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藝術臺 > 畫廊 >

王迎春:感覺中國畫之喜與憂

發佈時間:2013年01月10日 17:16 | 進入美術論壇 | 來源:央視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完整視頻 完整視頻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中國畫至20 世紀初以來,經歷了多次社會的重大革命和意識形態的深刻轉變,傳統中國文化始終處於與西方文化思潮的撞擊之中。再看經歷一個世紀、幾度風雨的中國畫之樹,依然枝繁葉茂、生機盎然,著實令人欣慰。傳統中國畫在本世紀所經歷的最大的一次衝擊,應該是30 年代前後西方寫實主義對中國傳統繪畫的改造。

       世紀之初,一批旅歐歸來的學子,將西方寫實繪畫技能帶回中國,以彌補傳統人物畫造型的缺憾,並著力改變傳統文人畫消極遁世的基本情調。使之在當時社會變革的洪流中,成為新文化運動中一個組成部分。事實證明,當時這批優秀的藝術家,確實身體力行,投身於當時的潮流中去,並以手中的畫筆,發揮著戰鬥的作用,對中國畫的革新打開了一個新的局面。這個時期,傳統的中國畫面臨著時代的考驗。由側重於題材的懷古憂思,轉為直接反映現實生活,以追求筆情墨趣,轉為寫實造型為主要手段。原有的傳統樣式,較之西畫、版畫甚至年畫的寫實水平,而顯現出力不從心。此時,徐悲鴻、蔣兆和等一批畫家,把寫實造型融入傳統人物畫中,表現當時的現實生活。從美術教育入手,發展變革傳統文人畫,開闢了寫實水墨畫的先河。進入本世紀六七十年代,寫實水墨畫完成了對明清文人畫的一次重大蛻變,從傳統中國畫衍生出一副全新的面孔,展示在世人面前。這次蛻變,是在外部力量的促使下,對中國畫的改造。有些作品,看起來不自然、不和諧,藝術上不夠完善。因此也引發了半個世紀對中國畫的大討論。對關於中國畫姓“中”還是姓“西”、“革中鋒的命”、“中國畫局限性”,以及有關中國畫的稱謂應該叫它“中國畫”還是“水墨畫”,或“彩墨畫”,以至於有人擔心“中國畫窮途末路”,對中國畫的“邊界問題”,“筆墨等於零”等問題,展開了熱烈討論。

       80 年代,隨著國門的開放,西方諸藝術流派大批涌入中國,中國畫再次受到衝擊。與上次衝擊不同的是,在討論中國傳統繪畫是否和京劇、日本歌舞伎一樣,應作為保留品種,存入博物館的同時,從現代西方藝術流派中,聽到與中國傳統繪畫理念的共鳴,覓到些知音,某些追求不謀而合。事實上,現代西方一些藝術流派,是受東方藝術的影響而形成的。這種現象,又使得一些中國畫家回過頭來,重新審視傳統。從傳統筆墨中挖掘中國畫價值所在,一部分從水墨工具材料中拓展中國畫視覺的魅力。總之,中國畫經過了半個多世紀的迂迴曲折,延伸到現在,它沒有因為過時而被淘汰。較之西方,如果古典寫實主義與現代藝術之間存在斷裂的話,那麼,中國畫由古典樣式,千回百轉到今天的模樣,仍然是個延續。真是令人慶倖和深思。拋開當代西方藝壇,關起門來,縱覽當前中國畫壇,可以説,還是非常繁榮而且活躍的。頻繁的展覽、眾多的畫店、賓館飯店內中國畫琳瑯滿目,國禮、贈品、筆會絡繹不絕。中國畫在本土、在東南亞、在世界廣為流傳,可謂數量空前。這些無不説明,中國傳統文化所具有的頑強的生命力和無窮的魅力。與此同時,我們在為中國畫今天的繁榮慶倖之餘,冷靜地審視今日中國畫壇,仍然面臨著一些困惑。在參觀了不同級別、不同類型、一個接著一個的中國畫展覽,在翻閱各種版本,東南西北各地出版的中國畫冊之後,閉目回憶,給我們留下深刻印象的作品有幾張? 哪一件令我們讚嘆不已? 回味無窮? 罕見有能超越石濤、八大山人、齊白石、潘天壽以至李可染、黃胄的精品之作。按説,前輩的水準,也不應該是後輩的最高目標。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當今號稱大師者,不在少數。但是從繼承、發展、創造的標準來看,在美術史上具有開拓意義的大師,目前還未清晰地顯現。在群山疊嶂之中仍待高峰突起。人們在期盼著這樣的高峰趕快出現。當前中國畫仍然處於分流、蛻變的痛苦過程中。雖然這次的蛻變是非強制性的,是在一種相當寬鬆狀態下大力張揚藝術個性氛圍中的自然蛻變,但是,凡願對中國畫發展有所作為者,對歷史有使命感者,都會自覺地承受這種痛苦,從浮躁中沉下心來,排除一些急功近利機會主義的做法,去潛心探索,深入挖掘,誠心追求藝術。在寬鬆狀態下,做到自己對自己的強制,精心去搞創作。不過能夠做到這一步,亦非易事。頻繁的應酬,方方面面需要付出的“貢獻”。在可喜的社會需求下,畫家無暇去錘煉精品,無心嘗試探索,無有創造的靈感。致使平庸之作氾濫、精品藝術難覓。國家之門既已敞開,中國畫之門不可能關閉。東西方藝術互相交流、互相影響不可避免。世界文化的發展,將不會是各自獨立孤行,必然是在互相影響之下,形成文化多元共存的局面。那麼,中國畫在世界藝術舞臺上,樹立自己怎樣的形象? 佔據怎樣的地位呢? 多元共存,意味著什麼? 怎樣去繼承傳統? 怎樣吸收西方? 擺在中國畫家面前的課題,還需要一個一個去認真地解決。最後,我引用一位教授講的“各種文化將由其吸收它種文化的某些因素和更新自身文化的能力決定其對人類文化貢獻的大小”作為結束語。我想,它對中國畫發展問題的討論,對我個人的藝術實踐中遇到的困惑,都會有所啟發。

       ( 作者為中國畫研究院一級美術師、中國美協中國畫藝委會委員)

熱詞:

  • 感覺
  • 中國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