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農業頻道 > 鄉約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秦歌第一人》節目文稿加同期

CCTV.com  2010年03月02日 14:19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CCTV.com  

  提要:秦腔,老陜人吼了幾千年的不變旋律,怎樣的演繹,讓這份旋律成為流行?

  同期+字幕:近百首原創歌曲 央視農民春晚獻唱 近百萬的發行量

  播音:《秦歌第一人》——俺叫十三狼《鄉約》拜訪!

  小標題:誰的秦腔吼得響

  主持人:觀眾朋友們大家好,歡迎收看鄉約,我是肖東坡。我現在是在陜西西安石羊農莊。咱陜西人都愛吼秦腔,今天我們就請現場的觀眾給我們吼上一吼,看誰能吼出咱陜西人的氣魄。

  主持人:來這位大哥,這位大哥是陜西人嗎?你就站這就行。

  觀眾:是陜西人 。

  主持人:你站那就行,要不我們機位找不著你了。看著我説,對 ,對, 對 ,看著我説

  觀眾:是土生土長的陜西人。

  主持人:土生土長的陜西人,會吼秦腔嗎?

  觀眾:會吼。

  主持人:能吼的多麼嘹亮?能讓那個鐘樓都聽到對不對?

  觀眾:可能大雁塔會晃一晃。

  主持人:大雁塔能晃一晃?那您還是坐下吧!不敢讓你吼了!要真晃可麻煩了!你就讓小雁塔晃一晃就行了!大夥兒歡迎歡迎!讓他吼一段秦腔!

  觀眾:來一段三滴血吧!

  主持人:這個吼的是不錯,但是我看這樹都沒晃,估計小雁塔是晃不了了!我覺得這位大哥能讓小雁塔晃一晃!來!你給大夥吼一個秦腔,看看吼的是不是比他更嘹亮!

  觀眾:開始啦!

  主持人:這秦腔啊,吼的是越來越有味道了!你兩個力度都不夠,有搶答的了

  觀眾:我喊一聲。

  主持人:有點這個感覺了。

  觀眾:想當年一個一個,詞忘了。

  主持人:我還就這幾句聽懂了!想當年一個一個,然後你也忘了,我也不知道説啥。話筒給旁邊這位女孩子,你是陜西人嗎?

  觀眾:土生土長的陜西人

  主持人:不能不會吼秦腔?

  觀眾:唱不了。

  主持人:誰説唱不了?嫌掌聲不夠熱烈對不對?

  觀眾:他大舅他二舅都是他舅

  主持人:這個唱的是這個婉約派的秦腔,來這位女同志,一看你就是比較豪放的!他大舅他二舅都是他舅,這是説唱派的。

  主持人:到了陜西,差不多年女老少,都會吼上兩嗓子秦腔,要説吼秦腔,那得看我們今天《鄉約》的嘉賓,一聽他的名字就是吼秦腔的高手!來!掌聲有請今天《鄉約》的嘉賓十三狼吼一聲秦腔!

  嘉賓:大家好

  主持人:好!

  主持人:都知道那七匹狼,你比那七匹狼還多六匹!十三狼,給大傢伙兒來一段原汁原味的秦腔,大夥説好不好?

  觀眾:好!

  十三狼:

  小片2:無論是藍田猿人、還是母系氏族;無論是軒轅黃帝、還是十三朝古都;昔日的周秦風采、漢唐雄風,造就了“秦中自古帝王州”的陜西。歷史沿革、朝代更替,孕育和存留了這八百里秦川的古樸與渾厚。或許,你都可以在這飽滿酣暢的秦腔中細細品味吧。

  小標題:秦腔變秦歌

  主持人:給大家來一段原汁原味的秦腔?

  嘉賓:王朝馬漢一聲吼

  主持人:我看這樹真動了我跟你説,尤其是剛才吼的那叫什麼秦腔?

  嘉賓:這個是咱們秦腔裏面的花臉。

  主持人:秦腔裏還有好多種是不是?

  嘉賓:這個鬍子生的,都是鬍子挂的特別長。旦角,她有小旦還有老旦。花臉這邊,也有大凈還有小凈。

  主持人:秦腔有什麼特點?

  嘉賓:秦腔的特點的話,就是我們西北人這個特別粗獷,就是這種地理位置,一馬平川,所以老遠一喊,他能夠聽見,通訊基本靠吼,吃飯靠的是大老碗,往這一蹲,哇啦哇啦就吃進去,要唱起歌來,那就得是吼,他這個情緒,達到了一定程度,可以説最高的境界,就是吼啦!而且是聲嘶力竭的吼!

  主持人:你能不能再給我吼一嗓子,剛才聽著沒大過癮!

  嘉賓:這是小生的啊!也就是你這個角色的!

  主持人:我這個角色的小生?你這不是花臉?

  嘉賓:我還沒塗花臉呢!主要是你也有花臉的這個樣!你看臉盤大,西北人的形象。我給他唱個祖籍陜西!

  主持人:來來來,我聽聽!

  嘉賓:祖籍陜西韓城縣。

  主持人:這個秦腔有秦腔的味道!聽説呢到你這裡,秦腔呢就變成了另外一種味道!

  嘉賓:味道沒變,還是陜西的東西!

  主持人:那你剛才剛上來吼的第一嗓子叫什麼來著?

  嘉賓:是叫王朝馬漢。

  主持人:這叫什麼

  嘉賓:這個是陜西的秦腔,這是一段花臉的名段。

  主持人:改成秦歌變成啥樣了?

  嘉賓:喝上酒捧起個大老碗。

  主持人:在我聽來,真是像你説的,這個味沒變,還是那股子粗獷豪放的味道!酣暢淋漓的勁頭!

  嘉賓:對!

  小片3:繁音激楚,熱耳酸心,使人血氣為之動蕩的秦腔,與西鳳酒、長線辣子、大葉捲煙、牛肉泡饃成為這方百姓生命的五大要素。千百年來,對黃土高原上辛勤勞作的百姓來説,秦腔是他們大苦中的大樂。仰天長嘯、擊盆而歌,一段高亢激昂的秦腔會讓你心胸肺腑、關關節節的疲憊愁苦一盡兒滌蕩乾淨。秦腔、秦歌,一字之差,又是怎樣的不同呢?

  小標題:秦歌是個啥

  主持人:説説為啥叫秦歌?前者叫秦腔,後者叫秦歌,一字之差有何區別?

  嘉賓:秦腔它主要是戲,咱們的傳統戲。

  主持人:歌曲?

  嘉賓:它是歌曲的框架。它的結構是歌曲結構。

  主持人:歌曲結構是怎麼樣的?

  嘉賓:有AB段,有CDAB段,但是還是這個啊,那麼就是説,它這個裏面,就包含了我們秦腔的這個特點。

  主持人:什麼樣的特點?

  嘉賓:粗獷,豪放,特別的起伏跌蕩,粗獷起來是粗獷,特別粗獷,細膩起來,讓人感覺酣暢淋漓,而且是特別讓人流淚。

  主持人:如泣如訴,撕心裂肺。那秦歌作詞作曲樂器這方面都有什麼特點?那秦歌又有什麼不同呢?

  嘉賓:不同的就是它的曲式結構,秦腔一個多小時,兩個小時,甚至更多長時間的一個劇種。

  主持人:歌曲呢?

  嘉賓:它是兩三分鐘三五分鐘。

  主持人:前面那秦腔啊是一個劇?

  嘉賓:對!

  主持人:咱這秦歌是一首歌?

  嘉賓:對!咱們用這個劇的這樣的一些特點,拿過來把它濃縮成一首歌。

  主持人:那咱們秦腔呢?

  嘉賓:那麼主要是描寫一些戲曲,表達一個故事。那麼你比如説咱們的乾陵武則天,還有咱們的秦始皇,秦腔它是表現一個故事,反映一個歷史劇。

  主持人:以前的秦腔沒有短的是不是?

  嘉賓:短的好像看到的是摺子戲,最短的也是摺子戲了。就是秦腔唱段清唱,它選了一個戲劇唱段裏邊的選一段來唱。

  主持人:那個樂器有什麼不一樣嗎?

  嘉賓:它增加了電聲樂隊,架子鼓,民歌的演唱方法,通俗的演唱形式,都能夠融合進來。但是這個魂沒變!

  主持人:魂沒變!還是秦腔的腔?

  嘉賓:對!

  主持人:但是變成了歌?

  嘉賓:對!

  小片4:秦腔,始於西秦,以梆為板,月琴應之,亦有緊慢,幾經演變,蔚為大觀。千百年來,這秦腔亦有演變,但這秦腔變秦歌卻是在原有激情粗獷的腔調裏增添了現代音樂的元素,而歌曲的內容,更是貼近現代的生活。

  小標題:秦歌唱的啥

  主持人:剛才你説這秦歌歌詞內容取材多來自民間是嗎?

  嘉賓:是來于咱陜西的生活,陜西的文化,陜西的歷史。

  主持人:秦歌呢?秦歌的內容呢?

  嘉賓:也是來自於陜西這個地方,來自於老百姓。

  主持人:挑糞鋤地的農民都有歌?

  嘉賓:有歌。

  主持人:你給我來個秦歌我聽聽?

  嘉賓:鄉黨。

  主持人:哎呀!真帶勁啊!剛才那歌唱的是農民?

  嘉賓:是。

  主持人:這個結婚的時候也有秦歌?

  嘉賓:是!

  主持人:現在比如説那小姑娘結婚了。

  嘉賓:鴛鴦枕頭花邊邊。

  主持人:還有這個大喜的日子?就説的這個結婚現場,你就給我唱個結婚的現場我聽聽。

  嘉賓: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對拜。

  主持人:這個是結婚的歌,沒結婚的歌有沒有?

  嘉賓:哎呦呦的那個妹子呦。

  主持人:這個還屬於沒結婚的狀態,還問你喜不喜歡我!這個沒結婚的狀態,結婚的狀態,結完婚之後有小孩了?

  嘉賓:確實你把我問的,你比我還熟悉。

  主持人:小孩滿月有沒有歌?

  嘉賓:這個叫個《睡覺覺》我的小孩也來了,她唱的這首歌。

  主持人:給我們來上一段。這個是小孩的歌。那開飯館有歌沒有?

  嘉賓:三年多的BIANGBIANG面。

  主持人:這是開飯館的歌啊?這個農民工有沒有歌?

  嘉賓:你付出的勞動,大家都看著。的哥的姐,咱們今天還來了。好多的哥的姐朋友,跟我一塊來唱。

  主持人:出租車司機舉舉手我看看?

  觀眾:的哥的姐你不容易。

  主持人:你呀還有一首歌最出名?

  嘉賓:是的!叫《秦娃》!

  小片5,(《八大怪》方言MV進)秦腔那直抒胸臆、飽滿酣暢、有情有味的底色,在流行音樂手法的包裝下,生動刻畫演繹出現代生活的生動細節。十三狼,原名呂小平,那首讓他紅遍八百里秦川的秦娃是個啥腔調?他與秦歌又是怎樣的一番故事?咱們廣告後一一分解。

  下節提示+廣告1:

  小標題:秦娃的“秦娃”

  主持人:還有領導關注過這首歌?

  嘉賓:副委員長民進主席許嘉璐先生,他到咱們這個咸陽這開那個兩會的會議,在這個會上,我唱了以後,他回去以後,給咱省文化廳還寫了一封信。

  主持人:信上怎麼説?

  嘉賓:他説十三狼,他是咱們的一位藝術家,寫出了羊肉泡,寫出了陜西的情,他貴就貴在真!

  主持人:這首秦娃我聽説不少媒體還報道過是不是?

  嘉賓:那麼秦娃,實際上,我就想把它作為秦歌的主題歌,這個音樂也能反映咱們陜西的這種風味,把羊肉泡饃唱出來。這個感覺我覺得,就有咱陜西的味道了。

  主持人:能不能給我們大夥表演一下?

  嘉賓:我本來就是咱秦人的娃。

  小片6:1966年9月,十三狼出生在陜西旬邑縣湫坡頭鄉旮旯村……

  小標題:因為嗩吶進了城

  主持人:老家什麼地方的?

  嘉賓:陜西咸陽旬邑縣九坡頭gelao村。

  主持人:Ge。

  嘉賓:Ke。

  主持人:字典上沒這字?

  嘉賓:字典上沒有。

  主持人:現在寫成啥了?旮旯?

  嘉賓:哎對對!

  主持人:你從小是土生土長在那裏?幹過農活?都幹過什麼農活?

  嘉賓:這個放過羊,養過兔,在我印象當中,所有民歌唱的好的都放過羊。

  主持人:都接受過羊老師的培訓!我聽説13歲就輟學了是嗎?

  嘉賓:實際上應該説在12歲多一點。

  主持人:輟學了去幹什麼去呢?

  嘉賓:就跟我爸吹嗩吶。那就嗩吶吧,那麼結果這一學嗩吶呢,可以説兩個多月三個月吹的那個嗩吶那個水平,比我父親帶他那個徒弟,兩年到三年還強。

  主持人:那麼後來呢?

  嘉賓:這個就是對我的人生,也有一個很大我應該感謝的,其中一個人叫任萬年,他妹妹婚嫁的時候,那麼我就吹嗩吶,跟著父親就去了,這一吹以後,這個任萬年老師,他看見這麼大一個小孩,拿著這麼大個嗩吶,當時他派拉煤車,司機還不知道,從被窩就拉起來,就趕緊就坐拉煤車去考試去。

  主持人:考什麼試?

  嘉賓:陜西省戲曲學校。

  主持人:那個時候你最遠的地方去過什麼地方?

  嘉賓:最遠的地方就去過我們縣城。

  主持人:坐著拉煤車開始要去哪?

  嘉賓:到咸陽,看這個火車那麼大!

  主持人:怎麼考的?

  嘉賓:考的嗩吶。

  主持人:你這一吹老師是什麼感覺?

  嘉賓:一吹以後啊,特別長這個節奏,就是戲曲那節奏,當時不懂,第一遍我答完以後我可能有個別地方錯了,第二遍答對了,全場説對了都是這感覺,那個時候我就暗暗下決心,不管三七二十一,再苦再累很多的事情,都能忍下來,要把學習學好,也要混出個樣子。

  主持人:你考上了這個陜西省戲曲學校,那麼對你來説,對家裏來説都意味著什麼?

  嘉賓:那意味著這個家裏人高興嘛!我娃考上了。

  小片7:(空曠的考場老師和學生方言對話,你會吹啥子嘛?我吹嗩吶,嗩吶聲音回蕩空曠房間,減弱、鏡頭漸虛。)

  小標題:平凡真實的歲月

  主持人:靠嗩吶進的藝校,為啥卻學開了板胡?

  嘉賓:到藝校上學了刻苦出了名了,6點半鈴這一響,馬上板胡就響了。

  主持人:你不是靠嗩吶考上的嗎?為什麼要學板胡呢?

  嘉賓:你這個嗩吶這是一個附屬樂器在戲曲裏面,你比如説,戲曲裏面大的像這個丞相啊,皇上啊過來了拿嗩吶吹一下,剩下的嗩吶就沒事幹了!你這起不了作用,沒事幹了,板胡是咱們戲曲裏面的領奏樂器。

  主持人:領奏?

  嘉賓:結果學了板胡後,第一學期考試我就第一名,80年我記得,咱們看那個人看著黑白電視。學校就那一台,還看到交響樂,這個小提琴的弓子,樂隊一拉弓子都很整齊。

  主持人:你把板胡也這樣拉不就完了嗎?

  嘉賓:我一看人家這個交響樂咋這規範呢,真是正規地,我終有一天看到線譜,咱們秦腔要發展要改革,那咱得學線譜,還得學鋼琴啦,還得學更加能夠領奏的,登上大雅之堂的東西。

  主持人:你剛才説這個板胡拉的第一學年,就是第一名是不是?

  嘉賓:是這樣的!

  主持人:看看你的板胡功夫怎麼樣?

  嘉賓:沒問題,童子功在。

  主持人:那個時候你的夢想?

  嘉賓:要學鋼琴,當作曲家啊!而且要當個貝多芬。

  主持人:咱當個呂多芬!

  嘉賓:開始學作曲,正正規規的學,那麼第二年也就考上了。

  主持人:考上哪了?

  嘉賓:咱們西安音樂學院。學作曲,讀了三年。

  主持人:畢業之後到哪去工作了呢?

  嘉賓:到咱們的陜西省藝術學校,也就是我前面的戲曲學校當老師了。工作了好象兩年到三年這個以後,我想沒錢不行嘛。開個音像店。

  主持人:還幹過什麼?

  嘉賓:還去大型晚會,給人家彈現場,彈現場彈彈以後,説你給作曲吧,幫助人家去作曲後來開錄音棚,把房子刷一刷,就開始搞錄音棚。

  主持人:總在尋找新的機會啊。

  嘉賓:是這樣子。

  小片8:(紀實:創作、錄音、街頭行走……)日子過得很快,已然38歲的呂小平匆匆忙忙間走過了人生許多時光,這個歲數的人了,人生還能有怎樣的改變嗎?

  小標題:38歲,要當歌手

  主持人:38歲怎麼突然一下子有了想當歌手的想法?

  嘉賓:那我有一次就到咱們渭南阜平,這個地方當評委,算分的中間,説你給咱唱一首我沒真敢唱,就是平時沒想到當歌唱家,那就是西安的曲子,自己一哼就對了,結果上去就唱起來了,咱這個其他不行膽正的很。

  主持人:對,膽正的很!

  嘉賓:結果這一上去,底下的觀眾,掌聲非常的熱烈,還有那個歌手説,呂老師你給我指導一下,我説我就不懂,我懂啥?我可給你指導不了!晚上我們到賓館,咱們渭南就有一個影協副主席孫有興老師,跟我談長達三個多小時,三個多小時以後,後面就變了。你這個聲音啊,有震天雷的聲音,你這個聲音把我振動了,作曲呢就是説,你不出西安市,大轎子車不知道能拉多少,但是你這個嗓子,是你父母給的,誰也不是説能喊就喊上去,他説你要是聽孫老師的話,你第一年把這個歌弄好,第二年就能唱到陜西了,第三年就能唱到全國了,第四年到美國去了。

  主持人:第五年就只能上月球了。

  嘉賓:他這樣一説以後呢,那麼回來我就打造,那過去有一些作品,那拿出來就唱吧,高音的美的很,中音不會唱,低音咱也不知道啊!更不知道咋辦!我有個錄音棚,錄音棚就是我老師。進去一錄,哎,這個聲還好,這聲不行!還有這聲,這一聽,逐步逐步就這樣形成了!就覺得咱這個當歌手也未必不行啊!

  嘉賓:膽正嘛!膽正!

  主持人;怎麼想的要把秦腔變個樣?

  嘉賓:咱們陜西戲曲學院的一個副院長,影協的副主席徐光明老師,説小平你爭取當一個秦派作曲家!

  主持人:秦派!那麼後來呢?

  嘉賓:你想咱這生活就在陜西,也是沒有去過其他地方,離不開這個秦派,把它變個樣子,變成秦歌!

  主持人:那怎麼想到要出專輯呢?

  嘉賓:認識的人都知道我是搞作曲、能彈鋼琴、教板胡、鋼琴教師,不知道的人的話,你是幹什麼的?那咱要想辦法,而且當時那個專輯很流行啊! 而且又是個宣傳的途徑!

  主持人:咱也出個專輯吧?

  嘉賓:專輯能代表你的身份、水平 !不到半年時間第一張專輯就出來了。

  主持人:叫什麼名字?

  嘉賓:上面就叫《月亮回家》

  主持人:打出了秦歌第一人的旗號是不是?

  嘉賓:對!打出來了!

  主持人:為什麼要這麼打呢?

  嘉賓:那秦歌沒人弄嘛!當然了這個秦歌,當時弄的時候,我就聽到個別的人説,我在弄秦歌的時候,他還不知道是在吃奶,還是幹什麼呢!是這樣的情況!那麼打出來這個以後,他們把這個作品一聽以後,這咋和他想的不一樣!

  主持人:是第一次有了十三狼這個名字是不是?

  嘉賓:是這樣子的!

  主持人:為什麼要叫十三狼?怎麼不叫十五狼十六狼?

  嘉賓:十三狼是文化名概念,咱們陜西監督十三個朝代,狼是西北狼,這就代表,我就體現我們秦人的這種文化,這些都有濃濃的秦文化的內涵!

  主持人:你看看又叫十三狼,又是秦歌第一人,還能把這秦派的感覺,用這個現代的元素進行包裝,當時你想象這個專輯一齣來會怎麼樣嗎?

  嘉賓:我想象著可能是成千萬富翁了!

  主持人:接著第一年就上春晚了是不是?第二年就上維也納了?

  嘉賓:夢肯定要做!做這個夢才能有信心幹!

  主持人:第一是一夜成名,第二是一夜暴富!

  嘉賓:我跟我爸説,我説你就等著數錢啊!

  主持人:給我們來兩嗓子我們聽聽,第一張專輯裏面的代表作!

  嘉賓:好!

  小片9:字幕:38歲出的第一張專輯,秦歌、十三狼,等待他的會是什麼呢?

  小標題:秦歌秦歌,聽的不多

  主持人:第一張專輯什麼時候正式發行的?

  嘉賓:第一張專輯出來就是05年的元月3號,這個把碟拉回來。

  主持人:碟拉回來了不就一夜成名?一夜暴富了嗎?

  嘉賓:我富不了!拉了3千張,第一年賣了8百張左右。

  主持人:一年才賣了8百張?

  嘉賓:跟音響出版社的一個朋友説,你給我出個主意吧!這咋賣呢麼?他説你這不是教師嗎?你不學生多嘛?派學生去大街上去送!

  主持人:送? 白送?

  嘉賓:白送啊!學生去了回來和我説,老師你的碟都沒人要!人家説的那個寶雞話,你這十三狼人家都不知道是啥嘛!

  主持人:人家沒要 !白送!

  嘉賓:白送都不要!

  主持人:還去各個音響店推銷了嗎?

  嘉賓:音響店去給了,沒有賣出去!

  主持人:沒賣出去!欠錢了嗎?

  嘉賓:也不光是欠了這些碟的錢,我媳婦她還不停要學習,我記得她的學費,好像是2千四百元,那就交吧!這一交過年就剩一點點了,小孩嘛生下來以後買保險,連著交到了第四年交不起了。

  主持人:有一次,為了買這個電腦的光碟機還跟媳婦吵架了?

  嘉賓:拌了些嘴嘛!叫我媳婦可以説説!

  嘉賓妻子:當時就是我還懷有身孕,就是懷我女兒,當時離這個預産期,大約就是剩一兩個月的時候吧。我們辛辛苦苦的攢了3千元錢,準備在生女兒的時候住院用。他就想買這個刻錄機,一個刻錄機大概就是兩千多,我説這個錢我不能給你!這個生孩子她要是提前了怎麼辦啊?然後他就纏著我,他還是説服我了!説完我就把這個錢給他了,給他了買回來以後,他就在那折騰,後來我看他在那折騰那個東西,我當時坐在床上越想越傷心越想越傷心,我就在床上哭,他就弄他的,我就在床上哭!

  主持人:後悔了?

  嘉賓妻子:後悔了!

  主持人:真哭啊?

  嘉賓媳婦:真哭大哭!

  小片10:四十而不惑,原本平淡正常的生活,或許真的不該有什麼不安分的想法吧?當歌手?那是劉歡、孫楠該幹的事兒吧。十三狼與秦歌,精彩的故事還沒講完,廣告後咱接茬侃!

  下節提示2+廣告2

  小標題:秦歌登臺找感覺

  主持人:秦歌第一次正式登臺,聽説差點沒把褲子弄掉了?

  嘉賓:那會兒洋相出大了,去的時候浩浩蕩蕩地,17個伴舞的,領隊導演這都到武漢去了。第一次唱秦歌,那是叫姹紫嫣紅中國年。在這去之前導演問我了,他説你這舞臺表演怎麼樣?我説沒問題,結果就去了,導演這一想可能是沒問題,到綵排的這個三天時間,動作就幾節動作。我記著那個吼一聲大秦腔啊,我就好象那個傑克遜的感覺,就是這個動作。

  主持人:順拐了,我看你!

  嘉賓:八大響就是你的動作,導演害了怕了,頭都大了,你想這多丟臉啊!就天天這樣練,你想吃飯都沒勁了,咱趕緊把事弄好了。你想想這多丟人啊!在這之前還有板胡,在這一綵排以後呢一看,這個武漢的那個

  吹號的拉二胡的,動作都很優美,你坐在這拉板胡啊,人家拉二胡的都站著拉,你坐在這不行,那咋辦!到大街上趕緊去買,買一個那個板胡這夾的東西,可以跟皮帶上放著,結果咱穿的那褲子是啥樣的,不是咱皮帶,這邊是墊著的,那邊是粘,往上一粘就粘上了,這就買回來。晚上綵排了,這一綵排,那個剛好跟這一夾,它沒皮帶,咱一走路就啥樣呢?就這樣走!我記得那個曲子,我寫的,就這樣走的,這晚上綵排了。

  主持人:這樣的過程中,你開始找到靈感了是不是?怎麼去改進秦歌?

  嘉賓:通過這次活動呢,當時我記得在綵排的時候,包括演出我第一聲下去,我就吼一聲大秦腔啊!就像這聲底下掌聲就上來了,我就感覺到啥呢,咱們的秦音秦人文化他們是喜歡的!這個東西是有市場的!有市場!有信心!

  主持人:你要放大這一點?

  嘉賓:放大這些!雖然説看到咱動作不會,動作不會這可以解決,那麼我回來甚至找了形體老師,38歲的老師,還教我動作這樣子那樣子。我根本就下不去!

  主持人:要在包裝上做文章?要在內容上做文章?

  嘉賓:是這樣子的!

  主持人:怎麼在內容上做文章?咱們陜西這個地方,它是一個五千年文化!到現在呢很多文化主要在農村

  給你帶來怎樣的啟發?

  嘉賓:我主要到田間地頭,到咱們農民朋友那去學!

  主持人:開始找各種各樣的素材是不是?

  嘉賓:對!到農村去以後,寫的這個《老陜俗語》,從小賣蒸饃啥事都經過。

  主持人:這就是咱們的農民朋友告訴我的!緊接著你又開始出版了第二張專輯了?

  嘉賓:對!

  小片11: 2005年10月,十三狼第二張秦歌專輯《秦娃》面世了,經過改進的秦歌很快吸引來許多媒體和演出商,《異鄉尋夢》、《八大怪》、《老陜俗語》等一系列反映陜西人真實生活百態的歌曲,伴隨著一張又一張專輯陸續出版發售。註冊了陜西省秦歌研究會、登上了農民春晚……幾年間,秦歌第一人,真的讓更多的人領略了這方水土中那份酣暢與悠揚,那是一份經過創新的傳承。

  小標題:秦歌,大家的秦歌

  主持人:總共出版了多少張專輯?

  嘉賓:到現在第六張了。

  主持人:慢慢地很多媒體開始關注你,都有哪些媒體?

  嘉賓:像咱地這個中央臺的十一套的《戲曲采風》,咱們這個《傾國傾城》,咱們的這個湖南臺、青海、甘肅,包括像咱們《鄉約》今天也來了。來給《鄉約》鼓個掌!

  觀眾:鼓掌

  嘉賓:柱子你把你那傑作給大家表演下!

  紀實:(字幕介紹:2002年全國城市職工歌手大賽民族唱法金獎、參加2008農民春晚、截止目前共創作近百首秦歌、出版發行六張秦歌專輯、十三狼回老家紀實、《老爸》)

  小標題:秦歌,大家的秦歌

  主持人:現在我聽説有不少狼迷啊!今天也來了不少是不是?

  嘉賓:是這樣的,非常感謝。

  觀眾:我是開出租的,開了10年。(十三狼)每張專輯我都有,在車上每天都放。

  主持人:為什麼要買這樣的專輯呢?

  觀眾:聽這樣的歌曲有特色!比較貼近老百姓的生活,60%我都會唱。

  主持人:今天給大夥兒唱一段我聽聽。

  觀眾:唱一個《陜西八大怪》吧!

  主持人:好好好。還有領頭唱的是不是?

  觀眾:我學得這個歌我一個人還唱不成,我讓大家全部互動。

  主持人:好啊!來來來。

  觀眾:我今天就唱一個秦歌的董酒歌,叫《魁五子手》。這叫我站在這,站這邊還發揮不出來。

  主持人:哎不行你就站這兒,要不你對著那邊的鏡頭就拍你的後腦勺了。

  觀眾:同志們開始了啊!

  MV:《秦娃》音樂起。

  主持人:是咱陜西的吧?聽説你給十三狼不少幫助,是什麼觸動了你?

  李繼和:秦歌能代表了陜西人的這種性格、氣質和整個的生活方式。實際上他就是再次把咱的這個秦聲用的這個絕技(表現出來),所以作為企業來説就應該支持他。

  結束語:賈平凹寫的《秦腔》,“廣漠曠遠的八百里秦川勞作的農民,只有這秦腔,也只能有這秦腔使他們喜怒哀樂。秦人自古是大苦大樂之民眾,他們的家鄉交響樂除了大喊大叫的秦腔還能有別的嗎”?今天我想説:有,是秦歌!感謝十三狼。好了,今天就是這樣。本期節目內容我們將刊登在欄目的聯動媒體,歡迎觀眾朋友瀏覽查詢,下週六晚九點十七分,《鄉約》再見!

責編:鄉約

1/1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