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歡迎收看科技苑。今天接著跟您聊蛋雞育雛的事。蛋雞育雛的時間是42天,上期節目咱們聊到了小雞出殼的第三天,從搬進育雛室,到“初飲”、“開食”,小雞開始適應新家的環境,安定下來了。為了讓小雞們順順噹噹地度過育雛期,在接下來的39天裏,還有好多事是需要養雞的人按時來做的,咱先説説斷喙。
【斷喙】
好好的喙,給切掉一截,看上去真是挺殘忍的。可是,這喙還是非斷不可。
寧老師:斷喙有幾個好處一個是防止啄癖。
雞有個習慣,就是喜歡用它的喙到處啄,到處叨。雞小的時候喙沒那麼硬,傷害還不大,等長大了以後,喙變得又尖又硬,又那麼鋒利,在打架的時候,就成了最有力的武器,危險性可大了。
雞打起架來下嘴特別狠,輕的被啄傷破了相,重的説不定會喪命,那樣一來養雞人的損失可不小。如果把喙的尖端給切掉,它們也就啄不成了。另外,斷喙還可以避免飼料的浪費。
另外就是斷喙以後雞它的會有的就是跟鷹嘴一樣它有鉤,長大以後,它吃飼料以後容易往外拋飼料。它沒有這鉤以後,它成直的以後它就不拋飼料了,所以有這兩個好處。
既避免了打架傷亡又能減少了飼料的浪費,斷喙可謂是一舉兩得。不過,斷喙的時間可得選好。
太小了也不行,太小了剛出殼應激太大。
這“斷喙”對於稚嫩的小雞來説,可是個大手術,給它們的刺激不小,小雞剛出殼的時候,體質本來就很弱,還要經歷“搬家”、“初飲”、“開食”這幾件大事,適應起來需要一段時間,如果在這個時候就給它們斷喙,説不定小雞會承受不住,甚至會被嚇死。所以,在小雞剛出殼的前幾天裏,是不能“斷喙”的。
>>進入 科技苑 空間
斷喙的時間也不能太晚。小雞從10天之後,生長速度很快,一天一個模樣,身體也一天比一天壯實,承受“斷喙”這樣的手術,問題應該不大了,可這時候因為它們的喙已經變得比較堅硬,不但切起來費勁,切後還會流很多的血。
一個是呢,就是對它的生長髮育有一定影響,硬雞比較大,第二呢,也不好止血,隨著它日齡的增大,它這個喙呢,要變硬,所以説切斷以後呢,不好止血。
早了不行,晚了也不行,到底什麼時候斷喙最好呢?專家給出的答案是,小雞7-10日齡的時候。這時候,小雞對於新家已經基本適應了,因為正常吃食,體質也有所增強,喙正好不軟不硬,最適合做“斷喙手術”。
雖説這時候做手術時機是最好的,但是斷喙對小雞仍然是一種比較大的刺激,所以在斷喙的時候技術要點一定得掌握好了,總的來説要做到兩個字——“準”和“快”。
先説“準”。也就是這斷喙的分寸一定要掌握好。
如果斷的太輕了它的效果就不好,如果斷的重了呢,可能把這個會斷的豁嘴,就是它吃料也受影響,
是的,斷喙的時候斷地太少了,可以算是白斷,到時候喙還會生長。如果斷多了,就沒有嘴了,吃食就不方便,就會影響它的生長髮育。那斷到什麼程度是最合適的呢?就是上喙1/2的地方,下喙1/3之一的地方。這二分之一、三分之一聽起來好像不大容易判斷,還有一個更簡單的辦法——看生長點。
我們斷會的時候一定要把生長點,在生長點裏頭要切掉一點,它就這個會就長的就長不尖了,這個白的往上面一點。切到這個位置。你要斷了切到這,就等於咱們剪指甲白剪,這個顏色能看出來。應該能看出來這個顏色。
看好了,斷喙就斷到這個生長點過一點就好了。知道應該從哪下刀了,接下來開始斷喙了,斷喙的機器上有3個孔,這三個孔是按照雞喙的大小來固定雞喙的,斷喙的時候還得選擇最合適的小圓孔。這合適有一個標準,就是得把生長點露出來。
>>進入 科技苑 空間
説了“準”,再説“快”。快不快,刀片很重要。
首先要保證刀片鋒利,斷喙之前,一定得檢查一下刀口,鈍刀子是不行的。
其次,刀片在斷喙前要先加熱,這加熱的溫度不是越高越好,要掌握在600~800度之間。怎麼才能判斷刀片已經加熱到了這個溫度呢?看刀片的顏色就可以了。
一般就是説刀片的顏色叫櫻桃紅色,紅不是很紅,就櫻桃紅色就這麼一個溫度。
等到刀片熱到櫻桃紅的時候,把小雞固定好,看準了位置,一刀解決。不過,斷喙後不要馬上把小雞拿開,再讓它忍個2、3秒鐘,這是為了止血。
不能説斷完以後直接拿出來,刀片不是有高溫嗎。就是通過這個灼燒把它這個止血止好。
這一切都得要快,要在幾秒鐘內完成,儘量減少對小雞的刺激,所以,給小雞斷喙,必須有專業技能的人才能做。
對於斷完喙的小雞,還得進行一些特別的照顧。先説飲水。
就是飲水裏頭可以加一些止血的維生素。比如説維生素K它不是能止血嗎就是加上這個東西,就減少它這個流血。
在飲水裏增加維生素是為了幫助小雞止血,飼料方面更簡單一點,不用給它們另做好吃的,不過料槽裏的飼料得多添點,這麼做除了為它們補充體力,還能儘量避免碰傷傷口。
到時候雞吃料老是料少了它啄料槽。本身剛結痂它就啄破了,所以料槽的料要厚一些。
斷喙
要斷在喙的生長點多一點
刀片鋒利、速度快、注意止血
斷喙後要多加料、水中加止血藥
>>進入 科技苑 空間
這斷喙算是育雛當中讓雛雞産生應激反應最大的了,所以對操作者的技能要求比較高,一定得是經過專業培訓的才能上手。接下來的這項工作,就是在育雛當中最重要的工作,那就是防疫。
【防疫】
防疫可以説是育雛中非常重要的,也是必須要做的,咱們在上一集講到,小雞出殼時要注射馬力克氏病疫苗。,小雞搬進育雛室,要進行新城疫和穿肢的免疫,接下來的每個階段都要做不同的防疫,特別集中在7—27天之內。在這段時間裏,小雞一共得打六到七針呢,具體説來有:七日齡注射新城疫疫苗,14日齡注射法氏囊疫苗。17日齡做新支二聯三價活苗。到了21日齡要做禽流感疫苗H1H2。23日齡的時候做刺雞痘苗的防疫。到了27日,如果是法氏囊流行的區域,還要再加強一次免疫。
以上這六到七針,一針也不能落,而且在注射的時候還得特別注意一個個問題,就是一定要用合格的疫苗。
這個免疫必須要用這個合格的這個疫苗,不合格的到時候,不但起不到作用,反而把病毒帶進來了,所以用合格的疫苗,用合適的這個免疫方式。
改善住宿條件,是個辛苦活。
從小雞十日齡開始,工作人員的工作量就大大增加了。每個那麼幾天,他們就得在雞舍裏上上下下地忙活一陣,忙著給雞分家,專業術語叫——分群。
>>進入 科技苑 空間
【分群】
雖然小雞們都是同一天孵化出殼的,但是俗話説,十個指頭還不一邊齊呢,隨著小雞們慢慢長大,這個體之間的差異也越來越明顯。規模化養雞,不管是育雛還培育青年雞,講究的就是同進同出,大小均勻,為了讓小雞們在育雛期結束的時候體重、大小基本一致,就要通過分群來調整小雞們的個頭,讓它們儘量長得均勻點。
在整個育雛期裏,分群要進行好幾次,咱們先説這第一次,時間是小雞十日齡的時候。具體的做法,就是把個子大和個子小的雞分別歸類,然後再給它們調整住房。[字幕:第一次分群:十日齡]
一般來説,育雛室裏有三——四層籠子,小雞們剛入住的時候,主要都住在上面二層裏,到了這第十天分群的時候,很多小雞就得搬家了。
一個是根據雞的體重要把這個弱雞啊,單獨挑出來,挑出來以後呢,放到頂層,頂層因為溫度比較高,光線好,促進弱雞發育,把這個體重大的雞,放到下層。
個子小,身體弱的雛雞住在生長條件最好的頂樓,相反的,個子大、身體壯的雛雞住在生長條件相對差一些的下層,這麼一調整之後,弱的長得快,壯的長得慢,有利於讓小雞們的個頭長得平均一些。
>>進入 科技苑 空間
在分群的過程中,養殖密度也要進行調整。雛雞剛搬進雛雞捨得時候,密度是每平米60隻左右。經過10天的時間,小雞比剛出殼的時候長大了不少,如果再按原來的密度來分配住房,那就太擠了一點,時間長了,還會出現生病、發育不好等問題,所以第十天分群的時候,養殖密度也從原來的每平米60隻,調整為每平米50隻。
第二次分群是在20天左右的時候。這是除了按照弱的在上、強的在下的原則給小雞們再次調整住房,最主要的是降低密度,減低到每平米25-35隻雛雞。經過這第二次分群,這個密度基本上就固定下來了,不過從第四週,也就是第28天左右開始,工作就更繁瑣了。
每週都要給這些雞稱個體重,一隻一隻的幺,因為這時候,距離育雛期結束的時間越來越近,小雞們的生長速度也越來越快,為了保證它們最終能都大小均勻,光看眼睛看來判斷就不夠了,工作的精確度得更高一些。
因為它有的根據它品種的要求啊,要什麼日齡要達到什麼體重,它有的超標的體重呢,就要放到下層,讓它長的稍微緩慢一點。讓這個體重小的呢,放到上層長的快一點,它要均勻一下。
為了讓雛雞們的身材標準統一,工作必須精確到每一隻雞。在之後的幾週裏,這秤體重、調整住房的活一直得繼續,而且根據品種的不同,每一週的標準體重也不同。以農大三號蛋雞為例,第28天時雛雞的體重要達到200克,上下浮動不能超過10克。第36天時要求達到600克。
這樣到第42天育雛期結束時,每一隻雞都能夠達到標準體重——800-900克。
>>進入 科技苑 空間
像斷喙、防疫、分群都是在育雛期間要在特定的時間裏完成的,其實在育雛期間,有很多工作都是要每天做的。比如消毒。
消毒可是每天的工作,從小雞入住育雛舍到出舍,每天都要帶雞消毒,因為小雞很脆弱,小小的病菌就有可能至於它死地,所以環境衛生是比較要注意。
除了衛生之外,溫度、光照也是不停的在變化。
【溫濕度控制】
在小雞入舍後的3天,雞舍裏的溫度要保持在35-37℃,到了第四天,溫度可以下調到34-36℃。這麼做主要是為了讓小雞慢慢適應成年雞25℃的生活環境。為了讓小雞能夠逐漸的適應這個溫度,就要慢慢的下調溫度。每週下調2℃,直到25℃為止。
雞舍會受到外界天氣狀況的影響。調控溫度的時候還可以通過觀察雞群的狀況來確定。
溫度高以後,可以從表現上,從一進雞舍以後感覺熱,看雞群的表現,雞散開了,要張開翅膀張口喘氣表現室內溫度太高了,如果溫度低雞就是靠近熱源的一側就要扎敦,就是要擠在一起,還要發出尖尖的叫聲。
是的,在雞舍裏如果溫度高了,小雞就會散開防熱,如果溫度低了,小雞們就會紮在一起取暖。只有溫度合適的情況下,雞分散比較均勻活動比較安詳。
光照也是需要經常調整的。前3天。雞舍需要全天的光照。
到了第四天,就可以減少光照。每天是減少1個小時,到了14天光照達到了13個小時。從15日開始,光照就每天減少半個小時,直到一天的光照時間達到9各半小時為止。這主要是為了讓小雞慢慢適應育成雞的生活環境。
>>進入 科技苑 空間
不過工作做到這裡,育雛的工作基本就差不多了,接下來就等著小雞長到可以順利的離開育雛室,育雛算是大功告成了。不過這個工作也不能小視。
雞的養殖分3個階段,育雛、育成和成雞階段這麼劃分的。1-6周齡也就是42天算是育雛階段。42天之後就要轉成育成階段。也就是説,這些小雞到了42天就要離開育雛舍,住到育成舍去了。而這個搬家的過程,專業術語叫“轉群”。轉群除了天數標準之外。轉群之前,要給每一隻雞最後稱一次體重,達標的才有資格住到育成舍去,不達標的就得淘汰掉。
就像達到這個體重的時候就可以了。大概是800~900克之間吧。
轉群之前也要把提前工作做好,這些育好的雛才好搬進去呢。
轉群就是提前要把育成舍準備好。一開始要清洗消毒頭三天之前要準備好,一個是清洗、消毒再一個檢查燈光照明修理籠具,第三在修理這個風機檢查風機是否運轉正常。在轉之前像冬季還要把水育下熱,最低要達到20℃,像冬春季大概在21~25℃
準備工作做好之後就可以搬家了,不過搬家最好也要挑選個好日子。
轉群之前給雞選擇一個合適的天氣,就是天氣比較暖和,冬季就是選擇在中午,像夏天要選擇早晚兩晌的季節,這個天氣要選擇好。
轉群的時候要挑個舒適的日子,因為雞對於溫度是非常敏感的,尤其是在搬家的時候,本來應激就大,如果溫度太熱或是太冷,都會影響雞的生長髮育。最後再説説抓雞,小雞剛出生的時候,個子很小,抓雞的時候只要下手輕就行了,不太講究手法,可是到育雛期結束的時候,它們已經長成半大雞了,抓雞就得講究個手法,像這樣,抓住雞的腳,而且在搬運的過程當中要輕拿輕放,避免雞在搬運當中受傷。
雖然只有42天的時間,但是對於小雞來説,是非常重要的42天。是需要細心的照顧,有耐心才行呢。
>>進入 科技苑 空間
責編:劉岩
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