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柏林6月14日電(記者 班瑋 焦宇)由德國一些媒體專家和學者在調研德國7家主流媒體涉華報道基礎上撰寫並於日前公佈的一份研究報告説,德國媒體對中國進行了大量報道,但這些報道總體上有失全面,並且經常傳播未經獨立調查的成見。
這項由德國海因裏希 伯爾基金會組織的研究對德國《明鏡》週刊、《焦點》週刊、《時代》週報和《法蘭克福彙報》《南德意志報》《日報》以及德國電視一台2008年的涉華報道和有關記者編輯進行了調研和採訪。報告肯定了這些媒體高度重視涉華報道,但同時指出這些涉華報道中存在很多問題。
報告説,2008年這些德國媒體發表的8000多篇有關中國的報道中超過一半屬於概念化、模式化的報道,對有關中國的題材缺乏深入探討,不假思索地傳播固有的想法和成見。由於報道量較大,因此德國公眾對中國的成見有進一步加深的危險。
調查發現,德國媒體關於中國的報道有明顯的“盲點”,特別是幾乎完全排除了對中國社會變革至關重要的社會、教育和科技領域的報道。即使那些常報道的領域也表現出“歐洲中心主義”的視角,首選的是那些受眾國(德國)特別感興趣的話題。
調查還顯示,德國媒體對中國內政的報道大量集中于西藏、台灣等領土話題及人權狀況。
這項研究對德國媒體涉華報道提出一些建議,其中包括:有意識地擴大對中國的報道面,特別是加強對中國社會、教育和環境等方面的報道;謹慎對待有關中國的套話和概念性描述,加強媒體與學術界不帶偏見的合作;德中媒體相互尊重,求同存異等。
參與研究的德國杜伊斯堡-埃森大學教授托馬斯 海貝勒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説,除上述建議外,他認為德國記者應該多思考,比如思考自身報道中存在哪些問題。中德兩國記者還應加強交流,增進了解。
責編:郭筱紫