,讓它們慢慢熟悉。精飼料和草一起吃,粗細搭配,這樣小豬們的營養更全面了。
可是,吃了好東西的藏香豬,身體還是出現了不良反應。
(採訪)農戶:剛開始來家,豬拉肚子的比較多,不適應當地環境,怎麼老拉肚子,這是怎麼回事。
諮詢了專家才知道,這還是應激反應的症狀。飼養員給生病的小豬吃土黴素,兩三天以後,它們的病情才有所好轉。
>>進入 科技苑 空間
慢慢的,兩三個月的時間過去了,藏香豬對周圍的聲音、味道熟悉了,這才放鬆下來,它們活潑好動的本性也隨之顯現出來,在圈裏面開始不安分了。
(採訪)宋吉琛:亂跑,它在圈裏面亂竄,老想從墻裏面跳出來,因為當地不是圈養的,是散養的,自由自在的出去,回來,沒人管它什麼時間走,什麼時間回來。
老宋覺得把藏香豬外放的時機成熟了,在山上散養,它們就能按照本性去活動,吃草。
藏香豬骨子裏就帶著野性,到了野外簡直如魚得水,舒舒服服的享受生活。小豬們漸漸長大了,開始生兒育女,它們已經接受威海這個新家了。老宋他們看到這個情景,信心大增,又先後幾次到藏區引進了十幾頭藏香豬,繼續繁殖。
如今,三年多過去了,現在一起上山的豬,已經發展成很壯觀的大部隊了。可是,在威海這藏香豬多了,也帶來了一個新的問題。
>>進入 科技苑 空間
(主持人)老宋他們又遇到什麼頭疼的難題呢?原來啊,這趕豬上山的事兒,飼養員以前可沒幹過,特別是面對這麼一大群腿腳靈活、喜歡登高爬坡的藏香豬,局面實在不好控制。飼養員們摸索了好長時間,才逐漸掌握了技巧。
以前豬少的時候,藏香豬由著性子到處跑,飼養員還能一個個把它們趕回來。可是這麼一大群豬,再去挨個兒找它們,工作難度可太大了。
所以,這浩浩蕩蕩的大部隊上山,第一個要注意的,就是不能由著它們的性子亂跑。
(採訪)農戶:這個豬和牛羊一樣道理,關鍵人給它教養。慢慢時間長了,它懂你的意思了,説走,吹哨,就知道走,你到前面一立,它就知道不讓走了。
豬慢慢對這個聲音産生了條件反射,就會跟著哨聲來行動,不會再東跑西撞了。這大豬聽話了,小的也會跟著學。
(採訪)農戶:我們這群豬,就是這樣小個兒的豬是剛出來,有點不習慣不聽話,成年的豬都知道,像這麼大的豬,怎麼招呼都聽。剛開始進來的,比較調皮,不大聽話。慢慢的看著豬媽媽,就知道怎麼走,一個星期,就教的溜好。
調教好了豬群,這大部分的豬還是守規矩的,可是這麼多豬,總免不了有些特殊情況,藏香豬掉隊的事情時有發生。因為在山上,藏香豬吃累了,就會躲在陰涼的地方休息,有時候藏的太隱蔽了,睡得又香,根本聽不到飼養員召喚。所以,豬走到的地方,飼養員也要跟過去,在草叢裏淌著走,用竹竿仔細搜尋。
趴著睡覺的還算好管,遇到那些活躍分子,更讓飼養員操心。藏香豬都有付好腿腳,又喜歡冒險,專門往高的地方爬,多陡峭的山坡也敢上。剛開始不知道它們有這麼大能耐,飼養員特別擔心,稍有往上爬的苗頭,就馬上制止。後來逐漸了解了它們的特長,飼養員的管理方法也隨著改變。
(採訪)農戶:這麼跟你説吧,豬爬了很高以後,你不能馬上驚嚇它,不能往下打,一掉頭很突然的,就怕滾下來,上高了以後,慢慢招呼,吹口哨,就在底下看著,扔塊石頭,它就知道了,就下來了。
藏香豬和飼養員有了感情,配合也越來越默契,每天順順溜溜的跟著飼養員進山,到不同的活動場地去吃草。今天這塊地方吃過了,就讓草地修養幾天,等草長高了,豬群再來吃,這樣才能一直有充足的食物資源。豬吃了山上的草,增加了營養,同時把糞便留在了草地裏,充當了植物的肥料,還能滋養土壤,一舉多得。
>>進入 科技苑 空間
每天上午六點半到十點半,下午兩點半到六點半,整整八個小時,藏香豬都呆在山上吃草,除了可以充饑,還能防病治病呢。根據自己身體的需要,它們有選擇的吃掉一些藥用植物,來增強體質,提高免疫力。即使有了點小毛病,用天然植物來抗菌抗毒,不用吃藥打針,這樣長出的豬肉更安全。
放牧結束,小豬們歸家心切,爭前恐後的往家奔,因為回去還有頓好吃的晚餐等著它們呢。飼養員每天都會給藏香豬補充一些精飼料,200斤糠、4斤玉米麵、8斤花生餅,再加上125克鹽,按照這個比例混在一起,它們這一天才算能吃飽吃好。
(主持人)養豬的人都知道,青壯年的豬相對比較好養,就屬懷孕的母豬和小豬仔最不好伺候,藏香豬也是一樣。剛開始,老宋他們掌握不好門道,損失了不少小豬。所以啊,飼養員對懷孕母豬的保護工作得提前著手。
除了每天上山的那只精壯部隊,還有不少藏香豬是整天呆在養殖場裏,原來她們身份特殊,都是懷孕待産的豬媽媽。
(採訪)宋吉琛:到下豬前七八天,我們就把圈養起來,防止下的小豬隨著老母豬在外面踩踏死,再一個防止母豬就快預産的時候,在山上回來的路上跑流産了。
頭豬一哼哼,所有的豬都跟著跑,這互相一擁擠,很容易擠到母豬的肚子。而且山路坑洼不平,還有很多石塊,母豬也容易摔跤。還有個更大的問題,就是這母豬生豬仔兒的時候喜歡藏起來。
(採訪)農戶:剛開始這個豬來家,它要生小豬我們就不清楚,野性比較大,我們給他搞的豬窩,它不在那下,跑到山上去下,我們發現這個豬沒有了,滿山找,聽見狗在哪叫,一看下一窩小豬仔,下在山上了。
所以飼養員乾脆把母豬留在圈裏待産,提前保護起來。
>>進入 科技苑 空間
但是這時候,對這些準媽媽們的食物可不能怠慢了,飼養員就到山上去割青草回來給母豬吃,再多補充些營養豐富的精飼料,好好調理身體。
剛出生不久的小豬,強壯的能吃到更多的奶水,弱小的只能靠邊站。為了讓這些小豬生長髮育不掉隊,飼養員也有辦法。這第一個就是,找奶媽。
您看,在養殖場外面的這只山羊,其實這就是飼養員為小藏香豬準備的奶媽。對弱小的豬,就得給它開小灶,用羊奶作為補充的食物。不過,畢竟豬奶和羊奶的味道不一樣,剛開始小豬有些排斥。可是它們餓極了,反復喂幾次,它們也就接受了羊奶的味道。
小豬的肚子是都吃飽了,可是問題又來了。小豬吃了羊奶,開始拉稀。詢問了專家才知道,原來是羊奶細胞大,豬奶的細胞小,小豬腸胃不適應。只要把濃濃的羊奶加水稀釋一下,再喂給小豬吃就沒問題了。
這給小豬補充營養的第二個方法是,就是涂藥水。
老宋聽專家説,剛出生的小豬都特別容易貧血,所以這時候要給它們補充微量元素,增強造血能力。
(採訪)宋吉琛:要給它補充鐵、鋅這樣的元素幫助它造血。要不生下小豬在5天以後,容易拉肚子拉白痢,還治不了。
那給這些還在吃奶的小豬怎麼補呢?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把營養劑塗抹在母豬的乳頭上,等小豬吃奶的時候,自然就把營養吮吸到肚裏去了。可是,有些母豬在哺乳期很兇,飼養員根本別想靠近,那麼,就只能把小豬抓來,直接灌喂,每只小豬兩毫升就可以了。喂完了,得趕緊把小豬放回到窩裏去,要不然母豬會一直不依不饒的抗議。
>>進入 科技苑 空間
等到小豬長到20天左右時,光靠奶水可喂不飽它們了。飼養員發現,這個時候,母豬經常把它們最喜歡的青草嚼碎了,又吐出來,喂給小豬們吃。
(採訪)宋吉琛:讓它們直接吃草也吃不了,豬小,才二十天,這時候老母豬吃青草的時候,就把草嚼成團,小豬慢慢適應吃草。
小豬一個月才能斷奶,長到二十天左右,它們的食欲很旺盛。母豬就開始教小豬認識青草,給小豬打下吃草的基礎。等到一斷奶,小豬們就能跟著大部隊自己上山去吃草了。
老宋和村民們把藏香豬引到威海來,養殖規模也在不斷擴大,目前來看收效還不錯。
拋開老宋他們養藏香豬不説,其實我們大家對藏香豬的認識還是非常少的。中國農業大學的王連純教授,在藏香豬的品種保護和開發利用方面,有段論述,或許能給我們一些啟迪。
(採訪)專家:中國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教授,王連純:藏豬作為我們中國高山類型的豬的資源應該保護,這是基因庫啊,但是基因庫應該是很純的,是近親繁殖,近交的結果,作為資源是應該保護,另外這個資源怎麼利用,有大資本的搞實驗動物,做人的動物模型,人類有400多種病可以在這個豬的身上做實驗。再一個,如果體型能大一點,能達到六七十公斤的豬,就可以做轉基因豬,做人的器官移植用。沒有大資本的就搞雜交育肥,如果農民已經養了藏豬,最好用山東地方的萊蕪豬進行雜交,雜交後代的母豬每窩最少産12、13頭,産的又多,長肉也多,長得也快,肉質不會有大的變化。
(主持人)把藏香豬做成實驗動物供科學研究,或者發展雜交肉用,專家給對藏香豬感興趣的企業和農民朋友都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思路。保護稀有的品種資源,同時科學合理的開發利用,希望我們這期節目能帶給大家一些思考和啟發。
>>進入 科技苑 空間
責編:劉岩
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