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訪)這些都是我們從法國引進的第一代大菱鲆親魚。你看現在長得不錯吧。
(主持人)觀眾朋友大家好,歡迎收看《科技苑》。大菱鲆,也就是我們平常説的多寶魚,它在1992年就從歐洲引進到我們國家來了,而且養殖的非常成功。在我國北方,尤其是在山東省,養殖規模很大。那麼既然大菱鲆在我國已經成功養殖了十多年,喬學偉為什麼還要從法國重新引進第一代親魚呢?
這事兒,還得從2006年説起,這一年對喬學偉以及大多數大菱鲆養殖者來説,是個不太順當的年份。
(採訪)喬學偉:大菱鲆藥物殘留超標了,主要是喃類的藥物,給曝光了嘛,
成魚用藥,是因為它生病、不健康。而成魚不健康,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魚苗本身有問題。喬學偉經營的大菱鲆育苗基地,本來每年可以向市場提供兩三百萬尾的魚苗,可是藥物殘留超標這件事發生以後,成魚都賣不出去,更何況是魚苗呢,所以這一年他的損失可不小。
(採訪)喬學偉:我們損失了三,四百萬。
在此後的一段時間裏,大菱鲆市場出現了無人吃、無人養的局面。如何才能培育出體質健壯、抵抗力強的健康魚苗,為以後的成魚養殖打下良好基礎,避免類似事件的再次發生。可是這件事卻讓他們犯難了。
(採訪)技術員:我們發現,這非常簡單的育苗,我們早都掌握的這些技術,這苗現在咋這麼難育呢,不是這病,就是那病,真讓人頭疼。
(採訪)養殖戶:以前在育苗場買的魚苗,回來長得相當快,買的時候就是5cm左右,回來以後在八個月的時間,它就長到1-1.2斤,這樣就可以上市場銷售了,效益相當好,可是現在呢我們到育苗場去買回的10cm的魚苗,在一年到兩年的時間里長不成成魚,我們就納悶了,為什麼長得這麼慢呢?
>>進入 科技苑 空間
原本8個月就能見到效益,如今卻要等上一年半的時間才能賣出錢來不説,而且隨著養殖週期的加長,各種各樣的病害也跟著上來了。病多,當然就得想法兒治啊。
(採訪)飼養員:使藥治唄,什麼藥好就用什麼藥治,能治好就行了,我才不管那麼些呢,有病亂求醫嘛。
有病亂求醫、有病亂用藥的後果就是魚的抗藥性越來越強,用藥的劑量越來越大。喬學偉和養殖戶們一樣,弄不明白的是:這含有豐富的膠原蛋白、味道鮮美的名貴大菱鲆,以前那麼好養,現在怎麼就這麼難伺弄了?喬學偉請教專家以後弄明白了。。
(採訪)喬學偉:這個大菱鲆魚種,是1992年我國從歐洲引進過來的,經過十多年的養殖,它一代一代的近親繁殖,造成了這個魚的免疫力,還有它的品質,都大大下降了。
(採訪)局長:這一條魚生長速度緩慢了,並且病害增多了,不使藥很難養成這種魚。
而繁育大菱鲆魚苗用的親魚,也都是從這些養殖魚裏一代一代挑選出來的,所以就出現了一代不如一代的養殖現狀。問題找到了,該怎樣解決呢?
(採訪)專家們給我的一致意見是重新從法國引進第一代大菱鲆親魚。
(採訪)局長:為了從根本上解決這條魚的所有問題,必須重新從歐洲引進。
經過農業部的批准,今年1月份,喬學偉成功地從法國引進了1200尾“第一代大菱鲆親魚”。本指望這些親魚能儘快的擔起傳宗接代的重任,可是它們到來的頭幾天什麼也不吃,這可愁壞了喬學偉。
(採訪)喬學偉:這些魚我們特別精心地飼養它們,水質,飼料都是非常好的,但是它們就是不吃,不知道是怎麼回事兒。
飼料是精心挑選,並且細緻處理過的,水質也調節得符合養殖大菱鲆的要求,應該都沒有問題,可它們還是不吃,那會不會是水溫的問題呢?喬學偉引進親魚的季節正好是一月份,養殖池的水溫和以往差別不大,還是在十度左右。
(採訪)喬學偉:在我們這兒,現在大菱鲆的養殖,水溫一般冬天在7℃-8℃,夏天最高在21-22℃,十度左右的水溫應該適合它的生長。
>>進入 科技苑 空間
後來,喬學偉弄明白了,問題確實是出在池水的溫度上。
(採訪)喬學偉:經過我們了解,法國那邊親魚的養殖溫度,是在13度-18度,而我們現在只有10度,水溫太低了,所以它也不吃。
喬學偉,養殖大菱鲆採用的都是地下井裏的海水,有30米以下深井水和16米以上的淺井水。
(採訪)喬學偉:冬天的時候,深井水是15度左右,淺井水是6度左右,那麼交換以後,應該能達到12度左右。
這個就是深井水和淺井水的交換器,這深淺兩種井水為什要在這裡交換,又是怎麼來交換的呢?直接用溫度適宜的深井水來養殖為什麼就不行呢?
(採訪)喬學偉:深井水水溫是相對高一點,但它的水質不好,水裏面氨氮比較高,含鐵量也比較高,這樣的水魚在裏面生存的話,肯定是容易得病。
而16米以上的井水,儘管溫度相對低點兒,但水質非常好,它們在交換器裏進行交換,目的是為了提高淺井水的溫度。
(採訪)喬學偉:它的工作原理就是這樣,這個深井水在這個鈦合金管裏面流動,深井水它溫度高嘛,它把這個鈦合金管升溫了。然後呢,淺井水在這個鈦合金管外面流動,就等於是鈦合金管把熱量傳遞給了淺井水,這樣淺井水的溫度就升高了。
(採訪)喬學偉:類似于我們家裏面用的暖氣,暖氣裏面流動的是熱水暖氣外面的空氣是涼的,暖氣裏的熱水把暖氣片加熱了,暖氣片又把空氣給加熱了,道理是一樣的。
喬學偉把交換過的12度左右的井水,用海水鍋爐再次升溫,這樣就達到了大菱鲆吃食所需要的水溫-15度左右。水溫升起來了,現在這些大菱鲆們該好好的美餐了吧。
(採訪)喬學偉:沒有,水溫升上來以後,親魚還是不吃。
>>進入 科技苑 空間
這就怪了,國外專家不是説親魚不吃食兒是因為溫度不夠嗎?可是現在的溫度可以了啊,怎麼魚還是不吃呢?問題又出在哪呢?小喬喂的飼料,那可都是精心挑選的新鮮小魚啊。
(採訪)喬學偉:你想不到吧,其實問題就出在這新鮮的飼料魚身上了。
難道這些魚不合大菱鲆的口味?那就換換種類吧。
(採訪)喬學偉:我們就換了兩種魚,一種是黃花魚,一種是鲅魚,可是它還是不吃。
任憑喬學偉換什麼樣的小鮮魚,這些親魚就是不買賬,集體絕食,這到底是因為什麼呢?
(採訪)喬學偉:這個魚在國外它吃的是成品顆粒飼料,到我們這兒給它們換成新鮮的魚飼料以後,它不習慣,所以它還是不吃。
看來,過於精細,反倒弄巧成拙。喬學偉花了100多萬元從法國引過來的親魚,當然得寶貝似的伺候著了,本以為鮮魚既新鮮蛋白質又高,一定很合大菱鲆的口味,沒想到事與願違。於是,他從國外進口了大菱平親魚的專用顆粒飼料,投喂了這些顆粒飼料以後,這些親魚果然開口吃食了。
開口吃食,就意味著親魚可以活下來了,體質也很快恢復過來。可是過了一段時間,喬學偉又試著給它們投喂鮮魚了,他這樣做是有原因的。
(採訪)喬學偉:這個顆粒飼料,只是維持它生長的一些基本的東西,但是如果是培育親魚的話,它還需要添加很多的微量元素,這些元素是顆粒飼料裏面所沒有的。
>>進入 科技苑 空間
而這些微量元素,在小鮮魚體內的含量是比較豐富的。但是,當喬學偉再次投喂鮮魚的時候,親魚們還是不理不睬。不過,現在喬學偉心裏有底了,親魚們吃了一段時間的顆粒飼料以後,體質已經恢復過來了,現在為了讓它們改吃小鮮魚,就對它們採用了餓的招數。
(採訪)
喬學偉:餓了5天啊,整整5天。
記者:那5天之後它怎麼樣?
喬學偉:5天之後剛開始也是少量地吃,吃了2、3天以後習慣了,採用餓的方式馴化了大約10天左右,親魚們就完全適應了新鮮的魚飼料,開始盡情享用美味了,現在喂這個顆粒飼料已經不吃了,你看我喂一下,根本不吃。一直到現在,我們一直是喂的鮮魚。
光喂鮮魚,對親魚們來説,營養還是不夠,還要把裂壺藻和蝦青素充分混合以後,注射到飼料魚的魚體裏面,一起喂給親魚。
(採訪)喬學偉:這個裂壺藻它主要的成分裏面是有DHA,微量元素,給它添加這種DHA以後,它將來這個卵的孵化率會大大地提高。
添加蝦青素,可以提高親魚肌體的免疫能力,使親魚在養殖的過程中少得病,延長使用年限。
(採訪)喬學偉:它吃這個鮮魚,由於各方面的營養,給它添加的很充分,現在這個魚生長髮育也很快,每個月,平均每一條魚能增重4兩到半斤。
(主持人)就這樣,從法國來的大菱鲆親魚在喬學偉的養殖場裏,安全地度過了大半年的時間,現在它們依然在這裡快樂的生活著,等待魚寶寶們的到來。遠道來的這些第一代大菱鲆親魚,在喬學偉這兒算是馴養成功了。現在他又在忙活著另外一件事:那就是培育他的大菱鲆優質魚苗。
>>進入 科技苑 空間
(採訪)
記者:您在投什麼呢?
喬學偉:光合細菌啊。
光合細菌用在水産養殖中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它不但能改善水質,增強魚體的免疫力,還能促進成魚的生長,增加産量等等,但是把光合菌用在培育魚苗上還不多見。
喬學偉搞大菱鲆魚苗的培育已經好多年了,培育少生病、甚至不生病的優質健康的魚苗,一直是他的理想。可是這件事,説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啊。在這樣一個小小的空間裏,有飼料、排泄物的沉積、有害氣體的散發,水質難以保證,魚也就難保不得病,病了當然就免不了用藥。
(採訪)喬學偉:你像這個小魚苗由於頻繁的用藥它形成了抗藥性#這樣就是養殖戶在養殖的過程中,如果一旦得了什麼病的時候,在用同樣劑量的藥它就不好用了,達不到效果。所以説只有不斷的加大用藥劑量,這樣就形成了惡性循環。
要想讓魚少生病,甚至不生病,除了要做好防疫工作以外,還要飼喂營養全面的飼料,水質也要清新潔凈,池水裏面潑灑光合細菌效果就不錯。
光合細菌是一種有益菌,它在養殖中的作用就相當於人喝的乳酸菌一樣,人喝了它以後,在腸胃內形成了一個有益的菌團,來消滅和抑制那些致病的細菌。同樣,我們把光合細菌投撒在魚池中,也會在池子當中形成了一個有益的細菌團,那些有害的細菌、致病的細菌也就沒有了立身之地。喬學偉了解到這個情況以後,就在他的育苗中應用了,可是效果並沒有他預想的那麼好。
(採訪)喬學偉:有作用,但還差得遠。
經過了解,喬學偉弄明白了,魚苗池在用了光合細菌以後,效果仍然不太理想的原因。
(採訪)喬學偉:我們的光合細菌生産的工藝大都是接種露天培育,生産工藝簡單,一般都是先收集菌源然後給它創造生長環境,讓它自然繁殖。
>>進入 科技苑 空間
用這種方法生産出來的光合細菌很難保證它的純度,投放育苗池內其功效只發揮出它應有功效的30%。另外,它的密度也比較低,所以投放育苗池內很難形成和壯大其優勢群體,抑制致病的能力也就大打折扣了。
一個偶然的機會,喬學偉在韓國考察時發現了一種新型的濃縮光合細菌。
(採訪)喬學偉:他們這種菌呢,是在一種密閉的一種大罐子裏面,通過人工的添加的一些合成的東西,培養出來的。
通過這種方法培養出來的光合細菌,密度非常大。您別看小瓶子裏只有250克的溶液,但是它的細菌數量卻足足有200億。
(採訪)喬學偉:它的細菌數量就跟我們在這麼大的容器裏面培養的細菌數量是一樣的,而我們這個大容器呢,它可以盛20升的水,20升的水它的飽和數量培養出來的光和細菌的飽和數量也只有200個億。
喬學偉新採用的光合細菌,不但密度高,而且菌種單一,不摻雜任何的雜菌。在投放這種光合細菌的時候,數量要計算精確了。
放多了浪費,放少了不管用。
(採訪)喬學偉:一般是2到3萬的魚苗的話,每天要給它添加0.5毫升。
光和細菌需要每天添加呢,是因為池子裏面的光和細菌,形成有益菌團的時候,別的細菌也在繁殖增加。
(採訪)喬學偉:所以説我們每天添加0.5毫升是為了進一步的壯大我們這個光和細菌有益菌團的數量,這樣才能有足夠的能量來把有害的細菌給消滅掉。
>>進入 科技苑 空間
投撒光和細菌的育苗池,需要您特別注意的是:要慎用抗生素類的藥物。
(採訪)喬學偉:因為抗生素類的藥它是消滅細菌的藥嘛。它消滅了有害細菌的同時,它把這個光和細菌也給消滅了。
如果有的養殖戶在使用光和細菌的過程中,投撒的數量沒有掌握好,或者因為其它什麼原因,小魚苗生病了,難道就因為它使用了光和細菌,就絕對不能再用抗生素類的藥物治療了嗎?
(採訪)喬學偉:那就得用,用藥以後,因為藥性有它的時間限制,過了3、4個小時以後,藥效消除了以後,再給它多補充一點光和細菌,這樣也是可以的。
喬學偉原來以為:光合細菌只是培育池裏的“水質處理專家”,沒想到,其實它還能用在飼料上。因為,光合細菌通過生物轉化,可以合成無毒、無副作用而且富含各類營養物質的菌體蛋白。於是,喬學偉先是用濃縮小球藻和光合細菌高密度培養幼苗的開口餌料輪蟲,13天以後,小魚苗稍稍長大以後,再給它喂鹵蟲,喂之前,還要做一下處理。
(採訪)
記者:你這幹嗎呢?
飼養員:這是向外吸殼,吸殼。
記者:殼啊,就是蟲的殼啊?
飼養員:對對。
記者:那就直接喂不行嗎?
飼養員:直接喂對魚苗的消化不好。
>>進入 科技苑 空間
小魚苗吃了經過處理過的高營養、並富含有光合細菌的輪蟲、鹵蟲之後,體質非常的強壯。
(採訪)喬學偉:那是非常有好處的,它一個是少得病,不用藥,就不影響它的成長速度,如果是得病的話,每次治病的時候,要耽誤它的進食量,這樣也就影響了它的生長速度。
小魚苗26天以後,就要從靜止水的育苗池,倒到流動水的池子裏了。從倒過的池子裏,我們可以看到,池底是比較乾淨的。
(採訪)喬學偉:沒有用光和細菌的時候,倒池魚苗倒池以後把水放掉了,就能聞到池底是一種很腥臭的味道,一層腐爛的物質在裏面。
現在,喬學偉用了光合細菌以後,不但魚池的水質變好了,池底也沒了原來那種腥臭味兒。在這麼好的環境裏繁育出來的小魚苗,您説,能不健康嗎?
(主持人)要養出健康、優質的商品魚,必須要從苗種抓起,喬學偉採用了一些科學有效的方法,培育出的魚苗,為養殖戶們養出健康優質的商品魚,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也讓他們在後來8到12個月的養殖過程中,沒有了後顧之憂。好了,感謝您收看我們今天的節目。
>>進入 科技苑 空間
責編:劉岩
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