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履行國家電視臺職責 服務全黨全國工作大局

 

——中央電視臺前臺長 趙化勇

CCTV.com  2010年09月21日 16:27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  

太華部長、趙實部長、各位臺長及媒體的朋友:

上午好!

今天,全國省市電視臺臺長再一次在北京相聚,共同探討電視的社會責任和未來發展,很有意義。首先,我作為本次論壇的承辦方對雲山同志、總局領導的關心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謝,對各兄弟電視臺的熱情參與表示熱烈的歡迎。

剛才宣讀了雲山同志熱情洋溢的賀信,賀信充分肯定了近年來電視宣傳取得的成績,對做好新形勢下的電視工作提出了要求。雲山同志強調,電視是當今社會的“第一媒體”,在整個宣傳思想工作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和作用,電視工作者是先進文化的生産者和傳播者。中央對電視工作的高度重視,電視工作者身肩著黨和人民賦予的重要職責和崇高使命。

今天上午,太華部長還要就抵制電視低俗之風,增強社會責任感發表重要講話,提出要求。借這個機會,我想就以下問題,同大家一起學習討論。

一、牢牢把握正確輿論導向,切實履行社會責任

電視是20世紀科學技術最偉大的發明創造之一,在我國歷經近半個世紀的發展,目前已經成為受眾最廣、影響最大的信息傳播載體,在主流輿論的形成中佔據重要地位、發揮重要作用。

電視肩負著宣傳黨的理論、路線、方針、政策,實現正確的輿論引導的重大使命。它不僅是信息的發佈者和交流平臺,也是政府與群眾之間的橋梁和紐帶,直接體現著黨的社會動員能力和組織能力,更是一種重要的執政資源。因此,做好電視宣傳對於提高黨的執政能力、鞏固黨的執政地位至關重要,這也是媒體肩負的崇高歷史使命。

目前,我國大約有4億台使用中的電視機,電視觀眾達10億以上。根據對全國五大城市(北京、上海、重慶、哈爾濱、西安)受眾的調查,通過雜誌了解相關信息的佔被調查總數的72%;通過廣播了解相關信息的佔171%;通過報紙了解相關信息的佔81%;而通過電視了解相關信息的受眾達到100%。電視如同一個“大學校”,越來越多的人依賴電視獲取知識和信息,電視已滲透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要素,對社會生活産生著日益廣泛而又深刻的影響,對人們的思想觀念、行為方式、生活方式都産生不可估量的影響。如今沒有電視將是無法想象的。電視工作是引人注目的職業,但社會的責任比其他行業更加突出。

最近,團中央青少年研究部門對電視、廣播、網絡、報刊、手機對青少年的影響進行調查,結果顯示:564%青少年認為電視是自己最熟悉並常用的媒介,位居各大媒介之首;337%的青少年認為網絡是自己最熟悉並常用的媒介,位居第二;有7.73%的青少年認為報刊是他們最熟悉並常用的媒介,位居第三;有318%的青少年認為手機他們最熟悉並常用的媒介,位居第四;有182%的青少年認為廣播是他們最熟悉並常用的媒介,位居第五。可以説,很多孩子看著電視長大,他們的很多思想觀念包括對這個世界的認識,自己做人的態度和方法,都是從電視裏面學到的。這些青少年代表我們國家的希望和未來,從這個意義上來説,電視媒體不僅承擔現實的社會責任,而且對中華民族的未來也承擔著不可推卸的責任。

將社會責任作為衡量媒體的重要尺度,一方面是由媒體的社會功能決定的,體現社會的要求;另一方面,社會的責任也是媒體自身不可或缺的素質和自律意識。由於媒體所處的地域、資源、條件各不相同,媒體承擔責任的能力和側重點也是不盡相同的,但社會責任始終是第一位的。媒體的影響力越大,承擔的社會責任也就越重。社會責任對新聞工作猶如舵盤之於輪船,一艘輪船,不管設計多麼“先進”,馬力多麼強勁,其他部件多麼優越,離開了舵盤或者舵盤失靈,這种先進性就成為危及生命的“殺手”。也就是説,如果媒體不履行社會責任,就喪失了新聞工作的根本,提高引導能力就毫無價值和意義。

二、倡導綠色收視、自覺抵制低俗之風

格調高雅與低俗是檢驗電視履行責任的試金石。抵制低俗之風是媒體履行社會責任的具體體現。歷史經驗證明,凡缺乏社會責任感的節目,格調通常不會高;而格調不高的節目,往往是淡化社會責任,生命力不長。有責任的媒體,才能在觀眾中樹起權威性和社會公信力,顯示出旺盛的生命力。

電視是先進技術的成果,電視的普及是社會進步的標誌,是人民群眾攝取精神食糧的重要渠道,大家試想,如果在高新科技裝備的熒屏中,充斥著低俗的內容,那就與其應有的先進性背道而馳。我們必須清醒地看到,伴隨著我國大眾傳播市場化、娛樂化蓬勃興起,電視熒屏也出現一種變異現象,一些節目片面迎合部分受眾低級趣味,一時有抬頭之勢。這種為追求“眼球效應”和經濟利益而放棄社會責任的做法,已成為影響電視業健康發展的一個突出問題。

事實上,電視不是為了賺錢而生的,即使在利潤最大化佔主導地位的西方傳媒也同樣如此。例如,2003年新聞集團董事長默多克在中央黨校講演中提到,媒體最重要的價值在於,它能夠提高一個國家和民族的人力資本,能夠從根本上持久地加強公民和社會的實力;媒體對國家和企業的作用絕不僅僅是賺錢,它們能夠對其所屬的社會起到持續推動的作用。儘管默多克在講演中可能有其它用意,但是我們不能不承認媒體對社會的巨大作用的事實。

多年來,中央電視臺秉承“與人民同行、與祖國同在、與世界同步、與時代同進”的宗旨,堅持“民族特色、國家風範、世界影響”的傳播風格,在實施頻道品牌化戰略的同時,就提出“綠色收視率”理念,並把“綠色收視率”作為“品牌化”戰略重要內容。針對“以收視率為唯一標準的單純的市場導向”,片面追求收視的唯收視率論。我們提出要在確保正確輿論導向的前提下,擴大覆蓋面和提高收視率。做到既有效體現節目的思想性和導向性,又要杜絕媚俗和迎合,積極引導而不是一味迎合,堅守自己的文化品格和傳播風格,為觀眾提供“綠色”文化空間,實現社會效益最大化。

具體來説,就是要堅守電視的“品質、品位與品格”。中央電視臺加強播音員、主持人管理,抓好選題審查關,抓好製作質量關,把好播出關,在文化娛樂節目中倡導“不膚淺、不流俗、有深度、有品位”,將知識與娛樂結合起來,把“知識就是財富”、“競爭與合作”、“親情與愛心”等正面理念貫注到節目中,積極倡導主流價值觀。

《大家》、《講述》、《百家講壇》等欄目,按照“教育品格、科學品質、文化品位”的定位,不斷拓展可持續發展空間。《百家講壇》將內容定位於對中國傳統文化的通俗解讀,將“曲高和寡”的學術“大餐”轉變為普及本“文史讀物”,架起一座讓專家、學者通向大眾的橋梁。《劉心武讀紅樓》、《易中天品三國》《于丹〈論語〉心得》、《王立群讀史記》等一系列講座相繼推出,在社會上掀起了“紅樓熱”、“三國熱”、“論語熱”。帶動了圖書、音像等衍生産品在市場上的熱銷,出版界涌現出一股“經典文化通俗讀本出版熱潮”。許多觀眾認為,《百家論壇》開啟了民智民識,大眾知而獲智,智達高遠。

三、提高輿論引導能力,唱響時代主旋律

信息技術快速發展,傳播渠道日益多樣,人們的思想活動日趨活躍,社會輿論呈現出多層次的複雜狀態。需要用積極健康向上的主流思想引導輿論,鼓舞士氣,凝聚強大的進步力量推動工作,弘揚唱響符合時代發展特徵、體現社會進步要求的思想道德和價值觀念。電視應該在高奏主旋律的交響樂團中,努力成為“第一小提琴”。

唱響主旋律是媒體實現導向正確性的有效途徑,根本在導向,關鍵是唱響。主旋律唱響,需要處理好以下關係:

一是主旋律與多樣化的關係,做到主旋律要好看、吸引人,多樣化的節目要積極健康向上。對於主旋律,不能作狹隘的理解,認為只要政治上不出錯就行,只要上面怎麼説就怎麼辦就行,不用多動腦子。這是不負責任的表現。主旋律不是機械地照搬,也不是刻板地説教,光道理正確,並不能自然而然地起到引導人的作用,主旋律能否唱響取決於媒體影響群眾思想和行為的程度。近年來,中央電視臺在落實科學發展觀、保持共産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和建設和諧文化等重大宣傳活動中,堅持“三貼近”的原則,不斷探索和創新表達方式,將言論、事實和典型引導緊密結合,發掘“大題材”、“大事件”或者科學理論中具有説服力和感染力的人和事,把抽象的觀念轉化為生動可感的具象,從普通人能理解的生活狀態中,去捕捉和發現閃光的細節,賦予主題宣傳以新聞性和時代性,培育和諧道德風尚,營造和諧之境。

節目多樣化是我們實現以正確的輿論引導人這一目的的需要,也是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多樣化的節目必須是積極健康向上。這是我們新聞工作性質所決定的。但在具體實踐中,有一種誤解,認為時政新聞類節目是唱主旋律的,文化娛樂類節目是搞多樣化的、走市場的,把主旋律和多樣化在不同節目的類別中分割開來。我們講的多樣化,無非是內容的多樣化、品種的多樣化、形式的多樣化、風格的多樣化。這些多樣化,也要體現主旋律,配合主旋律,而不是去影響主旋律,削弱主旋律,甚至於發出一些噪音。

二是正面宣傳與輿論監督的關係。

一段時期以來,在記者編輯隊伍中,一些人對正面報道不夠熱心,總覺得正面報道是事倍功半,因此對正面報道敷衍、應付。這是一種認識上的誤區。正面報道,直接宣傳黨的聲音,往往是國家、社會穩定和發展的新聞事件,是影響輿論走向的核心內容,必須做好、做活、做深、做透。注重採用生動鮮活的多元化報道方式,抓住對工作有指導意義、與群眾切身利益密切相關的實質性內容,推動正面聲音,引導中間聲音,化解負面聲音,形成正面宣傳的強勢。

比如,今年海南香蕉事件中,某媒體一篇關於“香蕉‘癌症’”的不負責任的報道,引起消費者恐慌,據海南省政府同志介紹,由此造成平均每天損失1000多萬元。我臺《焦點訪談》迅速派記者赴海南、廣東進行調查採訪,澄清了謠言,有效地消除了人們的恐慌,維護了海南100萬蕉農的利益,許多蕉農來到海南省委、省政府,委託他們送來了按上手印的感謝信。

同時,要打造媒體事件:主動出擊,形成聲勢。借鑒和利用現代傳媒的新的運作方式,圍繞重大的紀念活動、群眾普遍關心的社會問題等,主動出擊,策劃各種新穎生動、群眾能普遍參與的媒體活動,從正面宣傳主流文化和價值觀念,形成宣傳聲勢。

比如,新聞頻道與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以及39家省級青基會、數百家媒體合作,在2006年暑期推出“共同關注、希望工程圓夢行動”大型公益活動。共收到社會各界捐款超過1.5億元,有3.8萬多名大學生得到資助,圓了大學夢。募集到的捐款全部通過青基會系統發放到了貧困大學生手中,青基會對所有款項進行登記備案,做到公開、透明。觀眾認為,本次活動為民眾愛心助學搭建了廣闊的平臺,為傳承愛心發揮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輿論監督節目一直受到各方面的高度關注,對社會輿論的影響巨大。同時,輿論監督節目政治性和政策性極強,具有高度的政治敏感性,這是做好輿論監督報道的一個難點。中央電視臺的輿論監督節目秉承“四個有利於”、服務經濟建設中心和改革開放大局的原則,嚴把選題關,堅持“用事實説話”的節目理念,以保障對輿論的正確引導。這四個有利於是:有利於發展社會主義民主,健全社會主義法制;有利於反映人民群眾的意見和呼聲,密切黨和政府同人民群眾的聯絡;有利於加強黨風廉政建設,維護黨和政府的良好形象;有利於弘揚正氣,針砭時弊,理順情緒,化解矛盾,維護社會穩定。

四、團結協作、形成合力

推動構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偉大實踐,需要強大的輿論力量。強大的輿論力量的形成,離不開全國電視臺的團結協作,只有團結協作,相互借鑒,各展所長,形成合力,才能發揮電視宣傳的整體優勢。

中央電視臺在宣傳上取得的成績,有很多是與各地電視臺合作的結果。僅《新聞聯播》今年上半年播發的報道中,就有20%的內容是地方電視臺提供的。再如,中央電視臺開門辦春晚,得到了各省市電視臺的大力支持,在全國電視系統全體電視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為觀眾奉獻了豐盛精神大餐,營造了歡樂、祥和的節日氛圍,受到廣大電視觀眾的一致肯定與好評。

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我們更應該加強溝通,取長補短,擴大合作,實現互利雙贏,這是時代的要求,也是發展的需要。

近年來,各電視臺結合自己的實際,深化體制改革和機制創新,在宣傳、經營、管理、技術方面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不少經驗,總結了一些成功的做法,同時也都面臨改革攻堅階段的共同問題,迫切需要電視臺間加強交流,共破改革難題,共享成功經驗,共謀電視發展。

根據國家戰略部署,中央電視臺與10多家電視臺合作,共同推進“走出去工程”,繼長城北美、亞洲平臺,長城歐洲平臺正式開播後,今年又在加拿大落地播出,長城平臺在全球影響力逐漸增強。截止3月底,長城(美國)平臺用戶已達近5萬戶,長城(歐洲)平臺用戶已達6200戶,長城(亞洲)平臺已有11萬台灣島內用戶可以收看平臺節目,長城(加拿大)平臺417日正式播出後,截止422日,已有3000多戶訂購了該平臺節目。但是,應該看到,我國面臨的國際輿論形勢依然嚴峻,改變“西強我弱”的國際輿論環境任務十分艱巨,迫切需要我們共同努力,整合資源,形成對外宣傳的規模效應,推進中華文化走向世界。

2008年奧運會將在北京召開,這是中華民族的一件大事,國際輿論將聚焦中國。作為奧運主辦國的電視臺,面對大量的轉播和宣傳任務,迫切需要我們加強合作,共同完成奧運報道任務,充分展示我國良好形象。

今年金秋,我們將迎來黨的十七大召開,舉國關注,舉世矚目。電視工作者作為見證人、記錄者,任務繁重、責任重大,使命光榮。讓我們攜起手來,團結協作,形成整體合力,堅持正確導向,忠實履行社會職責,共同譜寫中國電視宣傳的新篇章,以優異的成績迎接黨的十七大勝利召開。

  謝謝大家!

責編:郭筱紫

1/1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