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農業頻道 > 鄉約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我和我的農民兄弟

CCTV.com  2010年03月01日 13:26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CCTV.com  

  作一個跑農業的記者,作一個農村節目主持人,當然要不斷地接觸農民。偶爾會向自己提出一個似乎不成問題的問題:什麼是農民?其實,“農民”作為一個詞組出現,已經有兩千多年的歷史。《禮記•月令》有“農民毋有所使”;《春秋榖粱傳•成公元年》稱:“古者有四民:有士民、有商民、有農民、有工民”;《呂氏春秋》有“古聖之重農民”;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勉學》中説:“人生在世,會當有業,農民則計量耕稼,商賈則討論貨賄……武夫則慣習弓馬,文士則講義經書”;清代鄭板橋將農民分為三等:“農夫上者種地百畝,其次七八十畝,其次五六十畝,皆苦其身,勉其力,耕種收穫,以養天下之人”……。或許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吧:農民,“種田為業者”也。

  研究日本的戰後經濟,不能忘記松下幸之助、盛田昭夫;研究美國的工業化,不能忘記福特、洛克菲勒。中國農村的政治經濟發展,似乎鮮見具有輝煌成就的農民個體,然而你卻可以看到一批擁有樸素的哲理,執簡馭繁、敢為天下先的農民群體。回顧當今中國數次重大的變革,最初的探索,竟然都是出自這些並沒有高深理論基礎的人群之手。改革開放的歷史進程尚在醞釀,安徽小崗村農民竟然就私底下搞起了包産到戶。當時的《人民日報》在頭版頭條發表“讀者來信”:“這不是包産到戶的單幹嗎”?多嚴厲的責問!然而離經叛道的小崗村農民卻用鋤頭和鐮刀探索出一場生産方式的革命,中國的農業從此踏上高速發展之路;斯時,“寧要社會主義的草,不要資本主義的苗”。非國有經濟當然要拒于“國門”之外。溫州農民卻大膽地創辦了一批批“個體、私人經濟”,人均只有三分地,卻在全國率先脫貧,為黨中央完成“多种經濟成份並存”的宏大構思提供了成功範例;當很多人表示懷疑:“鄉鎮企業不是在為和平演變鋪平道路嗎”?中國鄉鎮企業的發展與壯大卻使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發出感慨:“農村改革中,我們完全沒有預料到的最大的收穫就是鄉鎮企業發展起來了” 。當人們還在爭論計劃經濟是否是社會主義優越性的根本標誌時,萬千農民以鋪天蓋地之勢涌向沿海港口、大小開發區、大中城市。對他們的評價也從“盲流”到“民工潮”,從“民工經濟學”到“農村勞動力轉移”……

  中國的大事兒中都有農民的影子。計劃生育問題、共同富裕問題、國民素質問題、糧食安全問題、社會保障問題、可持續發展問題……國計民生的大事兒,大頭都在農村,農村穩,則天下安。

  下鄉採訪的過程中,我開始結交我的那些農民兄弟。

  記得在蒙山嶂子崮採訪治山典型公茂田,他開發荒山十幾年,穿破的膠鞋就有好幾百雙。從他的身上,我看到了勤勞;萊蕪農民張松泉,與種姜戶簽訂的收購合同由於國際貿易爭端無法履行,為了不讓農民受損失,一賠就是60萬,當地農民感動地為他送去錦旗。從他的身上,我找到了誠信;滋川區商家鎮的農民,在滿天飛舞的大雪中,神采飛揚、迎風鬥雪,震天的鼓點聲中他們擂出了“商家大鼓”的金字招牌。從他們身上,我感染了樂觀;國慶40週年,普通外地車一律不準進京,平邑農民張廣清為了讓自己的廣清牌大紅石榴進京參展,竟然在當地租了一輛郵政車運送石榴,使廣清石榴得以在京城揚名。從他的身上,我發現了精明;威海環翠區柳泉鎮農村支書呂貴波,自己村裏困難的時候,人家給他送來了錢,這個整天笑哈哈的村支書,竟跑到屋檐下沒人處嗚嗚大哭。從他的身上,我感受到了率真;50多歲的肥城農民彭詩政早已是百萬富翁,這個根本不用為生計發愁的老漢卻搞起了葡萄種植,天天下地幹活,竟然累瘦了30多斤。從他的身上,我看到了進取;濟寧漁臺縣農民陳益鬥,一年四季在各地放蜂,住在他微山湖邊的帳篷裏,一夜間我被蚊蟲叮咬了一百多個包。空曠的野地裏,追花逐蜜的艱苦與寂寞一般人無法承受。從他的身上,我體會到了從容……。

  行走鄉村,品味農民。你註定會從他們身上咂摸出更多的思考。今天,絕大部分農民衣食早已無憂,但他們的現代化意識、成本意識、商品意識、標準意識、國際意識、風險意識……,卻還普遍與入世的大環境相距甚遠。中國長期處於自給自足的農業經濟環境,以家長地位為標誌的獨斷專行,以人倫關係為經緯的人格準則,以三綱五常孝悌仁親為核心的文化體系,縱橫交錯地構成了具有普遍性的農民觀念。中國農民喜歡以經驗為藍本,過一種趨穩守常的生活。正如費孝通所説,他們“很忠實地守著這直接向土地裏討生活的傳統”,而不善於、甚至不屑于經商。

  在這方面,山東人似乎尤其為甚。數千年來,山東出了無數風流人物,從春秋首霸的齊桓公以及孔子、墨子、孫臏、扁鵲,到秦漢的蒙恬、田橫、鄒陽、東方朔,從三國兩晉南北朝的孔融、諸葛亮、左思、劉勰,到隋唐的秦瓊、程咬金、房玄齡、杜伏威,從宋金元的李清照、辛棄疾、馬丹陽、張澤端、邱處機,到明清的李樊龍、蒲松齡、孔尚任、王倫……竟沒有一個值得一提的大商人。梁山一百單八位好漢,有數的幾位從商的還是主管人肉包子的。重農抑商之舉發端于魯國。臧文仲被斥為“三不仁”,就因為他主張廢掉關卡發展工商業、讓家人織蒲席出賣、並且鼓勵搞副業生産。

  長期的傳統觀念滲透使山東人普遍認為經商致富是“背德可恥”之事。以商為恥的觀念在改革開放後雖然有很大的改變,但以商為榮的風尚卻仍需在更大的範圍內樹立。我曾在一個農戶家中居住,幾畝小麥玉米,外加圈裏的幾頭豬,他們的生活並不寬裕。我跟一家人坐在一塊交流:“怎麼不想著種點別的?養點別的”?家中的男主人説得坦白:“也想著搞,但是沒搞過,怕不行”。我再問:“試過沒有”?他説:“沒有,要動就得花錢,成不成還兩説。再説現在夠吃夠喝的也就行了”。我又問:“不試,怎麼知道行不行呢?再説,不種地出去經商、打工也行呀”。女主人倒是實在:“那你説搞啥呢?出去打工,背井離鄉的上哪兒呢?幹啥呢?”這下真把我問住了,我確實很難告訴他們一個萬無一失的項目,我只是知道應該變一變或者必須出去闖一闖。不出門永遠不知道該上哪兒!不嘗試永遠不知道該幹啥!德州平邑縣臨盤鎮有那麼一大片鹽鹼地,浙江舟山的一位農民跑來瞧了瞧,就把家安在了這裡。他平地、蓋房、挖池塘,養起了鴨子。鴨子越養越多,老家人來這裡落戶的也越來越多,幾年的功夫,這裡成了名副其實的浙江村。同樣是那片鹽鹼地,浙江人千里迢迢跑來開發,把它變成了直供北京市場的鴨蛋生産基地。他們的眼光和精明自不必説,那種哪有市場就把家安在哪的精神頭,才是他們發家致富的最可寶貴的本錢。採訪時臨盤鎮當地農民對我説:“一開始覺得不理解,一年到頭連過年都不回家,為了掙點錢大老遠跑這兒來遭這個罪,值當的嗎?後來看到他們養鴨子真能掙大錢,思想轉過來了,這就是差距,不瞅市場光知道傻種地,不行啊!”

  與農民親近的經歷使我對於所從事的職業有了普遍意義上的價值啟蒙。讓臨盤農民轉變思想的這些所見所聞,不正是我們鏡頭的焦點嗎?一個農村節目似乎解決不了太多的問題,然而它的目光和觸角卻可以遍及鄉村的每一個角落。面對浩如煙海的三農題材,如何把握?一些採訪報道的原則,需要記取。

  説話負責,態度嚴謹。財富原本在那兒放著,獲取財富的方法卻總是知易行難。致富個案的報道説來簡單,放在全局分析,導向上的判斷總會讓人躊躇不前。對農報道牽扯不小,一條片子稍有不慎就有可能捅了火藥庫造成大範圍的誤導。我曾經報道過一個《一棚黑豆芽 收入過十萬》的節目,當時用黑豆生産的豆芽市場上非常少見,生産成本低、操作簡單、週期短、産量非常高,而且一年四季都可以生産。採訪的時候我們算了一筆帳,一個大棚一年的收入就高達十萬元。在當時強調産業結構調整的大背景下,這個項目可操作性強,用得上推得開。節目播出後當地政府的電話便被打爆了,一個星期之內不得不另外裝了兩部熱線電話,一個月之內就辦了二十多期培訓班。一個好項目因為我們的報道而在短時間內迅速推廣,就在我為此高興不已的時候,一封觀眾來信卻把我嚇出了一身冷汗。這是位浙江觀眾,他在信中非常嚴肅地批評我,説他看完節目後也算了一筆帳,一個大棚一年的效益不過一萬多元。那我這不是嚴重誤導觀眾了嗎?!收到來信的時候,不知有多少農民已經平整地面、建起大棚、種上了黑豆芽啊,如果這筆帳算錯了,將會帶來多麼可怕的影響,將會給多少農民帶來巨大的損失啊?欄目的聲譽也將因此一落千丈!我強迫自己冷靜下來把帳重新算了一遍,結果發現是這位觀眾算錯了,一畦黑豆芽的密度他少算了一個零。慶倖之餘我對他油然而生感激,我給他寫了一封長信,不僅幫他算清了這筆帳,還向他表示了這份深深的謝意。我的感謝是發自內心的,這次虛驚使我體會到,幹農村節目,哪怕是一個小小的疏忽,也有可能造成無法挽回的損失。因為記者不熟悉政策而造成的誤導,其結果更是無法想像。下筆説話之前,心裏要緊繃一根弦,因為有很多、很多、很多的農民將會受到你的影響,謹慎二字,真是須臾不敢忘記呀。

  動態考察,與時俱進。我曾經做過一個《粗糧細作麵條 玉米身價倍增》的節目,介紹了曲阜市科協的顏世恩同志的兩項發明專利:純玉米彈性麵條和玉米麵條機。玉米是我國的第二大糧食作物,長期以來卻普遍效益不高。這兩種機器能夠把遇水就散的玉米粉加工成筋道滑爽的麵條,無疑為玉米的加工增值找到了一條出路。我當時就覺得這樣的節目肯定會引起廣泛關注。果不其然,節目播出後,三個月之內老顏就接待了來自全國各地的來訪者八千多人次。但是當地工商局的同志介紹,前來購買玉米麵條機的人遠不止這些,更多的人是被當地一夜之間冒出的假冒廠家所分流了。真的加上假的,小小麵條機竟然使這個著名的旅遊城市增加了百分之十五的旅遊收入。當時的曲阜汽車站,上百條“玉米麵條機”的橫幅迎風飄揚,橫幅之下卻不知道有多少上當受騙的眼淚。本來報的是一件好事兒,卻突然冒出了“李鬼”。接到大量質詢電話之後,我們二赴曲阜,伴隨著《李鬼明火執仗 工商打假護農》節目的拍攝,曲阜工商一夜之間清理了假冒廠家,為專利産品正了名。一項發明本身是單一的,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它有可能派生出很多新的問題來,這就必須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再比如我們報道過的《甜葉菊的苦與甜》,相鄰的兩個村都種植甜葉菊,卻因一個與企業簽了訂單一個沒簽,結果大相徑庭。而《大小櫻桃兩重天》則説的是同樣種櫻桃,品種不同效益天差地別的故事。農業報道不能泥于一事一人一時一地,要動態考察,還需要橫向的觀照。

  審美構建,靈動思維。古人詩句:“雨過柳頭雲氣濕,風來花底鳥聲香”。鳥聲沒有氣味,豈能用“香”來修飾?又如:“月涼夢破雞聲白,楓霽煙醒鳥話紅”。月豈能涼?雞聲豈能白?從邏輯的角度看,這些詩句是不顧概念內涵的,但從詩歌的角度看,卻不失為有景色、有情致的好詩。這是詩歌在語言運用上的獨特藝術特點。如何營造農村電視專題的意境美、情節美、語言美、思想美、畫面美、銜接美,需要按照藝術作品的標準來精心打磨。比如語言美。像《小鎮專“吃”果品 帶起百業興旺》、《香菇開了花 菇農發了家》這樣的題目,形象傳神、質樸可愛,同時高度凝練了新聞素材的主題。比如銜接美。在農民的生薑加工車間裏,我們與百十號農民一起,同遠在百里之外的其他農民通過電視交流,時空連線在農家的感覺使人耳目一新。比如情節美。蔥王比賽中得了三等獎的農民登臺亮相時竟然把“三”字給蓋住。一位種植人參果的農民為了見客戶,在大棚門後挂了數十條領帶。比如意境美。雨夜的聯合收割機行駛在鏡頭前,天際突然滑過一道閃電,收割機立刻變成雨中一道剪影……。表現鄉村的美,關鍵在於是否有一種發自內心的熱愛,這種熱愛便是節目“靈動”的源泉。“所謂大師,就是這樣的人,他們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別人見過的東西,在別人司空見慣的東西上能夠發現出美來”。製作農村節目的過程中,我總會想起著名藝術家羅丹的這句提示來。

  “新聞學要同一個最為變幻莫測的對象──人性──打交道”。當記者以個體之眼傳遞世界眼光時,一切的表現均圍繞著對人的把握而組織。《農民李洪儒網上開花店》、《歐盟開關 鴨農開欄》、《休漁人不休 增收靠旅遊》、《百萬河蟹下江南》、《麥客跨省作業記》、《現代農業在壽光》、《牛倌當老闆 博士來養牛》、《張松泉和他的外貿生意》……。對農節目便如同無聲潤物的細雨,傳播著那些發生在鄉村的真實故事、那些活生生的變化,潛移默化、啟人心智。我們知道,給他一車獵物,不如給他一桿獵槍。這獵槍就是一股子闖市場的銳氣,這獵槍就是農民發自內心深處強烈的致富渴望和有效的致富方法。全國農博會沒有為個人準備展位,一位普普通通的莊稼漢就在門口拿著自己的壽桃讓大家品嘗、向眾人宣傳。一位普通農民為了賣菜,在自家的墻壁上畫出銷售曲線,對市場進行細分;另一位農民種植白蓮藕,為了打入國際市場,竟然自己摸索出全國獨一份的白蓮藕國家質量檢測標準;還有更多的農民,闖蕩市場憑的就是自己樸實厚道誠信的金字招牌。我們製作這些節目就是為了給農民傳遞這樣一桿獵槍,因為這才是農民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不斷收穫“獵物”的根本。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我報道過的許許多多農民兄弟,個個都是一本生動的教科書。他們的觀念與認識,我知道,那是注解咱們鄉村面貌改變的最積極、最生動的素材。

  西諺有雲:考慮你的讀者,僅此就構成了技巧。新聞是對時代的一種觀照。作一個農村節目的主持人,為了叫語言巧發微中、速喻明理,經常會運思謀作、處處體味,但是引弓未滿的遺憾總是難免。傳而不通當為謬矣,我們不停地在各地鄉村尋找那些符合時代特徵的鮮活素材,已經深感“市場把握之艱難”;今天的農民,價值取向、行為規範、獲取信息的途徑正變得多元化,更使我們感受到“有效傳播之艱難”。《管子》一書中説:“農事勝,則入粟多;入粟多,則國富;治國之道,必先富民”。農業是治國安邦的根本,農民更是根本中的根本,中國的現代化進程需要更多農民的振作和精明。我們所做的工作談不上登高瞭望、奔走鼓呼,“實用”而已。讓農民過的更好一點!真正過上富裕、民主、體面的生活!這樣的目標,難道不值得一生為之辛苦忙碌嗎?

責編:鄉約

1/1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