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訪)農戶:現在産量高啊,今年可能要達到5000公斤以上。
(採訪)農戶:我種了7個大棚,基本上7個大棚基本上每天都有採的,不能停的。
(採訪)農戶:那個茄子賣了大概也有5、6萬元錢。
(主持人)種茄子能賺那麼多錢,人家這茄子到底是怎麼種的?別急,咱先看看這品種。這茄子長得和常見的圓茄子、長茄子都不一樣,細細長長,顏色鮮亮紫紅,是浙江省長興縣雉城鎮的大棚茄子當家品種——“一尺紅”。雉城茄子的品種好,采收期也長,從頭年的12月底收到第二年的6月底。種菜的朋友都知道,這茄子管起來可不省事。那管到什麼份上,才能有這麼好的收成呢?咱先説説這大棚。
眼下已是炎熱的夏天,雉城的茄子大棚看上去和常見的大棚沒有太大的區別。可是在冬天,它們就是另外一個樣子。為了讓大家看清楚,我們特地請當地的茄農們搞了一把情景再現。
看,在茄子大棚裏邊,又搭了兩層棚子。裏邊的兩層叫“帳棚”,最外邊的叫“天棚”。這樣,這大棚裏裏外外地一共就搭了三層棚膜,夠複雜的!
這棚膜一層套一層的,到底是為了什麼呢?
原來,雉城雖地處南方,但冬天氣溫低,要想達到茄子生長所需要的溫度,光靠一層天棚還不夠,必須得再加上兩層帳棚來保溫。不過,説是保溫,這兩層帳棚,看上去卻挺薄的。
(採訪)浙江省長興市雉城鎮蔬菜專業合作社社長蔣雪林:裏面這兩層的膜都是很薄的0.02毫米,最外面的一層它的厚度是0.065毫米。
>>進入 科技苑 空間
這“帳棚”的棚膜,每層厚度只有0.02毫米,薄薄的跟蚊帳似的,兩層加起來還沒有外面“天棚”的一層棚膜厚。這麼兩層薄薄的膜,能起到保溫的作用嗎?雉城蔬菜合作社的社長蔣雪林説,別看它們薄,可因為是兩層,保溫效果就是不一樣。
(採訪)蔣雪林:晚上冷空氣下來的時候,它一層一層地降溫,慢慢地降溫。
天棚和兩層帳棚之間,都保持著20厘米左右的距離,這就形成了兩個保溫空間。
這兩個空間,在晚上大棚降溫的時候,就起到了緩衝的作用,冷空氣受到多層棚膜的阻擋,降溫的速度慢,大棚裏的溫度就比較容易保持住。
(採訪)蔣雪林:比方説,我們平時用的熱水瓶,茶杯,有了隔層以後它的散熱就比較慢。
這兩層膜雖然薄,卻能起到給茄子保溫的效果。誒,如果把這兩層“帳棚”都換成“天棚”那種0.065毫米的厚膜,不是會更保溫嗎?可是蔣社長説不行,這兩層“帳棚”必須得用薄膜,原因是如果用厚膜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透光率。
(採訪)蔣雪林:這種材料我們大棚設施,就是最好的農膜,它的透光率也只有80%多,那麼增加一層,透光率也要下降一點。
是啊,這棚膜光保溫還不行,透光性還得好,得讓茄子進行充分的光合作用呀!棚膜薄,透光性才好,才能使茄子植株很好地吸收到太陽光。蔣社長還強調,每次還都得用新的,頭一年用過的薄膜還不能用。
(採訪)蔣雪林:農戶以前呢,為了節省成本,把已經用過的膜,再放到裏面用,透光率明顯要下降,這個光合作用就會下降。
用新膜雖然材料費多花一點,可是茄子長得好,結果早,這成本不就賺回來嗎?正是有了這三層膜的保護,雉城的茄子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正常地開花結果。
(採訪)蔣雪林:整個棚內有三層農膜來增溫,所以即使零下5、6度的時候,大棚裏的茄子也不會受到任何的損失。
>>進入 科技苑 空間
這套棚的保溫效果很好,可以促進茄子的花芽早分化、早結果,不過,這保護地大棚容易出現另外一個問題——濕度大,這天棚裏邊再加兩層帳棚,因為都是塑料膜,通風必然受影響,怎麼解決呢?
很簡單,其實這大棚兩側的棚膜是可以往上掀開的。正午溫度過高、需要通風的時候,在大棚外面先把最外面的棚膜揭開,在把裏邊把棚子一層層地拉開,空氣對流,大棚溫度降下來,茄子也通風透氣了。晚上,事先將捲起的棚膜放下去,關上棚門,茄子就可以安然度過寒夜了。
保溫、透光、通風都有了保障,在最冷的12月到1月份,茄子的生長不但不會受到影響,而且在12月底開始采收第一批茄子。
這天棚的膜在頭年的9、10月份茄子定植的時候搭好鋪上,在整個生長期都不用動,這中間的兩層薄膜,搭和撤的時間,可都是有講究的。
具體説起來就是:
11月下旬,天氣轉涼,加上第一層內膜,相當於給茄子套上一件“毛衣。”
12月上旬,氣溫達到0度以下,加上第二層膜,相當於加上了一件“保暖內衣”。
第二年2月中旬,天氣轉暖,先揭去第二層帳膜。
到4月中旬,再揭去另外一層帳膜。
接下來的兩個月,天氣一天比一天熱,基本上用不著保溫了,可是,這天棚還是不能拆。因為這兩個月,正趕上南方的梅雨天氣,經常颳風下雨,茄子風吹雨淋的,很容易受到破壞,這天棚就好比給它們撐了一把擋風遮雨的傘。
至於通風降溫,只要根據溫度的變化,打開兩層的棚膜,茄子就可以暢暢快快地呼吸了。
>>進入 科技苑 空間
(主持人)三層棚膜解決了保溫問題,雉城的茄子在大棚裏順順利利地長,到12月中旬就提早上市了。雉城的茄子要收上半年,所以這肥料和水分都不能缺了。
這輛農用三輪車,上面四大箱水,兌好化肥,接上水泵,一開閘,隨水施肥,兩個九分地的大棚,2分鐘就能全部搞定,方便吧?,
這套簡單又好用的施肥系統,可是雉城人自己琢磨出來的。
以前,給茄子澆水施肥,可是個辛苦活。為了讓每株茄子都喝飽水吃飽營養,得一桶一桶的往棚裏挑水,然後一勺一勺地澆到每株茄子的根部。一個大棚下來,就得花上一、兩個小時的時間。
用上這套施肥系統來澆水,不僅省事省力,施肥也更科學了。
當然,和它相配合的大棚設施也得到位。
揭開地膜,我們會發現,每壟畦上,都佈置了一根扎滿小眼的膠質水管。這些水管在茄子剛剛定植、地膜覆蓋前就鋪上了,使每棵茄子的根部附近都有一段水管。在靠近大棚門口的地方,安上水管接口,需要澆水的時候,把施肥車上的水管接上,就可以澆了。水從管子的小孔裏面噴射出來,滲透到土壤裏,提供給茄子吸收。
>>進入 科技苑 空間
因為棚與棚之間的水管是相聯通的,只要打開閥門,就可以同時澆灌好幾個大棚。
肥料可以預先在水桶裏初步溶解,一般先溶解複合肥,再加入尿素。然後倒入水箱裏,通過水流一同澆灌到茄子的根部。每畝用量為15公斤三元複合肥和5公斤尿素。
(採訪)蔣雪林:茄子在前期的時候呢,施磷肥,到了中後期的時候呢,它一般是氮肥和鉀肥。
澆水施肥的水箱也是有講究的。一般安放在車上的4個水箱,前3個是會放入肥料的,最後1個水箱保留清水。清水留到最後才泵入水管中。
(採訪)蔣雪林:這個清水的作用,主要是沖洗滴管裏面的化肥,一方面保護這個滴管,另一方面使這個滴管裏面的化肥,全部能夠滲透到這個大棚裏面。
這“隨水施肥”的設施既省事又有效,在雉城的大棚裏,還有一樣措施也是為了保證茄子質量的。
在每行茄子的旁邊,都拴著繩子,植株之間也栓著繩子,這是做什麼用的呢?
>>進入 科技苑 空間
咱們先來看看雉城的茄子。
這雉城的茄子,果實筆直是一大特點,生長過程中要是碰到地膜的阻擋,就容易變彎,商品性就差了。因為,這茄子的植株基本上是傘形的,越往上長,分叉越多,再挂上沉甸甸的茄子,頭重腳輕,就很容易向兩側倒伏,這長長的茄子就會碰到地膜了。
為了防止茄子倒伏,茄農們想了一個辦法,在每一壟茄子的兩邊各拉上一根繩子。
(採訪)蔣雪林:這兩邊夾這個繩子的作用是使茄子的杈不往下,使茄子不讓它碰到這個地膜。
除了壟兩邊的繩子,再在植株之間插上一根個竹竿,用兩根繩子吊住兩邊的護繩,形成一個三角形的穩定結構,這樣茄子就不容易發生倒伏了,而且這繩子的高度還是隨時可調的。
(採訪)蔣雪林:這個也是我們農民想出一個辦法呢,主要是兩邊的繩子這個位置能夠浮動,茄子長高了,它就拉高一點,茄子小的時候低一點,這個把兩邊的繩子固定下來。
>>進入 科技苑 空間
(主持人)隨水施肥的設備簡單又省工,更重要的是讓茄子吃得好、喝得好,生長旺盛結果多;這防倒伏的繩子一栓,保證了茄子果型整齊、多出優質果。為了讓茄子多結果,一到四月份,雉城人就更忙了,他們都在忙些什麼呢?,
每年的4月份茄子進入盛果期以後,雉城人是一天忙到晚在大棚裏忙。早上採茄子、下午整枝、打葉、點花,一樣都不能省。為啥會這麼忙呢?一句話,為了茄子更多地結果。要説這幾件事,看上去好像都很簡單,那它們和茄子豐産之間,都有什麼關係呢?
先説采收。雉城的茄農,一般一戶有3——5個大棚,在盛果期,每天採一個棚,3——5天就是一個輪迴。
(採訪)蔣雪林:一般我們的茄子是隔3天時間,到5天時間,採一次,像現在這個溫度。
(採訪)農戶:基本上每天都有採的,不能停的。
有趣的是,就這麼個高頻率的採法,産量卻更高了。
(採訪)茄農:一天嘛採個500斤、600斤。
(採訪)蔣雪林:采收多,茄子産量高。
採得多收得就多,這是什麼道理呢?
原來,茄子的生長速度很快,比如説這棵茄子,這最下面的快要成熟了,中間的茄子已經長到了半大,上面呢,花已經開了。不管是花還是果,都找植株要營養,可是植株的營養卻是有限的,為了保證後長出來的茄子都有充足的養分,所以這先長出來的果子,就得在成熟以後及時採摘下來。
茄農們之所以到後期要這麼高頻率的采收,就是為了促進新長出的小茄子好好長,讓新長出的花快快坐果。
(採訪)蔣雪林:采收不及時的話,上面的坐果率就有影響,一般你下面的大茄子,不採的話,上面的茄子不會坐果,花不會坐果的。
>>進入 科技苑 空間
當然,這及時采收可不是越早越好,這其中有個竅門,就是看茄子的“眼睛”。
“茄眼”,指的就是茄子花萼片與果實相連處的這道白色或者是淡綠色的環帶。
(採訪)蔣雪林:白色的地方是晚上長的,白色的地方部分越寬,證明茄子長得越快,因為這個茄眼是晚上長的,沒有光照所以是白色的。
茄子“眼睛”大,證明它正在迅速地長大,白天晚上都不歇著,這樣的茄子是不能採的,相反,如果茄眼很小、甚至已經變成了一條縫,説明它的生長速度已經慢下來、甚至停止生長了。
(採訪)蔣雪林:比方説這個茄子,這個茄子,茄眼已經很小了,白色的點子已經看不到了,證明這個茄子已經成了商品茄,即使是留在茄子上不採的話,它也不會長。
茄眼變小的茄子即使留在植株上,也只會“慢慢變老”,商品性變差,而且還會繼續和其它的茄子爭營養消耗營養,所以必須及時地採下來。
成熟的茄子及時採下來了,養料可以更好地供應給新長出來的小茄子,和即將坐果的花,不過,要促進多結果,採完茄子其它的園藝措施也得跟上。
先説整枝、打葉。這大棚裏的茄子一棵挨一棵,枝杈都重疊在一起,哪些枝杈該打掉呢?這第一條原則是——茄子長到哪,叉和葉子就打到哪。也就是説,上一批茄子採摘之後,以長在最下面的茄子為準,這個茄子以下的葉片,都要打掉。
(採訪)蔣雪林:挂在下面的頭,都要把它打掉,下面還挂的那些東西都要打掉,像這些杈都要打掉。
因為這些枝杈原來是供給那個已經被採掉的茄子營養的,現在它們的作用完成了,當然就沒必要保留了。
>>進入 科技苑 空間
整枝打葉的第二條原則,不讓茄子上面的枝葉太多太密。因為這樣會影響茄子著色。一尺紅茄子的紫紅色很重要,如果著色不好,果色發白,就賣不到好價錢了,所以,整理長在植株上部的葉子和枝杈,要以讓果實都能照到陽光為原則。
(採訪)蔣雪林:那麼茄子長高的時候,那麼上面的“頭”要少一點,看密度情況,如果密度太密了,你要把杈多打一點,密度不密的話,可以多留一個,總而言之呢就要看每個“頭”陽光都能照得到。
通過“整枝打葉”,讓茄子植株上的杈和葉子保持一定的密度,不但能保證每一個茄子的光照,還可以起到平衡營養的作用。
除了這上面幾條,得了病的葉子,在打葉的時候當然也要一起打掉。而且,為了免病菌感染其它植株,這打下的葉子和枝杈,都要及時運出大棚去處理掉,讓大棚的地面保持清潔。
除了“整枝打葉”,“點花”也是促進茄子結果、提高産量的最好辦法。
(採訪)蔣雪林:在茄子的花期,為了促進茄子的坐果,我們要點花,用一種植物生長調節劑2,4-D,抹在花的柄上。
點花的時間最好是選擇開花的前一天或者是開花的當天,用毛筆蘸上藥液塗抹在花柄上。點花的藥水是無色的,為了防止同一朵花重復蘸上藥水,産生藥害,藥水裏都會事先加入紅墨水等有色染料作為標記。
俗話説,事有先後。點花也是分主次的。
>>進入 科技苑 空間
很多茄子在一個生長點上,會同時開兩朵花。這兩朵花只能點一朵,也就是“主花”。
(採訪)蔣雪林:像這種長時間長在一個節點上的,柄粗一點的,短一點的是主花,柄細一點的長一點的,是副花,不用點。
柄短粗的是主花,生長勢強,將來發育出的果實商品性好;柄細長一點的是副花,因為生長勢弱,即使能長出茄子來,品質也不好。所以,點花的時候,只選擇主花來點。
點花時,要注意不能讓藥液沾到莖、葉、芽上去,以免産生藥害。
通過琢磨種植技術、改進種植方法、細心的田間管理,雉城的茄子産業越種越紅火,行銷海內外。
(採訪)浙江省長興市雉城鎮鎮長王偉新:我鎮茄子呢人稱“一尺紅”,目前被認定為浙江省無公害農産品和農業部無公害農産品,近年來,我們主要是對茄子種植戶廣泛開展了技術培訓,另外呢就是農村合作銀行也為種植戶提供了小額貸款,豐收卡,扶持我鎮這個茄子産業,那麼到目前為止呢,我鎮這個茄子種植呢總共有1.2萬畝,年産無公害茄子5萬噸,年産值達到1.2億元。
(主持人)雉城人種茄子可説種出了名氣,也種出了效益。可要説到根上,還是靠的一股肯鑽研、肯下功夫的勤奮勁,和依靠科學創高效的執著精神。祝他們的一尺紅茄子,越種越紅火。
>>進入 科技苑 空間
責編:劉岩
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