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農業頻道 > 鄉約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大農民》節目文稿

CCTV.com  2009年10月23日 14:55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CCTV.com  

  提要:

  播音:打鐵、販運、搞建築、成為地産大亨、花上億元讓家鄉父老家家住上大別墅、搞高檔肉牛養殖、傾其所有賣車賣房投身土豆産業……。

  同期:往期節目(中國的農民必須變革)、本期同期、智贏天下(大農民、我投二號)

  播音:他的一生充滿跨越與傳奇,他的付出會讓很多人的生活發生改變。《大農民》梁希森——鄉約拜訪

  互動:土豆,怎麼吃?

  主持人:觀眾朋友大家好,歡迎收看《鄉約》,我是肖東坡。我現在是在北京市玫瑰園小區,金秋時節正是土豆收穫的時節,咱們今天來説説土豆!來,這位先生吃過土豆泥嗎?在哪吃過?知道土豆泥怎麼做嗎?這位大媽,做土豆泥要多久?讓你一分鐘做出土豆泥行不行?

  互動:

  主持人:一分鐘做土豆泥,誰信啊?掌聲有請今天《鄉約》的嘉賓梁希森!你能?看著大手不像下廚的啊?我知道了,砸個稀巴爛!來,給我們展示一下。

  小片2:(上道具、所有人目光、搞笑音樂、字幕。)一分鐘可作土豆泥?卻是為何?為何?為何?

  小標題:全粉,不一樣的粉

  現場製作

  主持人:大夥説説土豆泥的味道如何?

  互動:

  主持人:我説的是做土豆泥,你這個是土豆粉?全粉?誰給起的名字啊?全粉能幹啥?壓縮餅乾、薯片、薯泥、方便麵、點心、痱子粉。為啥叫全粉呢?(專家:唯一。一加水以後,新鮮土豆一樣。營養上有區別嗎?)世界上只有土豆能做全粉?其他的不行?我問你個事兒?土豆還分公母嗎?那怎麼還有變性澱粉?(不回答進小片)

  梁希森(專家和嘉賓隨時插話):

  小片3:列位看官,您可知這世上除了土豆很少有植物能生産細胞完整的全粉,而以土豆為主生産的變性澱粉,目前世上有二千多個品種,與我們的生活都是息息相關,咱那,接茬聊。

  小標題:變性澱粉好厲害

  主持人:澱粉變了性能幹啥?高檔的紙、污水處理?紡織?衛星上天?鑄造?石油?鑄造?化粧品?飛機清洗?降解薄膜?還能做汽車?

  梁希森:

  主持人:只有土豆能做變性澱粉?作用?潛力?差距?

  中國澱粉工業協會副會長周慶峰:

  小片4:(在回答過程中加觀眾專注反應加字幕)哎呀媽呀?不聽不知道,一聽嚇一跳啊!土豆,還有多少秘密?

  小標題:土豆,身邊的秘密

  主持人:常年吃土豆營養都夠了?按説這生活水平提高的標誌是雞鴨魚肉,吃土豆比吃雞鴨魚肉營養還豐富?在美國曾經做過一個有關土豆的實驗?

  梁希森:

  主持人:吃土豆,有啥好?維生素、抗衰老、中醫、中風、降血壓、提高免疫力?一個土豆強壯一個民族啊。

  中國食品工業協會、馬鈴薯食品專業委員會、副會長徐開生:

  主持人:我明白了,誰吃誰知道啊?不吃,怎麼能知道呢?現場吃!

  (穿插紀實鏡頭。)

  小片5:梁希森,老梁,1955年出生於山東樂陵梁錐村,從小家境貧寒,13歲當學徒,17歲打鐵,23歲闖關東。後來,做過五金、麵粉、販運、毛巾廠。上個世紀90年代,梁希森涉足北京的建築業,那場在中國房地産界稱為玫瑰園戰役的大膽運作讓梁希森賺了十七個億。吃過苦,也賺過大錢,你説他後來為啥把全部的精力用到這小小的土豆上了呢?廣告之後為您揭曉!

  廣告一

  小標題:土豆也是大買賣

  主持人:老梁啊,你這玫瑰園的別墅最便宜的多少錢一棟啊?土豆多少錢一斤啊?你是搞房地産的?啥賺錢搞啥?你肯定不傻?搞土豆比搞房地産還厲害?在投了多少錢?這個賬怎麼算?你現在一年能提供多少種薯?哎呀媽呀不是個小買賣啊?

  梁希森:

  小片6:小小土豆,大有乾坤。否則,溫家寶總理也不會為此題字:小土豆、大産業。吃過苦、受過窮的老梁搞房地産發了大財,卻如何與土豆結緣的呢?

  小標題:結緣土豆

  主持人:三年前我曾經採訪你,地産大亨自己拿錢給鄉親們家家蓋大別墅,怎麼跟土豆結緣的呢?你聽了柯炳生的話一宿都沒睡覺?想啥呢?

  梁希森:

  主持人:脫毒馬鈴薯跟不脫毒的有什麼區別啊?我們跟發達國家有什麼區別啊?發達90%。一代不如一代?

  國家馬鈴薯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首席科學家 孫慧生:

  主持人:這麼有市場前景,為什麼以前沒人做呢?

  梁希森:

  小片7:如此大的市場,利國利民又利己,自當克服困難也要上,説幹就幹,這位農民地産大亨自此走上了一條千難萬難的道路。

  小標題:種薯脫毒不容易

  主持人:決定做馬鈴薯,你第一步做什麼?搞組培?投了多少錢?多少人?4個學生?怎麼樣算是成功的呢?活了、死了,最後都死了?這樣不停的實驗多長時間?總結出什麼原因來了嗎?投的錢都打水漂了?

  梁希森:

  小片8:艱難的時候,梁希森找來了著名的育種專家原馬鈴薯協會會長孫慧生教授,經過實驗室試驗、試驗田區域種植、國家審定、大範圍種植,中間風吹日曬、風風雨雨、春夏秋冬、汗水付出略過不提,幾年時間終於育出高産優質的新品種。搞農業面積廣、基礎差、週期長、投入大、利潤低,雖説搞房地産家底厚實,可他老梁再往前進,卻稱得上是舉步維艱了。

  小標題:要搞土豆難上難

  主持人:你搞房地産那麼有錢,搞土豆卻讓你曾經到了賣房子、賣車、賣公司的地步?你自己的錢不捨得花?賣的啥房子?啥車?多少錢?公司賣了工人怎麼辦?銀行貸款不行嗎?借錢?地産大亨跟人借錢?跟誰借?咋説的?不想講這塊嗎?後來總共籌到了多少錢?

  梁希森:

  小片9:近十年間,梁希森在北京、山東興建了馬鈴薯科技園、全國最大的脫毒馬鈴薯原種快速繁育基地、世界上最大的馬鈴薯種質資源庫、建立了高標準實驗室、自動化組培車間、6000噸智慧倉庫;在內蒙古建立120萬畝種植基地;2008年把國家科技部批准的我國唯一一家國家馬鈴薯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引致山東樂陵……,這老梁得幹多少事兒啊,一個馬鈴薯讓老梁折騰個天翻地覆!八年時間,差不多只出不進的艱難長跑,老梁會有怎樣的獲得呢?

  小標題:艱難長跑

  主持人:老梁啊,到今年搞馬鈴薯總共多少年了?共投入多少錢?咋需要那麼多錢呢?這些錢都做了什麼?今年才見到回頭錢?怎麼這麼慢啊?

  梁希森、孫慧生:

  主持人:今天你的脫毒馬鈴薯原原種的情況如何?産量?佔據全國的多少?有多少地方能用上?明年呢?在過幾年呢?啥時候能收回成本啊?

  梁希森:

  小片10:老梁讀書少,識字不多,在全身心投入馬鈴薯産業的過程中,他包含深情地給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寫信!總理能給他回信嗎?小小土豆會給農民、還有我們整個社會帶來怎樣的影響呢?

  廣告二:

  小標題:小土豆大産業

  主持人:聽説你給總理寫信了?為啥想給總理寫信?聽説你識字不多啊?咋寫?信上都寫的啥?寫了幾封?知道總理的地址嗎?總理給你回信了嗎?有效果嗎?那在一些對土豆的政策方面是不是有所體現?跟你寫信有關嗎?在很多發達國家,馬鈴薯的消費量都很高是吧?我們國家的差距是怎樣的?

  梁希森:

  主持人:溫總理曾經説“小土豆大産業”究竟這大産業有多大?對農民、偏遠山區、消費者、深加工。

  中國澱粉工業協會副會長周慶峰、孫教授:

  小片11:(紀實:大田梁希森與人交談。)字幕:2009年4月22日,溫家寶總理主持了國務院會議,正式宣佈啟動對我國馬鈴薯原種進行財政補貼,明確公告了中央財政對馬鈴薯原種的生産給予每畝100元的補貼。

  小標題:都是土豆,大不相同

  主持人:老家是哪的啊?以前種土豆是自己家留的種子不用花錢?買老梁的種子需要花錢?那為啥還要買老梁的種子呢?産量、價格、品質。

  農民:

  主持人:咱們現在培育出了多少品種?跟普通的品種相比有哪些優勢?

  國家馬鈴薯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首席科學家 孫慧生:

  主持人:一個好品種如何帶動一個地區的發展?老梁到了咱這給咱們這裡帶來了什麼?前景?

  內蒙古商都縣縣委書記王國相:

  主持人:對於節約耕地還有好處?

  劉文濤:

  主持人:土豆、全粉、變性澱粉的深加工利用我們現在還有很大的差距是嗎?下部前景如何?

  中國澱粉工業協會副會長周慶峰、孫教授:

  主持人:現在你在全國還免費組織培訓?還發工資?

  梁希森:

  小片12:往期節目回顧(《梁希森的新農村計劃》裏最後一段走後門的內容)

  小標題:多年未了的心願

  主持人:三年前我做你的節目的時候,你曾經答應我一個事兒你還記得嗎?還算不算數啊?啥時候啊?我關心一個事兒,要是先改造第一個先改造我們老家的村是吧?還會繼續你的新農村計劃嗎?對於未來有什麼計劃嗎?

  梁希森:

  主持人:節目一開始,你給大夥用一分鐘時間做了一個土豆泥,聽説你還有一個拿手好菜,土豆粥?讓我們嘗嘗?這個粥我覺得要是做成易拉罐?全國粥店?加上鮑魚?給這個粥起名字了沒有?鄉約薯寶?

  梁希森:

  結束語:一個地産大亨,偶然發現小土豆是個大産業,一不小心鑽到了土豆堆裏承擔起一份原本不應該由他個人承擔的一份大的責任,八年抗戰終見曙光,他是一個有著傳奇經歷令人尊敬的大農民。最後一句話:多吃土豆,有益健康、利國利家。好了觀眾朋友,這裡是《鄉約》,本期節目將刊登在欄目的聯動媒體上,歡迎大家瀏覽查詢,咱們下期再見。

責編:鄉約

1/1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