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加:我國存在決策風險 而非市場規模風險

2010年04月10日 08:29  博鰲論壇官方網站 我要評論

專題:博鰲亞洲論壇2010年年會

  

香港交易所行政總裁李小加

  4月9日-11日,博鰲亞洲論壇2010年年會在中國海南博鰲舉行,本屆年會主題為“綠色復蘇:亞洲可持續發展的現實選擇”。在4月9日晚上召開的“資本論壇:經濟轉型中的資本市場定位”上,香港證券交易所行政總裁李小加指出,我國現在的問題是,總的來説是決策風險,而不是市場規模的風險,市場力量在國內市場來説,相對來説還是比較薄弱的,並不是屬於過於強大。

  以下是香港證券交易所行政總裁李小加的發言實錄:

  秦朔:這給了我們很好的信號,以後發現像劉總這樣的人不説的時候,就知道是什麼情況。我們問一下李總,最近幾年中國資本市場大發展的同時出現了很多類似像老鼠倉、不公平交易,包括最近查出的造價上市的江蘇三友案,類似這樣的東西很多。我們閱讀這類文章和案例的時候就説,應該制止這些不公平交易,包括利益輸送,您有什麼經驗和制度,是我們目前還做得不好的。

  李小加:他們回答這麼有意思的問題,我回答這麼有爭議的問題,我還是回答泡沫問題,這個問題以後再説吧。我不是學經濟的,基本上不懂經濟,我以前對經濟學家特別尊重,我覺得他們是智力極高,在他們面前我感到有很大的自卑感,所以特別喜歡聽格林斯潘每次的演講,還有同行的經濟學家我也去聽。首先這次經濟危機之前,誰也沒看不出來,前幾天保爾森在國會作證的時候也講了,我們一點都沒有看出來,我非常同情我們國家的決策者,這麼多智囊,大家都在分析人民幣要不要漲,要不要升值,升值以後出現什麼後果,升值之後是不是泡沫擊碎,是一下子跌到谷底還是泡沫增加?經濟學家把所有數字分析都非常漂亮,同樣聰明的經濟學家用同樣的數據、邏輯來分析,能夠得出整個180度不同的結論。所以我認為這些不是研究宏觀經濟的人感覺到非常迷茫,到底這是怎麼回事?我也想不明白,但我感覺到這裡面有一些問題,大家是不是要考慮到,中國國內的情況和國外的情況又完全不一樣,因為在國外國際金融危機這一次的金融海嘯出現以後,之所以出現是因為在極其自由、效率極高的環境底下,就像大海一樣,誰也不知道大海的脾性是什麼樣的。印度尼西亞大海發生地震就會發生海嘯,海嘯到哪?有可能一下子就到東非的海岸,由於效率太高了,國際資本市場像大海一樣全部都通的時候,我可以理解當效率極高的時候,穩定性就有問題了。所以,國際金融市場的危機現在分析不清楚,也是全球化已經到了今天,創新已經到了今天,這麼多負債已經到了今天,實際是大家對水的判斷、對海的判斷很難了。

  我希望國內討論這個問題的時候,千萬不要別人生病你吃藥,別人頭疼你吃胃藥,今天無論是風險、問題,我們的問題跟人家是一回事嗎?是同樣的基本原因嗎?我覺得還不是。

  咱們國內今天的問題,還不是風險過高了,創新過度了,我們更大程度是效率沒有到位,發展沒有到位,而不是風險、創新。或者説國外的風險很大情況底下就好比開車,國外的車一是非常快,我去年在這個場合用了法拉利,先不説法拉利開車很快,但開車的人是市場。但市場開車,在監管缺乏的情況之下,在負債太高的情況之下,在激勵機制不對稱的情況之下,在各方面過於複雜的情況之下,由市場開車,監管者在旁邊睡著了,出事是必然的。但中國的車沒那麼快,還有,我們誰開車?是市場開車嗎?無論流動性過快,貸款規模過大,是市場在做嗎?開車的不是市場,風險不是我們所談的風險,也許從這個意義上講,我們的風險更可控,開車的本身就不是市場,就是監管者,就是各級政府,就是決策當局。車開快了,停下來、慢下來就好了,實際上現在更大地問題是,到底車在爬坡,爬到頂了沒有?覺得該剎車了,但怕剎得早了,車又回去了,但又怕油門過猛又下坡了。總的來説是決策風險,而不是市場規模的風險,市場力量在國內市場來説,相對來説還是比較薄弱的,並不是屬於過於強大。

  所以,我們希望分析的時候有所針對性。

責編:龐帥

聲明:中國網絡電視經濟臺所載視頻、文章、數據等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並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邊看邊聊

登錄 | 註冊

內容 

驗證碼:
視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