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農業頻道 > 鄉約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活色生香

CCTV.com  2009年12月09日 15:56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CCTV.com  

  

  寫稿子的人最喜歡看到的就是稿子“活”了。稿子活了,也就意味著,有機會做出一期“活”的節目。做一期讓人笑聲不斷,欲罷不能,即使插播廣告,都讓觀眾不轉換頻道,讓人生怕錯過一兩句話的節目,最後讓人看完後咂摸咂摸還挺有味道,似有所獲,似有所思的好節目,可能是同行們包括我自己一直以來的夙願,是我們努力著的方向。

  寫一篇主題明確、妙趣橫生、活色生香的人物專訪稿件,第一步就是給稿子找到“魂”,即主題,給稿子定個調子。稿子裏所有的事都圍繞這個主題展開,也就是説我要選擇寫的事件都要與這個主題相關。可是這個魂要怎麼找出來呢?

  一個月前,我開始策劃一篇新稿件。經過初步採訪,得到一些嘉賓的大體人生故事。此人名叫王惠良,浙江紹興人士,自幼家境貧寒,身為長兄,為供弟妹上學,12歲起打工養家,後來又在改革春風拂面時,做起了小生意,自此在商品大潮中起起浮浮,像一般的生意人一樣,生意總是有賺有賠。吸引我們做這個人物,做這期節目的恰是他現在正在做的小生意,他經營的面館不大,只有七張桌子,每天顧客不少,食客不斷。馬上要説到重點了,他的面館做的可不是普通的面,起碼我長這麼大還沒見識過。他做的麵條彈性之好令人乍舌,別以為我誇張,人家老王做的麵條能當跳繩用!連跳一分鐘都不會斷,當然要刨除被你踩斷的可能性。要問這老王做的是種什麼面?為何如此神奇?也沒什麼玄妙之機密,不過是將麵粉裏面摻入了土豆粉,和另一些食用配料,介於老王的千叮嚀萬囑咐,我還是不透露食用配料的小秘密了,呵呵。説出來也沒有什麼高深的,關鍵是很少有人能想得到,所以他做成了,大多數人沒做成。於是,他走入了我們的視線,要做一期神奇麵條背後的智慧人生。好了,現在轉回到稿子上。我説什麼來著?我説,寫這樣一個人物,採訪回了這些素材,把什麼定為這篇稿子的主題呢?也就是我要表達一種怎樣的思想呢?我想給我親愛的觀眾朋友們展現一些怎樣的人生智慧或感悟呢?


  

  關於這篇稿子的主題,怎樣尋找,怎樣定調,真是一波三折,頗費了一些功夫。我從沒試過寫一篇稿子能換過三四個主題,這是第一次。主題換了,於是稿子的題目也一換再換,然後整篇文字也跟著一遍遍地重寫。從最初的《神奇跳跳面》到後來的《一碗親情面》,再到《跟頭人生》,一直到最後的終稿《從面到面》。整整一個月的時間,這篇稿子的策劃,都經歷了一些怎樣的磨勵呢?主題又為何一換再換?最後又是如何一錘定音,定為“從面到面”的主題呢?

  一接到這樣的選題,我的眼球首先被這麵條的特性所吸引,我還從沒見過有麵條可以柔韌到能當跳繩用的,這個夠新鮮,這個要是放在現場展示,不用説,觀眾肯定會喜歡。於是,我整篇文章都圍繞如何能將麵條做成這麼柔韌而展開。這樣寫的結果是,全篇只見麵條不見人物,稿子沒有深度,沒有內含。這犯了人物訪談類節目的大忌。最後只讓人記住了這樣一種神奇麵條,卻沒有人能記住嘉賓本身,這樣本末倒置的事咱不能幹。怎麼辦?重新尋找主題。


  

  第二階段的尋找,我開始偏重從人生啟迪方面著手,希望能有所突破。通過採訪,了解到原來嘉賓有個從小一起長大,感情很好的親弟弟。12歲那年他輟學,原來也是為了打工賺錢供弟弟繼續求學。長大後,兄弟倆各有各自要走的命運之路,王惠良外出打工、回鄉開面館;弟弟則先是當上了村裏的會計,而後自己成立外貿公司成了資産上千萬的大老闆。兄弟倆的生活斷了層,哥哥的心裏開始失落自卑,默默把弟弟當成競爭的對手,超過弟弟的成就,成了他的人生目標。為了快速積累財富,他把目光投向了風險巨大的股市,結果賠了夫人又折兵,不但賠光了家裏所有的積蓄,還欠下幾十萬的外債。這個時候,弟弟挺身而出,為哥哥還清了所有的外債,還給他翻身的本錢。哥哥拿到這筆翻身的本錢,心中暗自發誓,這一回一定要讓所有人刮目相看,王家不光只有弟弟行,哥哥也同樣是有本事的。這一次,哥哥做事很用心,卻在運貨的過程中發生了撞車的意外,撞壞了護欄撞壞了路邊昂貴的景觀樹,要求賠償20萬,不幸中的萬幸是作為駕駛員的哥哥沒事。再次深陷在自責中的哥哥,已經看不到生活的希望。這個時候,弟弟再次伸出援手,幫哥哥度過難關。兄弟間的隔閡正一點點融化,兄弟倆的心正一點點靠近。正打算開家小面館重新開始新生活的哥哥,接到通知,弟弟住進了醫院,體檢結果:肺癌晚期。王惠良,挺不住了,説什麼也想不到,弟弟就這樣離開自己了。原來那些無謂的攀比並不重要,誰更有本事也不重要,親人才是最重要的。但是這番領悟到來的太晚了。幾個月後,那個從小和他打架和他玩耍的弟弟走了。幾個月後,王惠良的小面館開張了。他拿著弟弟留給他的起步經費,決意好好經營這個小面館,並有了研製會跳繩的土豆面的一系列故事。於是,我把故事的重頭放在了他研究麵條之前的親情故事,以兄弟親情作為全文線索,定名《一碗親情面》,寫了一篇跨越30年的兄弟情深的故事。


  

  這樣一個角度,乍看算得上是智壁蹊徑,找到了一個與眾不同的角度來闡述一個創業故事。但是這樣做還有一個致命的弱點,就是弟弟跟麵條是兩條平行線,沒有相關的一點,硬把哥哥、弟弟、麵條扯在一起,太過牽強。於是,稿子還要重寫,還要探索一個全新的角度。稿子寫到這個程度,我的思路像是被固定在了一個田字方格裏,無論如何也走不出親情的 一個框。於是,我又從頭到尾,進行了一遍極為詳盡的採訪,收效不大,因為主題仍然沒找到。

  因為他創業的過程中有過幾次失敗,所以想把主題定在“跟頭”上,主要講一次次跌了跟頭之後的人生領悟,汲取了前次的人生教訓最後開了家面館賺錢了。如此定題之後,又發現還是牽強。這條線很難貫穿始終,説了一半就斷了。頭疼了幾天之後,稿子上策劃會,想讓大家討論討論該怎麼定主題,集合大家的智慧來搞定它。一籌莫展之時,一個十分完美的主題,四個字,輕輕地從一個人的嘴裏溜了出來。“從面到面,定個這樣的主題,怎麼樣?”製片人肖老師話音一落,我馬上意識到這是個絕妙的主意。怎麼我就沒想到呢?“從面到面”,一語以概括嘉賓這許多年走的許多彎路,和他終於找到一條真正適合自己的路,驀然回首時才發覺最初的選擇才是最對的選擇。20年前開過一家小面館,因為不懂經營幾年關業,20年後再開面館,卻是客商雲集,火爆異常。這就是經營的智慧,更是人生的智慧的積澱所成。就是它了,“從面到面”,這篇稿子的魂終於被找到了。沒錯,就是它。尋找了一個月的主題,終於塵埃落定。


  

  自從老肖開了金口,定了稿子的主題之後,我就開始重新蒐羅與主題相關的所有的故事點。從面到面,嘉賓的人生跨越二十年,畫了一個很大很大的圓,裏面發生了很多很多的事,最後面館重開,看似又回到了起點,而如今的起點早已不是當初的起點。每一次輪迴,都無法回到最初的起點,它一定是更高平臺的一個新起點。於是,我按照常規的邏輯,找了一大堆與此相關能證明他的智慧在增長的事例,準備講很多很多道理給大家聽。結果在改稿子的時候,這些道理深刻的故事都被肖老師刪去了。他放大了被我隱藏在稿子裏的一些小細節,例如嘉賓與妻子的相親趣聞,如何不想離開家才第一次開了面館;他當廚師的時候,都有多風光。

  就説説採訪嘉賓當廚師這段吧,我問他有多風光?他説沒感覺有多風光。我問他有何優待?他説就是工資高點?我問他當廚師長的時候,最高興的事?他説忘 了。我問最苦的事?他説就是天天炒菜嘍。被他氣瘋了。就是不給我講任何有趣的信息量。一再啟發,舉了好多例子,他都説沒發生過。後來,肖老師説,你問問他以前在鄉下穿什麼?進了大酒店當廚師穿什麼?大酒店有多豪華?都有什麼高級人物吃過他做的菜?我又跑去問嘉賓,結果這次聊得很熱鬧,聊出好多有趣的事,連他的朋友都説,你不問我都不知道原來他還認識六小齡童和豬八戒呢。

  什麼是訪談節目適合談的話題?答,有趣的事。什麼是有趣的事?每個人可能都有自己的標準,但我的理解是既可以是不可思議的情理之外的奇事;也可以是雞毛蒜皮的人人關心的小事。在此之前,我就是一直忽略了那些生活中雞毛蒜皮的婆婆媽媽的小事,而只關注人生大的轉折,才將稿子寫得缺乏人情味兒。

  定有意義有針對性的主題,選最有趣的話題來聊,嗯,這兩手,我領會了。

  《從面到面》嘉賓聯絡方式:

  嘉賓:王惠良

  電話:057585220025,057585220037;18906851799

  郵編:312000

  地址:紹興市府山直街76號

責編:鄉約

1/1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