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當前討論中國畫的品評標準,這是因為中國畫出現了理念模糊的現狀,影響到創作的走向。一提繼承便模倣古人,一提創新就模倣洋人,因此討論當代中國畫的品評標準很有意義。
20世紀80年代鄧小平同志提出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從根本上扭轉了長期以來對人們思想認識論的禁錮,人們能夠面對現實,根據實踐實事求事的來評價事物,這是一個偉大的理論轉折,這在文革之後撥亂反正,推動思想解放,堅持在中國改革開放,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在社會學意識形態中的各門學科,唯有藝術最難有絕對衡定的標準,之所以稱其為藝術,因為它屬於美的範疇,美是自由的形象。它是最能發揮自由想象而且在不斷的創造之中,隨著歷史條件的變化和時空結構異樣,時時呈現出新的形態。對藝術品的評估,很難在一時一件中説得準確無誤,特別是對當代藝術品的品評,更難以把握。隨著歷史的變遷,對藝術品評的變化,也是常有的事情。因為在當代,容易受潮流、時尚、輿論炒作、品評人等的審美傾向以及市場等等因素所制約,當下看好的作品、反映這個時間段相對的價值取向。許多藝術作品及藝術家,生前被埋沒,而死後若干年才被人們重新認識和肯定,這在中外美術史上不乏記載。
然而,確立對中國畫的相對標準也是需要的。中國畫有別於其它任何畫種,從工具材料到技法,審美取向,經歷了幾千年的延伸發展,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獨特的風格面貌和理論體系。
傳統中國繪畫,包括工筆畫、大寫意,小寫意;有帛絹、有宣紙,有重彩、有重墨,還應包括大量的宗教壁畫。
從謝赫的六法至今中國傳統繪畫的理論支柱和標準層出不窮且在不斷的發展。謝赫的“六法”幾乎成為古代繪畫品評標準的基本原則,他的影響和重要性經久不衰。
上世紀50年代北京國畫院成立時,周恩來總理一言九鼎,確定了區別西洋畫的中國畫稱謂。這就成為大家所約定俗成的叫響了的中國畫這樣的畫種。其實冠以國名雖然顯得重視,但是並不科學,中國人畫的畫還有外國畫嗎?幾十年來人們在中國畫的概念中,習慣於它的基本含概:古代繪畫、現代工筆畫和寫意畫。對於水墨和彩墨也放在寫意畫裏,絕不僅僅是筆墨可以統領和包含得了的。以現在旅遊市場上的中國畫作為最低標準,還是以博物館的藏畫為中國畫的最高標準,無疑都是不合適的。
對於中國古代繪畫的功能,南齊謝赫論述得十分明確:“莫不明勸戒,著升沉,千載寂寥,披圖可鑒。”其品評優劣定有六法:一氣韻生動是也;二骨法用筆是也;三應物象形是也;四隨類賦彩是也;五、經營位置是也;六、傳移模寫是也。”他又説:“然跡有巧拙,藝無古今”。千百年來此六法既是創作方法,也是品評標準,影響廣大,堪稱“精論萬古不移”。後來宋人黃休復又提出:“逸格、神格、妙格、能格。”宋劉道醇在宋朝名畫評中又提出所謂明六要、而審六長,即:“氣韻兼力一也;格制俱老二也;變異合理三也;彩繪有澤四也;去來自然五也;師學舍短六也,所謂六長者,粗鹵求筆一也,僻澀求才二也,細巧求力三也,狂怪求理四也,無墨求染五也,平畫示長六也。這些論述,都是從實踐中總結而來,非常符合傳統繪畫的自身規律,也是歷代實踐家的經驗總結。
20世紀中國繪畫的改造與革新基本上沒有突破這些理論,只不過沒有人對當代畫家用逸品、神品、妙品、能品去鑒定。這個時期的品評標準在原來的六法基礎上文人畫的要求均融合在其中,也融合了西洋畫的許多精神。中國傳統繪畫的延續發展有了很大的變化而呈現出顯著的當代性。
“筆墨當隨時代”。時代在前進,藝術在變化,謝赫説“藝有巧拙,藝無古今”,優秀的藝術作品價值永遠不會過時。但是古代的藝術和當代的藝術,猶如人不會淌入同一條河流一樣,是不可能重復的。隨著社會發展和物質生活的變化,中國的傳統繪畫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因此鑒賞品評的標準也必然産生變化。
上世紀40年代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中説,文藝的標準是為政治和工農兵服務,按照毛澤東“高度的政治內容和完美的藝術形式統一”為標準,後來又融入蘇聯社會主義現實主義的創作原則,佔據著畫壇的主導地位。50年代毛澤東又提出“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文藝口號,但是,在具體的實踐中,並沒有真正實現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美術創作的內容有統一的政治標準,形式上單一重在寫實,藝術服從內容,在這種統一的標準之下,當然也培育出一花獨放,也産生了一批藝術精品。中國畫在反映生活和寫實能力方面都大有提高,改變了明清之後因襲模倣的風氣,給傳統繪畫注入新的生命力。
80年代之後,我國改革開放的整體氣候,給藝術上的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帶來了春天,到今天,就中國畫的繁榮,從多樣化來看這種氛圍,極有利於藝術的發展。在寬鬆、自由的百花園中出現了多元化的局面,中國畫多種面貌的涌現是改革開放的成果,是時代發展、政治開明、經濟繁榮的反映。現在中國畫呈現出的風格面貌不是太多了,而是還不夠豐富多彩,探索和創新的意識還不夠強烈。在全球政治、經濟、文化多元化的當今時代,中國現代化建設步代迅猛推進,人們的物質生活也在迅速提高,精神文化需求和審美娛樂的享受更加多種多樣,人們的知識閱歷豐富廣博,審美情趣亦必然寬闊,作為中華民族藝術的精粹。中國畫的民族性與現代性同步發展,使其得到弘揚,這是時代的要求。與時俱進,面對現實,從大美術著眼,對中國畫的品評標準宜大不宜小,宜寬不宜窄。以多元格局,分門別類,建立不同的比較客觀的品評標準較為合理而且公平科學,禁忌大一統的品評標準。藝術的高低優劣應有普遍的宏觀的標準,真、善、美也好,有益無害也好,看中國畫,仍以其精神、文化、技巧的含量,以其自身的魅力和基本特徵為依據,切忌以權威輿論誤導和強迫觀眾。中國畫亦不可用單一風格文人畫理念束縛它的發展。
傳統繪畫的理論寶庫,內容浩瀚,學説極其豐富,它作為中華民族文化的人文價值和獨特遺産,滋養了千百年中國繪畫的發展。然而今天在畫家中精研者乏人,這是當代畫人的缺陷。僅僅從俞建華編著中國畫論類編著中就可以領略中國傳統畫美學畫論的精深和豐富。其中第三編,就品評部分的論述從顧愷之寫的《魏晉勝流畫讚》算起,其中謝赫撰寫《畫品錄》,唐李嗣真撰《續畫品錄》,至清黃錢撰寫《二十四畫品》等13篇文章,除六法、四格(逸、神、妙、能)二十四畫品之外,有許多結合歷代畫家的成就進行品評的精闢論述,皆是千百年藝術品評的結晶。力探堂奧,非深明畫理,非有歷史眼光,而不能道出只字。我認為畫家們應該深入學習和理解畫論,從傳統美學觀到技法認知,提高傳統繪畫的修養,從深刻處體會民族畫的特殊性和本質內涵、生存發展的理念和價值取向。從而由創作家自己去領悟什麼是中國畫,怎樣達到中國畫的至高至美境界,自本自根,妙在能己。藝術家的獨創,不是立論者規定出來的,更不是憑空一言蔽之耶!中國畫家的獨創是絞盡腦汁與勤奮礪走在寂寥之道上一筆一筆畫出來的,歸根結底還是要靠畫家去實踐。
在20世紀之初的五四運動前後,許多志士仁人們提出“中西融合”、“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等口號,是針對中國社會封建專制與長期閉關鎖國的舊中國固守主義的,實踐證明,這個口號及其思想對中國社會的發展産生了積極的意義和重要作用。西方列強在社會進入工業革命之後,是面向世界開放的,其各色的現代派積極地不加限制地吸收東方文化精神,有許多大師從哲學上接受中國的古代思想,藝術上行而上,形式上出現表現主義、裝飾畫風,借鑒剪紙與木板年畫以及日本浮世繪等等,他們對東方文化藝術的吸收,是自由的不加意識形態限制的。畢加索吸收非洲黑人藝術,大大改變了西方藝術的面貌,這些都是西方美術史上不可辯駁的事實。西方人沒有提出西東融合,不等於不吸收東方,相反他們吸收什麼根本就毫無顧忌,沒有任何社會阻力。難道還要提出什麼口號嗎?可惜的是他們所針對的東方藝術有相當多的是從日本流傳到歐洲,因為日本自明治維新以後也是開放的。真正的東方文化之源在中國,但是處於封閉狀態,洋人難以學習。所以堅持改革開放,世界各國互為有利。歸根結底東西文化互為交流各自獨立才可以形成豐富多彩的世界藝術景象。這樣的現實也必然影響到當前中國畫的發展和藝術品評標準。
因此,對於當前中國畫的品評標準應該討論,各抒己見,在不同意見中尋求真理。當前中國畫的討論還沒有達到百家爭鳴的地步,中國畫的精品力作的真正價值要靠歷史的篩選。當下受各方面外在因素所影響,所評出的獲獎作品,時尚風格,只有經過時間的沖刷,才能顯現出真正的價值和光彩。過高地估計中國畫的神聖性和過低地看待中國畫,認為窮途末路而沮喪都是不可取的。我相信只要尊重藝術規律、尊重藝術勞動、由畫家自己去深入思考中國畫的本質與特色,去深入大膽地探索和千錘百煉,中國畫的發展一定會出現更加美好的局面,出現更高水平的好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