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2010年06月10日 08:49 時代週報 我要評論
本報記者 吳悅熙 發自廣東中山
譚慶中一手造就了中山公用(16.98,0.49,2.97%)的風光。只是內幕交易案發後,他或將因中山公用而付出代價,而中山公用也將被其拖入輿論和監管的漩渦 。
5月30日,廣東省中山市某官員因涉嫌嚴重經濟違紀問題接受組織調查,次日,中山公用(000685,SZ)就緊急停牌,稱公司有重大事項待核實。
就在市場揣測中山公用停牌與上述官員內幕交易有關時,中山公用6月2日發佈公告,稱公司董事長譚慶中與總經理鄭旭齡均暫不能履職,授權董事鄭鐘強代行董事長和總經理職責。但公告只字未提不能履職的原因。
時代週報記者隨即趕赴中山市,對本案的主角之一譚慶中內幕交易一事展開調查,以還原其出事的前前後後。不斷呈現的事實似乎都暗指這位強調自己“不是資本運作高手”的風雲人物,其實就是一位“缺乏實業經驗,公司運營就是以他熟悉的資本運作為主”的“隱形資本玩家”。
“他的隕落是必然。”中山市多位熟知譚慶中的人士告訴記者。誰都不知道譚慶中背後悄然隱現的關係網安全邊際在哪,繩結上還扣著哪些……
16個瘋狂的漲停板
6月,本是一個小鳥歌唱的喧嘩季節。恰逢小雨,車窗外的中山市,寧靜極了,在京珠高速快到中山的路旁,“創造和諧生活”的巨幅廣告牌沿路展開。讓許多中山市民沒有料到的是,出資做這個廣告的中山公用,連續兩天的停牌竟然捲入一場喧囂的“內幕交易核查風暴”。
覆巢之下無完卵。中山公用股價顯然受到利空傳聞波及,中山公用6月2日復牌後股價一度觸及跌停板,收盤報18.15元,下跌6.73%,成交2.98億元,成交量是前一交易日的2.5倍。至截稿時,資金凈流出1.43億元,累計跌幅達16.19%。
這其中,有機構不惜代價狂賣5700萬元出逃。而位列中山公用第一、二大流通股東的中郵係兩隻基金最受傷,單日市值蒸發超過4000萬元。
外界普遍猜測此次風波與2007年的16個漲停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而16個漲停的觸發點則是當年公用科技(中山公用前身)的吸收換股重大資産重組。
2007年7月2日和7月3日,持續頹勢的公用科技卻突然連拉兩個漲停。7月4日,公用科技便因“控股股東中山公用事業(1956.131,46.70,2.45%)集團有限公司(下簡稱‘公用集團’)近期將討論與公司相關的重要事項”而停牌。
8月20日,公用科技披露吸收合併及定向增發議案並復牌,原公用科技以8.15元/股換股吸收合併公用集團及新增股份收購五家鄉鎮供水公司供水資産,合計發行股份4.38億股。吸收合併重組後,中山中匯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取代中山公用集團成為公司的第一大股東,公司名稱也由公用科技更名為中山公用。
從K線圖上可以看到,中山公用上市以來最為淩厲的直線拉升行情正出現在其時。14個瘋狂的連續漲停,加上停牌前的兩個漲停,公司股價由啟動前的6.76元一舉飆升至31.1元,漲幅達360%。
2007年9月10日,公用科技雖然也最終封住漲停,但盤中曾打開過,價格漲幅偏離值達8.55%,且當日成交15.13億元,與前一交易日的成交額2074萬元相比可謂天量,當日換手率也高達30.83%。深交所盤後披露的公開信息顯示,9月10日賣出前五大席位中的前三位分別為銀河證券中山營業部、中信證券(20.26,0.67,3.42%)中山松苑路營業部和廣發證券(36.38,1.67,4.81%)中山市中山四路營業部,三家營業部累計賣出金額高達1.34億元。
根據深交所公佈信息裏涉及中山公用歷年異常波動交易的席位,在異動席位上頻頻出現、操作出奇一致、在同一天同進同出的證券營業部恰好就是上述三家中的前兩家。數據顯示,2006年8月4日,兩者合計賣出255萬元;10月24日,兩者共買入361萬元。此後直到2007年3月5日,銀河證券中山證券營業部才再次出現在異動席位上,共計賣出332萬元。
“重組方案不但董事會知道,還要給市領導過目,要不要入市就看對自己的控制了,”一公用集團前內部人士告訴時代週報記者,以譚對重組進程的把握,對公用科技以後的發展肯定是瞭如指掌。
“中山公用由銀河坐莊”這在圈子內不是秘密。一曾與譚慶中共事的人士稱,所謂的操作不會以銀河證券公司層面進行,“是以個人名義開設賬戶進行投資,不僅在一個證券公司開有賬戶,係不同賬戶由同一幫人操作。”他透露,這其中有譚妻吳曼萍以及譚的韶關親屬。
銀河證券中山營業部多位客戶經理以“不了解操作客戶的真實身份為由”,對上述説法矢口否認。
真實的中山公用
“譚慶中被帶走”的消息像病毒一樣迅速擴散。廣為流傳的説法是:就在中山市一官員被證實接受組織調查的前一天,即5月29日淩晨,譚慶中及其妻吳曼萍在家中被帶走。鄭旭齡的去向同樣成迷,剛下飛機的鄭曾與他人通電話,幾分鐘後,有人致電鄭,電話就再也不通了。5月30日晚,兩人缺席臨時董事會會議。
此前,公司對媒體的説法是“出差”。6月4日,對於公司停牌是否涉及官員“落馬”一事及公司兩高管去向,中山公用證券法律部總經理梁穆春均以“不清楚”作答。
目前,譚慶中及相關人士是否涉及內幕交易尚需有關部門進一步調查,但中山公用近幾年由實業走向資本的擴張之路,基本代表了譚慶中的資本運作軌跡。
5月30日,在期貨公司“一參一控”監管要求達標大限前一天,中山公用競得了陜西長安期貨的全部股權。最後的競拍成交價為8640萬元,相較于4680萬元的掛牌價,高出了近一倍。
中山公用一直有意在金融領域大施拳腳,目前持有廣發證券34337.71萬股,佔其總股本13.70%,為其第三大股東;持有廣州農村商業銀行1400萬股;投資珠三角擔保企業之一中山銀達擔保投資有限公司4000萬元,佔其總股本40%。公司金融資産佔總資産的比重已超過50%。
在收益上,中山公用確實從投資金融領域中獲得了不菲的利潤。2009年,如含廣發證券收益在內,公司實現凈利潤達8.17億元;而如不含廣發證券收益,則公司實現的凈利潤僅為1.19億元,公司85%以上的業績因金融投資獲得。
從今年一季報公司凈利潤較去年同期下降了30.40%。説明稱,主要是由於廣發證券、中海廣東投資收益減少所致。
“譚慶中缺乏實業經驗,公司運營以他熟悉的資本運作為主,”中山市國資委一內部人士透露。
“原因很簡單,股價一個漲停板,夠公用做實業忙乎一年的利潤了,”廣州證券一分析人士表示,參股券商概念好處是基本上不差錢,壞處是風險大,“也就是説這個公司就算是啥也不幹,也有80%的收入,但是資本運作是乘法,在牛市時賺得盆滿缽滿,但在熊市時也會輸得一貧如洗。”中山公用一關聯企業負責人説,譚慶中曾提出打造金融産業平臺,並把控股的金融資産部分拆分上市。
此前有媒體報道,中山公用有意洽購廣發華福60.35%股權。不過公司隨後澄清稱,目前未進行與該傳聞事項相關的談判,也未簽署過相關的意向及協定。
“這並不是不可能,”廣發證券一分析師認為,股指期貨推出後,具備金融期貨經紀等資格的期貨公司成為券商眼中的“肥肉”,以國外情況分析,股指期貨的成交量比所有商品的成交量更大,擁有券商對於發展客戶更有利。“就以國內的情況為例,目前股指期貨成交排名前列的都係有券商背景的期貨公司。”
譚慶中織網
譚慶中在資本市場的“財技”,來源於其多年的金融行業經驗。早年,譚曾在韶關市人民銀行工作,後歷任中山市工商銀行(4.20,0.10,2.44%)副科長,廣東省工行信託投資公司中山分公司總經理,中國華融信託公司中山證券營業部總經理,中國華融信託公司廣東證券管理部總經理,中國銀河證券中山營業部總經理。之後成為銀河證券資産管理總部副總經理;2003年4月9日,其又成為銀河基金管理公司副總經理。但在2003-2005年長達三年時間裏,譚一直沒被扶正。
譚曾向友人這樣介紹自己的人生“三級跳”:一次中山市的高層領導到上海視察,想與當地的官員接觸,經譚引見,促成了雙方的見面。這次偶然的機會,譚與中山的領導結下了良好的關係。
直到2005年底,《銀河銀聯絡列證券投資基金招募説明》中才確認了譚慶中為銀河基金董事、總經理的身份。“但當時譚已萌生去意,因此中山市需要他回歸時一拍即合,”該人士稱。
中山公用成為譚慶中再施展拳腳的地方。雖沒有實業經驗,但長期在中山從事金融業、具有豐富的資本運作經驗使譚慶中成為中山公用整合的不二人選。
然而,凡認識譚慶中的人,多認為他是個擅長“擦鞋”的人。有人還給他起了個外號,叫“鬼頭中”。
2007年中山公用吸收水資産的重組方案,便由譚慶中力推,但遭到中山各部委辦局普遍反對。“水資産是優質資産,收益是相當穩定的,上市後,我賺100塊,可能有30塊要分給股民,供水公司當然不幹,”一公用集團前內部人士回憶道。
當時,譚慶中任公用集團董事長、中山中匯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公用科技的董事長為鄭鐘強。譚慶中往往獲得了中山高層領導的信任。其曾在一飯局上,對某位友人傳授走上層路線的秘訣,讓這位人士瞠目結舌。
“譚慶中與高層的接觸可以用‘通天’來形容,上市公司很多決定甚至不經過董事會討論,鄭鐘強的權力實際上被架空,”中山市國資委人士透露。吸收水資産的重組方案最終放行。
時代週報記者就上述説法向鄭鐘強求證,對方以“忙碌”為由拒絕了記者的採訪。
他很快掌握了“炒水題材、資本運作”兩大法寶,2007年瘋漲的中山公用給股民提供了最好的想象力和動力,在他們的熱烈追捧下,中山公用快速增值。
2008年譚慶中的勢力版圖進一步擴大,任上市公司董事長。隨後招攬了鄭旭齡、邵念榮、黃著文等一批原銀河證券的老同事為中山公用高管。
一些企業在逐步做大的過程中,開始與官員建立了長期穩定的相互“綁定”的合作關係,雙方形成了利益共同體。
56歲的中山某官員接受調查,人們第一時間揣測:莫不是與譚慶中有牽連?
有傳聞稱譚妻吳曼萍親自到銀河證券大戶室炒中山公用,譚的友人稱並不奇怪:“這是一種緊密的利益關係,也是一種危險的關係,譚已經騎虎難下了。”
責編:任威風
相關鏈結:
聲明:中國網絡電視經濟臺所載視頻、文章、數據等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並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