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節目同期部分的對話為以下被採訪者
河北省容城縣 瓜農 王福樂
河北省容城縣 瓜農 朱衛東
河北省容城縣 瓜農 劉廣青
河北省容城縣 瓜農 劉慶會
(主持人)一進入七月,瓜農王福樂的一百多畝露地西瓜就陸續進入採摘期了。直到收購西瓜的卡車在田邊上排起了隊,老王這懸了一個多月的心才算徹底放下了。照説這有著十幾年經驗的老瓜農對自己種的瓜應該是心中有數呀。話是這個理,可這回老王緊張確實是有原因,因為今年他的田裏試種了一個新品種,而且,這新品種一換,就把他爛熟於心的一些種瓜的老經驗老環節也給小小的顛覆了一把。
(同期)
好傢伙,這個得有十六七斤。
這個也得有15斤以上。
咱們拉瓜的這不直接都來了。
這西瓜是新品種,皮薄,吃著口感甜。
我剛切了一個,比這個還好呢!
他説你這是什麼瓜呀?我説什麼瓜,這是頭一年的新品種,我就説你現在可以説現場切開瓜,隨便嘗。如果比別的品種不甜了這瓜,我説,你就白裝,一分錢不要。上午四萬多斤吧,賣了。這拉瓜的就是認定這品種了。
當初決定要不要試種這個“金牌懶星”的時候,老王可是下了老大的決心呀。
説白了,這“懶星”一種上,一些傳統的管理環節可就得跟著變了。要改變這根深蒂固的老經驗老技術,確實讓人心裏犯嘀咕。
那這技術環節到底是變在哪兒了呢?
>>進入 科技苑 空間
(同期)
這個西瓜一棵秧有多少蔓全留著,但是得攏蔓。就是把這一棵攏成一溜,這個蔓一棵攏成一溜。
換了這個新品種,你這麼一捋,它就好了,一捋,就向前走了。
今年這個新品種就是從中間這麼一捋,就一道工序,一捋就拉倒,也用不著整枝了,用不著壓蔓了。
您聽見沒有,“不用整枝不用壓蔓了,”“所有的瓜蔓還全留著”。種瓜的內行聽見了,擱誰都得支棱起耳朵來呀。為什麼?因為這“整枝壓蔓”,一直就是種瓜的基本要點呀,好瓜把式哪個不是從“整枝壓蔓”開始學起的!這個硬理兒能變嗎?
(同期)
我想不明白。當時想不明白就是不放心,大面積種植這個。
是不是能長瓜呀?對。
我種了二十年瓜了,都是必須要整枝壓蔓的。對。
來了一個品種不整枝不壓蔓能不能長瓜呀,我有這個活思想。
對,絕對有這個活思想。
種了二十幾年瓜的老瓜農,年年都要辛辛苦苦在田裏打理瓜蔓。心裏有疑問那是必然的。
咱們不妨就先看看這傳統的“整枝壓蔓”到底是怎麼回事。
種瓜的時候,每個定植穴裏種下的雖然是一棵瓜苗,可是之後從基部生出來的瓜秧瓜蔓加起來可不止七八條。傳統的方法只留下一根主蔓和旁邊的一兩根側蔓,其餘的那些枝枝杈杈都得去掉,這就是“整枝”。
>>進入 科技苑 空間
理論上來説,每根秧子上都能開花結結果,可如果任由它們發展,這攤子鋪得太大,不但每個秧子上的果都長不大,嚴重的甚至根本就坐不住果。所以就得採用“丟車保帥”“棄卒保車”的策略,只留下強壯的主蔓穩紮穩打,保證一株苗最終會結出一個大瓜來。
這“整枝”是整枝,“壓蔓”可就是另外一回事了。用種瓜的行話講,那是為了防止“滾秧子”。
整枝後留下的獨秧上好不容易開花坐了果,可有時一陣大風,就能讓這小瓜夭折了。
(採訪)河北省容城縣八于鄉農技站 農技師 沈山林:自古以來種西瓜就要整枝壓蔓,壓蔓就是為了防止風刮卷了秧,或者是防止風在瓜很小的時候,如果一颳風,這個秧子隨便動,用葉子一磨,這個瓜就化了,就坐不住了,
你看這個小瓜,這就摩擦了一點吧,這摩擦了一個黑點,這個瓜一兩天就化了,就坐不住了。所以這個絨毛,不是它自然消褪下去的時候,是不能用其它的物體把它磨了的。
帶著胎毛的小瓜別提多嬌貴了,為了不刮蹭到小瓜,就得把留下的這兩三根瓜蔓牢牢固定在地面上。
這“整枝壓蔓”實際上就在西瓜生長的前期,靠咱們人為的幫助和調整,讓瓜秧先能坐住小瓜,最終結出大瓜。這個環節很重要,實際幹起來也是瓜田裏最辛苦的活。
>>進入 科技苑 空間
(同期)
就是整枝壓蔓就這兩種最費事了。
壓一天瓜一天秧,快的也就壓三四畝。
貓著腰,跪著。
腰疼,腿疼。
滋味好受不了,成天太陽底下曬著,風刮著。必須得幹。
這一壓蔓雇工都雇不著,人家一聽説壓瓜去吧,人家都不來,真的。太累,太累。
瓜種得少還好説;如果面積種大了,耗工不説,而且時間拖得太長,這瓜生長的整齊度也會受到影響。
(採訪)沈山林:如果不是人工調節它,你就給我留三個蔓,你就給我出個瘋杈我給你擰了去,我就非要給你壓蔓壓住你,拍住你。用瓜鏟把土拍平了,給你壓住,或者是用棍別住。然後促使你這個養分長瓜,只有這種作用它才能接瓜,如果是放任這麼著,就攏攏蔓就得,也不壓蔓,也不整枝,那個品種是不結瓜的。
看來,對於常規品種來説,這整枝壓蔓和能不能坐果這樣的大事密切相關。既然是關鍵技術。怎麼能説改就改,説省就省了呢?
(採訪)沈山林:這個技術也要與時俱進,總要有新的技術出現。
那麼,不整枝不壓蔓,就不會影響到“金牌懶星”的坐瓜和長瓜嗎?它靠什麼能力去化解掉其它品種遇到的那些成長的煩惱呢?
>>進入 科技苑 空間
您瞧,這就是免整枝的“金牌懶星”,秧子出多少留多少,可是這上面的瓜照樣坐得結實勻稱,一點不受影響。這首先要得益於懶星的“孕性”好。
説白了,孕性好就是雌花皮實,容易受孕。一旦受孕,這下面的小瓜紐很快就膨大成小瓜了。
而“孕性好”這個天賦就是懶星的一個很大的品種優勢。
(採訪)沈山林:其它品種,尤其是一些中晚熟品種,它是很不容易坐果的,拿住個瓜很不容易。這個師傅們都常有這種感嘆,就是望秧興嘆,他望瓜秧興嘆。尤其是該坐瓜了,它一場雨,噌,秧子多長了,今天這麼長,明天就那麼長,長手指頭粗了,坐瓜?沒門!而這個品種不存在這個問題。
其實對於種瓜的人來説,能不能坐住瓜真的是首要的大事。
(採訪)朱衛東:那個瓜秧倍好,倍大,倍長,可就有一樣,它坐瓜率太低。
老朱的那一半田裏還種著另外的一個常規品種。最讓他頭疼的是,那個品種坐瓜難。眼看一些秧子都竄到三米多長了,可還坐不住一個瓜。
你看這怎麼辦,這個。看見了嗎?這麼好的一棵秧子不坐瓜,這是為什麼呀!
瓜秧子長勢好可不等於就能夠坐住瓜,長好瓜。有的時候,這長秧子和長瓜之間,倒還是一對矛盾呢!
>>進入 科技苑 空間
在同一株西瓜上,這生長類型可並不不相同。長蔓長葉那是營養生長,而長瓜就是生殖生長了。如果在坐果的關鍵時期,大部分能量都用來長枝葉了,也就是説營養生長佔據了主導地位,那秧子就會瘋長,而小瓜胎自然怎麼也坐不穩了。
(採訪)沈山林:西瓜長枝長葉跟長瓜,是對立統一的。沒有大秧子結不了大瓜,但是光長大秧子就不結瓜了。這個品種它長秧子和長瓜是互相協調的,很容易結瓜,結了瓜以後所有的養分就往瓜裏頭去運,促進這個瓜大。像常規品種要是也用這個種辦法,一是不好坐瓜,二是即使瓜坐住了之後,它那個秧子裏的養分也不會全都往這個瓜裏面運。
一方面要限制秧子的過度生長,不讓它們搶了用來坐瓜和長瓜的能量。而另一方面還非要保證一定數量的枝葉,因為它們同時也是養分的製造工廠。加工出來的能量到底要分出多少用來長瓜,分出多少用來擴充自己的葉片工廠,這還真是一對微妙的矛盾。
對於一些常規品種來説,這時候就必須靠人工減少枝蔓的數量,來相對增加對小瓜的能量供應了。
(採訪)沈山林:如果你不調整它就不結瓜,它就坐不住瓜,它就化瓜。只有進行人工調整,我留幾條蔓了,見瘋杈去了呀,然後壓幾道呀,長得再壯了我再壓深點,讓養分別往前撞啊,這才能坐住瓜,這是那個品種需要,這叫植株調整。
而相比之下,“金牌懶星”強就強在,它在機體內部恰恰能夠把能量分配調整到一個平衡點。這讓它用在長秧子和坐瓜上的營養彼此協調,互不干擾。
(採訪)沈山林:這個品種不需要植株調整,它有多少蔓都全留著,別管後面前面,多少蔓都全留著,它照樣結瓜,這叫是它本品種特性使然。也就是説它是孕性好,好結瓜的,不需要人工調整的。
孕性好,再加上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的合理調配。這就是人家“金牌懶星”敢於打破常規管理的本錢。
>>進入 科技苑 空間
(主持人)其實呀,這“金牌懶星”最大的特點,就是在長瓜還是長葉上,自己達到了一種平衡。而一些普通品種,咱們就得勞神費力的靠整枝壓蔓來調節,也就是説得靠人為來實現這種平衡。正是“懶星”的生理特性,成就了免整枝免壓蔓的所謂懶漢技術。這兩者是相輔相成的。如果您還是按照常規方法,硬是要對“懶星”動勤快,那可就適得其反了。
咱們對待 “懶星”就得配套使用“懶漢”法,如果再按常規方法把懶星限制到兩三根瓜蔓,它就有可能要營養不良了。
(採訪)沈山林:如果把它要也留兩條蔓,它的葉片小,它的功能葉片的葉面積系數,功能葉片不夠,所以結的瓜就小。越不整枝,就是説把所有的蔓,一個都不去,全留著,這樣這一大片葉片曬了太陽,進行光合作用,製造養分都供那個瓜用,這瓜才大得了。如果把不整枝的品種當整枝栽培反而瓜還小了,你費了工,瓜還小了。
“懶星”能夠適應“懶漢”法,是一定有它自己的生理特點相對應的。在個頭上天生小一號就是它最突出的一個特點。
(採訪)沈山林:這是一個普通的,需要整枝的西瓜品種的葉片,單看它顯不出有多大來,那你看要跟我這個免整枝的葉片一比,就顯得免整枝的葉片要小多了!
普通的品種在坐瓜的時候需要有50片展開的葉子,成熟之前需要80片葉子,只有達到這個程度才能
結出一個好瓜,一個大瓜。
(採訪)沈山林:這個品種,它的葉子全留著。它也不是80片了,它是100多片,雖然它的葉片比較小,它的葉面積系數能達到1.8-2.0。就是把這個葉子在地裏面鋪,可以鋪1.8層到2.0層的樣子。這樣就是充分製造光合養分供這個瓜用,所以它既早熟,又能結大瓜。
葉片面積小就得靠多留秧子來增加葉子的總數量,這足夠大的葉子工廠才能供養出足夠斤兩的大個頭西瓜來。這麼看來,原本是缺陷的“小個頭細秧子”,卻又從另一個側面成就了“金牌懶星”免整枝免壓蔓的“懶漢”管理法。
(採訪)沈山林:葉片的作用就是説進行光合作用,製造光合産物,供這個瓜長大,雖然你看起來其貌不揚,葉片也小,秧子也細,但是它有足夠的充足的光合面積,然後能使瓜長大了。總之是一句話,葉片多了,等於加工廠多了,生産出來的産品就大。加工廠大了,生産出來的産品就大。每一個葉片就等於是一個小型的長瓜的加工廠,它們把養分製造出來,都歸到這個蔓裏頭長這個瓜。
>>進入 科技苑 空間
話説回來,這不整枝壓蔓可不意味著就可以在管理上放任自流了。對待同一棵瓜秧上的這麼多枝枝蔓蔓,有一項工作是必需要做的,那就是“攏蔓”。
(採訪)沈山林:這個攏蔓就是把蔓攏到一起,利用它這個瓜須,瓜的卷須,你看這個蔓上的須和這個蔓就卷住了,這個瓜秧就形成一個整體了。
讓每一株瓜的幾根蔓子互相牽扯,形成一個完整的個體,為的就是達到固定的目的。這蔓攏得好不好,全看時機的把握了。
(採訪)沈山林:攏蔓的技術有一個説法叫“攏蔓要早”,為什麼説攏蔓要早呢?你看這個卷須了嗎?你這個攏的就是早,就是説,在卷須剛伸開的時候就把它這麼一撥拉,攏上了,卷須與卷須就互相纏繞住了,抓住了,這一棵就形成一個整體。如果你攏蔓晚了,卷須已經捲起來了,或者已經跟別的遠處的纏繞了,你再把它揪開,那就失去攏蔓的意義了,這一棵就行不成一個整體了。這叫攏蔓要早。
這個纏的有多緊。這一株就形成了一個整體,它就爬山虎似的抓在這了,再有風就吹不起來了。
説到底,這攏蔓的工作其實更是為了下一步的“疏瓜”打基礎。
西瓜的植株特點是,靠近根部的功能葉片相對比較少,這意味著這個部位提供的能量也多不了。所以説,為了避免營養不良,離根一米以內坐下的小瓜我們是不要的。也就是説有效的瓜都要留在一米以外。而這一米以內的小瓜得及時把它掐掉,這項工作就叫疏瓜。
(採訪)沈山林:小瓜花剛開,或者是棗大的時候把它疏了去,這就叫攏蔓要早,疏瓜要小。在一米以內坐住的這個小瓜,這個都稍微大了一點,長到跟棗大的時候,或者雌花剛開放的時候,隨著攏蔓,就把它掐掉,就行了,不要等到長成這麼大了再疏瓜,一個是我們就心痛了,二呢,它也就耗了很多養分去。如果不攏蔓,它就互相亂爬,就纏得更緊,但是就沒法疏瓜了,不知道這一棵是一棵,不知道這個瓜是這棵的還是那棵的。
>>進入 科技苑 空間
咱們要保證的是一株瓜秧只留一個瓜,如果不按株攏好蔓,幾棵瓜互相糾結成一片,就難免會造成多疏或漏疏,就有可能發生有的一株留兩個瓜,有的卻一個瓜也沒留下的情況,等事後再發現可就難補救了。
(採訪)沈山林:根本不用彎腰,就用一根棍子,它那個棍子頭上有個坎,小瓜要是出現了他也不用彎腰,就拿那個坎往下一按,卡喳,就把它揪了去了。所以説種這個西瓜,根本不用彎腰。
在攏蔓的過程中,看到多餘的小瓜順帶手就給掐掉了,這麼一來,捋蔓和疏瓜的工作在走走看看中一道就都完成了。比起整枝壓蔓來,這直著腰幹活省的可不是一星半點的勁。
(採訪)沈山林:在一米到一米三的部位留著瓜,等這個瓜坐住了,前面就可以連蔓都不攏了。就可以任意爬了,因為我保證一株一瓜了。它這個品種特性是,只要坐住一個瓜,龍頭就開始回縮,這是本品種的特性,所以只要坐住瓜之後,攏蔓的工作就結束了。所有的秧子都不往前伸了,這不是有十條蔓也好,八條蔓也好,這點養分都往瓜裏頭歸了,秧子就停,叫停。
瓜胎坐穩之後,它的生長也就進入一個相對的穩定期。
(採訪)沈山林:這個蔓上做了瓜,不坐瓜蔓上的葉片也是製造了養分入到主蔓裏面去,供這個瓜長。前面那個龍頭,也就是瓜尖,就開始短縮了,就不再往前長了。就是説留了這麼多蔓,這麼多葉片,就為的是把養分一下都歸到這個瓜裏面去。也就是説是一個管理工作的分水嶺,這會就是放任了,就是施肥澆水了,別的地裏面的操作就沒有了。
坐瓜的過程是種瓜過程中最關鍵的時期,種瓜前期的管理,都是為了讓秧子能夠很順利的先坐下瓜來。而實踐證明,“金牌懶星”在坐瓜這道坎上,過得是順順噹噹。
>>進入 科技苑 空間
(同期)
結果這個瓜太叫我放心了,坐瓜率相當高,每個杈上都有瓜,見了那個好瓜留。挑的瓜倍齊,挺好,我這心才放到肚子裏了。
這是一道蔓不壓了,就這麼一攏,這最起碼得省三遍的人工。
過去咱們種的那個瓜特別費功夫。過去一個人種瓜,超不過五六畝地去。現在咱們想推廣大面積種瓜,必須得需要一個特殊的品種。
這個瓜就不孬,我就特別喜歡這個瓜。
“金牌懶星”和它免整枝免壓蔓的懶漢技術,給瓜農帶來的是實打實的省工和省時。無論是從品種還是技術管理上來看,這都算是個不小的突破了。
(主持人)不用整枝壓蔓的“金牌懶星”,它妙就妙在緊扣著植物的生理特性,突破了管理技術上一些按部就班的的經驗和習慣。這良種配良法,有了好品種一定還要用上配套的技術方法才能保證出好結果來。
>>進入 科技苑 空間
責編:劉岩
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