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農業頻道 > 鄉約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大農民》節目文稿加同期

CCTV.com  2009年11月16日 14:15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CCTV.com  

  提要:打鐵、販運、搞建築、成為地産大亨,花上億元讓家鄉父老家家住上大別墅,搞高檔肉牛養殖,傾其所有賣車賣房投身土豆産業……他的一生充滿跨越與傳奇,他的付出會讓很多人的生活發生改變。《大農民》梁希森——鄉約拜訪

  互動:土豆,怎麼吃?

  主持人:觀眾朋友們大家好,歡迎收看《鄉約》。我是肖東坡。我現在是北京市玫瑰園小區。這金秋時節正是土豆收穫的季節。今天節目一開始呢,我們的話題跟土豆有關。來,後面坐的那位大哥站起來。吃過土豆泥沒有?

  觀眾:吃過。

  主持人:什麼時候吃過?

  觀眾:昨天。

  主持人:誰給你做的?

  觀眾:自己做的。

  主持人:告訴我土豆泥怎麼做?

  觀眾:蒸熟了。

  主持人:蒸熟了。

  觀眾:再炒一炒。

  主持人:這炒就把它炒成土豆泥了?

  觀眾:弄爛了。

  主持人:從蒸熟了再炒,再弄爛了,你這需要花多長時間?

  觀眾:花15分鐘。

  主持人:話筒給旁邊那位大爺。告訴我,在家裏吃過土豆泥沒有?

  大爺:我們天天吃。

  主持人:天天吃土豆泥,怪不得減肥效果這麼明顯呢。

  大爺:你説對了。因為我是從土豆裏邊爬出來的。

  主持人:從土豆裏面爬出來的。

  大爺:我是河北的。所以説我們那邊就種這個東西。

  主持人:做土豆泥需要花多長時間啊?

  大爺:十多分鐘就行了。

  主持人:十多分鐘,也是十多分鐘。話筒給旁邊那位大嫂。做過土豆泥是不是?

  大嫂:做過。

  主持人:給你老頭做的是不是?

  大嫂:是。

  主持人:土豆泥怎麼做?

  大嫂:燉熟了。

  主持人:然後呢?

  大嫂:拌拌吃。

  主持人:你不是經常做土豆泥嗎?對不對?

  大嫂:是。

  主持人:現在讓你一分鐘做土豆泥,能不能做出來?

  大嫂:用電飯鍋還行

  主持人:我給你拿個電飯鍋,你給我表演一下行不行?

  大嫂:做不出來。

  主持人:兩分鐘呢?

  大嫂:做不出來

  主持人:做了這麼多年土豆泥,兩分鐘都做不出來?

  大嫂:做不出來。

  主持人:咱們有請今天《鄉約》的嘉賓梁希森,看看他怎麼用一分鐘的時間,給我們做出土豆泥來,來。

  主持人:來,老梁。哎呦,這手這麼粗啊,不像下廚房的。

  梁希森:這是吃土豆吃的。

  主持人:你真能一分鐘做出土豆泥來?

  梁希森:沒問題

  主持人:就拿著個大粗拳頭,咣咣砸碎了,然後掰吧掰吧就是土豆泥了,是不是?

  梁希森:那不是,咱得用高科技做。

  主持人:用高科技。

  梁希森:對。

  主持人:一分鐘?

  梁希森:對。

  主持人:關鍵是能吃吧?

  梁希森:和土豆是一樣的。

  主持人:吃起來口感如何?

  梁希森:口感一樣,它的這個營養成份都不浪費。

  主持人:能讓大夥兒瞧瞧啥樣的高科技,一分鐘做出土豆泥來吧?

  梁希森:大夥兒做完都嘗一嘗。

  主持人:想不想嘗。

  觀眾:想。

  主持人:想嘗來點掌聲。

  梁希森:這個技術如果,如果你學會了,你得拿錢買啊。

  主持人:我先交一定的學費,然後我再教給電視機前的觀眾,我也收學費。

  梁希森:上場了。

  主持人:上場。

  小片2一分鐘可作土豆泥?卻是為何?為何?為何?

  小標題:全粉,不一樣的粉

  梁希森:咱站起來做。

  主持人:來,站起來做,來。

  梁希森:你是吃鹹的,還是吃香的?

  主持人:吃香的。

  梁希森:這還加點糖。

  主持人:加上點糖。

  梁希森:對。

  梁希森:加水。大夥兒看看是不是一分鐘。

  主持人:計時開始了。

  梁希森:加水加水加水。

  主持人:這怎麼變成土豆泥了?

  梁希森:那當然是啊。

  主持人:好。

  主持人:這土豆泥會是啥滋味呢?

  梁希森:大夥兒都吃啊。

  主持人:大夥兒不一定夠,這些剛剛夠我一個人吃。

  主持人:能吃了嗎?

  梁希森:能吃啊?

  主持人:你確定?來我嘗嘗。

  梁希森:百分之百確定。

  梁希森:別燙著啊。

  主持人:沙沙的,滑滑的,甜甜的,然後香香的。你看那個還在咽口水呢。真的很好吃。

  梁希森:是不是土豆泥啊?

  主持人:還沒嘗出來,我再來一次。

  主持人:給大夥兒嘗嘗?

  梁希森:可以啊。

  主持人:來,剛才我們大傢伙兒,都嘗了你的一分鐘做出的土豆泥,這是什麼做的?

  梁希森:它是馬鈴薯全粉做的。

  主持人:為什麼叫全粉呢?

  梁希森:營養價值都不浪費。

  主持人:能夠加工全粉的只有土豆。孫教授給我們解釋一下,為什麼叫全粉?

  孫教授:我們知道生物的最低的,它這個單位就是細胞,全粉的細胞沒有破壞。細胞裏的所有的營養,都加工出來了。

  主持人:那其它的這個粉?

  孫教授:澱粉就不行,就把細胞整個磨碎了。然後它的澱粉沉澱出來,所有營養都流失了。被水都沖掉了。

  主持人:只有馬鈴薯能夠生産出這種細胞不會破壞的全粉?

  孫教授:是的。

  主持人:馬鈴薯還分公母嗎?

  梁希森:馬鈴薯不分公母。

  主持人:馬鈴薯不分公母,為什麼有變性澱粉之説?

  小片3:列位看官,您可知這世上除了土豆,很少有植物能生産細胞完整的全粉,而以土豆為主生産的變性澱粉,目前世上有二千多個品種,與我們的生活都是息息相關,咱那,接茬聊。

  小標題:變性澱粉真厲害

  梁希森:這個變性澱粉呢,你看這個地瓜,咱開始從地裏挖出來以後,把它蒸熟了,它噎人。通過一存放,澱粉轉化成糖分,它就變甜了,

  主持人:對。

  梁希森:甜了以後,再讓它變面了那不可能了。但是這個馬鈴薯就不行了。通過一存放,澱粉也轉化成糖分,通過一升溫。

  主持人:一升溫。

  梁希森:它又變回了澱粉。

  主持人:又回去了?

  梁希森:回來了。

  主持人:能來回的轉變?

  梁希森:對。因為是它才能出變性澱粉。

  主持人:這澱粉變了性,都能做什麼?

  梁希森:全球100多個化工企業,還是工業園的。紡織、鑄造、石油、污水處理,包括做汽車,化粧品,高檔的鞋油,都得用變性澱粉。用處太廣了,細緻的我講不出來。

  主持人:具體有什麼用處呢?咱們聽專家給解答解答。今天周部長你給我補補課,以前我真不知道這個,土豆裏還有這麼大的文章。這變性澱粉是怎麼回事?

  周部長:變性澱粉它是為了滿足工業加工的需要,把澱粉再進行一些深入的加工。把它的分子鏈,化學性能加以改變,這樣統稱為變性澱粉。

  主持人:你説了半天,我説實在的沒大聽懂。您給我講講,變性澱粉都能幹啥吧?

  周部長:衣食住行,無所不包。所有的你能想出來的東西,比如説您身上穿的這個衣物。

  主持人:衣服。

  周部長:紡織品,無論是棉紡、毛紡、混紡,都要用變性澱粉做漿料和精整劑。

  主持人:還有什麼地方?

  周部長:比如説石油鑽井,污水處理、建材鑄造,所有的這個紙張,越是高檔紙越要用變性澱粉。

  主持人:化粧品有沒有?

  周部長:化粧品裏有啊,起碼三分之一。它是一種穩定劑。

  主持人:咱們平時抹的不是化粧品,其實抹的是澱粉是不是?如果沒有這種變性澱粉?

  周部長:它就沒有那種滑爽、細膩的感覺。

  主持人:那我開汽車,那個汽車的殼子能用上嗎?

  周部長:塑料、塑料裏面也有。

  主持人:還有什麼地方能用上變性澱粉。

  周部長:所有的食品,太多了,舉不勝舉啊。

  主持人:這個東西跟變性澱粉有啥關係。

  周部長:它是生産變性澱粉的一種重要的原料啊。因為這個馬鈴薯是一個非常具有戰略意義的一种經濟作物。而且是工業上一種非常高質量的變性澱粉的原料。

  主持人:目前我們國家在變性澱粉的研究生産,使用上是一個什麼樣的狀況?

  周部長:變性澱粉呢,在我們國家起步比較晚。現在一些高精尖技術的這個産品,我們還沒有掌握。比如説一些這個高效的吸水保水劑,比如説一些代血漿,醫藥裏要用的膠囊。世界上變性澱粉的品種,已經有2000多種。現在我們國內生産使用的,已經有三四十種了。

  主持人:才三四十種?

  周部長:還有比較大的差距。

  小片4:哎呀媽呀?不聽不知道,一聽嚇一跳啊!土豆,還有多少秘密?

  小標題:土豆,身邊的秘密

  梁希森:發達國家人均一年吃90多公斤,最高的國家。一般美國都吃70多公斤。我們中國為什麼吃那麼少,20來公斤。

  主持人:按我的理解呢,生活水平高了,應該是吃雞鴨魚肉才對。

  梁希森:那就錯了。發達國家,有錢的都吃土豆,營養高,對身體有好處。

  主持人:徐會長,下面我就要好好討教你了。你看我這麼胖,我認為都是吃土豆吃的。

  徐會長:土豆吃少了。

  主持人:吃多了,不就變成梁總這樣了嗎?

  徐會長:不不不。馬鈴薯裏的碳水化合物,100克裏頭,含16.5克。大米含有79.9克。小麥含有是75.1克。

  主持人:吃土豆。

  徐會長:最少。

  主持人:不會發胖?

  徐會長:含的水分多。100克的土豆,含有79.8克的水。

  主持人:相當於吃礦泉水了這是。那我覺得要是吃水,還不如吃蘋果呢。那補充維生素啊。

  徐會長:不一樣。土豆所含的蛋白質和維生素B、E相當於蘋果的十倍。維生素C,蘋果的三倍半,鐵質是蘋果的3倍,磷是蘋果的兩倍。所以按照營養學的觀點,一公斤土豆的營養價值,相當於3.5公斤的蘋果。所以把土豆叫做地下蘋果。去了皮的土豆,100克含有是342毫克的鉀,這鉀有什麼作用?就是防止中風。另外呢,土豆中的粗纖維,可以起到潤腸通便的作用。而且土豆裏還有一種類似轉化酶的東西,像降壓藥一樣。

  主持人:謝謝徐會長,謝謝。有一句話叫誰吃誰知道,這土豆它怎麼吃呢?

  梁希森:1000多種吃法。

  主持人:我啥時候可以嘗一嘗?

  梁希森:現在就可以啊。

  主持人:現在吃,上。

  廚師:這道菜的名字叫“鹹蛋黃掬薯條”。

  主持人:有鹹蛋黃的味道。

  廚師:這道菜是幹鍋土豆片。

  梁希森:你讓觀眾也嘗一嘗啊。

  主持人:觀眾嘗一嘗。

  廚師:這道菜的名字,炸薯條。

  主持人:並不是所有的土豆都能做炸薯條的,對不對?

  梁希森:炸薯條就是,一個品種。

  主持人:就一個品種?

  梁希森:一個品種。它的薯型比較長。一般買薯條都是這個。

  主持人:對對對。

  梁希森:就是這個品種,口感也好。

  主持人:炸出來是直的?

  梁希森:對,直的,絕對不會打彎。

  主持人:這個是土豆?

  廚師:這個菜的名字叫“廣式辣腸”,墨西哥烤土豆,中間是牛肉,椒鹽土豆夾,把土豆切成夾刀片,夾上牛肉,過油炸,土豆堡,烤制的。

  主持人:烤的,中間是什麼?

  廚師:中間是奶油,香蔥土豆泥,土豆烙,金絲鳳尾蝦。

  小片5:梁希森,老梁,1955年出生於山東樂陵梁錐村,從小家境貧寒,13歲當學徒,17歲打鐵,23歲闖關東。後來,做過五金、麵粉、販運、毛巾廠。上個世紀90年代,梁希森涉足北京的建築業,那場在中國房地産界,被稱為“玫瑰園戰役”的大膽運作讓梁希森賺了十七個億。吃過苦,也賺過大錢,你説他後來為啥把全部的精力用到這小小的土豆上了呢?

  小標題:土豆也是大買賣

  主持人:老梁我問一下。咱們現在的地方是玫瑰園小區。到處的看都是別墅。這個別墅最便宜的一棟要多少錢?

  梁希森:最便宜的現在也是四五千萬一套。

  主持人:四五千萬一套?

  梁希森:對。

  主持人:貴的呢?

  梁希森:六七個億。

  主持人:一套?

  梁希森:對。

  主持人:這土豆現在多少錢一斤呢?

  梁希森:市場上一元一斤。你先算算,這一棟房子,買多少土豆。

  主持人:你是搞房地産的,什麼賺錢,你會搞什麼。你絕對不傻,很精明。我就不知道,這個搞土豆,比搞房地産還賺錢。

  梁希森:中國是農業大國,這個土豆我覺得中國比較單産落後,我們就搞土豆了。可以説比房地産掙錢掙的還要多。

  主持人:真的假的?

  梁希森:真的,那絕對真的。剛才你不是説,我又不傻。

  主持人:你給我算筆帳。

  梁希森:我們在內蒙這個地方有60萬畝地,一畝地,兩噸半到三噸。你就按三噸算,60萬畝出多少土豆?

  主持人:60乘以3,180萬噸。

  梁希森:一斤土豆一元錢,你算算多少錢?

  主持人:你説的這是一年嗎?

  梁希森:一年。

  主持人:180萬乘以2000?

  梁希森:對呀。

  主持人:就會有這樣的一個産值?

  梁希森:對。我們這個馬鈴薯今年剛投入市場。我們今年可以10萬畝,往下走,每年增長10萬畝,最後增長到60萬畝,我們的原計劃就是這樣。60萬畝,一畝地3噸,是吧。那出多少種子。

  主持人:種子?

  梁希森:對。我們光賣的種子。

  主持人:你剛才説的是種子?

  梁希森:對,大夥兒不是拿著了嗎?大夥兒舉起來看一下,我們這邊都拿的種子。

  主持人:這小土豆。

  梁希森:都是種子。這邊再拿出大土豆來,舉得高一點。這是産品出來。

  主持人:這些都會變成這些。

  梁希森:我們地方這個土豆,這個市場大。

  主持人:咱們國家是土豆大國是吧?

  梁希森:我們中國在全球可以説土豆的種植面積,是比較大的,1000萬畝。但是我們的單産也就是1噸左右。

  主持人:排名有多少?

  梁希森:今年是93位。

  主持人:咱們種植面積是世界第一?

  梁希森:對。

  主持人:結果這個單産是排名93位。

  梁希森:中國的需要大量土豆種薯,來提高其産量,提高這個土豆的質量。

  主持人:要是種上這種薯?

  梁希森:就是兩噸半左右,均産。

  主持人:一倍還多?

  梁希森:但是我們中國,8000萬畝,真正需要年年換種的是4000千萬畝,另外4000萬畝,是三年換一次土豆種,不需要年年換。你想這4000萬畝,我年年都換種子,每畝地150公斤,4000萬畝都需要年年換種子,這個4000萬畝需要多少種子?

  主持人:那是幾十億的大買賣啊。

  梁希森:對。

  小片6:小小土豆,大有乾坤。否則,溫家寶總理也不會提出“小土豆、大産業”......吃過苦、受過窮的老梁搞房地産發了大財,又是如何與土豆結緣的呢?

  小標題:結緣土豆

  主持人:玫瑰園掙錢了,大家都知道。還給家鄉父老呢,家家蓋個大別墅。這個時候手裏有錢了,幹啥不行,幹嘛要去整土豆?

  梁希森:我是個正牌農民。中國的這個均産那麼低,我認為發達國家農民能幹的事,我們也能幹。

  主持人:那麼多農民呢,你,也輪不到你幹啊?

  梁希森:這個事是這樣, 我掙錢幹什麼?我要給現在的農業要幫個小忙。

  主持人:這忙不算小。

  主持人:孫教授,給我們介紹一下脫毒種薯。

  孫教授:馬鈴薯它是無性繁殖,什麼叫無性繁殖呢?就是利用薯塊種的,它是沒有種子的。你看小麥、大豆啊,它都是叫有性,它就能夠把它所有的感染的細菌、病毒都排出。所以種子種出來的,它就不帶病毒。但是無性繁殖,一旦感染了病毒,它就在體內積累,你很難找一種藥把它去掉。感染了病毒以後呢,它薯塊就變小,葉片皺縮,産量變低。現在唯一的呢,就是馬鈴薯這個莖尖啊,它生活力特別強。病毒在這裡想吸收馬鈴薯的營養,來繁殖它自己很困難。我們放大40倍,把這個莖尖剝離下來,然後把它接種到試管裏。兩個月它就能發育成小苗。那這就叫脫毒苗。經過繁殖,生産了原種種薯,就是現在剛才大家拿的,脫毒馬鈴薯。

  主持人:那麼還有很多人是沒種,沒用這個脫毒馬鈴薯種是不是?

  孫教授:對,現在我們脫毒馬鈴薯,據中國農機總站統計,20%。

  主持人:還有80%沒用脫毒馬鈴薯種?

  孫教授:所以中國現在的單産比較低,只有先進國家的三分之一。主要的原因就是脫毒種薯沒有普及。

  主持人:你剛才説了,推廣這個脫毒馬鈴薯種,是一個那麼大那麼大的一個大市場。那為什麼以前沒人做呢?

  梁希森:這是我那個女兒,她不是吃肯德基嘛,有薯條,有薯泥。那小孩最愛吃。這個東西咱們一問,這個薯條和薯泥都是進口來的。那為什麼我們中國一個農業國家。

  主持人:咱們有那麼多土豆。

  梁希森:對呀?怎麼這個土豆還進口呢?那時候我們就搞著這個建築公司、裝修公司。我説咱是農民出生,為什麼咱種不出好的來呢?是吧?從那個時候受小孩的啟發,我們就開始想弄這一塊。但弄這一快,還沒想到這麼複雜。

  小片7:如此大的市場,利國利民又利己,自當克服困難也要上,説幹就幹,這位農民地産大亨自此走上了一條千難萬難的道路......

  小標題:種薯脫毒不容易

  主持人:剛開始怎麼做?

  梁希森:剛開始我們問住大學生這脫毒種薯怎麼來的?頸尖剝離,剝離出來。

  主持人:放在那個管裏?

  梁希森:對,放到管裏以後,就開始脫苗子,我們這個苗子擴出來,就全死了。是吧。全死了,再開始頸尖剝離,再開始繁育苗子。我們以前搞的都是錯誤的。

  主持人:你就説花了多少錢吧。

  梁希森:我們這次花了600多萬。

  主持人:600多萬最後全失敗了。

  梁希森:全失敗了。

  主持人:600多萬最後啥也沒整出來?

  梁希森:啥也沒整出來。

  主持人:哎呦,600多萬啊,多長時間?

  梁希森:我們那是三年。

  主持人:三年?

  梁希森:對。

  主持人:600多萬,

  梁希森:對。

  主持人:整出來一溜十三招兒?

  梁希森:全打水漂了。

  主持人:整出來了死了,整出來死了,最後全整出來了,全死了。

  梁希森:一邊搞,一邊(被)污染,我們也不清楚。學生也沒經驗。我光有力氣也用不上。

  主持人:手再大,也白搭。

  主持人:那時候啥心情吧?

  梁希森:那時候我們心情(是)也不想幹了,還是造我們的房子吧。再一想,不行,不能半途而廢。還歹接著幹。

  主持人:為什麼?

  梁希森:這個山東人有個犟脾氣。敢弄事,走了歪路失敗了不怕。

  主持人:600多萬都花掉了。

  梁希森:對對對,再接著弄。再接著弄,我就碰見了柯校長,他説你得請專家教授,這個孫教授就是他給我提供,我説這個孫教授在什麼地方?我也不知道,就問他。我就慢慢的那麼諮詢,諮詢了那麼一會兒,她已經在這個北京延慶,已經搞住了。

  主持人:第一次見到孫教授是什麼情形?

  梁希森:到那兒看到人家搞那個東西,和我們那個不一樣。

  主持人:有啥不一樣,不都瓶瓶罐罐嗎?

  梁希森:關鍵人那控制的比較嚴,工人也不洗手,不換工作服,不讓進無菌車間。但是人家那個剪子呢,還消毒,我們那個拿來都用。因此我們才搞失敗了。我們那段時間還想幹。

  主持人:還要把這個事搞下去。

  梁希森:還得搞下去。

  主持人:然後跟孫教授見面説啥?

  梁希森:這個事你可以找孫教授説。

  主持人:當時跟老梁見的第一面是什麼情形?

  孫教授:當時梁總就説,你乾脆上我那兒幹去得了,我説因為這裡呢,他也是一個私人企業,要到您那兒幹呢,你這個中聯也就垮臺了。後來梁總想辦法,就把這個中聯宏業就買斷了。

  主持人:為了請你,直接把那企業買斷了。

  孫教授:買斷了以後呢,就是一個企業了。

  主持人:真有氣魄。

  孫教授:那我就得過去了,所以就把所有的人員就完全嫁接到梁總這個希森了,

  梁希森:她不光是教授,她的徒弟都過來了。

  主持人:全過來了,讓您一鍋端。這個教授來了,這個頂尖的技術有了。

  梁希森:這個技術方面,絕對沒有問題了。

  主持人:那就中國最頂尖的,這夥人都讓你弄來了。

  梁希森:對,一點兒不錯。但是呢,我也想大規模的幹。但是那時候搞房地産,銀行給錢挺多,一聽説幹農業,就開始收貸款。這個呢,我説文濤,這個貸款還上能放吧,他説能放,還接著放給你,但是還上了就不放了。有一家銀行還上不放,下一家收了他也不放。這總計半年的時間收了4億8.我説這項目還接著幹吧,還接著幹。收完這4億8,那是55年吧

  主持人:55年?

  梁希森:不,05年。55年是我生的時間。這個屬於我們前期資金困難的時期。

  主持人:仗著以前的老底,是不是?

  梁希森:還完這個貸款,我們還接著啟動。該建的還得建。所以孫教授把那個租憑車間,無菌車間都是她給我規劃完,我來造這個房子,蓋這個車間。

  小片8:艱難的時候,梁希森找來了著名的育種專家原馬鈴薯協會會長孫慧生教授,經過實驗室試驗、試驗田區域種植、國家審定、大範圍種植,這中間風吹日曬、風風雨雨、春夏秋冬、汗水付出略過不提,幾年時間終於育出高産優質的新品種。搞農業面積廣、基礎差、週期長、投入大、利潤低,雖説搞房地産家底厚實,可他老梁再往前進,卻稱得上是舉步維艱了......

  小標題:繼續前進 舉步維艱

  主持人:你曾經那麼有錢,也到了賣公司,賣房子,賣汽車的地步, 真有這樣事兒?

  梁希森:那當然是啊,孫教授,你看啊,有一次一年半沒開工資。

  主持人:孫教授,你被騙的好苦啊。

  孫教授:好多的工人,也都是這樣堅持下來了。

  主持人:連你都不發工資,那工人可能更撈不著發工資了。

  孫教授:是的。

  主持人:你看看,你在那以前幹得好好的,然後呢一下子全都給弄回來了,弄回來也撈不到發工資。當時的心情啥樣啊?

  孫教授:搞了一輩子馬鈴薯,就是恨中國的這個種薯推不開。

  主持人:本來是光恨種薯推不開,現在是恨他不發工資。

  孫教授:也沒有,因為有信心。覺得這個種薯總是能做好。

  主持人:那段日子怎麼過來的?老梁很難吧?

  孫教授:他是非常難的,我知道。

  主持人:能不能講講?

  孫教授:他那個把什麼好的汽車都賣了。結果把他所有的積蓄都往馬鈴薯上投。

  主持人:汽車還賣了?

  梁希森:對,我坐的汽車。

  主持人:啥車啊?

  梁希森:奔馳。

  主持人:賣了多少錢?

  梁希森:我們賣的220萬一台。

  主持人:這麼大的房地産大亨,就真缺這點錢?

  梁希森:那當然是缺了。

  主持人:這個錢幹啥了?馬上該給人發工資了。

  梁希森:沒有。一直投到建築,後買拖拉機。

  主持人:你看看買拖拉機他都不給你發工資。

  梁希森:光是賣車,整個的公司關閉的有四個,我最難的時候,就是我們公司的裏有九輛好車,全部賣掉。賣了差點2000萬。

  梁希森:關鍵那個玫瑰園的房子呢,賣不好用。錢賣一套我就拿一套,賣一套拿走一套。

  主持人:拿走一套,錢都幹啥了,你給我説説。

  梁希森:就是建築組培車間,建大棚,買拖拉機,買收割機。

  主持人:中間有管人借錢的時候吧?

  梁希森:有。這個我這個不錯的,把錢全部借到了。

  主持人:全部借到了。

  梁希森:我過年過不去了,實在沒辦法了。

  主持人:你過年怎麼會過不去呢?

  梁希森:我整年的不發工資,過年我就發點錢了。我就是砸鍋賣鐵,也得想法籌點錢,讓工人開工資過年去。但是工人都開走了,我過年還有一個事兒,

  主持人:你也得過年啊

  梁思森,我也得過年,我家裏還有老人啊。你起碼買點東西回家吧,孩子們也得買點東西吧。你越困難,咱不能讓大夥兒都看出我這個(情況) ,借了兩萬塊錢,給安排安排。過完年可以説我剩下500塊錢。

  主持人:就剩500?

  梁希森:對對,過完年我只剩下500。全公司可以説,那個財務的賬戶都為零。

  主持人:你比如説現在是我,你向我借個錢,我看你咋借的?

  梁希森:我借錢,東坡有錢吧?

  主持人:我沒錢,我沒有。

  梁希森:沒錢你就得想個法,你大哥這兒過不去了,對吧,什麼原因,什麼原因。

  主持人:好(感動),拿錢吧,趕快。

  小片9:近十年間,梁希森在北京、山東興建了馬鈴薯科技園、全國最大的脫毒馬鈴薯原種快速繁育基地、世界上最大的馬鈴薯種質資源庫、建立了高標準實驗室、自動化組培車間、6000噸智慧倉庫;在內蒙古建立120萬畝種植基地;2008年把國家科技部批准的我國唯一一家國家馬鈴薯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引致山東樂陵……這老梁得幹多少事兒啊,一個馬鈴薯讓老梁折騰個天翻地覆!八年時間,差不多只出不進的艱難長跑,老梁會有怎樣的收穫呢?

  小標題:八年的艱難長跑

  主持人:我問你,從剛開始進入到這個馬鈴薯産業,到現在總共有多少年?

  梁希森:從失敗到現在,失敗3年,到現在8年。

  主持人:8年抗戰。

  梁希森:對。

  主持人:這八年當中,有多長時間是沒有錢的,光往裏投的?

  梁希森:到現在可以説,這八年不見錢,一分錢不見。可以説見錢,都是今年講錢的。

  主持人:今年是第一年見錢,以前都是文濤啊,借我兩萬,誰借我兩萬,光往裏扔了。總共投了多少錢?

  梁希森:現在是21億8。

  主持人:投了這麼多錢。

  梁希森:我們幹農業,不能脫節。

  主持人:一旦脫節,會怎樣?

  梁希森:一旦脫節,損失會更大。你看咱們苗子擴出來了,需要栽,你載我得需要買肥料吧,

  主持人:得有地,得有人,這時候如果苗子供不上,錢都瞎了。

  梁希森:唉,對,翻出來白翻。

  主持人:一旦投進去,就

  梁希森:就不能停。就是砸鍋賣鐵也得往前走,往前拖。

  主持人:這個時候你有掉淚的時候嗎?

  梁希森:有,有。

  主持人:什麼樣的時候?

  梁希森:反正就是過年。文濤的這兩萬塊錢,我花完以後,我特別難受。為什麼搞我的房地産好好的,又種土豆去。我過年都過不去了。這叫什麼?有錢找罪受。

  主持人:這八年的時間,七年都是在往裏投錢。為什麼會這麼慢呢?

  梁希森:這個農業,就是一個,特別是搞這一塊,這是一個往裏投資大,見效慢。孫教授搞種子,孫教授搞一個品種得需要七年的時間,這是一個行業的特性。

  主持人:你剛才説這個過程當中,經常有掉淚的時候,能不能舉一個例子?

  梁希森:就是孫教授他們一年半不開支,但是不光是她個人,我的高管都不開工資。都一個人兩千回家過年去。我發了一兩千錢塊錢的事情,他們都不做聲。他越不做聲,我心裏越難受。真的是。對於我最困難的事件,我不會讓旁人看到 。再多了不要説了。他這個事,東坡啊,我這個是一幹,你十個人也不敢起來。

  梁希森:實際我們搞的這個産業,説真的,這應當是國家搞的。不應當是我一個做企業的人搞的。在發達國家,真搞的這個脫毒,生産這個原葉種,都是國家搞。

  主持人:你呢,肩負起一個好象原本不應該是你自己的責任。自己會覺得委屈嗎?

  梁希森:委屈,也過來了。我現在可以説大批種子出來了。我們的規模也出來了。

  主持人:老梁啊,咱們呢下面講點高興的事兒。現在咱們這個脫毒種薯的情況怎麼樣?

  梁希森:現在我們今年10萬畝,12萬粒種子,是吧?馬上現在可以差不多快銷完了。

  主持人:能過佔到全國的脫毒的馬鈴種薯的怎麼樣個比例?

  梁希森:要是按照中國的百分之二十的脫毒種薯,咱們就佔到一半。

  主持人:20%裏面,你能佔到一半?

  梁希森:對。

  主持人:現在就佔到一半了?

  梁希森:對。

  主持人:明年會怎麼樣?

  梁希森:明年會增長這個20%,現在這個40%。

  主持人:那就是10%,10%的在增加?

  梁希森:對。

  主持人:那就越往後,這個前景就會越光明是不是?

  梁希森:也就是微型薯我能生産4億粒沒問題。

  小片10:老梁讀書少,識字不多,在全身心投入馬鈴薯産業的過程中,他曾包含深情地給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寫信!總理會給他回信嗎?小小土豆會給農民、乃至我們整個社會帶來怎樣的影響呢?

  廣告二:

  小標題:小土豆大産業

  主持人:聽説,你給溫總理寫信了?

  梁希森:寫了。

  主持人:為什麼要寫信呢?

  梁希森:我們就是嫌中國的這個馬鈴薯發展太慢了,以我個人力量我達不到。

  主持人:給總理送去了嗎?

  梁希森:以那個陳錫文他給我送過去的。

  主持人:最後總理回信了嗎?

  梁希森:回信沒回信。但是陳錫文就給我回話了,他説這個事你要堅持的幹,是吧,咱一個國家,不能對一個企業下單獨的政策。

  主持人:你感覺到這封信,會帶來什麼嗎?

  梁希森:我寫信的時間,可以説是最困難的時間。這個事情能促進我,那個信心還要足,我得這個事還想堅持著,必須要幹好,不能半途而費。

  主持人:後來我聽説國家呢,開始對馬鈴薯這個産業,有一些政策開始出現了。

  梁希森:這個原葉種的補貼一畝地500,國家出臺政策了。原種的補貼,一畝地100,也出臺政策了。這就是我們國家對馬鈴薯的事業開始重視了。

  主持人:你覺得跟你寫的那封信有關係吧?

  梁希森:沒關係,這是一個國家,我個人一個寫信沒有什麼關係。

  主持人:我們現在跟很多發達國家的差距還是很大,按照現在你這樣的發展速度,你覺得這種差距是不是會越來越小了?

  梁希森:今天我們跟這個馬鈴薯協會的,我們在一塊探討。不光是我滿負荷生産,爭取這個小企業也滿負荷生産,3到5年,我們對全球,我們排到前40名,這是我的想法,就是發達國家能幹的事兒,我們中國的農民也能幹。

  主持人:聽見沒有?發達國家農民能幹的事兒,咱們中國農民也能幹。孫教授我有話要問你,溫總理曾經説,小土豆大産業,這個産業到底有多大?

  孫教授:那我們國家呢,現在18億畝的耕地,現在耕地呢,年年在減少,這是不可逆的。那總理呢,看到確實馬鈴薯它的生産潛力非常大。現在南方的冬種,水稻上億畝,就是利用冬閒田,水稻的休閒田種植馬鈴薯,這是第一個。第二個呢,在中原地區,馬鈴薯可以作為間做套種。不影響糧食和棉花的産量。再一個馬鈴薯的增産潛力特別大。

  主持人:好像是越偏遠的地方,越適合種植馬鈴薯。

  孫教授:這讓土壤有一點(晌晴),它就可以出苗,以後結薯的時候,下一兩場雨,它就可以膨大。所以它的耐旱性相對的説是比較強。

  主持人:就是貧瘠的地方,反而特別適合種植。那以前能畝産一噸,現在能畝産到三噸。那整個就意味著效益的增加。

  孫教授:是,現在像甘肅、青海這些乾旱地方。馬鈴薯都作為主要的主摘作物。其它的什麼作物也代替不了馬鈴薯。如何把馬鈴薯做成大産業,這對保證糧食安全,這對保證一些貧困地區農民的致富,有很多的作用。所以溫總理就把這個小土豆要做成大産業。

  小片11:(紀實:大田梁希森與人交談。)字幕:2009年4月22日,溫家寶總理主持了國務院會議,正式宣佈啟動對我國馬鈴薯原種進行財政補貼,明確公告了中央財政對馬鈴薯原種的生産給予每畝100元的補貼。

  小標題:都是土豆,大不相同

  主持人:老家是什麼地方呢?

  農民:內蒙,商都縣,楊係地村。

  主持人:以前就種土豆對不對?

  農民:對對對。

  主持人:以前我聽説種土豆都根本不用花錢買種子是不是?

  農民:對對對。

  主持人:現在要買老梁的種子,買他的種子得花錢,用自己種子還不用花錢?為啥要幹花錢的事兒呢?

  農民:我試了一下這個,它就能達到2000到3000,能增加百分之三四十。比我們的産量高。

  主持人:種出來的土豆有甚麼不一樣呢?

  農民:上面那個老祖宗的種法吧,和這個土豆挖出來以後,這個腐爛的太多。主持人:現在開始擴大種植了吧?

  農民:從2008年購買這個希森公司這個脫毒馬鈴薯這個種子,這個數量就更大了。

  主持人:這個老梁和他的土豆,給咱們這裡帶來了什麼?

  縣委書記:我們那個整個那個種植面積,是50萬畝,農民種植一塊是40萬畝。就那40萬畝,一畝增加1000斤,整個這個增産就是4億斤。就按5毛錢算帳,就可以增收2億元。種植這個馬鈴薯呢,需要大量的車輛,進行拉運。所以這個投入他這個項目呢,我們那個地區的整個的交通運輸業,還有餐飲業也帶動起來了。還能促進財政收入的增加。

  主持人:土豆産業對於節約耕地還會有好處的?

  副總:對於節約土地戰略的意義,還是非常深遠的。中國改革開放30年,中國的城市化進程的這30年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中國的土地面積,減少了上億畝。現在國家農業部把國家整個的政治的土地,控制在18億畝的警戒線。那麼馬鈴薯這個,它具有增長的潛力,如果按照中國現在馬鈴薯的種植面積是8千萬畝的話,每畝增長1噸多,中國的馬鈴薯的産量就會突破1億多噸。所以説中國土地的面積,在沒有發生變化的情況下,提高馬鈴薯的産量,對於國家的糧食儲備,具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戰略意義。

  主持人:周會長,土豆産業,這個下一步的深加工,下一部的這個前景如何?

  周會長:土豆産業一定要走工業加工的路子,大有可為。而且有更高的經濟價值。更廣的應用領域。比如説肉類製品。

  主持人:這個肉還有啥關係啊?

  周會長:有啊,很有關係。以前咱們接觸的肉類製品都是,這個用一些化工原料,或者是玉米澱粉啊,這個做出來的。玉米澱粉質量是要差一些,而且口味不好。比較沙,沒有這個正經的肉的味。但是你如果用馬鈴薯澱粉,做成肉類製品的話,那就是高檔肉類製品。西方的肉類製品,你切的就跟名片似的,那麼很薄,你都抖不散,你吃的非常有嚼頭,而且吃的都是肉味,沒有任何邪味。這就是高檔肉類製品,就用馬鈴薯澱粉。

  主持人:你隨便舉這麼一個例子,我們的生活就會是隨之發生改變。

  周會長:越是高檔的賓館飯店,越用馬鈴薯澱粉做材料。

  梁希森:我們下一回呢,還想我們種出這個有機土豆來。

  主持人:這些土豆呢,都是有機土豆對不對?

  肥料公司老總:生産出來有機土豆,和這個綠色土豆,達到無毒化,這個産品。那生産的就是無害綠色,環保的一種肥料。

  主持人:這是好品種,還用上了好肥料。

  肥料公司老總:就像龍虎添翼

  主持人:我聽説咱們現在還組織全國免費培訓?

  梁希森:薯民以科學種田,因為過去我們山東的滕州,他認為多上糞是高産,我們怎麼更正,就是通過我們培訓

  主持人:那我要是普通的農民,現在也想種你的土豆,怎麼辦?

  梁希森:可以啊,我們就加強培訓。

  主持人:也可以種你的這些土豆是不是?

  梁希森:你只要種,我們就派人還要加強培訓。為什麼呢,你對農業(了解)可能還不如老百姓。

  主持人:對。要是我的話,得找兩人來培訓我。

  小片12:往期節目回顧(《梁希森的新農村計劃》裏最後一段走後門的內容)

  小標題:多年未了的心願

  主持人:三年前啊,我就採訪過你。當然呢,上次採訪的話題呢,沒有土豆,但是上次有一個事好像還始終沒了,不知道你 還記得不記得?

  梁希森:就是建你村的那個房子?

  主持人:對,我替我們老家的村支書,現場還敬你酒。

  梁希森:一點不錯。

  主持人:而且你當場就回答了我們老家村支書。你説呢,下一個改造的就是你了。

  梁希森:對,還這個事呢。我們這個事還堅決要辦。

  主持人:我還關心你辦不辦呢?

  梁希森:堅決要辦。我們再辦五個村合成一個村(辦)。

  主持人:有我的村沒有啊?

  梁希森:有啊。你是最後一個。

  主持人:最後一個?

  梁希森:你那個就在後面嘛

  主持人:為什麼不能先建我們那村呢?

  梁希森:不,這五個村是一塊建,你的村在他們後面。

  主持人:從我們那村先開始不行嗎?

  梁希森:一樣。

  主持人:好,這個説好了啊。

  梁希森:對。

  主持人:我就衷心的希望你那個産業啊,越做越大,越做越快。節目剛開始的時候,你給我們現場這些觀眾,還有我呢,嘗了一種我從來沒吃過的,那樣一個鮮美的土豆泥。那麼節目快結束的時候,我聽説你們還有一樣拿手好菜,土豆粥。

  梁希森:對。

  主持人:這是一種什麼樣的粥?

  梁希森:這個粥就是一個鮮土豆。

  主持人:把這個鮮土豆。

  梁希森:對。

  主持人:怎麼做?

  梁希森:去了皮。

  主持人:然後呢?

  梁希森:打碎了。

  主持人:切成塊。

  梁希森:擱這個豆漿機裏面,一開始加熱。

  主持人:切成塊,放在豆漿機裏?

  梁希森:對。

  主持人:連打碎帶加熱出來的,就是土豆粥。你這粥還有名字沒有?現在。

  梁希森:名字還沒取吧。

  主持人:名字還沒取。不,咱先稍等一會兒起名字,先讓我嘗嘗怎麼樣?

  梁希森:今天讓你嘗就讓嘗上癮,起碼讓你喝八碗。

  主持人:在您眼中我就這麼能吃啊?

  主持人:這個是煉乳。

  嘉賓:對。

  梁希森:你得拿個大碗的,小碗他不喝20碗嗎?

  主持人:黏黏的啊。

  梁希森:就跟(牛奶)差不多。

  主持人:我嘗嘗,來。

  梁希森:就和那個(牛奶)差不多。

  主持人:嘗嘗。

  梁希森:那是絕對的。

  主持人:這個煉乳。

  梁希森:對。

  梁希森:來,嘗一嘗,嘗一嘗,嘗一嘗。

  梁希森:鮮土豆做的。

  觀眾:一飲而盡了啊。

  主持人:我覺得這個男女老少都適合。你在這裡面加上煉乳,這個煉乳的味,加上海帶的味,就是海帶的味。再加上鮑魚,就是鮑魚的味,有名字沒有這個?

  梁希森:還沒取名字?

  主持人:你覺得應該叫一個什麼名字?

  梁希森:咱兄弟倆搞定。叫“鄉約”。

  主持人:鄉約薯寶。

  梁希森:對,大夥兒都記住啊,咱這個粥叫鄉約薯寶。主持人:我現在就要做個廣告,要想長命百歲,請喝鄉約薯寶。

  主持人:別説喝幾碗了,那一盆都是我的。我做完節目我就把那一盆幹掉。

  梁希森:再不行再做一盆。

  主持人:我覺得我們大傢伙呢,每個人早晨起來,都應該是很好的早餐。

  梁希森:對。

  結束語:一個地産大亨,偶然發現小土豆是個大産業,一不小心鑽到了土豆堆裏承擔起一份原本不應該由他個人承擔的一份大的責任,八年抗戰終見曙光,他是一個有著傳奇經歷令人尊敬的大農民。最後一句話:多吃土豆,有益健康、利國利家。好了觀眾朋友,這裡是《鄉約》,本期節目將刊登在欄目的聯動媒體上,歡迎大家瀏覽查詢,咱們下期再見。

責編:鄉約

1/1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