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農業頻道 > 鄉約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神鞭老李》節目文稿加同期

CCTV.com  2009年10月13日 10:24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CCTV.com  

  提要:

  播音:他曾經是一個愛打鞭子的農家孩子,今天,69歲的他是名副其實的神鞭手,簡單愛好,老年得名。

  同期:

  影視資料:用了15鞭,符合我們的挑戰規則,我宣佈,挑戰成功!

  主持人:蠟燭也不掉,也不動,就光這個火苗滅了?

  李廣春:可以打活目標,做我的特殊道具。

  主持人:鞭子要把我給幹掉是不是?

  觀眾:好!

  主持人:當老師是為人師表啊。

  李廣春:你拿那玩意天天,你是瘋了精神病啊?

  主持人:破了吉尼斯。

  李廣春:到那和宋祖英、王宏偉、張也同臺演出。

  播音:

  他讓在城市裏玩鞭子成了一方時尚。怎樣神奇的技藝和快樂的人生,重陽節《鄉約》拜訪《神鞭老李》 ——李廣春。

  主持人:好,觀眾朋友大家好,歡迎收看《鄉約》,我是肖東坡。我現在是在瀋陽市花果山神秘谷風景區。今天節目一開始呢,我要有個問題要問問現場的觀眾。來那位女士,看到那個蠟燭了沒有?讓你離它三米之外,你怎麼把它弄滅了?

  觀眾:那我就跑過去能吹動。

  主持人:話筒給旁邊這位大爺,你有什麼辦法?

  觀眾:我現在想不出來辦法,太遠。

  主持人:那你剛才還在那笑的挺開心的樣子。

  觀眾:呵呵,我高興。

  主持人:高興,弄不滅它高興。

  觀眾:不是弄不滅,不是弄不滅,我看這個節目,我參加這個這是頭一回呀。我太高興了,真的。

  主持人:我的天,跑題了大爺,但是我也很高興。來旁邊那位女孩子。

  觀眾:這得給我一把大扇子把它扇滅。

  主持人:多大的扇子?

  觀眾:超大的,兩米長的。

  主持人:還是你夠狠啊。

  觀眾:東北人都狠。

  主持人:後面後面那女孩子,對。

  觀眾:下雨的話可以澆滅。

  主持人:離著三米開外,你就等著在那下雨。

  觀眾:扔一件衣服。

  主持人:咱穿的本身就少,就別扔衣服了。

  觀眾:我用滅火筒。

  主持人:你看這是最科學的辦法了,來咱們給她點掌聲。比這更科學的應該是打119請消防隊來。今天我們《鄉約》的嘉賓有一種不太一樣的辦法,能離著三米之外就把這個蠟燭弄滅了。大夥想不想看一看?

  觀眾:想。

  主持人:來,掌聲有請今天《鄉約》的嘉賓——李廣春!大老遠我看你一過來我就想,這不是要騎摩托車把蠟燭撞滅吧?

  李廣春:你好。

  主持人:3米開外,那蠟燭弄滅。大傢伙剛才想了各種各樣的辦法,但是你據説有一種不太一樣的辦法,來給大夥表演表演。這蠟燭沒事吧?

  李廣春:沒問題。

  主持人:把蠟燭打掉?

  李廣春:蠟燭打掉那就不是我的神鞭了。

  主持人:蠟燭也不掉也不動,就光這個火苗滅了?

  李廣春:滅掉。

  主持人:就用手裏這個鋼鞭,就能把它弄掉?

  李廣春:對。

  主持人:把它弄掉的同時,把我們後面的那個攝像也打著?

  李廣春:差不多。

  主持人:我給你增加一點點難度。

  李廣春:好的。

  主持人:讓人手裏拿著,據説你也能把它弄滅,對不對?

  李廣春:可以的。

  主持人:有哪位志願者沒有?不要命了都 ?不害怕呀?一下就打著,打著就打殘廢了。

  觀眾:我們都有保險。

  主持人:真的? 後面那個女孩子吧,手裏拿著這個蠟燭。

  李廣春:心裏跳不跳?

  觀眾:不跳啊。

  主持人:心都不跳了?

  李廣春:完了完了。

  觀眾:跳跳跳。

  主持人:有啥想不開的事沒有?

  觀眾:挺好啊,挺瀟灑的 。

  主持人:那咋就幹這麼冒險的事呢?

  觀眾:想挑戰一下子嘛。完了,滅了。

  主持人:讓你給吹滅了。

  李廣春:這個不實驗了。

  主持人:你現在還有啥想跟大家説説的嗎?

  觀眾:大家好!記住我,我叫林阿嬌(音)

  主持人:借機會宣傳一下自己。啥感覺呀 ?

  觀眾:老爽了 。

  主持人:一天要不打都難受是不是?就膽大,我看著。難度繼續增加,你看這是打滅了一個蠟燭,一排同時點著的蠟燭?

  李廣春:可以。給點鼓勵好不好?

  觀眾:好。

  主持人:真的很精彩,還能不能再增加一些難度呢?

  李廣春:可以的。

  主持人:還能怎麼增加難度?

  李廣春:可以打活目標,做我的特殊道具 。

  主持人:特殊道具是啥樣?

  李廣春:人。

  主持人:打人?

  李廣春:女士。

  主持人:打女士?

  李廣春:對。

  主持人:你一點都不憐香惜玉呢?怎麼打?

  李廣春:嘴叼頭頂蠟燭,一鞭雙響。

  主持人:一鞭雙響?咱有請讓大傢伙看一看,來。

  李廣春:這是我的黃金搭檔。

  主持人:蠟燭就在這兒?

  搭檔:對。

  主持人:就在這兒?

  搭檔:對 。

  主持人:這鞭子一下去?

  搭檔:對。

  主持人:不就破相了嗎?你看看這鞭子,這可是真的鋼鞭啊。不害怕呀?

  搭檔:剛開始有一點害怕。

  主持人:現在呢?

  搭檔:現在不害怕了。

  主持人:不害怕我看著鼻子直冒汗?

  李廣春:首先她定好位。

  主持人:聽説還能增加難度?

  李廣春:蒙眼睛也可以打,轉體180度,一邊一個。

  主持人:蒙眼睛也可以打,蒙誰的眼睛,蒙我的眼睛?

  李廣春:蒙你的眼睛你就沒法主持啦。

  主持人:那蒙誰的眼睛?

  李廣春:還得蒙我的眼睛.

  主持人:蒙你的眼睛,打誰啊?

  李廣春:打活體目標。

  主持人:打她?

  李廣春:打她。首先要定好位。主持人肖老師。

  主持人:我在呢。

  李廣春:你一定要注意,別削了你。

  主持人:你的意思,你這一鞭子要把我給幹掉是不是?來這是幾啊?真看不著啊。可以了我認為。

  李廣春:滅了。

  主持人:你咋還不站起來了呢,給打的就打定那兒了是不是?我看這個汗珠明顯增加了。坐這兒,我好好跟你聊聊。

  李廣春:謝謝,謝謝。

  小片:1940年李廣春出生在遼寧瀋陽新民市姚堡鄉兵馬路屯大路村,鄉村裏的農家娃,自是少不了種地、趕車,這馬鞭子是手邊不能缺少的東西。

  下節提示+廣告

  主持人:最早開始接觸鞭子是什麼時候?

  李廣春:小時候大概在十四五歲。

  主持人:小的時候就喜歡玩鞭子是不是?

  李廣春:喜歡,很感興趣。

  主持人:皮鞭,是幹啥的皮鞭 ?

  李廣春:開始是趕車的,騎馬的,那跑得快。家裏那時候,我父親是農村的種地,那很出名的,趕大車是能手,我也跟著學,還哼著小曲呢。

  主持人:咋哼啊?

  李廣春:鞭子一甩呱呱叫,糧車擺滿道,人喊馬哮是真熱鬧,好公糧早送到,國家真是很需要,很需要。

  主持人:怎麼個抽法有人教你嗎?

  李廣春:鄉下的小同學,小朋友,一起放馬,不是我一個人,一般最多的時候有十來個,在一起玩,然後互相拿著鞭子,在這兒坐著幹啥呀,馬吃草我們幹啥呀?拿鞭子抽著玩,一開始抽著玩,後來打準兒比賽。

  主持人:比什麼賽?

  李廣春:打草葉,看前面有草葉,有樹葉,看誰打得準,就這樣練。

  主持人:那個時候打鞭子,是你差不多最快樂,也是沒有什麼可選擇的遊戲項目了是不是?

  李廣春:在農村哪像現在呢?那時候遊戲很少。

  主持人:你從小是不是打鞭子就比別人要好?

  李廣春:我們幾個比賽,我是高出一等,他們都很佩服我。

  主持人:你上學的時候帶著鞭子嗎?

  李廣春:咱自己有點愛面子,説心裏話,小時候害臊,咋能帶這玩意

  整天看書本,你整這玩意。

  主持人:放在書包裏不行?

  李廣春:怕別人看見,害臊,不得勁。

  主持人:那上學又不能打,不能打鞭子,不能帶鞭子,手裏癢癢吧 ?

  李廣春:那是,有時候時間長了想。

  小片:後來的李廣春考進了瀋陽體育學校,人生算是走出鄉村躍入龍門,畢業後分配到城裏的小學當體育老師,城市雖大,卻似乎容不下一根皮鞭,年輕氣盛嚮往追求新生活的李廣春,也漸漸撂下了那兒時喜歡的有著鄉村生活印記的物件,一個偶然的事情,鞭子卻再次闖入了他的生活。

  主持人:學校校長送了你一張票,讓你在城市裏再次看到了鞭子?

  李廣春:我在八一劇場看到別人打報紙,人家是雜技演員啊,在臺上出來了,拿鞭子一亮相,然後對方有個女士,把報紙這麼拿著,一鞭子下去了。

  主持人:一半。

  李廣春:一半,完了又一鞭子,又窄了。

  主持人:又一半

  李廣春:再打又這麼點了。我説你還有點距離呢,我打草葉比你還窄呢,心裏就。

  主持人:我比你打的還準。

  李廣春:對,對,有那種感覺。

  主持人:當時觀眾什麼反應啊 ?

  李廣春:觀眾下邊就鼓掌啊 。就有點啟發我,這玩意還有用呢。這玩意還受這麼大家的歡迎,我覺得很奇怪。

  主持人:那一下子是不是把你打鞭子的癮給勾上來了呀?

  李廣春:對,所以我接著我就合計,我利用這個禮拜天,然後和我們同院的去到郊區拉黃土,我就帶著鞭子了。

  主持人:家裏怎麼有鞭子?

  李廣春:我自己,那時候不是鋼鞭啊,皮鞭我有一把啊。

  主持人:一直藏著呢, 放在家裏什麼地方?

  李廣春:放在箱子裏頭。

  主持人:多少年沒拿出來了?

  李廣春:中間能有七八年了。

  主持人:怕人瞧見嗎?

  李廣春:很害怕。完了我這還當老師出身。

  主持人:當老師是為人師表啊,應該是。

  李廣春:完了你拿那玩意天天,你是瘋了,精神病啊 ?

  主持人:所以你打鞭子的時候,都到哪塊去打呀?

  李廣春:自己覺得內心裏不能讓人看見,看見那很不像樣子了。那明個傳到校長耳朵裏,你這幹啥呢這是。

  主持人:千萬不能讓校長知道。

  李廣春:知道就完了,你幹啥呢,你不務正業。叫你訓練運動員你不訓練,叫你幹正事,整這玩意,那心裏害怕。

  小片:城裏不比鄉下,老大不小卻有個農村孩子喜歡的愛好,讓人看見豈不笑掉大牙,總是在下班後小心謹慎過過手癮的李廣春沒想到,自己的這個秘密到底還是被人發現了。

  主持人:終於有人發現了你這個秘密?

  李廣春:那時候在校長心中,我還是比較紅的人,把我送到農村參加四清,幫著勞動,我到那裏,有一天他們(村民)趕大車送糞,我拿鞭子(把馬車)趕跑了,後邊車老闆喝水幹啥的,回來車沒了,就找,就喊,這馬車哪兒去了?從這事就找,後來説來的四清工作隊,那個李老師給趕走了,啊! 他還會趕車?我小時候就趕大車,嘚, 駕, 喔, 呵,不像咱們, 牲畜你趕它有一套特殊語言,吁吁就往裏來,喔喔就往外去,駕它就跑了,吁它就站住了.鞭稍打著那耳朵尖上,你不能打,你打到它耳朵根上,有偷懶的馬,到時候你不打,它不幹活, 你就給它兩鞭子,打那兒以後,那裏當地老百姓都知道我了, 都傳開了,老李怎麼會趕馬車,會打鞭子,我説我不光趕車,我打那個草葉樹葉打東西,我打得還準呢,他説是嗎 ,你凈吹 ,那吹啥呀,那你給咱比劃兩下子,就這麼樣一下子秘密揭開了,在那裏起了個外號,車老闆.

  主持人:後來還要送你鞭子是不是?

  李廣春:在那裏有個車老闆,我們倆處得也挺好,他就給我這麼一個編花的,別人編不了,那是一種技巧。

  主持人:能瞧瞧嗎?來,來。當時人家專門送你,這麼一條皮鞭多少年了,好幾十年了吧?

  李廣春:1967年,1966年左右。

  主持人:當時送給你這鞭子,你啥感覺呀?

  李廣春:如獲至寶啊,那時候什麼東西不吃飯,那都是次要,這是很重要的。

  主持人:這鞭子是不是走那兒帶那兒?

  李廣春:對。

  主持人:聽説有一次這鞭子還幫你抓小偷了?

  李廣春:有一天早上,我去吃早點去,我去買茶蛋,買碗豆漿,回來放在桌子上了,沒有筷子,距離這裡3米遠吧,我去取筷子,回來這工夫,我的皮包就沒了,我皮包裏放著各種證件,錢倒不多,幾百元錢,我一打眼有一個小夥子,大約二十五六歲吧,就在門口那裏,我那個兜帶長,我就發現是他,我三步兩步,幾個箭步就過去了,他騎自行車就要跑,我上去一腳,他連人帶車就倒了,我不踹倒他,我這包就丟了,我一邊往後退兩步,拉鎖一拉開,拽出來了,就這個鞭子,叭 叭兩鞭子,打在這脖子和臉蛋這兒,當時就淌血了,捂著腦袋就嗷嗷大哭就叫,跑了,那天在場吃飯早上能有三十多人,出來都叫好,打得好打得好,今天你算惹到

  主持人:惹到茬子上了。

  李廣春:你沒長眼 ,惹到茬子上了。

  主持人:鞭子還這麼厲害?

  李廣春:對, 我那天體會到了,鞭子還有自衛的功能。

  小片 紀實:林子裏打鞭子:鞭子它一甩啪啪響,常練鞭子身體好,揚鞭他催馬自奮蹄,神州大地鞭聲起。大部分時間裏,打鞭子還是李廣春一份不為人知的愛好,此後,李廣春結婚生子、當上了學校校長、區教育局人事處處長……,曾經的小李伴隨著風霜雨雪漸漸變成了老李,那份從小伴隨的愛好,終於在快退休的時候,讓老李展露頭角。

  主持人:什麼時候皮鞭改成了鋼鞭啊?

  李廣春:1997年 ,有一天我在公園晨練的時候,看見一個練這個鋼鞭的,我感到很驚奇,我非常喜歡啊,鋼鞭還能練得這麼好,原來這個世界上還有跟我一樣喜歡玩鞭子的人,而且人家玩的和我還不一樣,人家這傢伙事,是鋼的 ,這麼沉,怎麼練的呢 ,感覺很新奇,我覺得是個好東西,這個全身運動我看出來了,我見著有個師傅練得這麼好,我還不認識人家,人家也不搭理我,鍛鍊的老師傅認識他,給説説情吧,他給疏通疏通,説這個是李老師,他很喜歡練這個,你看看能不能教給他,他看我幾眼沒吱聲,我感到挺失望,我的決心下定了,高低得學, 架不住我纏他,他看我 ,老頭挺實在,行 ,那你要能行,我就教你幾招,教我還沒鞭子,用他的鞭子打咱還不好意思,後來我用那個鐵鏈子,到五金商店買回來,求焊工給我燒的,類似這玩意 ,但不是白鋼的,也不是人家這個比重,上面粗點,下邊細點,就開始練, 教給我,他教給我開始一看,你挺刻苦,練挺好,而且那個熟悉程度挺快,掌握挺好,這次我就充滿信心了,完了後來練套路,他説我教徒弟20多歲的,都兩年了,還沒你這兩下子。

  主持人:你覺得鋼鞭和皮鞭有什麼不同啊?

  李廣春:鋼鞭本身重量比它重,大概能有6倍到7倍,再一個它鏈節,放在一起像麵條似的,軟東西怎麼能把它玩直了,怎麼能把它打準,這就很難,要有相當的苦練的功夫,健身運動是全身運動,還可以治肩周炎, 頸椎啊,我當初就有肩周炎,現在一點沒有了。

  主持人:鋼鞭有什麼樣的套路?

  李廣春:有出鞭式,正手鞭,反手鞭,點鞭,劈鞭,完了這個轉體,轉體180度,轉體360度,還有四響連鞭,回頭鞭,很多了。

  主持人:後來你有個綽號叫?

  嘉賓:管我叫大鞭子。

  小片:那個自小從鄉村伴隨至今的愛好一旦釋放,竟讓這“大鞭子”的雅號越叫越響,幹了一輩子革命工作終於退休回家的李廣春,手中的鋼鞭,一招一式、一發而不可收拾,竟是冬練三九、夏練三伏了。

  主持人:怎麼個起早貪黑法?

  李廣春:不管是春夏秋冬,風霜雨雪,我早上5點鐘,必須得起床,可以説我們周圍鄰居都沒人起來呢,我就到公園了,就練這個,5點鐘就起來,天天起來練,一天不落,除非這雨特別大,冬天雪特別大。

  主持人:冬天冷的時候呢?

  嘉賓:最冷的時候瀋陽達到接近零下40度,零下40度也出去練,滴水成冰了,那沒關係,習慣了。

  主持人:夏天呢?

  李廣春: 大熱天也練,大熱天多少度我也不在乎,大不了找個陰涼地方更好了,沒有陰涼地方也照樣練。

  主持人:你開始自己嘗試著練一些特技了是不是?

  李廣春:我尋思這個皮鞭子打這麼準,我不能扔啊?怎麼把它接上呢,往這上發展,所以我就鞭子打草葉,越練越有興趣了,打定位的,像蠟燭,開始從馬路牙子上,哪兒有架子,今天這架子好看,在馬路牙子上也得打,在雪堆場上也得打,我走那兒打那兒,説不方便,有的地方不能打怎麼辦?木頭板子,上面釘上釘子,我帶著蠟燭,帶個兜,一插蠟座,放在摩托車後邊,大鞭子後面帶木頭板,還帶釘子,是不是來扎咱們帶來了,大夥都小心我,你是不是要壞咱們,跟誰不好了怎麼的?

  主持人:蠟燭得用多少蠟燭?

  李廣春:那打無數了,現在家裏有個編織袋,那大的小的粗的,那各種各樣的,半拉磕嘰,碎的都是,專門要練這個特技表演,一開始人多怕人笑話,有點不得勁,等後來我練得像樣了,我就敢亮場了。

  主持人:哪兒人多上哪兒去?

  李廣春:對了,現在我覺得我行了,大家看覺得有看頭了。

  主持人:後來逐漸開發難度系數高的表演,拿活人當靶子。

  李廣春:老伴入手,我説你看我練這玩意,你在家配合一下,還沒打這蠟燭呢,打報紙,説怎麼拿,這麼拿著,一看不得勁,到屋找個帽子戴上了,這樣姿勢 ,這 一下子嚇壞了,我可拿不了,我可拿不了,你愛找誰找誰去吧,我配合不了,你這怎麼辦呢,我找過別人,在公園也練了幾回,一些我的朋友,女同志她們,一打一歪脖子,一打一哆嗦,一打一眨巴眼,這胳膊亂動,我整不了,沒成,後來我們摩托車隊的趙麗華,她説沒辦法,就得我挺著造,我一聽這太好了,這要練成了,那驚險刺激,扣人心弦。

  主持人:這個就是你的搭檔?

  趙麗華:你好,主持人。

  主持人:他老婆都不敢給他當目標,你怎麼這麼大膽?

  趙麗華:我當時看李老師他練鋼鞭這麼苦又這麼累,另外他的精神也感動了我,再一個我們是摩托車隊的隊友。

  主持人:你也會騎摩托車?

  趙麗華:我18歲就會騎摩托車,我們摩托車隊已經中國走遍了,最遠南邊是海南,北邊是北極。

  主持人:不是那個北極南極的北極吧?

  趙麗華:北極村.

  主持人:以後一定要把這個村加上,給他當目標, 不害怕嗎? 你?

  趙麗華:當時有一點害怕。

  主持人:為什麼想著要配合他呢?

  趙麗華:我也喜歡鋼鞭我也會,再一個呢,李老師這人人品好。

  主持人:人品好,讓他抽兩下也沒事。

  小片:所謂功夫不負有心人,一條鋼鞭伴隨著一份癡迷,竟在老李手中舞得是出神入化!轉體180度打蠟燭、鋼鞭啟啤酒瓶蓋……,原本不需要任何回報的一份愛好,也在李廣春的晚年為老李賺來了名氣,更改變了老李的生活。

  主持人:練鋼鞭怎麼讓你破了吉尼斯紀錄?

  李廣春:一開始我練的時候,上海大世界他們知道我這個信息了,給我來一電話,他説我們查閱資料,不但中國沒有,世界上你這個鋼鞭滅蠟燭,特別滅嘴叼蠟燭,根本沒有這個項目,是個空白,我希望你爭取成功,那時候後期我就産生了動力,就增加我的信心了,沒地方, 我們倆大熱天,就在高架橋底下,後來我的同學在禮堂裏頭,俱樂部裏找地方冬天,後來以後,中央3套就通知我,到去《想挑戰嗎》,哎呀, 我老高興了。

  主持人:本來是玩的事。

  李廣春:自己鍛鍊鍛鍊,健健身,上了中央電視臺欄目了,不敢想啊,第一次到中央三套挑戰成功,然後挑戰英雄,然後接著不久,內蒙古成立60年大慶,還能把我作為特邀嘉賓,人家是演員,歌星,我是嘉賓去的,到那兒和宋祖英、王宏偉、張也同臺演出,哎呀,七八萬觀眾,我看得眼花繚亂,那場面我哪兒見過,你也上了大雅之堂了,原來做夢不敢想,我還成功了,我還獲得挑戰英雄了,我老高興了。

  主持人:後來很多很多媒體都來採訪你吧?

  李廣春:找我的人多了,從那以後就打炮了,從那兒以後電腦也叫我,電話也找我。

  主持人:電腦咋叫你呀?

  李廣春:我也不懂, 反正電腦、、、、

  主持人:通過電腦調出來的,電子郵件。

  李廣春: 是。

  主持人:都上過什麼樣的媒體啊?

  李廣春:媒體, 咱們遼寧瀋陽的不用説了,咱中央的,山東的,浙江的,湖南的,那個廣東南方的,還有報紙雜誌,《廣州日報》,《珠江特區報》,《珠海特區報》,《老年報》,《晚青報》,《瀋陽報》,《晨報》。

  主持人:哎呀好傢伙, 成名人了吧。

  李廣春:這段確實有那個感受,到哪大家都高看咱一眼,有時候走,坐車上,到超市上,人家不認識拉倒了,有的認出來了,這不是在中央臺挑戰打蠟燭那個,李老師。

  主持人:人家這麼一説你啥感覺?

  李廣春:當然心裏高興了。

  主持人:打那以後還做了好幾套演出服,我聽説。

  李廣春:哎呀 ,演出服做的每個人都十來套,冬天的夏天的,各種不同場合表演的服裝。

  主持人:花了多少錢啊?

  李廣春:錢數現在還真不好算,反正不少啊。

  主持人:怎麼舍得花這麼多錢啊?

  李廣春:覺得這種追求吧,另外已經走上演藝圈了是不是, 給大家展示,那就需要服從大家,給大家帶來歡笑,帶來笑聲,大家高興,演出服我投入那是小事,因為不像以前,我是在哪隨便打打,場合不一樣了,你的質量也不一樣了,大家看你的質量也不一樣了。

  主持人:經常有人請你去表演是不是?

  李廣春:打電話找我的小青年找我太多了,基本上我是不去,我有個想法不知道對不對,人家説你在街頭馬路上,整那玩意去,人家説你這老李頭,你也不是沒錢花,你怎麼當老師出身當校長的,你去馬路上整那玩意去,所以我一直不敢去,小地方不去,不去,大酒店像萬豪了,凱萊了,鳳凰九寨之類,有點名的,大的場合我去。

  主持人:去了也能有點收入吧?

  李廣春:這個情況瀋陽這個地方不一樣。

  主持人:還不便透露?

  李廣春:熟人給介紹去了,咱也不能,差不多就行,不熟的,大老闆有錢,大企業那就多給點兒,給別人500元錢,他給我1000元錢。

  小片:紀實:你手拿著, 定好位之後,就不準亂動了,要一動就麻煩了,你也是如此,保持好的心態,沒問題, 我鋼鞭不會打到你的面容上的。成功,好緊張啊。鞭子是十八般兵器中的軟兵器,“須貫其力,使軟者亦變如鋼條,然後始可以臨敵”。今年69歲的老李,手中鋼鞭不是兵器,已小有幾分名氣的他正嘗試讓更多的人打鞭健身。

  主持人:我聽説你還給自己專門印了一個宣傳冊?

  李廣春:我出了小名之後,我走到哪兒演出去了,人家都管我要,我就光有名片,那你這哪行,印點畫冊,後來我就印了。

  主持人:你印這個宣傳冊是不是還有個目的,讓大傢伙跟你一塊練?

  李廣春:對, 宣傳展示的機會。

  主持人:有人跟著你練嗎?

  嘉賓:跟我練的很多,跟我練鋼鞭現在在各大公園,都有我的徒弟,現在整個瀋陽練鋼鞭的接近2000人了。

  主持人:還成立個協會,我聽説。

  李廣春:瀋陽花果山神鞭俱樂部,我就任俱樂部的會長兼主任,現在遍佈在我們周圍的各個市,丹東、大連、鞍山、本溪、撫順、新城郊區的都有,常州、南京那兒給我來電話,要在那裏成立個分部,讓我過去,沒有時間過去,它那裏成立分部,得經我們這兒批,我們這裡是總部。

  主持人:練這個鋼鞭跟其它的這些健身項目相比有什麼不一樣?

  李廣春:不管是年輕的,還是歲數大的,它是個全身運動,演練起來的時候,啪啪還有響,它和別的器械,你幹練沒動靜,它還有個吸引力,別人也願意看,你自己一練起來精神頭也足,另外它對咱傳承文化,傳承絕技都有好處。

  主持人:下一步有什麼打算沒有?

  李廣春:再發展起來之後,我絕技再創新。

  主持人:還能怎麼創新?

  李廣春:我再研究, 咱們不説有野心,也應該有目標,我這人就這樣,要敢拼,

  應該走出國門,為國爭光添彩,那也是咱們弘揚文化,傳承絕技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主持人:這目標不小啊。

  李廣春:不小 ,我是還在努力,我相信只要努力就能成功,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我什麼都能達到目的。

  主持人:你那個很厲害的,剛開發出來的絕活,叫鋼鞭起啤酒瓶子是不是?

  李廣春:對,對。

  主持人:能不能給大夥表演表演?

  李廣春:正在開發我不一定百分百成功。

  表演鋼鞭起啤酒瓶子

  小片:紀實:嘉賓傳授打鞭子

  剛才有同志怎麼打的呢,這不對,這是錯誤的。

  瀋陽市神秘谷風景區董事長李軍:瞅著他的外表,好像是70來歲的人,但是他內心是20歲的活力。

  瀋陽市神秘谷風景區:李廣春先生把中國的武術和鋼鞭結合在一起,創造了吉尼斯紀錄,代表我們遼寧,也是我們瀋陽人的光榮。

  紀實:嘉賓練鞭子:鞭子它一甩啪啪響,常練鋼鞭身體好,揚鞭他催馬自奮蹄,神州大地鞭聲起,傳承文化傳承絕技。

  結束語:鞭子一響啪啪作響,驚心動魄勁頭十足,兩字:精彩,這哪像69歲的老人家呀,一條鋼鞭讓李廣春的晚年與眾不同。家家有老人, 人人都會老,這重陽節快要到了,我們採訪李廣春呢,除了讓您知道這打鋼鞭,能健身能出名還能賺錢,更是為了給電視機前的大爺大媽們,傳遞這樣一股子精氣神,咱們晚年一定也可以活得這樣精彩。好了,今天的節目內容,我們將刊登在欄目的聯動媒體,歡迎觀眾朋友瀏覽查詢,咱們下週六晚9點17分,《鄉約》再見。

責編:鄉約

1/1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