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觀察]造假門:真在哪?(2010.3.22)

2010年03月22日 22:56  CCTV-今日觀察 我要評論

進入[今日觀察]>>

專題:2010年315晚會

  

    炒作概念,吹噓療效,消費者霧裏看花,真假難辨!3•15晚會曝光産品,引發民眾關注,《今日觀察》正在評論。

    主持人(王小丫):大家好!這裡是正在播出的《今日觀察》,歡迎各位的收看。如果説請你用“假”這個字來組詞造句,你會想到什麼?是假煙?假酒?假發票?還是假球?假唱?假文憑呢?的確在當下社會很多的角落,“假”這個字已經變得越來越堂而皇之,許多社會毒瘤暗瘡的原始病菌都是這個“假”字。那麼究竟為什麼在某些社會角落總是一個“假”字了得呢?我們又應該怎樣去假還真?今天我們將就此展開評論。

    兩位評論員是向松祚和張鴻,同時請大家登陸央視網、新浪網、搜狐網以及騰訊今日話題發表您的觀點和建議,稍候我們會關注到您的留言。

    首先我們還是來回顧一下,幾天前的3•15晚會解密出來的一些假貨。

    炮製概念,吹噓療效,一些不斷更新升級的營銷騙術不時出現在人們視野。在深圳,有一種叫“永衡水”的神水,竟然是按度數賣的,一瓶100度的水,竟然賣到16.8元,號稱神水的“永衡水”,具有降血壓、補鈣等神奇功效。

    銷售人員(永衡鈣離子水經銷點):這個100度的可以解酒、護肝,幫你治胃酸、尿酸。

    弱鹼性水等於健康水的廣告,一度充斥著市場,這些弱鹼性水都宣稱,酸性體質是引發人體一切疾病和衰老的根源,只有鹼性水才能讓我們更健康。

    曾奕磁(永衡鈣離子水公司 董事長):如果説我們長期的細胞是在弱鹼性的環境下,那我們的細胞就能夠很健康活潑了。

    記者調查,弱鹼性水等於健康水的概念,完全是商家的炒作。專家指出,我國北方一些城市的自來水本來就都是鹼性水,此外,人體的酸鹼平衡維持在一個相當精密的水平,不能隨便改變,酸過多了,變成酸中毒了,自然鹼過多了也會變成鹼中毒,如果靠喝鹼性水能夠使人體偏鹼性,反而對人體有害。

    胡小松(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 副理事長):沙門氏菌、單增裏斯特菌,這些致病微生物喜歡的環境都是偏鹼一點的,如果喝水能讓我們的腸胃變鹼了,那就是幫助了有害微生物。

    有炒作概念的,也有用熱情騙得信任好推銷産品的,在紹興理療床體驗店裏,寫著可以治療的疾病達80多種,包括高血壓、糖尿病、胃病、頸椎病,來做免費體檢的老人絡繹不絕,這背後隱藏著什麼呢。

    工作人員(兆陽醫療器械紹興市柯橋體驗店):胃脹、胃酸、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還有淺表性胃炎、胃下垂等等多了。

    記者:這個都能治嗎?

    工作人員:我們沒有一個人不好的。

    工作人員:(一張床)13880元。

    工作人員:14000多元。

    工作人員:15800元。

    用親情和甜言蜜語拉近與老人的感情,是體驗式營銷第一步,接著要讓老人相信這種神奇的治療功效。

    俞飛美(麗可醫療器械紹興市柯橋體驗店 主任):哪怕人家説沒有效果,你一定要説有效果,給他變通扭過來。

    記者:相當於洗腦一樣?

    俞飛美:對。

    然而實際上,很多老人把治病神床請回家,但發現,功效和宣傳相差太遠。

    遼寧消費者:血糖、血壓這些東西都沒有得到控制。我婆婆(相信這床)到什麼程度,她現在也認為這床什麼都能治,腿上(被床)燙得全是那種像熱水燙完那種出疤了,還説沒事,這是排毒,我媽不是被洗腦了,我媽已經把腦子都甩幹了,我們全家人都認為這床不值,他們就是用各種各樣方法來欺騙老人,簡直是太可恨了。

    造假門:真在哪?

    主持人:我們首先來談一下直觀的感受,看了剛才這個小片,你們最直觀的感受是什麼?兩位評論員在你們生活當中,肯定會有這個遇“假”的經歷吧,跟我們説説?

    張鴻:我每年都看3•15晚會,應該説每一次3•15晚會,我都覺得是我們共同的一個遇“假”的經歷,只是在那個時候我們才知道,我們原來曾經遭遇的這個“假”。所以説3•15晚會以後的第二天,我們就既不喝我們片子裏放的那個所謂的“弱鹼水”,也不用所謂的一次性筷子。從我個人角度來説,最早接觸“假”,其實是在上中學的時候,那個時候假冒偽劣的産品其實不多,但是我是一個武俠小説的愛好者,家裏又不讓看,我就偷偷地躲著在我叔叔家裏邊,經常成本成本的,一晚上一晚上的看,後來我發現我讀的金庸的小説,遠遠超過了他自己寫的小説,這時候我看那些作者名字才發現,什麼“全庸”,什麼“金庸名 著”,就是這個人叫“金庸名”,不是“金庸”,知道吧,但是我以為他是金庸的名著,然後還有“古龍名著”,溫瑞安,溫瑞安的名字特別容易造假,他因為是溫度的溫嘛,所以就是什麼濕瑞安,溫端安等等,看了大量,到現在我也不太分得清我看的那些小説的人物的關係,因為都看混掉了。然後後來我參加工作以後,一直是在財經領域,股市等等這些上市公司,包括做記者以後也是做上市公司調查,所以最大的震驚來自於“銀廣廈”和“安然”的造假。我記得在01年的時候,當時國務院總理朱鎔基,他給國家會計學院提的校訓是什麼,“不做假賬”,就這是一個底線要求,就相當於你給音樂學院的校訓是“要識譜”。

    主持人:不能跑調。

    張鴻:對,給廚師學院的校訓是,你要會“炒勺”,這個就是,當我們把一個底線要求拿過來做一個普遍的要求的時候,就説明“造假”已經特別嚴重了。

邊看邊聊

登錄 | 註冊

內容 

驗證碼:
視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