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三農]養老保險:地方"糧票"變身全國"糧票"(2010.2.28)

2010年03月01日 00:15  CCTV-聚焦三農 我要評論

  

    每年春節過後,大批農民工懷揣夢想,重新踏上返城務工的路途,對於他們來説,最大的夢想就是希望在多年的打工生涯中,能夠得到一份年老時候的保障。然而,一些農民工卻在不知不覺的舉動中,一步步遠離養老夢想。這究竟是為什麼呢?請看記者來自廣東的報道。

  當記者趕到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一家社保所時,正碰上前來要求退掉養老保險的沈咏華。

  佛山是“珠三角”外來務工人員的主要集中地之一。沈咏華從湖北農村到這裡打工已經有兩年多了,退保對他而言並不是件陌生的事。

  “退保拿現錢”。在社保大廳我們看到,想要退保的不少農民工,都抱有這種簡單想法,來自四川省大邑縣的牟素珍就是一位。

  與往年有所不同,今年元旦前後,“珠三角”農民工“辭工退保”來勢洶湧。這是2010年1月5日,佛山市南海一家企業,出現了近2000人因無法退保,堵塞公司大門抗議的場景。2009年12月31日,深圳市甚至出現約2萬人的退保大軍。同時,東莞、中山等地也相繼出現了退保現象。

  “退保領現金”在農民工中形成一種慣例,而一旦退保,以前養老保險記錄就將清零,再打工時繳納,又將從頭計算。那麼,是什麼原因使得這些農民工要賠掉未來的幸福,執意退保呢?記者進行了調查。

  胡小燕是全國人大代表,也是佛山市一家陶瓷公司的員工。2004年,她就被迫經歷了一次退保,主要原因是工廠搬遷。

  1998年,胡小燕離開家鄉四川廣安到廣東打工,輾轉幾年,2002年她才擁有第一份養老保險。後來由於不能轉移關係而選擇退保,二年的保險隨之作廢,直到2004年下半年才又重新購買了一份。

  胡小燕的雙胞胎女兒今年已經13歲了,為了能給她們創造一個良好的教育環境,2009年7月,還在租房的她,毅然將母女三人的戶口都遷到了佛山。然而,正是這一舉動,使她在感受壓力的同時,深刻意識到養老保險的重要性。

  養老保險關係不能跨地區轉移,是農民工退保的主要因素。與胡小燕有所不同,劉火根是來自江西吉安的農民工,1998年進入佛山一家企業工作,一開始對繳納養老保險就十分抵觸。

  打工賺錢再回鄉創業,是多數進城務工者的最初目標。由於沒有在城市久留的計劃,加上養老意識薄弱,因此,繳納養老保險就一拖再拖。

  實際上,抱有這種思想的農民工大有人在,他們告訴記者,在外打工收入低、花銷大,費用是能省則省。

  歸根結底,缺乏城市認同感,是促使農民工退保的第二個因素。因此,每到歲末年初,領取保費回家,成為農民工最重要的一項日程。

  養老保險關係不能跨省轉移,缺乏城市歸屬感,是農民工退保的兩大原因。其實,今年激發農民工上演“退保”大潮的另一個重要因素,就是從2010年1月1日開始,國家正式啟動《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關係轉移接續暫行辦法》。那麼,這個規定與“退保”有什麼緊密聯絡呢?它又有哪些亮點呢?

  從今年元旦開始,國家正式啟動《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關係轉移接續暫行辦法》,辦法要求今後包括農民工在內的,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所有人員,其基本養老保險關係可在跨省就業時隨同轉移。這就意味著,困擾農民工多年不能轉保的堅冰終被打破,養老保險從此告別“退保”舞臺。

  在佛山市南海區的社保所,不能退保的規定讓沈咏華和牟素珍有些失望,由於不想來回奔波,經過簡短諮詢後,他們都辦理了轉保手續,但顧慮依舊沒有消除。

  轉保不退保作為政策亮點之一,到底能為農民工帶來多大收益呢?聽佛山市社保人員介紹,農民工的養老保險基金包括兩部分,個人繳納的8%是個人基金,企業繳納為10%是統籌基金。如果農民工跨省轉保,除個人繳納部分外,統籌基金中12%也將隨同轉入。

  以佛山市為例,農民工按照2009年廣東省在崗職工,最低繳費工資1655元計算,個人應繳費8%,1年是1588.8元;單位應繳費10%,1年為1986元。按照參保比例以年8%遞增,個人和單位15年分別繳費為44859.8元和56074元。如果到時領取養老金,男性每月能領1301元,僅一年就是15612元。簡而言之,一個農民工只用不到4年時間,就可以把自己繳納的15年費用全部領了出來。而如果農民工選擇退保,則只能領到自己繳 納的8%這麼一小部分,經濟損失很大。

聲明:中國網絡電視經濟臺所載視頻、文章、數據等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並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邊看邊聊

登錄 | 註冊

內容 

驗證碼:
視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