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三農]又是一年春來到:糧豐民富(2010.3.4)

2010年03月05日 01:01  CCTV-聚焦三農 我要評論

專題:2010兩會:又是一年春來到

  

     張瑋:今天我們要關注的話題是關於糧食的,那説到糧食生産我們知道2009年我國糧食生産再次獲得大豐收,而且是實現了連續6年增産,糧食總産量達到了10616億斤。可以説糧食安全一直是大家非常關注的話題,是兩會的代表委員們熱議的話題,那接下來我們來看記者發自現場的報道。

  張瑋:好,大家看,現在在我手邊的是各式各樣的農業加工品糧食産品,比如説這個饅頭,大家認出來了吧?是一個非常有特色的饅頭,能不能看它的形狀像什麼?很有意思的名字就叫枕頭饃。那其實現在這所有的産品它都來自我們接下來要即將共同關注的一個地方,這個地方和糧食生産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而且它有一個非常好聽的名字叫“江淮糧倉”,因為它連續6年實現糧食的增産,並且連續2年糧食産量超過了萬億斤。那麼這個地方究竟是哪呢?我們先看一段短片來認識它。

  張瑋:好,歡迎大家回到演播室,去年那場大旱我想大家是有目共睹,那麼位於淮河邊的阜陽旱情也非常的嚴重。但是在這樣的旱情的威脅之下他們依然取得了抗旱的勝利,而且還是糧食獲得了豐産豐收。那麼究竟這將發生了什麼樣的故事呢?我們今天請來兩位朋友現身説法。我們特地邀請來了兩位來自阜陽的全國種糧大戶,他們是葛浩新,徐淙祥,我們掌聲歡迎他們。歡迎你們,請坐。知道今天為什麼把兩位請來嗎?知道嗎?

  葛浩新:我是搞土地承包,我是從98年開始扭轉承包土地,到現在已經承包土地11280.4畝,這個承包價格是平均土地一畝地600塊錢。

  張瑋:就是説把別人的土地然後租過來你來集中種植,是嗎?

  葛浩新:集中種植。

  張瑋:那目前你那塊算是當地面積最大的一塊嗎?

  葛浩新:在我們阜陽市算是現在面積最大,我們還是比較大的一塊。

  徐淙祥:我主要是“技術承包”。

  張瑋:什麼叫“技術承包”?

  徐淙祥:“技術承包”的情況下就是利用技術,用技術給群眾簽訂合同再應用承包種植。

  張瑋:簽訂合同?

  徐淙祥:怎麼説呢?我就是按照我的技術要求種植,小麥的畝産是一千斤,達到畝産是三百斤,我要遇到不可抗拒的自然災害也比其他利用參加承包大田增産20%以上。要如果達不到上述指標,少種包賠,餘額全賠。達到或超過指標,20%作為技術承包費。

  張瑋:大家聽明白了嗎?就是説事先徐大哥要跟願意合作的農戶簽訂一個合同,這個合同規定説這個畝産,我保證你們達到多少?是嗎?

  徐淙祥:對,是的。

  張瑋:然後比如説您制定是達到畝産是一千斤。

  徐淙祥:小麥是一千斤。

  張瑋:小麥一千斤。那您怎麼就心裏有底,還沒有種,您就一定知道,然後就保證它有一千斤的收穫?

  徐淙祥:這已經承包6年了,原來的只是一千畝,到最後包了三千畝,現在已經發展到了12000畝。現在是萬畝,小麥達到高産生産示範基地,小麥平均這幾年,三年以來小麥平均畝産都超千斤。去年呢?

  張瑋:對啊,去年大旱啊。

  徐淙祥:去年大旱,確實遇到50年一次的最大旱災。

  張瑋:那您當時特別擔心吧?

  徐淙祥:那我有一套技術,再有一個就是當地政府的支持,不利因素變為有利因素,上面帶陽光下面水裏充裕。所以説小麥去年平均産量達到1500、1600,總得畝産達到1436.4億,是我們安徽小麥最高産量。

  張瑋:當時考慮沒考慮到萬一要絕收怎麼辦?

  葛浩新:當時也考慮到這個因素,旱情那一年當時政府對我的支持力都比較大,因為我們市政府和區政府在抗旱期間給我投資捐款,買了26台排風設備,又給我搞了抗旱之間批了12萬塊錢,後來給我150袋抗旱救災的化肥。在這個多項措施的影響下我的單産不但沒有減産,反而比08年的單産,08年的單産反而比07年的單産還要增加了。

  張瑋:這樣,那之前有沒有想到過會有這麼多資金要投入或者是這個設備的這些幫扶?想到過沒有?

  葛浩新:這些從來沒有想到過,以前,敢想也沒敢想過,但是我們市裏去年還是這樣做了,我沒想到在這樣大旱災年還能取得這樣好的收成,我發自內心的感謝我們國家的政策好,也感謝我們市區政府對我們政策落實的也好,我發自內心的高興也發自內心的感謝。今年兩會這期間我們希望領導希望這一塊能夠出臺一些,對糧食主産區和種糧大戶更多的優惠政策。

邊看邊聊

登錄 | 註冊

內容 

驗證碼:
視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