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去向
2010年05月12日 13:41 證券日報 我要評論
11日創業板 47隻個股跌3%以上 5月11日, 創業板股票開盤雖一度全線上漲,但收盤卻有69隻報跌,佔當日交易78隻股票的88.46%,其中,47隻 個股 的跌幅超過3%。 當日創業板交投進一步萎縮,換手率最高的當升科技僅有17.88%;全日成交金額為47.7億元,比上個交易日減少14.36%。 據Wind數據統計,在發佈2010年一季報的78家創業板公司中,有20%左右的公司業績較去年同期出現了大幅下滑。三聚環保開啟了創業板虧損的先河,其在今年一季度實現凈利潤-539.47萬元,可去年全年公司盈利為5097.87萬元。 高市盈率發行是A股通病 中小公司爆炒時代正在終結 □ 本報記者 劉麗靚 高價發行、首日暴漲、連續飆升、繼而暴跌。伴隨著創業板股票的種種瘋狂,究竟如何確定創業板公司的合理估值成為人們心中揮之不去的疑問。 據WIND資訊統計,目前創業板股票2010年、2011年的動態市盈率分別為60.28倍、44.45倍,遠遠超出同期滬深300成份股平均的23.06倍、18.88倍的估值。截至5月10日,創業板平均股價為39.975元,而A股平均股價只有16.375元。 在創業板公司普遍較高市盈率下,這些公司盈利能否為此帶來支撐尚有懸念。相關數據顯示,截至4月30日,在創業板上市的有78家公司。剔除今年上市的20家創業板公司,餘下的58家公司去年第四季度累計實現凈利潤10.23億元。到今年一季度,這些公司實現的凈利只有7.20億元,環比下滑近30%,這與A股兩市上市公司總體環比23.22%的增幅大相徑庭。 從個股來看,發行價148元的海普瑞自從5月6日登陸中小板後,開盤後一度升至188元,7日收于177.78元,成為A股“最貴”的股票。但5月10日開盤後,海普瑞就跳水重挫,下跌到160元,跌10.00%。海普瑞的公司實際控制人李鋰夫婦合計持有公司2.8億股,最高時身價超過500億元,貴為內地首富。而5月10日跌停,使其一天之內身家縮水49.78億元。5月11日,該股又一次跌停,令人慨嘆不已。 而4月21日登陸創業板的碧水源,詢價確定的發行價格為每股69元,發行市盈率已經接近100倍。該股開盤當天價格翻番,被封為“中國第一高價股”,衝破175元大關,市值一度達到258億元之高。此外,創業板龍頭股神州泰嶽上市首日股價即突破百元,最高時股價曾達到237.99元,市盈率99.1倍。然而目前已跌至最低53元。 一位市場分析人士認為,高市盈率發行已成為了A股市場上的通病。實際上,從去年6月份IPO重啟以來,新股發行幾乎都是高市盈率發行,尤其是中小板、創業板的新股發行,動輒五六十倍,七八十倍,甚至上百倍,造成了股市資源的嚴重浪費。創業板應該回歸40多倍的水平,才算是基本調整合理,而這個回歸過程也許是一個較漫長的過程,並不會在短期立刻完成。 清科集團分析師李芳認為,高市盈率透支了企業未來的成長業績,一、二級市場的價差逐步降低。與首批28家企業上市平均漲幅高達106.9%不同,後幾批的平均漲幅逐次收窄。數據顯示,3月19日以來,有20隻創業板新股首發上市,僅有3隻股票累計漲幅為正,分別為東方財富、三聚環保和國民技術。當前股價低於首日收盤價的股票多達17隻,其中,三川股份上市首日上漲76.53%,隨後卻一路下挫,跌幅達33.76%,逼近發行價。發行制度引發的高市盈率與過快的發行節奏、較弱的市場環境形成共振,將使創業板個股破發成為常態,也將引導創業板上市公司價格回歸。 英大證券研究所所長李大霄認為,隨著時間的推移,由於創業板比主板上市條件低,保護措施少,因此,未來隨著大量的符合條件的公司在創業板上市,創業板的估值就會逐漸回落到合理的水平。“千萬不要忽視‘螞蟻’的力量,數量多了就會很龐大了”,他建議,對目前創業板的上市公司要持謹慎的態度,尤其是發行市盈率相對較高的創業板公司。 股市“破發”有擴大趨勢也需保有“適度泡沫” □ 本報記者 朱寶琛 一個月前,創業板新股還在演繹刀尖上的舞蹈;現如今,創業板新股破發現象不斷涌現。 世紀證券創業板小組分析師呂麗華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創業板股票破發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它們的發行估值太高,透支了其自身的發行價。“在中報公佈之前,我覺得創業板行情可能沒有什麼起色,但中間可能會有反彈。” 另有分析人士指出,個股高市盈率發行、發行過於密集、供大於求,是破發的重要原因,發行制度引發的高市盈率與過快的發行節奏、較弱的市場環境形成共振,將使創業板個股破發成為常態。 除了創業板股票遭遇“破發”,中小板的股票同樣難以逃脫一樣的命運:剛剛上市4個交易日的“IPO第一高價股”海普瑞昨日跌破其148元的發行價。最終以144.25元收市,下跌9.84%,成交金額13.7億元,全日換手率接近30%。 縱觀在今年上市的遭遇破發的創業板股票,它們有兩個顯著的特徵,一是高價發行,二是首日漲幅較低。而對於創業板市場成為破發主力,業內人士普遍認為,由於創業板市場以高成長性為賣點吸引了市場各路資金的追捧,從而發行之時普遍享受了較高的估值待遇。過高的估值已經透支了自身的成長性,而目前資金面偏緊造成了次新股出現“跳水”行情。從目前創業板的情況看,“破發”的現象存在著擴大的可能。 對於接下去是否會有更多的創業板股票成為“破發”一族,呂麗華認為可能會繼續增多。“主要原因還是它們的發行市盈率較高。” 對於新股破發現象,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指出,上一輪新股上市首日破發潮,源自發行市盈率直逼“天花板”水平——120倍;本次發生的第二輪新股上市首日破發潮,同樣源自另一個“天花板”水平,即海普瑞發行定價高達148元,創下歷史最高記錄。 “這是對一級市場的宣戰,也是對二場市場的挑戰,同樣,它也是對投資者心理承受能力‘極限’的考驗。”董登新稱。他同時指出,不懂得自動回歸的過高發行市盈率是不正常的;發行市盈率只朝一個方向運動也是不正常的。因此,只要發行市盈率處在“天花板”與“地板”之間來回運動,都是十分正常的,不必大驚小怪。 在今後兩三年之內,中小板和創業板的快速擴容,仍將是中國股市最大的投資機會和投資熱點。同時,未來三、五年也將是中國民營企業和高科技企業大發展的關鍵期和機遇期。因此,中國股市保有適度泡沫,將有利於中小板與創業板的高速擴容。 創業板直接退市面臨兩難選擇 □ 本報記者 侯捷寧 創業板市場是個高風險、高收益的市場,這句話在開板之初就盡人皆知,但是,在開板後,很多人在獲得高收益的時候卻忘記了高風險的存在,深交所理事長陳遠征日前表示“目前創業板直接退市機制已經上報證監會”,這句話再次警示了創業板投資者不要忽視創業板的退市風險。 陳東征指出,創業板直接退市制度不再實行長時間的退市風險警示制度,不再強制退到下一層次市場掛牌繼續交易,主要包含三個要點:一是直接退市,二是快速退市,三是杜絕借殼炒作。 這意味著創業板的退市制度比主板更加嚴格。“嚴格的退市標準是保證創業板上市公司質量、發揮資源優化配置的必要‘過濾閥’”業內人士表示。 就象質量不合格的商品可以退掉,同樣,不符合標準的上市公司也應當退市,這樣才有助於維護證券市場優勝劣汰的競爭秩序,為投資者提供更多優質的上市資源。 據了解,在海外創業板市場上,公司退市是一種十分普遍和正常的市場行為,其退市率明顯高於主板市場。例如,美國納斯達克每年大約8%的公司退市,而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的退市率為6%;英國AIM的退市率更高,大約12%,每年超過200家公司由該市場退市。 通過較高的退市率,海外創業板市場形成了良好的信號傳遞效應,逐步建立起對上市公司嚴格的約束機制,保證了市場形象和整體質量。 統計顯示,2003~2007年間,納斯達克退市公司數為1284家,超過了同期該市場新上市公司1238家的數量,以至於納斯達克在2007年末的公司總數僅為3069家,低於2003年末3294家的水平;日本佳斯達克、加拿大多倫多創業板和英國AIM的退市公司數量儘管不及新上市公司數量,但退市與新上市數量之比均超過了50%;而韓國科斯達克退市公司數超過100家,為該市場新上市公司數量的三分之一。 深交所創業板公司管理部總監傅炳輝表示,雖然創業板設立才半年,但非常有必要且有條件儘快建立直接退市制度,該制度與保護投資者利益並不矛盾。創業板設立時間比較短,目前沒有歷史遺留問題和包袱。建立直接退市制度,實際上不涉及到對現有市場利益格局的調整,也就是説市場不需要為此支付成本。相對來講,創業板實行直接退市的條件、機會和時機都比較好。從海外創業板市場經驗和教訓來看,建立直接退市制度是保證市場最終成功非常關鍵的一點。 分析人士也指出,源源不斷的公司流出和流入是創業板市場得以保持活力的根本保證。建立直接退市制度不僅可以杜絕殼資源惡性炒作現象,減少相關內幕交易和市場操縱,而且,直接退市也讓上市公司多了個“緊箍咒”,有助於提升創業板的質量。 但該人士也強調,直接退市制度一旦付諸實施,對投資者的影響也非常大,雖然退市制度有利於保證上市公司的質量,為投資者提供更多優質的上市資源,但另一方面,投資者也將會面臨更多的公司退市風險。上市公司如果被強制退市,其股票的流動性和價值都將急劇降低甚至歸零,這一風險應當引起投資者的高度重視。 重要財經資訊: 4月數據再引加息憂慮 CPI上漲3%或成關鍵點 CPI創18月新高 M2增速連續5月回落 上海樓市調控細則近日出臺 房産稅徵收亦將啟動 股市操作必讀: 5.12最新上市公司公告速遞 5月12日滬深股市最新交易提示 券商最新評級 特別警惕七隻個股風險 2638點 一年新低處“逃”還是“淘”
11日創業板
47隻個股跌3%以上
5月11日, 創業板股票開盤雖一度全線上漲,但收盤卻有69隻報跌,佔當日交易78隻股票的88.46%,其中,47隻 個股 的跌幅超過3%。
當日創業板交投進一步萎縮,換手率最高的當升科技僅有17.88%;全日成交金額為47.7億元,比上個交易日減少14.36%。
據Wind數據統計,在發佈2010年一季報的78家創業板公司中,有20%左右的公司業績較去年同期出現了大幅下滑。三聚環保開啟了創業板虧損的先河,其在今年一季度實現凈利潤-539.47萬元,可去年全年公司盈利為5097.87萬元。
高市盈率發行是A股通病
中小公司爆炒時代正在終結
□ 本報記者 劉麗靚
高價發行、首日暴漲、連續飆升、繼而暴跌。伴隨著創業板股票的種種瘋狂,究竟如何確定創業板公司的合理估值成為人們心中揮之不去的疑問。
據WIND資訊統計,目前創業板股票2010年、2011年的動態市盈率分別為60.28倍、44.45倍,遠遠超出同期滬深300成份股平均的23.06倍、18.88倍的估值。截至5月10日,創業板平均股價為39.975元,而A股平均股價只有16.375元。
在創業板公司普遍較高市盈率下,這些公司盈利能否為此帶來支撐尚有懸念。相關數據顯示,截至4月30日,在創業板上市的有78家公司。剔除今年上市的20家創業板公司,餘下的58家公司去年第四季度累計實現凈利潤10.23億元。到今年一季度,這些公司實現的凈利只有7.20億元,環比下滑近30%,這與A股兩市上市公司總體環比23.22%的增幅大相徑庭。
從個股來看,發行價148元的海普瑞自從5月6日登陸中小板後,開盤後一度升至188元,7日收于177.78元,成為A股“最貴”的股票。但5月10日開盤後,海普瑞就跳水重挫,下跌到160元,跌10.00%。海普瑞的公司實際控制人李鋰夫婦合計持有公司2.8億股,最高時身價超過500億元,貴為內地首富。而5月10日跌停,使其一天之內身家縮水49.78億元。5月11日,該股又一次跌停,令人慨嘆不已。
而4月21日登陸創業板的碧水源,詢價確定的發行價格為每股69元,發行市盈率已經接近100倍。該股開盤當天價格翻番,被封為“中國第一高價股”,衝破175元大關,市值一度達到258億元之高。此外,創業板龍頭股神州泰嶽上市首日股價即突破百元,最高時股價曾達到237.99元,市盈率99.1倍。然而目前已跌至最低53元。
一位市場分析人士認為,高市盈率發行已成為了A股市場上的通病。實際上,從去年6月份IPO重啟以來,新股發行幾乎都是高市盈率發行,尤其是中小板、創業板的新股發行,動輒五六十倍,七八十倍,甚至上百倍,造成了股市資源的嚴重浪費。創業板應該回歸40多倍的水平,才算是基本調整合理,而這個回歸過程也許是一個較漫長的過程,並不會在短期立刻完成。
清科集團分析師李芳認為,高市盈率透支了企業未來的成長業績,一、二級市場的價差逐步降低。與首批28家企業上市平均漲幅高達106.9%不同,後幾批的平均漲幅逐次收窄。數據顯示,3月19日以來,有20隻創業板新股首發上市,僅有3隻股票累計漲幅為正,分別為東方財富、三聚環保和國民技術。當前股價低於首日收盤價的股票多達17隻,其中,三川股份上市首日上漲76.53%,隨後卻一路下挫,跌幅達33.76%,逼近發行價。發行制度引發的高市盈率與過快的發行節奏、較弱的市場環境形成共振,將使創業板個股破發成為常態,也將引導創業板上市公司價格回歸。
英大證券研究所所長李大霄認為,隨著時間的推移,由於創業板比主板上市條件低,保護措施少,因此,未來隨著大量的符合條件的公司在創業板上市,創業板的估值就會逐漸回落到合理的水平。“千萬不要忽視‘螞蟻’的力量,數量多了就會很龐大了”,他建議,對目前創業板的上市公司要持謹慎的態度,尤其是發行市盈率相對較高的創業板公司。
股市“破發”有擴大趨勢也需保有“適度泡沫”
□ 本報記者 朱寶琛
一個月前,創業板新股還在演繹刀尖上的舞蹈;現如今,創業板新股破發現象不斷涌現。
世紀證券創業板小組分析師呂麗華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創業板股票破發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它們的發行估值太高,透支了其自身的發行價。“在中報公佈之前,我覺得創業板行情可能沒有什麼起色,但中間可能會有反彈。”
另有分析人士指出,個股高市盈率發行、發行過於密集、供大於求,是破發的重要原因,發行制度引發的高市盈率與過快的發行節奏、較弱的市場環境形成共振,將使創業板個股破發成為常態。
除了創業板股票遭遇“破發”,中小板的股票同樣難以逃脫一樣的命運:剛剛上市4個交易日的“IPO第一高價股”海普瑞昨日跌破其148元的發行價。最終以144.25元收市,下跌9.84%,成交金額13.7億元,全日換手率接近30%。
縱觀在今年上市的遭遇破發的創業板股票,它們有兩個顯著的特徵,一是高價發行,二是首日漲幅較低。而對於創業板市場成為破發主力,業內人士普遍認為,由於創業板市場以高成長性為賣點吸引了市場各路資金的追捧,從而發行之時普遍享受了較高的估值待遇。過高的估值已經透支了自身的成長性,而目前資金面偏緊造成了次新股出現“跳水”行情。從目前創業板的情況看,“破發”的現象存在著擴大的可能。
對於接下去是否會有更多的創業板股票成為“破發”一族,呂麗華認為可能會繼續增多。“主要原因還是它們的發行市盈率較高。”
對於新股破發現象,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指出,上一輪新股上市首日破發潮,源自發行市盈率直逼“天花板”水平——120倍;本次發生的第二輪新股上市首日破發潮,同樣源自另一個“天花板”水平,即海普瑞發行定價高達148元,創下歷史最高記錄。
“這是對一級市場的宣戰,也是對二場市場的挑戰,同樣,它也是對投資者心理承受能力‘極限’的考驗。”董登新稱。他同時指出,不懂得自動回歸的過高發行市盈率是不正常的;發行市盈率只朝一個方向運動也是不正常的。因此,只要發行市盈率處在“天花板”與“地板”之間來回運動,都是十分正常的,不必大驚小怪。
在今後兩三年之內,中小板和創業板的快速擴容,仍將是中國股市最大的投資機會和投資熱點。同時,未來三、五年也將是中國民營企業和高科技企業大發展的關鍵期和機遇期。因此,中國股市保有適度泡沫,將有利於中小板與創業板的高速擴容。
創業板直接退市面臨兩難選擇
□ 本報記者 侯捷寧
創業板市場是個高風險、高收益的市場,這句話在開板之初就盡人皆知,但是,在開板後,很多人在獲得高收益的時候卻忘記了高風險的存在,深交所理事長陳遠征日前表示“目前創業板直接退市機制已經上報證監會”,這句話再次警示了創業板投資者不要忽視創業板的退市風險。
陳東征指出,創業板直接退市制度不再實行長時間的退市風險警示制度,不再強制退到下一層次市場掛牌繼續交易,主要包含三個要點:一是直接退市,二是快速退市,三是杜絕借殼炒作。
這意味著創業板的退市制度比主板更加嚴格。“嚴格的退市標準是保證創業板上市公司質量、發揮資源優化配置的必要‘過濾閥’”業內人士表示。
就象質量不合格的商品可以退掉,同樣,不符合標準的上市公司也應當退市,這樣才有助於維護證券市場優勝劣汰的競爭秩序,為投資者提供更多優質的上市資源。
據了解,在海外創業板市場上,公司退市是一種十分普遍和正常的市場行為,其退市率明顯高於主板市場。例如,美國納斯達克每年大約8%的公司退市,而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的退市率為6%;英國AIM的退市率更高,大約12%,每年超過200家公司由該市場退市。
通過較高的退市率,海外創業板市場形成了良好的信號傳遞效應,逐步建立起對上市公司嚴格的約束機制,保證了市場形象和整體質量。
統計顯示,2003~2007年間,納斯達克退市公司數為1284家,超過了同期該市場新上市公司1238家的數量,以至於納斯達克在2007年末的公司總數僅為3069家,低於2003年末3294家的水平;日本佳斯達克、加拿大多倫多創業板和英國AIM的退市公司數量儘管不及新上市公司數量,但退市與新上市數量之比均超過了50%;而韓國科斯達克退市公司數超過100家,為該市場新上市公司數量的三分之一。
深交所創業板公司管理部總監傅炳輝表示,雖然創業板設立才半年,但非常有必要且有條件儘快建立直接退市制度,該制度與保護投資者利益並不矛盾。創業板設立時間比較短,目前沒有歷史遺留問題和包袱。建立直接退市制度,實際上不涉及到對現有市場利益格局的調整,也就是説市場不需要為此支付成本。相對來講,創業板實行直接退市的條件、機會和時機都比較好。從海外創業板市場經驗和教訓來看,建立直接退市制度是保證市場最終成功非常關鍵的一點。
分析人士也指出,源源不斷的公司流出和流入是創業板市場得以保持活力的根本保證。建立直接退市制度不僅可以杜絕殼資源惡性炒作現象,減少相關內幕交易和市場操縱,而且,直接退市也讓上市公司多了個“緊箍咒”,有助於提升創業板的質量。
但該人士也強調,直接退市制度一旦付諸實施,對投資者的影響也非常大,雖然退市制度有利於保證上市公司的質量,為投資者提供更多優質的上市資源,但另一方面,投資者也將會面臨更多的公司退市風險。上市公司如果被強制退市,其股票的流動性和價值都將急劇降低甚至歸零,這一風險應當引起投資者的高度重視。
重要財經資訊:
4月數據再引加息憂慮 CPI上漲3%或成關鍵點
CPI創18月新高 M2增速連續5月回落
上海樓市調控細則近日出臺 房産稅徵收亦將啟動
股市操作必讀:
5.12最新上市公司公告速遞
5月12日滬深股市最新交易提示
券商最新評級 特別警惕七隻個股風險
2638點 一年新低處“逃”還是“淘”
聲明:中國網絡電視經濟臺所載視頻、文章、數據等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並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登錄 | 註冊用戶名: | 退出
內容
[財政部:我國乘用車擬按發動機排氣量分檔計徵車船] [徵稅範圍可能將擴大] [汽車業十二五規劃初稿已定]
[G20達成共識 貨幣大戰暫停 中國IMF份額升至第三] [G20財長及央行行長會議艱難求共識 全球匯率挑戰] [會議聯合公報] 評論:[匯率爭端:G20繞不過去的坎]
中小板再創新高,煤炭點燃新熱情,上攻大幕能否再次拉開?
面對加息後版面的巨大變化,投資機會與方向應該如何把握?
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