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盃魔咒”或再挫歐洲股市

2010年06月12日 07:37  中國證券報 我要評論

  【編者按】隨著第19屆南非世界盃32強爭霸賽的哨聲于當地時間6月11日下午劃破約翰內斯堡的上空,歐債危機的恐慌一時間被足球體育場的熱情吶喊激蕩得煙消雲散。然而,“世界盃魔咒”會否再次降臨,又成為資本市場最大的懸念。

  30多億美元的電視轉播授權費和特許贊助費,使本次世界盃成為國際足聯歷史上最賺錢的一屆世界盃;3000萬美元的冠軍獎金讓世界盃在榮譽之戰的同時也開始了金錢之戰。但經濟危機的窘困束縛著歐洲球隊的靈魂,政府官員不時發出的“錢緊緊”的呼聲,讓足球隊“氣鼓鼓”地征戰世界盃。

  “魔咒”或再降臨

  所謂“世界盃魔咒”,是指世界盃期間股市會出現下跌走勢的現象,尤其是在歐洲等足球運動狂熱地區,每逢重大賽事來臨,許多國家的金融界以及政府部門公務員都會放假享受足球盛宴,投資者也會提前清倉,全身心揮灑世界盃激情,導致股市交投不活躍,市場出現休整成為必然。

  數據顯示,在過去14屆世界盃期間,僅有3次全球股市上漲,下跌概率為78.57%,世界盃當月的全球股市平均跌幅為1.65%。近幾屆世界盃期間,歐洲主要股指基本都處於下跌走勢中。

  1998年6月10日至7月12日法國世界盃剛一開幕,倫敦股市便開始走弱,賽事期間,英國富時100指數最大跌幅達6.6%;巴黎股市雖在世界盃期間僅窄幅震蕩,但世界盃剛一結束,7月13日,法國巴黎CAC40指數便開始持續下挫,到10月初,法國CAC40指數跌幅已達30%;2002年5月31日至6月30日,世界盃在日本和韓國舉行期間,歐洲市場一瀉千里,英國富時100指數從5月31日的5085點勁挫至7月24日的3626點;巴黎股市、法蘭克福股市均大幅下跌。2006年德國世界盃期間,“魔咒”再度顯靈,全球股市大跌,黃金、石油等商品期貨也從高位下挫。

  30億美元轉播授權費驚人

  如今,世界經濟剛剛遭遇了金融危機的突襲,歐債危機又接踵而至,各國政府捉襟見肘,國際足聯在一片怨聲載道中打開了南非世界盃的商業新模式——電視轉播授權費和特許贊助費將達到破紀錄的30多億美元,令本屆世界盃成為國際足聯歷史上最賺錢的一屆世界盃。

  世界盃獎金數額也創紀錄地增長到4.2億美元,比上一屆增長61%。在4.2億總獎金中,南非世界盃冠軍得主將得到3000萬美元,亞軍2400萬美元,四強2000萬美元,八強1800萬美元,十六強900萬美元,小組賽被淘汰球隊800萬美元。同時為保證32支球隊的備戰順利進行,在世界盃開始前半個月,就會有100萬美元提前打入各國足協賬戶。

  世界盃電視版權的銷售,尤其是對歐美市場的銷售,早在經濟衰退開始前就已完成。國際足聯從阿迪達斯、可口可樂、阿聯酋航空、現代起亞、索尼和維薩卡6個合作夥伴那裏獲取了巨大的商業利益。據了解,本屆世界盃贊助商的最低門檻設在歷史最高點6500萬美元。即便如此,仍有許多企業希望擠入這一行列。

  危機當頭球隊闊綽

  為激勵球隊在南非世界盃上取得好成績,一些國家隊的足協紛紛公佈世界盃獎金數額,動輒數十萬甚至上百萬美元。金磚四國之一的巴西隊出手甚是闊綽,桑巴軍團給每位球員開出的奪冠獎金高達100萬美元。新興經濟體有錢高開點兒也罷,眾所週知西班牙政府被債務危機壓得難喘大氣,但該國足協慷慨地給每位球員開出了60萬歐元的奪冠獎金,以下依次是美國60萬美元、英格蘭40萬英鎊、阿根廷45萬歐元、日本40萬美元、法國30萬歐元、德國25萬歐元。據悉,巴西、西班牙、阿根廷三隊之所以拍出如此高的獎金數額,是因為三強都具備了奪冠的實力,三國足協都翹首企盼著“金錢能使鬼推磨”的奇跡出現。

  除了獎金,歐洲各國球隊在南非駐地的花銷也都堪稱不菲。據報道,英格蘭隊此次南非之行花費約在2000萬英鎊左右;而國內經濟一再告急的希臘隊住進了南非有名的五星級酒店貝弗利山;法國隊更是選擇了南非著名的度假勝地克尼斯納岬角的Pezula酒店,據悉那裏的房間可以用豪奢來形容,淡季最低價格也要595美元一晚。

  “錢緊緊”與“氣鼓鼓”

  在西班牙國內失業率猛增、政府預算“瘦身”一招緊似一招的當下,西班牙球隊的高額獎金受到了國內民眾猛烈抨擊。著名反對黨派統一左翼7日提出質疑,“職工養老金被凍結,工資不斷下降,足協開出如此高的奪冠獎金”非常不合時宜。西班牙球隊國門卡西利亞斯辯稱:“我的家庭、朋友目前也都陷入了經濟危機的困境。但這首先是一場全球性的比賽,不能和經濟危機混為一談”。此外,法國官方和民眾對球隊入住奢華酒店一事也進行了嚴厲的指責,稱他們是“高消費、零貢獻的惡劣榜樣”,對此,法國體育大臣表示,“我們別無選擇。假如過早出局,法國足協將無法向國民交代。”

  意大利“北方聯盟”領導人之一、意大利法規簡化部部長卡爾德羅利6日更是提議削減國家隊的世界盃獎金,“意大利國家隊應縮減他們在世界盃期間的開支,並減少贏球的獎金”,這一言論讓該國足協和球隊氣炸了鍋。足協主席阿貝特7日反擊説:“國家隊的獎金從來都是國際足聯發給意大利足協的世界盃利潤分紅,且只有球隊進前3名時球員才能得到獎金”,“政府削減開支與其爭辯體育界的花費,不如把眼睛放到政治家更擅長的領域。”隊長卡納瓦羅則發泄道:“我無話可説,這是一個荒謬的國家。”門將布馮説,“這真是個笑話。我想當面告訴他,國家財政危機不是削減球員獎金和後勤能解決的。”意大利國家隊在2006年世界盃奪冠,意大利足協將2000萬歐元落入囊中,僅向每位冠軍成員發放了24萬歐元的奪冠獎金。本屆世界盃迫於債務危機的困窘,意大利國家隊已削減了在南非的諸多花銷計劃,在“錢緊緊”的情況下,這支被外界普遍認為衛冕無望的前冠軍隊只剩下了“氣鼓鼓”。

聲明:中國網絡電視經濟臺所載視頻、文章、數據等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並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邊看邊聊

登錄 | 註冊

內容 

驗證碼:
視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