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三農]鄉村旅遊新觀察(五)河北易縣(2010.5.5)

2010年05月05日 23:12  CCTV-聚焦三農 我要評論

進入[聚焦三農]>>

  

    【城市名片】

  易縣,古稱易州,西倚太行山脈,東臨冀中平原,始建於開皇十六年,歷經一千多年的沿革變遷,易州大地勝跡疊出,易州因易水之“易”得名,悠久的歷史,秀麗的山川。清西陵等眾多的名勝古跡,構成了特有的旅遊資源優勢。

  【嘉賓介紹】

  觀察團成員

  中央電視臺 農業節目記者 曾璐

  影視演員 潘陽

  河北大學教授 文化創意産業研究中心主任 杜浩

  【景點一 戰國影視城】

  這易縣鄉村遊的第一站,曾璐到底把潘陽待到了什麼地方呢?

  曾璐:“潘陽,快來幫幫我啊!”

  這麼大一塊石頭,怎麼潘陽搬起來,如此輕鬆呢?

  潘陽:“曾璐,你快告訴我,這到底是哪啊?”

  曾璐:“你想想,再想想。”

  潘陽:“想不起來啊,不過看著眼熟,好像在哪見過。”

  曾璐:“這裡是易縣的戰國影視城。”

  潘陽:“易縣還有影視城。”

  曾璐:“當然!”

  易縣的戰國影視城,位於易縣麻屋莊村,城內關門交錯,殿宇、樓亭便布,回廊相連,融戰國政治、軍事、民俗于一體,充分展示和體現了戰國時期的文化內涵。自從為電影《荊軻刺秦王》的拍攝提供了十分理想的外景場地之後,也先後得到了許多影視劇導演的青睞。

  這下您知道了吧,潘陽剛才搬起來的那塊大石頭,就是這些影視劇裏用的道具。現在這個影視城已經成了當地旅遊的一個招牌,附近的許多村民也都能參與到大片演出中。

  曾璐:“我想知道咱們有沒有當過群眾演員,又有臺詞的。”

  村民:“有,我演過《漢武大帝》,張騫出使西域,那就是我去抓的。當時導演告訴我,你就是刑警隊長。”

  刑警隊長?導演還真是會比喻!曾璐這一問才知道,這參加過演出的村民還真是不少。

  眾村民:“第一部戲就參與了 《荊軻刺秦王》 導演是陳凱歌,《墨攻》、《見龍卸甲》……”

  讓村民們高興的是,當群眾演員,不僅能過拍戲的癮,還有額外的收入呢。

  易縣戰國影視城管理員:“在家沒事的老頭,老太太,參加個演出,一天還能得四、五十元的。”

  聽管理員説,這影視城一年裏有一大半的時間都在拍攝影視劇,每當有劇組在這兒開工,周圍的村民除了來當群眾演員,還有相當一部分人要為劇組的餐飲、住宿服務,算起來,也是一筆不小的收入。最近啊,又有大型劇組準備在這兒取景,您要是有時間到這來看看,沒準兒也能被導演選中,過把拍戲的癮呢

  【景點一 點評】

  以熱門影視劇做賣點,招攬遊客,依託戰國影視城發展鄉村經濟。除了拍電影的功能,戰國影視城更豐富了村民們的業餘生活,還能給大家帶來實惠。

  【狼牙山】

  狼牙山坐落在易縣西部的太行山東麓,古時稱“郎山”,由五坨三十六峰組成,海拔1108米。眾多的山峰形態各異,雄奇中兼有險峻,形成了北方特有的奇麗峭拔、蔚為壯觀的石林景觀。“狼山競秀”是兩千年前戰國時期燕國十景之一,八路軍五勇士浴血抗擊日寇捨身跳崖聞名於世。

  曾璐:“潘陽,關於狼牙山五壯士的故事,你知道多少?”

  潘陽:“這個我知道的還真不多,除了小學課本上的。”

  曾璐:“想不想知道更多?”

  潘陽:“想啊。”

  楊大爺告訴曾璐和潘陽,抗日戰爭期間,八路軍經過這裡時,當地的老百姓和部隊官兵還發生過許多的感人故事。教他唱歌的五壯士之一宋學義,就是當地的村民救回裏來的。為了自己的部隊能打勝仗,老百姓們也是不辭辛苦的為部隊做軍備用品,您在影視劇裏看到的一些情節,至今還被作為旅遊參與項目保留著。

  【推碾子拉磨】

  曾璐:“大姐 這是在幹什麼

  潘陽:“璐璐,這個我就得説説你了。”

  您看,經過這位大姐的一番培訓,她倆搓玉米也是有模有樣了。聽這位大姐説,她的奶奶和母親,當年就用玉米麵為戰士們做過乾糧。

  潘陽:“我們找到一位大姐,願意教我們貼餅子……”

  黃澄澄的貼餅子馬上就要出鍋了,曾璐和潘陽的成績到底怎麼樣呢?

  曾璐:“我們來看看潘陽的失敗作品。”

  潘陽:“你看她像不像六?別管它什麼模樣,好吃就是王道。”

  潘陽説的也有道理,別管餅子長成什麼模樣,關鍵是這磨玉米麵、貼餅子的過程,農家樂的主人説了,只要顧客想自己參與的項目,她都來幫您打下手。

  【納鞋底】

  這位大媽在幹嘛呢?引得曾璐和潘陽在一旁看得津津有味。這電影裏面納鞋底的場面,就在這農家小院裏唄曾璐和潘陽給遇上了。倆人一時手癢,也想比劃比劃,可是……

  (潘陽使勁錐不過去,曾璐把大媽的錐子弄折了,還傷了手)

  這納鞋底還真是個技術活,曾璐,你可要小心自己的手。要是按你倆這速度,估計咱們的戰士就穿不到老百姓做的鞋襪了。其實到狼牙山來,不用自己動手就能買到這結實的手工鞋,還有價格公道的山貨。農家院裏吃的也都是農戶自己家種的菜,養的雞和羊。借著電影《狼牙山五壯士》故事原址及電影拍攝地,給景區帶來的人氣,狼牙山腳下的農家樂辦出了憶苦思甜的味道。也給當地的村民帶來了實惠。

  農家樂的村民:“以前都得下山賣貨,現在路修好了,有遊客,坐在家裏都賣出去了。”

  最近一段時間,你要是到狼牙山來,還能趕上這裡正在舉辦的“山花節”“登山節”等活動呢!

  【景點二 點評】

  這就是紅色旅遊,也是紅紅綠綠的旅。政府修路,農民致富。政府出資辦活動,帶來人氣才有收入。

  【景點三 清西陵】

  在易縣還有一個不得不去的地方——清西陵。現在電視裏最熱門的就屬清朝皇宮劇了,這清西陵裏葬者雍正、嘉慶、道光、光緒四位清朝皇帝,要是想了解更多的歷史故事,到這來,就選對地方了。

  聽説曾璐和潘陽要來,清西陵的高級講解員王海燕早就在橋上這等候了

  講解員王海燕:“曾璐,你好!潘陽,你好!我是清西陵的導遊王海燕,今天就由我來帶領你們參觀清西陵。”

  曾璐:“那我們首先去哪呢?”

  潘陽:“對啊,去哪呢?”

  講解員王海燕:“下面我們就去參觀雍正皇帝的泰陵,走吧。”

  【泰陵簡介】

  清西陵始建於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泰陵是清西陵中建築最早、規模最大、體系最完整的一座帝陵。歷經186年,共建有帝陵4座,皇后陵3座,王爺、公主、妃嬪園寢7座,埋葬著雍正、嘉慶、道光、光緒4個皇帝,9個皇后,57個妃嬪及王公、公主等共78人。建築面積達5萬多平方米,共有宮殿1000多間,石雕刻和石建築100多座,構成了一個規模宏大、富麗堂皇的古建築群,能工巧匠精湛的雕刻技術,至今還完整的保留著。

  講解員王海燕:“我們從這邊就走上了泰陵的三路三孔橋。”

  潘陽:“我想問一下,為什麼我們一定要走邊上這條道,不走中間那條道?”

  講解員王海燕:“因為在清代的陵寢當中,中間的路是留給皇帝和皇后的棺槨所走的。而現在我們走的這條路,才是屬於後代皇帝來祭祖時候所走的。右手邊是當時的隨從大臣們所走的。五一或十一小長假來的時候,您就可以看到模擬乾隆皇帝來這祭祖的一個祭拜儀式。”

  曾璐:“原來皇帝來祭祖的時候,不可能從北京帶東西過來吧。”

  講解員王海燕:“那肯定的,因為原來他從北京到這就需要四天三夜的時間。”

  曾璐 潘陽:“四天三夜?”

  講解員王海燕:“所以如果他的供品從北京帶過來,那肯定在途中就壞了。”

  曾璐:“那在哪做這個供品呢?”

  講解員王海燕:“陵區裏邊都設有禮部,像陵區附近的鳳凰臺村,就是泰陵禮部的所在地,當時禮部的官員負責製作貢品。”

  【鳳凰臺村】

  一場春雨過後,緊鄰清西陵景區的鳳凰臺村顯得格外清新,“鳳凰山青不墨韆鞦畫,易水寒流無弦萬古琴”,村口的這副對聯,讓人未曾進村,就先嗅到了濃濃的文化味兒。灰磚青瓦,盝頂彩畫,清西陵腳下的鳳凰臺民居也被賦予了新的歷史使命。

  曾璐:“我發現了一個好地方,滿族農家樂。”

  潘陽:“到了。”

  眾宮女:“您吉祥!”

  曾璐:“來到滿族院,要吃滿族飯,我也把自己打扮成滿族人的樣子。”

  潘陽:“有點不習慣,你看我像不像格格?”

  滿家樂主人:“別的地方,過了十一假期,人就少了,我們這人還是很多。”

  原來,這鳳凰臺村以清西陵“皇家旅遊”為依託,大力發展了滿族風味農家樂,用老祖宗傳下來的手藝做起了滿族菜,近幾年還形成了統一品牌——滿家樂,成了村民們增收致富的新路子。

  【景點三 點評】

  清西陵講述了影視劇外的歷史故事,鳳凰臺村把突出特色放在首位。“灰磚青瓦,磚木結構,建新如舊,修舊如舊”,村民們重新找回了屬於自己的地域文化特色。

  立足於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易縣以生態為前提,圍繞農民增收快富,對58處景區景點進行資源整合,全縣農家遊的規模由2000年3個村幾十戶,發展到現在日接待能力1.78萬多人,新增就業崗位7700多個,創經濟效益6150萬元。

  【綜述 點評】

  縣裏有精品,鄉鄉有景點,借熱門影視劇的紅火,村村抓住了旅遊的契機,戶戶搞接待,人人都參與。但是,觀察團也發現了美中不足。

  杜浩:“影視基地的後續研發應該搞起來,還有景區之間的聯動。”

  

責編:劉岩

聲明:中國網絡電視經濟臺所載視頻、文章、數據等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並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邊看邊聊

登錄 | 註冊

內容 

驗證碼:
視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