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農業頻道 > 鄉約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我與土豆有個約會

CCTV.com  2010年02月23日 18:32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CCTV.com  

  

  小土豆、大土豆、黃土豆、紫土豆、土豆泥、土豆宴、土豆粥……滿地的土豆,滿腦子都是土豆,這就是我剛剛拍完的《大農民》的現場。説起這期片子可以稱得上是我來鄉約以來最重的也是最難的任務,剛接手這期片子的時候我就預料到了一點,那就是這期我一定會“挨罵”。但是就因為這期有難度,所以對於我來説意味著一個最重要的成長機會,即便是知道會“挨罵”我也接了這期片子。我當時心裏就想,如果到時“罵”的輕,意味著我做得還算好,如果“罵”的重,就説明我還有太多需要學習太多需要改進的地方。至於我這次究竟挨罵輕還是重,別急,您往後看!

  先來談談這期《大農民》的嘉賓梁希森。

  梁希森1955年3月出生於樂陵市楊家鄉梁錐村。少年時代的梁希森,經歷可謂是極其坎坷。他10歲討飯,13歲打鐵,17歲離家謀生,23歲闖關東。一個大字不識幾個的農村娃二十多年卻成了身價20多億,富豪榜上有名的地産大亨,期間種種過往,咱們不再細數。

  2002年7月,賺了錢的梁希森拿出4200萬,給全村蓋了136套歐式大別墅免費讓村民住。2005年11月,此梁希森又拿出4000萬給臨村免費蓋了100多套大別墅。這就是他轟動全國的“新農村計劃”。


  《鄉約》早在三年前就做過一期他的節目《梁希森的新農村計劃》,而這次我們可不是衝著他的新農村計劃來的,而是因為他又幹了一件不可思議的大事——脫毒馬鈴薯!

  您要説了這馬鈴薯能算啥大事呢,您可別小瞧了這馬鈴薯。

  馬鈴薯是全球第四大重要糧食作物。2008年聯合國糧農組織更是發佈了一條驚人消息,據科學家分析,解決人類未來糧食安全的問題,就靠馬鈴薯了,並且頒布2008年為國際馬鈴薯年,予馬鈴薯“被埋沒的寶物”的美稱。

  馬鈴薯維C的含量是蘋果的3.5倍,馬鈴薯中所含的蛋白質和維生素B1相當於蘋果的10倍。一公斤馬鈴薯,它的營養成分相當於3.5公斤的蘋果。所以把馬鈴薯叫做“地下蘋果”。此外常吃馬鈴薯還有防治中風、降血壓、防治動脈硬化、通便、減肥、增強抵抗力等作用。

  而馬鈴薯深加工鏈條非常長,由馬鈴薯加工成的變性澱粉應用方面就非常廣泛,衣食住行無所不包。紡織、造紙、石油鑽井、污水處理、建材、鑄造、化粧品、食品、肉類製品、方便食品、膨化食品、醬類,湯類、高檔的營養強化食品、高效的吸水保水劑、帶血漿、製造膠片、醫藥的膠囊,就連汽車製造也都有用到變性澱粉。

  發展馬鈴薯産業對於貧困地區脫貧致富,對於節約國家耕地也同樣有著深遠的意義。比如在南方的耕種,利用水稻的冬閒田種植馬鈴薯。在中原地區,馬鈴薯還可以作為“兼作套種”不影響糧食和棉花的産量,還能多收一點馬鈴薯,這樣就節約了耕地。馬鈴薯,它有抗旱性,越貧瘠的地方越適合種植,對貧困地區農民的致富,有很大的作用。

  我國的馬鈴薯種植面積佔世界的1/5,産量佔世界的1/4,都處於世界第一位,但是單産水平僅排在世界第92位,我國脫毒馬鈴薯的種植面積只佔馬鈴薯種植面積的百分之二十。而沒有合格的脫毒種薯,則是我國土豆産業發展落後的主要原因。因此脫毒馬鈴薯産業是一個市場巨大,潛力巨大,利國利民的大産業。


  那梁希森又是怎麼與土豆結緣的呢?那還要説到8年前梁希森偶然的一次機會知道了馬鈴薯産業是個潛力巨大的産業決心做脫毒馬鈴薯種子産業,可當時沒有經驗的他找了三個同樣沒有經驗的大學生就在一間廢舊的車間裏自己動手進行馬鈴薯脫毒實驗,花了兩年時間,投了600多萬,可這脫毒苗是一撥接著一撥的死,越死越少,最後一株都沒成功。

  老梁開始也想過算了還是搞房地産吧,可是心底那股不服輸的心氣讓他最後決定繼續幹下去,這次他找到了中國農業大學的校長柯柄生,柯校長給他推薦了馬鈴薯育種專家孫慧生教授。為了讓孫教授來自己公司,梁希森買斷了中聯鴻業公司。有了孫教授的幫助,技術上有了保證,這脫毒馬鈴薯苗很快就研製成功了,可就在他準備大規模的建脫毒馬鈴薯育種基地的時候卻遇到了最大的難題。

  曾經在房地産上給他貸款的四家銀行,聽説他不幹房地産要幹農業,紛紛收回了貸款。讓梁希森措手不及,手上一下子沒了錢,可是開弓沒有回頭箭,脫毒育苗絕對不能脫節。梁希森賣了9輛車,賣了房子、關了四家公司,不得以拖欠工人一年半的工資,玫瑰園的房子賣一套就被他拿去一套的錢投進馬鈴薯基地裏建車間,建大棚,買拖拉機,買收割機那時候過年都是找朋友借錢過的年,一個身價20億的富翁到了跟人借錢的地步,八年的時間,他投到馬鈴薯産業裏的錢達到21億8千萬,而八年時間一分的回報都沒有,直到今年第一次見了回頭錢。

  説到這裡的時候,這位一向堅強的山東大漢竟然在鏡頭面前第一次流淚了,可想而知這其中的艱難、壓力和痛苦。


  2008年6月28日由國家科技部批准在公司建立全國唯一的國家馬鈴薯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也在山東樂陵希森中聯馬鈴薯産業集團掛牌成立。如今在山東樂陵希森馬鈴薯産業集團,有3萬平方米的現代化脫毒苗組培中心,20萬平方米的現代化微型薯繁育大棚,擁有了全國最先進的莖尖脫毒實驗室、病毒檢測室、全國最大的種質資源庫,年可擴繁脫毒苗9000萬株,繁育微型薯2.5億粒。北京希森三和馬鈴薯有限公司是集團在北京延慶設立的又一原原種基地,總佔地面積400畝,年擴繁脫毒苗5000萬株,微型薯1.5億粒。目前梁希森的馬鈴薯集團至今已經培育出了900多種脫毒馬鈴薯。內蒙古希森馬鈴薯種業有限公司位於內蒙古烏蘭察布市,希森集團投入22個億建成100萬畝的種薯生産基地,總經營噴灌圈達300個,每年輪作種植60萬畝種薯,年可提供優質種薯130萬噸,形成了以商都為依託的核心種薯種植區,每年實現産值30億元,帶動了16萬農民脫貧致富。

  看著富麗堂皇的玫瑰園讓人不免想到,一個農民好不容易成為了地産大亨,本來應該好好的享受這一切舒適,卻一頭扎進了土豆堆裏,承擔了一份原本不應該由他個人承擔的一份大的責任,帶給農民和國家的卻是受之不盡的。記得梁希森説“中國要是再有七個像我這樣的企業,那脫毒馬鈴薯就能達到100%了。”多希望能有多一些像梁希森這樣的大農民,那國家何愁不富強呢?

  挨罵中成長

  這期節目跟以往不同,不同的第一點在於嘉賓是個大人物,幹的事情意義重大。第二不同是嘉賓曾經上過我們的節目,很多故事已經講過,要再找新的故事點,第三個不同是現場需要很多的專家做解答。


  做這期片子,我從對馬鈴薯的一切都不了解到天天見人就宣傳馬鈴薯的好處、用途,簡直成了小半個專家。但我必經不是專家,跟肖老師對稿的時候,他問到我一些問題,我還是稀裏糊塗,半知半解的!可是想做一期精品的片子,怎麼能稀裏糊塗的矇混過關呢?結果自然是我被“罵”了!

  而由於嘉賓是個大人物,我有些小事情就直接問了他的助手,比如土豆宴共有幾道菜。他的助手告訴我是三十多道,可是我卻沒有最後和梁希森核實,結果肖老師和梁總對稿的時候,梁總説不知道。那結果就是我又被“罵”了!

  其實這兩次挨罵都是因為我沒有注重跟嘉賓提前核實。挨罵後我沒有一點脾氣,因為我意識到這方面我這次的確沒有做好,所以我沒有話説,錯就是錯了。肖老師曾經説過核實細節是編導應該做的最基本的事情!那麼不管有什麼理由,沒有做到就是編導的責任。我明白這一點卻沒有做到,那就更加不對了。沒有話説,只能儘量彌補,爭取下次做好!

  説到這期的現場,本來我是定在下午三點準時錄製的,可是有兩個專家要趕飛機,為了配合他們的時間我只能安排兩點開始錄製他們的一段,錄製完讓他們離開,再開始正式錄製節目。現場又是土豆泥,又是土豆宴,又是土豆粥,大家吃成一團,梁總高興了一會讓換大碗、一會讓這個人説兩句,一會讓那個人講兩句,一會上來吃土豆的業主竟然還跟梁總説起了悄悄話。雖然這期現場去的編導多,可也經不起這麼多狀況,搞得我們有點手忙腳亂的。哎!忍了,大不了再挨罵唄!不過看現場熱熱鬧鬧的還是很開心。

  最讓我感到意外的是,梁總現場竟然哭了!錄製前他很少講自己的內心感受,即便是前一天和肖老師對稿的時候,他也啥也沒講,肖老師和我都很擔心第二天的現場他能不能講出故事來。誰都沒有想到他現場講的很動情,竟然還失聲痛哭!他哭了,我樂了!我為這期片子高興,我相信這期片子絕對能夠成為精品!

  錄製完後,我們還有很多的工作要做,稿子還需要打磨,小片還需要設計。肖老師給的任務很艱巨,任重道遠!越是磨練越能成長,越是苛刻越是寄予希望!

  《大農民》嘉賓聯絡方式:


  嘉賓:梁希森

  電話:010—60159509;010—60159570

  郵編:102100

  地址:北京市延慶縣延慶鎮延農北路(縣苗圃院內)北京希森馬鈴薯産業集團有限公司

責編:鄉約

1/1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